中医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常反复发作,病情多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饮食失调、气候变化等情况下发作;常伴左下腹胀痛、隐痛或痉挛痛,多在排便后减轻,呈疼痛-排便-缓解的规律;经常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但无脓血便;可伴腹胀、纳呆、呕恶、心烦、焦虑、失眠等消化不良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体检多无阳性体征,或仅有左下腹轻度压痛,也可扪及鼓起的肠管。  本病一般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止嗝简法

3月15日本版为大家介绍过几种止嗝的方法,包括点穴、中药、穴位注射,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几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止嗝方法。塑料袋套口鼻法用一个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深呼吸。将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调节神经系统,可抑制打嗝。嚼咽辛辣物用1-3瓣大蒜(或一根葱白、一两个尖椒),嚼烂,慢慢咽下,一般1-3分钟可止住打嗝。触咽法用干净筷子(或消毒棉签)轻触患者咽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胆胃同病中医辨治

徐景藩运用疏、降、和三法论治胆胃同病经验徐景藩 ( 1927—2015) ,男,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国医大师,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 究所所长。从医 60 余载,博览群书,学验俱丰,在消化系 统疾病的诊疗方面有诸多创见,如对食管病主张调升降、 宣通、润养,创 “糊剂卧位服药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周学文教授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崔鹏 1 , 赵夜雨 2 , 周学文 2 , 景玺润 3 ( 1. 中国中医科学院;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 辽宁中医药大学)摘 要:“以痈论治” 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学文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理念。通过对周学文教授长年治 疗糜烂性胃炎的总结, 认为 “以痈论治” 理念同样适用于治疗糜烂性胃炎。目的: 观察 “以痈论治” 方法治疗糜烂 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10 例糜烂性胃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慢性胃病“胃痛”“胃脘痛”调养有方

寒冷的季节,有不少老胃病患者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害怕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胃部疼痛、嗳气、反酸、腹泻、食欲不佳等症状。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胃痛”“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精神因素、饮食不节以及体质虚弱等原因引起,时愈时发,也多由于寒冷、饮食等因素而诱发。据调查,本病的复发率可达到40%-70%,而且,大约有半数以上的老胃病者病情反复有明显的季节性。从晚秋、冬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临床中服用真武汤后出现腹泻

临床中,又一个患者服用真武汤后出现腹泻。  笔者问:大便一日几次?患者答:四五次。再问:难受否?答:大便之前略有不适,大便后没有不适。笔者嘱:继续吃药,没有问题。患者疑,问:我身体很虚,原来不拉,现在拉起来了,不是会更虚吗……  如果患者能了解《伤寒论》278条所讲的道理,就不会担心了。  条文讲:“……太阴……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首先是辨症状。此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内服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灌肠治方:①蚤休10g,公丁香5g。煎水100~150ml,加冰硼散1g,锡类散0 3g。②败酱草30g,炒五倍子5g,枯矾3g,煅瓦楞15g,煅龙骨30g,生牡蛎30g。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鼓腮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肠胃不好是很多中年人的毛病,专家建议,这些人不妨常做鼓腮动作,可以帮助改善消化功能。因为这一动作能帮助分泌大量唾液,唾液中含有大量唾液淀粉酶,可将吃进的淀粉转化为更小的分子,间接提高消化能力。动作:首先闭住口唇向外吹气,直至腮部鼓起,反复进行,然后上下齿轻轻相叩,最后用舌尖轻舔上腭、用舌头摩擦口腔内侧的牙龈、舌头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腔内前后蠕动。鼓腮时,最好同时用双手五指,轻轻按摩腮部,或用两手空心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腹泻良药血见愁

夏季瓜果盛产,蚊虫又多,很多孩子不注意饮食及作息卫生,经常引发腹泻。对于小孩子的腹泻,民间有一个很好的草药,名叫海蚌含珠。因其形如蚌含珠,含者,有收之意,能司开合;海蚌,水产类物,能调水,取类比象而已。在江浙沪地区,此物名血见愁,各大中药房有售。如果有小孩子腹泻的,可取此草 30克,浓煎,每次服30-50毫升,连服1—2 天,即有良效。 梁嘉欣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吃花生可缓解胃疼

如果在出现胃痛而身边没有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有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维护作用。胃液中坚持正常的维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地黄补肾填精 重用生地止泻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新鲜者称为鲜地黄,干燥或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者称为干地黄,二者统称生地黄,均有清热凉血养阴的功效。但鲜地黄其气大寒,清热凉血作用较为突出,而干地黄较鲜地黄苦寒之性有所减轻,以甘寒为主,益阴养血清热功效较佳。生地黄味甘苦,性凉;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补肾填精  《内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脘痛 经典方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相反相成配伍,灵活运用经典周铭认为临证中常有寒热互现,虚实夹杂,燥湿 相混,内闭外脱之种种诸证。若用药单一,则首尾不 顾。此时应法遵张仲景、吴鞠通先贤,结合病证各施 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敛散结合、升降相因、润燥 互配、刚柔既济、动静相伍,使之相反相成。运用经 方时可用其法其意,未必全用其方,用其方,未必全 用其药,用其药,未必全用其量。依据寒热之多寡, 体质之强弱,虚实之轻重,表里之缓急,方可制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