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失眠偏方

【简介】失眠,中医学上称“不寐”,藏医称为"宁龙病",古时称为“不得卧”或“不得眠”【组成】女贞子、沙苑子、枸杞子各 12克,生地20克,JII黄连6克,杭菊花、酸枣仁各10克。【制法】水煎【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剂。【出处】民族医药报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心悸多梦失眠易怒 辨证食疗

痰火内扰型症见头目晕眩,心悸多梦,失眠易怒,胸闷痰多,神不安宁,口干眼红,或恶心呕吐,厌食嗳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火化痰,健脾镇惊。食疗方1:梨枣百麦汤。原料:梨、大枣各50克,百合、麦冬、冰糖各30克,食醋30毫升。制法:将梨、枣、百合、麦冬加水煮熟后,加入冰糖、食醋即可,于睡前服食,每日l剂。食疗方2:连夏苓茹粥。原料:黄连、半夏各lO 克,茯苓、竹茹、陈皮各15克,冰糖30克,大米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悲秋情绪 如何来化解

秋季人易产生悲秋的情绪,那生活中我们如何来化解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只有“使志安宁”才能“以缓秋刑”,意思是说此时要收敛自己的思绪,控制自己的心情,才能使秋天的肃杀之气不伤害我们。大家都知道古人有重阳登高的习俗,这可很好地调节秋天悲凉的情绪。  按照《易经》的说法,“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认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到这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晚上严重失眠怎么办 王氏安神汤

晚上严重失眠怎么办 方药组成:柴胡15克,五味子10克,延胡索15克,川芎10克,法半夏20克,白芷10克,细辛6克,藁本10克,炒枣仁20克,陈皮10克,合欢皮10克,玄参15克,黄芩10克,炒白术15克,山茱萸10克,夜交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睡前一小时当服一次。  本方为贵州名医王希仲所撰,为笔者业师石恩骏治疗失眠之常用基础方。上世纪80年代石氏初得此方时,见其16味药品中,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健身锻炼可治失眠

难以入睡或易于惊醒,或睡眠持续时间短于正常(早醒)或睡眠不深,统称为失眠。失眠原因很多,但主要由神经衰弱而致。  健身锻炼可治失眠:  气功导睡法锻炼者静息片刻上床,采右侧卧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即指鼻吸鼻呼),按平时呼吸的节律和深度,但要求呼吸调整得细(即呼吸出入听不到声)、匀(即快慢深浅均匀)、稳(即不局促、不断滞);吸气时默想“松”字时要有意识地放松身体某一部分,每次呼吸放松一个部位。当放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 泽泻汤治耳石症 甘汤证治梅尼埃病

崔书克运用经方治疗眩晕案3则经方指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金匮心典·徐序》云:“唯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唯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经方组成药味简洁,用药精准,效宏力专,疗效显著,为世代医家称赞。崔书克教授从医2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临床采用“六经辨病,方证对应”的辨证方法,以六经为纲、方证为要,先辨六经,继而方证对应,方随证立,方证一体,往往一剂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失眠外治方

1.朱砂安神丸或归 脾丸、补心丹适量。每次 取上药10克(或1丸) 研末或捻碎.加适量醋 调成糊状.睡前敷于脐 部.外用胶布封固.每晚 1次。适用于神经衰弱引 起顽固性失眠.2.磁石30克.朱茯神 15克.黄连、阿胶各10克。 将磁石,朱茯神先煎取汁, 再加黄连稍煎去渣取汁. 阿胶烊化,混匀,睡前乘热 摊贴于胸前,每晚1次,20 分钟后擦净入寐。此方有 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之功。 用于阴虚火旺失眠者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疗失眠的偏方9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炒茨菰,胡萝卜片,然后把肉片、调料一齐下锅,加点肉汤稍焖,再加味精翻炒均匀即可。 本方可祛热除湿、明目安神。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脊髓空洞症、小脑共济失调症的临证运用

脊髓空洞症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 病,由于脊髓中心有空洞形成而 引起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 和营养障碍等症状。起病缓慢, 多数在30岁以前起病,最早的 症状是两侧上肢对称性的节段 性痛觉消失(不知疼痛),温觉也 消失(手不知烫),而触觉保存 (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有的患 者从胸到脐无痛觉(针刺也不知 痛),但触觉存在。病情继续发 展,则出现上肢无力,手指伸不 开。有的患者还有手部出汗异 常、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神经衰弱治疗便方

【简介】神经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组成】女贞子、夜交藤各20克,桑椹30克【制法】水煎【用法】日服 3次,每日1剂。【疾病】神经衰弱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老人失眠 腹式呼吸 中医药枕

很多老人易发生失眠.中医认为.失眠涉及多个脏腑,主要病变在心.与心神的安定与否有直接关系。因为心藏神,心神安定,正常睡眠.心神不安,则不能入睡。此外,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可影响到心.均可导致失眠。药枕中放入有芳香性质的药物.作用于头部后侧的穴位,再通过经络的传导.可起到安神定志、疏肝解郁的作用,是治疗失眠的一种绿色疗法。酸枣仁150克.夜交藤50克研为粗末.装入布袋,填充一些棉花作为枕芯.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中医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治失眠

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医通过补虚泻实,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助失眠的治疗,湖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临床发现,采用以下六方治失眠症有较好疗效。1、半百镇魂汤百合、酸枣仁、夜交藤、龙齿、磁石各30克,生地黄15克,陈皮、法半夏、茯苓、石菖蒲、郁金各10克。主治失眠多梦,早醒,醒后难再睡,心烦口干,胸闷恶心,舌质偏红,苔白腻,脉细滑。口干渴明显者,加沙参、石斛;苔黄腻者,加胆南星、竹茹;腹胀者,加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