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祛风养血通络 治脑梗塞后遗症方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芎、赤 芍各15克,白附子、秦艽、羌活、防 风、白芷、熟地、白术、桑枝各10克, 黄芩、桂枝各9克,细辛、全蝎各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祛风养血通络。主治:脑梗塞后遗症,中医辨证为 气血亏虚型,症见肌肤、手足麻木不仁, 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苔薄 白,脉浮数。 梁丽媛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处方与用法:生地50克,乌梅炭30克,茅根3b克,甘草20克,炙黄芪100克,焦三仙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凉血滋阴,止血消斑,益气养血,可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窦性心律并非疾病
不少人发现在心电图的报告单上写有 “窦性心律”,于是担心是不是心脏有问题。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发出指挥的,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有时则会受呼吸的影响出现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用担心,更不用治疗。因此,如果在心电图上出现这种情况,为了不给受检者增加心理负担,医生往往会省略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治中风后半身不遂方
处方:羌活、乌药各100克,附子30克。共研细末,每次10克,早晚各1次。米汤水送服。服完1料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扶正通络,治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肢端畏寒,脉沉者。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常用食疗可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经常吃玉米赤豆饭来辅助降血压。玉米赤豆饭的具体做法是:玉米、赤豆、大米各50克。大米淘洗干净备用。赤豆、玉米放人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再煮30分钟;然后把大米和已煮好的赤豆、玉米一同放入电饭煲内,加水适量,如常规煮饭:熟后可当主食食用。此饭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常食的主食。长期坚持,降压效果明显。 何林茂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中气”学说在中风病的应用 生理病理观
《四圣心源》“中气”学说及其在中风病的应用《四圣心源》是清代名医黄元御(以下简称黄 氏) 所著, 乃其巅峰之作, 主要记载了其 “天人合一, 一气周流” 的学术思想。 黄氏精研《黄帝内经》 《难 经》 《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 精通阴阳五行学说、 五运六气学说, 对脏腑生理病理观颇有建树。 其治病 理必《黄帝内经》 、 法必张仲景。 本文基于《四圣心 源》 , 初探黄氏 “中气” 学说及其在中风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病机分析
张泽, 张淼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摘 要: 高血压病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 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有 其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 同时, 其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特殊性。中医注重整体观念, 注重气血阴阳的调和 , “阴平阳 秘” 以及 “天、 地、 人” 合一的学术思想, 认为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与人体内气血运行、 阴阳消长关系密切, 而老年 高血压患者气血阴阳失调,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王法德治中风后认知障碍经验
王法德,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主 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 国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对中风病、糖 尿病、肾脏病等病的诊疗均具有丰富 的临床经验。现将王老治疗中风后认 知障碍的经验介绍如下。中风后认知障碍临床以记忆力、 计算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等方面的 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有研究表明, 中风后高达6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 的认知障碍,1/3会发展为明显的痴 呆。王老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治中风后言语不利方
药物与用法:茯苓100克,全蝎15克,僵蚕、郁金各50克。茯苓加姜汁1匙、竹沥1杯(100毫升)拌匀后晒干,与其他药一起共研细末。每次5克, 日3次,温开水送服,服完1料为1个疗程。功效:祛风化痰,通窍醒脑,治中风后言语不利.头晕头痛。对其他脑部引起的言语不利,也有一定的效果。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脑部神经疾病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症状可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诸药相配,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表里同治、清升降浊、气机通畅,补泻兼施,具有芳香醒脾,化湿和胃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中灵活应用此方加减治疗脑部神经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医案如下。 医案1 孙某,男,56岁,2012年6月26日就诊。 患者2天前起床后感头晕昏沉,次日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高低压分开降
降高压(收缩压)按压两侧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用自己的四指从内踝尖上比四横指即是。刺激三阴交穴降压效果明显,还没有副作用。在人体上,此穴是足部三条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交会的穴位,而这三条经都与高血压有着莫大的关系,肝藏血,脾统血,而肾藏精,精又生血。通过敲击或按压此穴,可以调整这三条经脉的经气循行,从而起到降血压的目的。多数高压高的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三七洋参养护心脏
保养心脏的方式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小方——三七西洋参粉。这个小方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者有效。方药具体组成是: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两者}昆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三七粉与西洋参粉混合起来,一方面三七¨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气阴双补,这对心脏是一个全面的养护。这个方子还可以增加丹参一味药,也是等量,增加以后,对脑血管的保养也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1..
«
159
160
161
162
»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