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毒”概念辨析“毒”在冠心病发病诠释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圣耀 冒慧敏 薛梅 高铸烨 徐浩 史大卓  近十多年来,瘀毒互结、从化成为冠心病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皆获得一定进展,但对“瘀毒”内涵及其相应治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辨析。  “瘀毒”概念辨析  “瘀毒”含义主要有二:一指瘀、毒两种病因病机共存,此时“毒”不是指某个单一、具体的致病因素,而是对性质险恶、胶结难愈、危害较大的一类病邪的概括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点 舌脉判断标准

谷丽艳 1 , 张明雪 2 , 刘宁 2 , 易丹辉 2 , 蔺顺峰 2 ( 1.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 “痰瘀论治” 心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摘 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征。方法: 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 并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 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胸部憋闷气不顺 益气温经活血汤

吴某,男,63岁,2007年3月14日初诊。 【病史与检查】 患者主诉冠心病支架介入疗法已3年。术后一直感右胸部憋闷,气不顺,在当地(西安)医院仍从冠心病论治,一直服用扩张血管、抗血脂的药物,但症状并不减轻。最近前来就诊。 患者除右胸部憋闷气不顺外,还伴面青黄晦暗,全身困乏无力,活动易心慌气短,但纳好,查咽红,右上腹有压痛,腹胀,大便不利,二下肢有轻度水肿,苔薄黄,脉沉。 【病机与治则】 胆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中风之分型论治

中风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振华根据历代医家不同见解,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积多年的临床研究认为,该病形成主要是内因为主,先由机体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某些诱因而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其病理形成与心、肝、脾、肾有关,病变重的常波及有关脏腑,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因此,临床辨证常以中脏腑、中经络进行分辨。凡突然昏倒,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防治高血压 按捏手掌部

防治高血压,除了嘱咐患者坚持服药和加强锻炼外,配合一些其他方法如按捏手掌部,既简便疗效也更好。  当血压突然升高却又忘了带降压药或服用原来的降压药疗效不佳时,可迅速按捏手掌心。先从右手开始,用左手拇指用力按压右手掌心,并从掌心一直按捏到指尖,五个手指均按捏一遍。然后,按此法按捏左手掌心。两手分别做完约需10分钟。此法可使血压明显下降。但要注意,此法低血压的人不宜做,健康人若是为了预防,按捏的力度要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莱菔子治中风腹胀

老年人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卒中)后,患者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可引起肠胀气;另外,为了减轻脑水肿而使用脱水药,使尿量增多,也容易引起低钾、肠麻痹而导致腹胀。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莱菔子内服外用对卒中(中风)后腹胀有明显疗效。将莱菔子适量文火炒黄,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取10克研为细末,以米酒调匀制饼,脐部常规消毒后,将药饼外贴于脐部,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袋热熨,每12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巧选药茶可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西药降压的同时,可配合服用中药药茶,对于提高和巩固疗效均有裨益。在选用药茶时既要考虑药茶的降压作用,又要注重消除不适症状,这样有利于缓解病人的精神紧张状态,舒缓动脉血管,使过高的血压平稳下降。1.三宝茶:菊花、罗汉果、普洱茶各6克。将三味共研粗末,用纱布袋包好放入茶杯中,以沸水冲泡,不拘时频饮之。此茶最宜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长期饮用。2.桑寄生茶:桑寄生30克,夏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胸痹心痛之治疗探略

王肯堂论胸痹心痛探略王肯堂( 1549—1613) , 明代金沙人, 字泰宇, 字损 中, 又字损庵, 号念西居士, 又号郁冈斋主, 著名医学 家。他先出仕, 44 岁辞官归乡学医, 精研医术, 编撰多 部医著。笔者阅读 《医镜 》 《证治准绳》 等著作, 对其诊 治胸痹心痛略有感悟, 兹与同道分享探讨。1 胸痹心痛之病位探讨胸痹心痛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 《灵枢·本藏》 云 : “肺大则多饮,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治动脉粥样硬化“心脾肾三脏一体”辨证论治论

田立俊 1 , 仲爱芹 1 , 王爱迪 1 , 谢盈彧 1 , 张军平 2 (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摘 要: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与心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心脾肾三脏在生理上联系成一个系 统,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痰浊、 瘀血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基于整体观提出 “心 - 脾 - 肾三脏一体” 的观点。AS 根本 病机为 “脾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药如下

采用中医疗法治疗60岁以上老年高 血压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 60。79岁,平均66.9岁;病程5~27年,平 均11.6年。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中医 “头痛”“眩晕”范畴,病因多有风、火、痰、内 虚等。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使脑髓空 虚,脉络失养,或清阳不展,或火扰清窍产 生了高血压诸症。而肝阳上亢、痰湿中阻、 气血亏虚或血瘀、肾阳不足则又是产生气 血阴阳失调的病理基础。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降压药茶五种

荷叶茶: 鲜荷叶50克或干品3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频饮。适于伴有血脂高的高血压患者。莲心茶: 莲子心3—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适于高血压伴有心烦失眠者。决明茶: 取10克炒决明子(中药店有售),每天1剂,沏泡代茶饮。适合于高血压伴有便秘、血脂高等症的患者。山楂茶: 生山楂10—15克(中药店有售),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可降压降脂。适合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者。杞菊茶: 宁夏优质枸杞10克,菊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秋藕性寒 帮你远离中风烦恼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通气利水,养胃生津,疏导关窍之功效,对于防治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张嘴叩齿、摇头晃脑等小动作对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也有很好的效果。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天正是秋藕上市之际,平时常吃些鲜藕,对预防高血压也是很有好处的。藕也被称“灵根”、“荷藕”、“雨草”,平时人们叫得最多的还是“莲藕”。藕一般可分为三种,红花藕、白花藕和麻花藕。藕是一味美味的菜蔬,除此之外,藕的药用功效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