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窒 长期鼻塞流涕 治则方药 外治针刺

鼻窒是指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的慢性鼻病。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交替性鼻塞,甚至不闻香臭,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丁某,男,40岁,工人。诉双侧鼻塞、嗅觉减退、伴头昏头胀数年。自幼鼻塞多涕,久治不愈。初为单侧,两鼻交替,时轻时重,初用西药滴鼻剂之类有效,滴之即通,后用无效,鼻塞呈持续性,鼻涕黏稠黄浊,其量较多,嗅觉迟钝。鼻内堵塞闷胀,讲话鼻音较重,睡觉时张口呼吸,头昏头胀,伴耳鸣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防过敏用玉屏风散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张涛  阳春三月,树木发芽,万物复苏,正是郊外踏青的好季节,但是,很多对花粉等过敏的人,应该怎么办?服用一些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过敏。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过敏时出现的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症状。尽管病位是鼻窍、皮毛的毛病,但从病根上说属于肺气不宣或者说是肺气不利,因为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及咽喉,若肺气虚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鼻塞怎么办 专家点评

Q:我患鼻炎多年,经常鼻子不通气,十分难受,后来得到一个方子,缓解鼻塞效果不错,想分享给大家,希望专家能加以点评。做法:先将40个苍耳子炒干、碾碎备用。然后取50克香油,倒入炒锅,加入苍耳子,小火加热,等到苍耳子炸糊了,关上火。最后把香油倒入小瓶中保存,每晚睡前滴1~2滴到鼻腔即可。(河北 李女士)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瑞芳表示,苍耳子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等功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中医治疗副鼻窦炎: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功效。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内服外用都可。笔者用其为主治疗急性副鼻窦炎、慢性副鼻窦炎等属于中医“鼻渊”范畴的疾病,疗效满意。  基本方及用法  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天葵子15克。水煎2次,混匀约500ml,取200ml温热敷前额或鼻梁,早晚各1次。取300ml分2次早晚服用,日1剂。急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如何防治干燥性鼻炎

进入冬季,天气 愈发干燥,这个季节 正是干燥性鼻炎的 高发季节。本病是一 种常见的职业性慢 性鼻炎。干燥性鼻炎 一般认为是由于长 期受外界的物理或 化学物质的刺激所 敛,如长期粉尘的机 械性刺激,空气过 热、过干的影响等。近年来,干燥性 鼻炎的发病率明显上 升,这与气候异常:环 境污染、滥用血管收 缩剂、激光和微波等 因素有关。加上气候 干燥、高温或寒冷、温 差大、风沙和扬尘发 生频繁,工作生活环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鼻炎的最佳治疗偏方

1.洋柑橘茶或迷迭香茶3克,开水冲泡后饮用,可改善鼻腔充血和过敏症状。  2.将生苍耳子炒过放凉后,取苍耳子、薄荷、辛夷花各两克,开水冲泡饮用,可预防和减轻鼻塞、喷嚏、流涕的症状。  3.辛夷花与紫苏各4克,开水冲泡饮用,可收缩鼻黏膜,长期饮用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  4.将黄芪15克与粳米60克煮成粥,每日食用2~3次,可改善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鼻炎。  5.将蒜瓣削根去皮装入坛中,加入食醋浸泡后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鼻炎中医治疗 苍耳散藿香汤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苍耳散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彻底解决了问题。患者是老家的邻居,前医也是用的此方,我觉得邻居肺脾之气不足,给原来的处方上加了人参5g、炒白术10g、干姜5g,叫患者坚持服用。后来再回老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过敏鼻炎中药巧治

过敏性鼻炎是受外界环境因素如尘螨、寒冷等刺激后免疫系统失衡引发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流清涕和打喷嚏等。临床应用辛夷花、菊花、白芷各10克,大葱、香菜、鲜姜各50 克。将大葱洗净切碎,鲜姜切丝,与上药水煎沸10分钟去渣趁热服下,早晚各1次,连服3-5天。此方对过敏性 鼻炎、遇冷流清涕、打喷嚏有较好的疗效。 王梁栋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过敏性鼻炎李发枝运用御寒汤治疗经验

李发枝教授(以下简称“李老” ) , 第四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河南中 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李老业 医50年, 学宗张仲景, 崇尚李东垣, 对《脾胃论》 《兰 室秘藏》等著作有较深入的研究, 并以之指导临床, 疗效显著。 李老擅用御寒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 [1] 、 鼻窒 [2] 、 艾滋病气虚感寒证引起的感冒、 咳嗽等外感 病 [3-5] 及头晕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化脓性鼻窦炎的中医辨治

化脓性鼻窦炎表现为鼻窦粘膜充 血肿胀,炎性细胞渗出、肥厚或萎 缩,可有炎性息肉形成。多见于上颌 窦,其次为筛窦、额窦,蝶窦少见。一、肺胃蕴热型:表现为鼻流脓 涕,口渴引饮,口臭便秘,舌红苔黄 厚,脉数。处方:桔梗、黄芩、浙贝母、天花粉、七叶一枝花各10克,金银花 12克,苍耳子、甘草各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 月艮。功效:排脓解毒。二、阳明热毒型:表现为壮热口 渴,鼻息煽热,舌红绛,苔黄燥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基于“三因制宜”探析过敏性鼻炎治未病理念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随 着经济快速增长、 工业化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日益上升, 故过敏性鼻炎中医药 治未病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病之所生, 不过 内外。 外因者, 天地之变, 内因者, 本气为病。 天地变 化, 气候异常, 水土不和, 人不应之, 病固为患。 然人 之病生, 皆由脏腑, 脏腑充盛, 病无所惧, 故治病者, 必以人为本, 摄身者,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一针扎好流鼻血

我不是医生,但我曾自学过针灸。1965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好朋友家中看到一本针灸歌赋。朋友的先父是当地是很有名的针灸先生。善解人意的朋友看到我对针灸歌赋很感兴趣,于是将此书借给了我。三天后,我便将十二经及任督脉背会了,接下来就用一寸毫针在自己身上练指法。两年后,我又有幸看到一位老中医将他家传治疗流鼻血的验方公之于众,事有凑巧,这时一位邻居流着鼻血让我给他扎针,我就用上面提到的验方给他治疗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