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治杂病方

1.治疗感冒:老姜100克、艾叶30克、紫苏30克、荆芥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2.治疗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与白芥子、白芷、轻粉各适量研末,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与流感

中老年朋友可自己动手做一个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或普通流感。选用药物有木香、麝香、藿香、沉香、龙脑香、丁香各10克,将所有药物研碎后混匀放入缝好的布袋中,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如果是挂在车里或家里,可以做得稍大些。每天嗅闻香囊数次,半个月更换药材。香囊防流感是因为所用中药芳香辟秽,芳香成分散发出来后,在口鼻周围形成一个高浓度的小环境,吸人人体后,就可在——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流感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贴足心治病方

贴足心——涌泉穴治病,是因为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一个穴位,肾经连肾,肾与其它脏腑在生理、病理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贴在足心,药性通过涌泉穴,渗入肾经,进而传至其它脏腑,并发挥效能,故能治疗各种脏器之疾病。贴足心所用方,绝大多数皆为简易方。疾病不同,用方各异,兹举例说明如下。 1.治小儿心经有热,口中生疮:天南星10克,研为细末,醋调匀后贴足心。每日1次,睡前贴,清晨起床即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小方治病五则

1.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三七粉30克,白及 15克,乌贼骨20 克,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 3克,温开水送服。2.治干咳:茯苓15克,牡蛎 15克(先煎),陈皮15克,杏仁15克,半夏10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冰糖50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3.治疮疡肿痛:半边莲、旱莲草、红花、地桃花、羊咪青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4.治牙痛:生地60 克,大黄15克(后下),水煎服。5.治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石榴药用简便方

石榴药用简便方 石榴品种很多,有月季石榴、重瓣石榴、白花石榴、黄花石榴、玛瑙石榴等多种。石榴皮味酸涩,性温、有小毒。主治久痢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蛔虫病、绦虫病等。临床应用治如下疾病:1.支气管扩张咯血:石榴皮10克,侧柏炭15克,栀子炭45 克,大黄炭10克,水煎代茶饮。2.白带过多:石榴皮10克,乌贼骨20 克,泽泻10克,水煎服,每天1剂。3.手足癣:石榴皮 50克,地骨皮50克,丁香5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家庭实用小方十则

1.手足癣擦洗方处方:生大蒜10 瓣,食醋100-50克。制用法:将大蒜捣烂如泥,放入杯中,加入食醋,上盖密封,浸泡1 周,备用。每晚睡前将手足用温水冲净,擦干,再将大蒜浸液涂于患处,自然晾干。1月为1个疗程。说明:本方对甲癣 (俗称“灰指甲”)亦有效,方法:将患指置于大蒜食醋浸液中,每次 10分钟左右,每天3-5 次,浸泡后用剪刀刮去指甲表面的增厚部分,一般数周后可长出新指甲。2.脱发洗方处方: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中成药速效救心丸治多病

速效救心丸是常用中成药,由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的中药川芎、冰片等精制而成,对冠心病、心绞痛等疾患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近几年来,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还有不少新的功用。  头痛发作前半小时口服本品15~20粒,1小时后口服3粒。症状缓解后每日早餐后服8粒,10天为1个疗程,有效率甚高。  支气管哮喘用速效救心丸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为含化2~10粒。5分钟~10分钟即能显效。患者年龄愈小、并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防病治病 盐有妙法

中医认为,食盐是药食两用佳品,其性甘、咸、寒,无毒,有护嗓、杀菌、消炎、解毒、凉血润燥、止痛止痒等功效。  治疗咽炎  冬季人们常因气候干燥,或贪吃火锅、川菜、烧烤等美食而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等,在发病初期可用盐水进行治疗。其具体方法是:若感觉咽喉有轻微不适,可用盐水做晨间漱口剂;若出现咽喉肿痛,每日可用浓盐水漱口5~6次。  值得注意的是,配制盐水时,粗盐、细盐或精盐均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加湿器添加中药巧防病

进入冬季,天气干燥,正是鼻炎、咽炎等季节性疾病的高发时节。除了正常妁治:疗外,在家中巧使用加湿器可改善咽干唇燥的症状。健康专家说,在家中巧妙添加一些中药在加湿器中.可改善咽干唇爆的症状,并起到防病增强体质的效果。专家称,可—添加食醋进行空气消毒灭菌。在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至10毫升,以1到2倍清水稀释后煮沸,每次熏蒸4小时,隔日熏蒸1次。此外可用金银花、菊花、白芷、藿香适量,用水煎煮,取药汁适量加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炭化中药入药小汇

许多人都认为,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植物中的纤维素,一经煅烧成炭,已无价值,常常为人们抛弃。殊不知,许多动植物经炭化后,不仅用途广大,而且疗效极佳。眩晕呕吐: 木炭30-40克,食盐1.5—2克,茶叶5-8克。大小碗各1个,先把茶叶放人大碗中,撒上食盐,另将木炭入灶燃烧,以木炭表面不见黑色为度,继之把木炭放入茶叶上,待茶叶半数烧焦,将小碗盖上,随之从小碗边倒入泉水1杯,约300毫升,稍后过滤去渣,即得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治瘊子

将鸡蛋煮熟,敲碎去皮,浸入陈醋中24小时,每日空腹吃2个,并喝陈醋10毫升,连用10~20天,10天为1个疗程。  治胃肠型感冒藕500克,生姜50克,共绞汁,一日内分数次服完。上海刑湘臣  治荨麻疹防风通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显效。江苏臧海洋  治偏头痛草决明60克,石决明10克,共研细末,用浓茶调成糊状,敷两侧太阳穴,反复敷至头痛缓解。旭光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中药外敷可退热

风寒发热: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口微渴、出汗、咽喉疼痛、脉浮数。将葱白、豆豉6克捣烂,以生姜汁少许调匀,取适量敷于两足心(足蜷起足掌凹陷处),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解表退热。风热发热: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脉浮紧。将大黄10克、芒硝3克研成末,以蜂蜜适量调匀,取适量敷于两侧太阳穴(外眼角与眉梢的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中),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散寒退热。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