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妙用茶叶巧治病
茶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叶,是我国的国饮,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以清明节前后采收的嫩芽品质最高。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分为绿茶、红茶等。中医认为,茶叶性味苦、甘、凉,人心、肺、胃经。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适用于热病烦渴,风热头痛,食积不消,小便淋涩等。1.陈茗粥陈茶叶10克,大米100克。大米淘净。茶叶煎水取汁,加大米煮成粥服食,每日1剂。可消食化痰,清热止痢,除烦止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山楂验方四则
1、山楂、首乌各15克,决明子9克,橘皮5克,猪胆粉0.2克。水煎服。可治高脂血症。2、焦山楂120克,白扁豆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急性菌痢和肠炎效果较佳。3、山楂肉120克,水煮食饮之。可治积食不化特别是食肉不消。4、炙山楂、地龙、怀牛膝、夏枯草、菊花各12克,白芍15克,猪龙草20克,桑寄生30克,茯苓10克,石菖蒲6克。水煎服,可治眩晕。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老姜巧用可治杂病
1.治感冒:老姜100克,艾叶、紫苏、荆芥各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2.治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白芥子、白芷各适量研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5小时后,待有痒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治肋间神经痛方
肋间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单侧肋间的阵发性疼痛,多以窜痛或刺痛为主,可放射至患侧肩背部。用王不留行籽外贴治疗,疗效显著。使用时先剪一块约5x3.5厘米大小的麝香壮骨膏,在中间撒上已准备好的王不留行籽,按压粘牢后外贴于肋间神经疼痛的压痛点,然后按摩1~2分钟,至患者感到局部微痛、发热即可。每日按摩4—6次,每2-3天如法换药1次,至痊愈为止。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牙膏的妙用止痒镇痛
皮肉因外伤碰破时,可以在伤处涂上牙膏进行消炎、止血,然后再包扎上,作为临时急救药。被蜜蜂蜇了,可以在蜇咬处涂上牙膏,这样就可以消除红肿,因为蜂毒是酸性物,而牙膏属弱碱性,酸碱中和就解毒了。当被蚊叮、虫咬后.奇痒难忍,只要在叮咬处涂上牙膏就可止痒。旅途中发生头痛、头晕时,可在太阳穴涂上牙膏,因为牙膏中有薄荷脑、丁香油,可以镇痛。跌打损伤,可用布涂上牙膏在红肿处摩擦。因为牙膏中有生姜油、薄荷油,可帮助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牛姜外治三则
腹寒痛:用生姜100克,大蒜3瓣共捣碎敷在脐部,事先要用香油在脐以及周围涂一层以保护皮肤,上盖塑料袋加热水袋,约半小时,腹痛可明显好转。此方常用于寒邪内袭以致腑气不通的急性腹痛,表现为腹痛急起不止,呻吟连声,恶寒蜷卧,手足不温。胃寒呕吐:取生姜、半夏各等份,生姜切碎,半夏研粗末,和匀,放入锅内炒热,布包,热熨胃脘、脐中、脐下1.5寸处等处半小时。为了防止热度不够,可以两份交替使用。适用于突然呕吐,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鸡内金入药治病方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砂囊的角质内壁。其味甘,性平,有健胃消积、涩精止遗、化结石之功效。下面介绍几则鸡内金入药治病的验方。 治口腔溃疡:鸡内金1~2个烧灰,外敷患处,每日3次。一般连用2~4次痛即止,3~10日溃疡面消失。 治小儿夜啼:鸡内金15克,研为细末,分3次服,连服3天。 治遗精:鸡内金18克,炒焦研末,分为6包,早晚各服1包,以黄酒30~50毫升冲服。 治斑秃:鸡内金(炒)100克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巧用热姜水 赶走小毛病
姜,是我们厨房必备的调料品。不仅如此,将其熬成热姜水,还能治疗很多小毛病。 口腔溃疡: 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牙周炎: 先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 龋齿: 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时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化解呃逆有妙法
呃逆俗称打嗝,是隔肌和肋间肌突然收缩所引起,一般的呃逆不算是什么大毛病,喝些水便可消失。顽固性呃逆可由溃疡、脑瘤、癫痫等多种原因引起,但也有查不出病因的,却使人颇为难受。若经医生.确诊为疾病引起,应按有关方案进行治疗,其余的可参考下述化解方法。1.用手食指或中指掐压位于颈部正中线胸骨上窝的天突穴,压时指尖下掐压,可起到降痰、利气、宽胸作用,能止呃逆。2.用双手拇指端压在头部两侧太阳穴上,双手食指同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跌打丸妙用
跌打丸由金不换、两面针、田基红等中草药制成,是骨伤常用药,传统的用药途径主要是内服。近年来经临床医生临床应用验证,用其外用治疗某些皮肤病也有极好疗效。冻疮:跌打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疏通皮肤微循环,改善局部血运,从而消除冻疮的局部症状。对于未破溃的冻疮,可以用跌打丸5粒,研细加75%酒精或白酒适量调成稀糊,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连用5-7天即可见效。寒冷性脂膜炎:发病早期可用跌打丸2-3粒研细,用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赤小豆粉治血肿 细辛治口疮
赤小豆又称红小豆,是我们日常食用的一种杂粮。它不仅营养丰富,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外伤血肿亦有良效。可取赤小豆200克研成粉末,装瓶备用。每天取药粉适量(依据患处的大小而定),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连用2—3天。患者若有皮肤破损、肿胀异常明显,则不宜用本方,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中医认为,口疮的发生,常由心脾郁热或阴虚火旺所致。本人有一家传单方,用细辛敷脐治疗口疮效果极佳。自中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中医灌肠验方选
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生大黄60克,生牡蛎60克,加水煎取100—200毫升保留灌肠1小时以上,每日1次,用至非蛋白氮、二氧化碳结合力降至正常为止。治溃疡性结肠炎:黄连素片研为细末,用蒸馏水制成0.2%的水溶液,每取100毫升加锡类散0.6克,加温至38℃,保留灌肠2小时以上,14日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治多发性大肠腺瘤:乌梅12克,贯众15克,五倍子10克,夏枯草30克,半枝莲10克,槐花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1..
«
14
15
16
17
»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