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

【简介】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方名】小儿盗汗【组成】取盐肤木“五倍子”于明节前后结成的盐肤(注意:不是盐肤籽)1克【制法】加水1000毫升,武火沸之后,文火再煮10分{然后去渣取液,候温,洗全身10~15分钟。洗擦后,不要擦干身子,要让液渗入肌肤。【用法】1次见效,非常灵验。【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汗证(盗汗,大汗不止)14秘方

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常用的临床偏方、主方、验要如下: [方一] 桂枝6克,芍药5克,生姜3克,炙甘草2克,大枣3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营卫失和所致的自汗出。 [方二] 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 均洗净后放在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煨1小时左右,1天内分2次吃完。连吃15天为1疗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产后自汗、盗汗的治疗

产后自汗、盗汗产后自汗是指产妇出现涔涔汁出、持续不止者;所谓产后盗汗,是指产妇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自汗外滥所致,临床治疗产后自汗、盗汗的有效偏方、验方如下。[方一]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淮山药15克。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3味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可饮汤吃肉。本方适用于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中医自汗案 心胸汗出案

国医大师张磊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学验俱丰,德术双馨,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汗证的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汗是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产物,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之汗称为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排泄失常的病证,临床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张磊临床治疗汗证注重审证求因,认为治疗汗证不可拘泥于“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之说,要辨证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主治盗汗 滋阴清热止汗方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组成:银柴胡10g,地骨皮10g,白薇10g,炒黄芩10g,瘪桃干10g,冬桑叶10g,穞豆衣10g,浮小麦30g,糯稻根须30g。功效: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崔应麟治自汗案 中医方治虚劳案

内科杂病是指正邪矛盾复杂,迁延难愈的一类病症,具有病邪根深蒂固、病种繁简不一、病情复杂多变、正虚不抗邪等临床特征。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崔应麟从事医、教、研数十载,善用经方与时方治疗内科杂病,效验颇丰。今择崔应麟验案三则,浅介如下,以供同道。自汗案燕某,女,36岁,2020年2月6日初诊。诉产后多汗1年。患者于1年前二胎产后开始反复出现汗出较多,未加诊疗。近半年呈现阵发性汗出,日益加重,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兰室秘藏 当归六黄汤 治阴火盗汗方

本期主讲者: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高建忠李东垣笔下的阴火,其病因是饮食劳倦损伤中焦脾胃之气,病机是中焦脾胃之气不足,不能升浮外达,以中焦为中心的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化火。治疗以补气、升清为主,兼以泻火。当归六黄汤出自金元医家李东垣所著的《兰室秘藏》。本文将介绍该方的方证解读、辨证释疑及临证应用等要点。主治及方解原方组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以上各等分,黄芪加一倍。”主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黄汗病 治以清肝胆湿热处方

黄汗病是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表现的汗证,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肝胆湿热郁伏熏蒸肌肤引起。诚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所云:“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笔者有幸跟师于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张恩树,现介绍其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黄汗病验案一则。何某,男,27岁,2019年06月11日初诊。患者腋窝出黄汗,苔黄腻,脉细弦数。证属肝胆湿热,治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发汗哲西疗法的临床应用 对神经性汗症的认识

发汗是一种反射性活动,下丘脑的发汗中枢是发汗的主要中枢,小汗腺主要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位于手、足、前额处的小汗腺受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汗出增加,交感神经抑制时汗出减少。自汗、盗汗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人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国医大师尼玛擅长藏医药炮制与神经性疾病的诊治。现将尼玛运用藏医哲西疗法治疗神经性自汗、盗汗经验介绍如下。对神经性汗症的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