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改善青春痘饮两药膳
改善青春痘,可饮用薏仁粥和山楂荷叶粥。 薏仁粥 材料:海藻、杏仁、海带各10克。 做法: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再与薏仁米40克共煮成粥即可食用。 用法:每天一次。 山楂荷叶粥 材料:山楂15克、荷叶10克、大米100克,白糖3适量。 做法:山楂洗净切片,荷叶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去泥砂。大米、荷叶、山楂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除去荷叶,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两型论治毛囊炎
毛囊炎为毛囊部分发生的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或因体质虚弱,腠理不固,外感热毒所致。本病好发于面部、四肢、颈部、也见于臀部或其他部位,多见于成人。皮损初起为粟粒大红色毛囊性丘疹,顶端化脓形成小脓疱,周围有红晕,大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自觉痒痛。笔者临证将毛囊炎分两型论治,同时外洗患处,均获得良好疗效。 湿热型临床表现为散在红色丘疹及小脓疱,疼痛刺痒,伴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辨治青春痘分三型
痤疮,俗称“青春痘”,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所致。本病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部、上胸部及背部,出现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对称分布。严重者有结节、脓肿、囊肿、疤痕等为聚合性痤疮。笔者几年来共收治痤疮患者390余例,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良效。 肺经风热型:红色丘疹,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芩、桑白皮、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毛囊炎外用中药药酊
酊剂制作及用法:藤黄15克,苦参10克,75%酒精200毫升。将前两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75%酒精浸泡后5~7天,即可取用。使用时以药棉球蘸药酊外涂擦患处,干后又涂,重复4次。每日2~3次。 毛囊炎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类似中医的“发际疮”、“须疮”之类。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型脓疱,继而干燥、结痂。此症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 中医认为,毛囊炎多因湿热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从风火痰瘀毒治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颜面及胸背部发生丘疹,可挤出淡黄色的脂栓,伴皮肤油腻为特点,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至于病损局部《医宗金鉴》有“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遏气血凝”之说,故本病的病机主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治痤疮12方
1.龙胆草30克,马齿苋30克。加水700毫升,用武火煎煮至500毫升滤出药液,用纱布外敷患处,每日2次。 2.枇杷叶9克,桑白皮9克,黄柏9克,黄连6克,甘草6克,人参6克,水煎内服。每日1次。 3.硫磺30克,生大黄30克共研为细末,用温水调成糊状外涂抹患处。每日2次。 4.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内服。 5.苦参40克,加水1000毫升,先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外洗患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主治痤疮 痰瘀互结型
组成生地黄30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同煎,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第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将所得两煎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辛辣刺激之品。 功效主治痤疮病程较长、证属痰瘀互结证,症见脓疱、囊肿为主,伴皮脂溢出明显,舌红绛,脉滑或弦滑。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辨证治疗“青春痘”痤疮
痤疮中医谓之“粉刺”,俗称“青春痘”,是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形成丘疹、粉刺、脓疱结节或囊肿等损害。临床可以按肺热熏蒸、湿热蕴结、血瘀痰凝各型进行辨证治疗。 肺热熏蒸:颜面或胸背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丘疹,色淡红,顶端呈黑色,皮肤油腻,口干鼻燥,烦热,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药用枇把叶12克,栀子10克,连翘10克,北沙参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走出“雷区” 轻松战“痘”
青春痘,是许多年轻爱美人士的“眼中钉肉中刺”,春季多发皮肤病,预防和治疗青春痘被不少人关注。那么该如何战“痘”才能解决“面子”问题呢?战“痘”的用药误区又有哪些?记者就此咨询了相关专家。 一、祛火药不宜长期吃 虽然很多时候,脸上爱长痘痘是因为上火的缘故,但利用祛火药降火治痘得把握量。桂林市腾龙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师诸葛坚说:“牛黄解毒片是常用来降火的药,但是有些市民为了降火祛痘而长期服用,结果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茵陈治疗痤疮的偏方
方药茵陈50克。 用法水煎,每日分2次口服,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个别患者服用3个疗程。服药期间禁用油脂化妆品和外搽药物。 说明茵陈一药,临床上多用以治疗黄疸,风痒疮疥多因湿热所致,故茵陈亦可治之。《医学入门》即谓之“消遍身疮疥”。《本草再新》亦谓之“疗疮火诸毒”。《圣济总录》茵陈蒿散,“治风瘙瘾疹,皮肤肿痒”。 《千金方》用茵陈煎汤,“洗遍身风痒生疥疮”。足见其治疮之功不同凡响。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男士祛痘的方法 背部刮痧
每年四五月份是痤疮极易复发或加重的阶段,一定要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有痤疮的朋友现在就要开始多做做背部刮痧了。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肝、胆之气发散,食欲增加易致胃肠蓄积内热上攻,肺胃热盛而易出现春燥,再加上春季户外运动时间的加长,接触花草或灰尘等过敏源增多,人体免疫机能增强,肾上腺素分泌相对旺盛,痤疮的复发就极易出现。通过背部刮痧可以说是把本来生发在脸上的毒素“转移”到背部,从背部发散排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辨治痤疮宜首分阴阳
痤疮,中医称为“肺风粉刺”、“酒刺”、“面皰”等,好发于面部。初期为皮色丘疹,白头或黑头粉刺,脓疱,后期可出现结节、囊肿,毛孔粗大、瘢痕及色素沉着,严重影响容貌。中医方法多从热论治,笔者临床所见,求治患者中以热为主者并不多,故遵《内经》“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旨,主张辨治痤疮应首分阴阳。 历代文献对痤疮的论述 现今中医临床受唐以后论说影响较多,具体到痤疮,文献中如此说:《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1..
«
2
3
4
5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