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冻疮“不通则痛”外洗防治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这类人群血气不旺,很容易造成局部血流缓慢,血管瘀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患处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出现溃烂,影响生活质量。冻疮一旦发生,由于气候寒凉,难以在短期内治愈,一般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民间实用的外用小药方。1.桔皮生姜汤取新鲜桔皮3~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民间治冻疮一法
冻疮多见于手、脚、耳等体表暴露部位。应用民间验方瓜蔓煎水温洗之法试之颇效。方法: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再取瓜蔓若干煎煮半小时后洗患处,每日 2次,直至伤处痊愈为止。疗效:治疗26例,痊愈19例(以冻处皮肤红肿消失,水疮减轻,疼痛麻木感消失,溃疡面愈合);有效56例 (疼痛减轻,麻木消失);无效1例(临床无改善)。有效率为96%。 体会:冻伤是因天气寒冷所致体表肌肤损伤。瓜蔓系农村食用蔬菜角瓜或窝瓜之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中药防治冻疮有良效
在寒冷的季节,许多在野外劳动作业的人其手、足、脸、耳容易受冻形成冻疮,这里介绍几种常用中成药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并能收到奇效,患者不妨一试。1.云南雪上一枝蒿止痛搽剂:该药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功效。适量涂搽患处,用手揉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用1—2 周即可消散,适宜冻疮未溃者。2.辣椒风湿膏(追风膏):该药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驱湿功效。局部先热敷拭干后,贴上膏药,2日一换,连用数贴即愈。贴后局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三伏酷暑治冻疮“冬病夏治”
易发冻疮者身体多为阳虚,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之肌肤失养,阴寒久伏于脉络,导致冻疮反复发生。因此,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不失时机地对冻疮进行“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民间有许多防治冻疮的方法,在盛夏酷暑期间,不妨抓住时机,加以运用。1、三伏酷暑之际,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捣烂成泥,中午放太阳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涂于冻疮好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疗冻疮的偏方
已故贵州名医石玉书先生,治疗冻疮不囿常法,每以清热凉血论治,创内服及外洗方各一首,临床运用,屡收良效,现介绍于下。 内服方:赤芍9克,金银花18克,炒栀子9克,丝瓜络15克,生地黄18克,天花粉15克,生甘草18克,加适量甜酒水煎,每日分3次服。 外洗方:千里光100克,水煎候稍温时浸洗患部,每日数次,水温和为度,不可过热,更不宜凉,二者皆伤气血经脉,不利于病。 考冻疮生于寒冷季节,部分病人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妙招防冻疮
冻疮常常发生在手、脚、耳等部位,患处红、肿、痛,严重的可能起水疱,甚至溃烂。 冻疮预防应从秋末冬初开始,好发部位要提早保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皮肤的散热;要增加手脚的活动量,加速血液循环,鞋子穿得不宜过紧。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以增强这些部位的抗寒能力。 若已发生冻疮,不妨多按摩手脚以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毛细血管内循环,使血不瘀滞,从而加速痊愈。手部按摩可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生甘草防冻疮 桑寄生治冻疮
生甘草适量,研末,备用。睡前用沸水半盆,加入生甘草粉两汤匙,搅匀或煮沸数分钟,待水温适宜时,将冻疮患处在药水中浸泡20分钟,此法连续3天,冻疮即可痊愈。第二年入冬时,连续此法3天,可预防冻疮的发生。桑寄生30克,水煎半小时,待水温适宜时将冻疮患处放进药汤中泡洗10分钟。每日1次,泡完后,药汤不要倒掉,可连续使用3天,每次加热后即可使用。此方治疗顽固冻伤冻疮效果较好。马宝山献方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预防冻疮的秘方
到了冬季很多人容易冻手、脚和耳朵,形成冻疮又疼又痒,有的甚至溃烂感染。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冷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淤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 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除注意保暖外,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揉搓按摩手、脚和耳朵,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加快血液流动。 在冻疮初期可取新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冬季好发冻疮 防治验方
冬季好发冻疮。寒主收引,受冻部位的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暗紫色隆起的水肿性斑块或结节,表面紧张而光亮。严重时表面可发生水疱、糜烂、溃疡,愈后留色素沉着。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处。自觉瘙痒明显,受热后加剧。下面介绍几则验方: 内服验方 当归四逆汤(著名的治冻疮验方):桂枝12克,当归、赤芍各15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5克,生姜10克,大枣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
寒冬已至,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长冻疮。冻疮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多见于妇女、儿童及缺少活动和肢体末梢循环较差者,常发生在手、脚、耳朵、面部这些血液循环的末梢部位。这些部位血管内的血液在深秋以后,由于气温突然降低,流速变得缓慢,常常会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为使血液及时得到供应,小血管就会不停的扩张。我们在寒冷的环境下待的时间越长,血管扩张的就越厉害,而当扩张到一定的程度,血管麻痹了,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天冷当心冻疮找上门
每年冬季,总有不少人被冻疮给“缠上”,双手红肿不说,一到温暖的地方,就会变得又痒又痛,十分难熬。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末梢血管内的血流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时,手、脚、耳、脸等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就易发生冻疮。其中以儿童、女性为多发群体。”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皮肤科陈向齐副主任医师介绍说。他提醒大家,冬季想要减少冻疮的发生,早期预防很关键,同时要做好以下的健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耳朵冻伤 别急着热敷
冬天天冷容易发生耳朵冻伤。耳朵突出在人头部两侧,皮肤很薄,皮下组织较少,由于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且耳廓的血管表浅,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易发生缺血、缺氧,因而发生耳廓冻伤。从室外进到室内时,不能马上用热毛巾来给耳朵热敷,因为温度较低的耳部,神经末梢敏感度降低,对温度不敏感,此时加温的话,易引起血管痉挛而造成局部坏死。最好的办法是:让耳朵慢慢恢复温度,一点点缓解,不可用力揉搓。耳廓冻伤早期,可把大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1..
«
2
3
4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