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预防冻疮 橘皮泡脚
天气寒冷的时候,老人的血液活动不通畅就很容易长冻疮,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手脚关节,防止长冻疮。 天气寒冷的时候,老人就不要外出晨练,即使戴了手套帽子做防护,血液不流通也会引起冻疮,老人一定要多保证手脚还有耳朵温暖,防止冻疮。一旦患上了冻疮,第二年就极易复发,专家提醒,预防冻疮应该注意三点: 适当运动坚持锻炼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不妨在每天洗手、洗脸、洗脚的时候,轻轻揉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桂附治冻疮 治疮疖疮痈方
桂枝、附子、红花、紫苏叶、荆芥各20克,加水3000毫升,煎沸,稍冷后熏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边浸边用药渣揉搓患处。已破溃者洗后可外涂5%硼酸软膏,或1%红霉素软膏等。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罗建忠 献方治疮疖经验方法:取丹皮20克,研细粉,加入凡士林100克中调匀,涂敷患处,每日2 次。主治:疮疖。 吴可非治疮痈方处方:梨皮若干,青黛粉少许。用法:梨皮捣烂,掺入少许青黛粉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临床中以阳和汤加减治疗冻疮
冻疮好发于冬季,特别是“数九寒天”时节,寒主收引,受冻部位的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造成局部皮肤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甚至坏死。常表现为局限性暗紫色隆起的水肿性斑块或结节,表面紧张而光亮,严重时表面出现水疱,糜烂,溃疡,愈合后留有色素沉着。 冻疮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足、面颊、耳廓等处,自觉瘙痒,受热后加剧。笔者在临床中以阳和汤加减治疗,疗效较好。 组方:熟地黄30克,鹿角霜20克,生姜皮1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中医防治冻疮 民间小偏方
当遇到天气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当患者自身的皮肤潮湿、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时;当缺乏运动、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时,人体局部皮肤的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从而生出冻疮。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秋冬手足皲裂 中医紫云膏
35岁的张小姐足跟、脚底的皮肤表面粗糙,摸起来甚至还会扎手。更恼人的是,每到秋冬季节,足底甚至会出现裂口,走动时还可能牵扯出血、肿痛。 手足皲裂最常发生在手掌、指腹尖、足跟及其两侧,刚开始皮肤发紧、发硬,出现脱屑及浅的裂纹,接着皮肤粗糙、肥厚,同时裂纹加深,手足活动时常引起裂纹处疼痛或出血。这是因为手掌足掌皮肤没有毛囊和皮脂腺,缺乏皮脂的滋润和保护。同时,手足掌的角质层因劳动或行走摩擦,是全身皮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冻疮外敷和内服方药
天气寒冷,经常揉擦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帮助预防冻疮。万一“中了招”,可巧用辣椒和生姜等常见的食材自制膏方涂擦患处。一般容易生冻疮的人多是阳虚气虚者,末梢循环不良,不妨试一试下面的外敷和内服方药:内服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桂枝6克,细辛3克,炮姜10克,大枣15克,甘草6克,气虚怕冷者,加黄芪30克;局部硬结明显者加鸡血藤20克;用水煎服,每天一剂,连服两三周。外敷法1.辣椒膏预防冻疮。取尖辣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针对不同时期的冻疮 分期治疗
不少人在寒冷的冬季倍受冻疮困扰,轻者局部发热、发痒、麻木,遇热加重;重者可出现红斑或水泡,破后可继发感染或造成组织溃疡、坏死。针对不同时期的冻疮,分期治疗,效果会更好。症状较轻者,一般不需用药,每天用温水洗泡1-2次,局部按摩,或用生姜(干姜也可)、辣椒各适量,水煎,浸擦患部;或取白萝卜1个,先在火中烤热,切开后在冻疮及周围皮肤上摩擦,每次5-10分钟,每日数次。症状较重但尚未破溃者者,可选用以下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护手霜含甘草 可预防冻疮吗?
张医生:一到秋冬季,手足皮肤就变得很干燥,护手霜便成了必备之品,但是,最近我发现商场有一款名为“暖手护手霜”的产品,宣称这种护手霜含甘草,涂上后可产热,可预防冻疮,请问,这是真的吗?湖南常德付女士付女士:冻疮主要是因为天气寒冷,手足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并形成局部红肿、疼痛、发痒等症状的一种疮疡疾病,主要好发于手背、足背、耳廓、脸颊等暴露部位。含有甘草的护手霜宣称能产热,还能预防冻疮,这从医学上来说似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献方
治法一取干红辣椒100克,切碎置高压锅内,加水适量,待出气后关火,将辣椒水倒入盆中,趁热将患处浸入辣椒水中10-15分钟。连用4-5次,冻疮可愈。治法二将洗净的茄根150-250克置锅内,加水1200-2500毫升,煮沸。滤去茄根,留取滤液,待温,每晚睡前以此药液浸洗冻疮患处。连续浸洗3-5天。治法三取当归、肉桂各60克,红花、花椒、干姜各30克,樟脑、细辛各15克,加95%酒精1000毫升,浸泡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小雪节气预防冻疮 生吃萝卜熟吃梨
11月22日是24节气中的小雪节气。由于这个时间段天气由冷转寒,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而南方地区虽然此时“地寒未甚”,基本不会下雪,但是由于雨水与寒气交织,湿冷天气也开始增多。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养生专家提醒,小雪节气养生要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小雪”湿冷预防冻疮此时起 小雪节气前后,不少地方都下起了小雨,虽然不是下雪,但是因为气候逐渐由冷转寒,湿冷的感觉让不少读者朋友感觉不舒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当归四逆丸治冻疮
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取当归四逆丸,捣碎后放入瓶内,生姜50克,切成薄片,加水150毫升,煎服后弃渣,将生姜药汁加入当归四逆丸中,搅拌均匀后,密封备用。用时,先将皮肤患处消毒,然后将药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直至痊愈。冻疮偏方: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冻疮脓疱疮偏方
黄水疮又叫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传染性大。 1.松香12 g,枯矾9 g,猪油、飞罗面各适量。 将松香、枯矾共研细粉,加飞罗面及猪油混合,用火烤出油或晒出油,用油涂患处。 2.生黄豆13颗,生杏仁7个。上药焙干,共研细粉,香油调搽患处。 3.枯矾9 g,铜绿3 g,松香15 g。共研细粉,香油调搽患处。出黄水者可直接用干粉撒患处。 4.黄柏6 g,炉甘石3g雄黄3 g,冰片2g,共研细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1..
«
6
7
8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