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常反复发作 孙丽蕴解释冻疮

一到冬天,就会看到有人手背又红又肿又痒,苦不堪言。这就是冻疮。冻疮常见,且不易治,常反复发作。北京中医医院皮科副主任医师孙丽蕴给大家说一说冻疮那些事。  孙丽蕴解释:冻疮不像冻伤是冻结性反映,它是皮肤长期暴露在寒冷情况下引起的。一般比较局限,不会大面积爆发,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鼻子、耳朵、面颊还有四肢的末端,以及手足气血运行不太好的地方,是一种炎症性的皮肤损伤,冬季比较常见。到了春季、夏季就会慢慢缓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食物捣烂外敷治冻疮

取生姜、辣椒各15克,白萝卜30克,水煎洗患处,再用蓖麻子仁数粒,一同捣烂外敷。对于冻疮已经溃烂者,可先将新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上榨出油,去渣后冷却备用。使用时,冻疮溃烂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鸡蛋黄油还适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肤溃疡、烫伤等。长沙市八医院(本部)熊琳献方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患冻疮别火烤 冬起夜要穿鞋 防寒穿背心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及患者末梢循环障碍是发病的主要因素。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也是本病发生的诱因。如何预防冻疮?专家提醒,冬季穿鞋子要注意保证足部血液微循环的通畅,穿尖头鞋的女士可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同时,加强耐寒锻炼,练习用冷水洗脸、洗脚、洗手或冷水浴;注意防寒保暖,衣服鞋袜保持宽松干燥,每天晚上还可以按摩脚部,揉搓双脚,促进血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冬天患冻疮 治疗的家庭疗法

冬天如果保暖做得不好,很容易患上冻疮,尤其是在既湿冷又没有暖气的地方,长冻疮更是“家常便饭”。近日,美国“找出家庭疗法”网站刊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治疗冻疮的天然疗法,帮你摆脱红、肿、痒。1.用香蕉皮治疗冻疮非常有效,将新鲜的香蕉皮敷在冻疮表面,能减轻肿胀,简便易行。2.芦荟治疗皮肤疾病的效果非常好,直接将新鲜的芦荟汁涂抹在冻疮表面即可。3.把茶叶包放在热水中浸泡15分钟,水变温后,将冻疮部位浸泡在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活血止痛治冻疮 泡脚疗法

一周前,桂林市民周女士因为脚部冻伤发炎,不得不去医院治疗。记者从各大医院皮肤科了解到,入冬后,冻伤的市民很多,其中,过瘦、肥胖的女性尤其多见。    冻疮“胖瘦通吃”  一些人认为,肥胖的人不怕冷,也不易长冻疮,在门诊中医生发现,肥胖女孩的大腿更容易长冻疮。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方险峰介绍,大腿长冻疮表现为皮肤损伤呈现特征性的蓝红色浸润性斑块,以前多见于骑马的人,所以又名为“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防治冻疮的很好办法

本报记者 杜燕 采访专家 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 田润安 主任医师近期,我们邀请皮肤科专家——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田润安主任医师对冻疮的产生、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内容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解读,稿件刊发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我就是年年长冻疮的人,有什么办法让我今年跟冻疮说再见吗?”“爱长冻疮的人,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本期,我们继续来听听田润安主任医师的建议:▲爱生冻疮的人,在天气寒冷时,穿戴要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中西医如何搞定冻疮?

到了冬季,最让人烦恼的小病可能就是冻疮了,不仅病程长,还会反复发作。在治疗方面,虽然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让人感到很棘手。如何搞定冻疮?记者采访了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理疗科和皮肤科专家。    中医:冻疮最好夏天治  中医理疗科主任邹菲表示,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中医治疗冻疮分型辨治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系阳气不达,复感寒冷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隔,气血凝滞肌肤,手背、足背、耳廓、面颊等部位出现红肿发凉、瘙痒疼痛,甚至皮肤紫暗、溃烂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妇女、儿童和老人常受累。每年冬季发病,天暖后自愈,病程迁延。  中医在治疗冻疮的过程中,除了保暖外,通过辨证论治进行治疗疗效好。一般将其辨证分为寒凝血瘀型、寒湿郁阻型、寒凝化热型、气虚血瘀型四型。  寒凝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冻疮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当归12克,桂枝9克,赤芍9克,生姜5克,大枣10枚,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外洗方桂枝5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每日1剂,水煎,微温外洗,浸泡患处20~30分钟,每日1~2次,直至痊愈。(郭旭光)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防冻疮有招

冻疮是冬天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一旦一不小心患上冻疮,每年天气一变冷,冻疮就会发作。该如何预防冻疮呢?  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手脚、面颊、耳廓及耳垂等裸露在衣服之外的这些身体部位。如戴手套,戴帽子,穿棉鞋等。但衣服鞋袜要避免穿得过紧。  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身体部位要常常擦一些油脂保护易冻伤的这些部位的皮肤。  保持棉鞋和鞋袜的干燥,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潮湿的环境里。  手、脚等身体部位暴露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