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幼波治疗皮肤痒疹的经验方

关幼波治疗皮肤痒疹有较丰富的经验,临证常见的有风疹和湿疹,二者均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特征,其病因与风、湿、热、毒有关。凡外受风邪而见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之疹块,瘙痒、焮红,但不充水、不溃破者为“风疹”,古称“阅癗”,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荨麻疹”,古称“浸淫疮”。  中医学认为“无风无湿不作痒”,《内经》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记载,又“心主血”,故他认为此类疾患多为“湿热隐于血分,外受风邪所致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五偏方治痒疹

1.荆芥15克,防风6克,桑叶10克,蝉衣10克,白鲜皮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2次。  2.生地黄15克,玄参10克,白蒺藜10克,白僵蚕10克,土茯苓10克,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2次。  3.百部15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丹皮10克,乌梅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2次。  4.白鲜皮15克,五加皮10克,秦皮10克,生地黄10克,乌梢蛇10克,甘草6克。上药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丘疹性荨麻疹内服外治方

内服方白术、蝉蜕、野菊花、赤小豆、茯苓、鸡内金各10克,白鲜皮、荆芥、防风、银花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方苍耳子、防风、地肤子、威灵仙、白矾各10克,南通蛇药片4片,高度白酒或75%酒精适量。将前几味药物共研细末,加入南通蛇药片研匀备用。用时视皮疹多少,取药末加适量白酒或酒精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4次,直至痊愈。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风疹清热解毒汤

清热解毒汤银花15克,连翘10克,菊花10克,板蓝根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方中药量可根据患儿年龄不同酌情增减。  银牛连防汤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荆芥10克,桑叶10克,生地10克,黄芩6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  清热消疹方苍耳子10克,荆芥6克,桔梗6克,菊花6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 分风热型湿热型辨治

丘疹性荨麻疹,中医称之为“水疥疮”、“土风疮”。西医认为系昆虫叮咬、环境变化,或胃肠道功能障碍,对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过敏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素体不足或胎体遗热,以致湿热内蕴,或因蚊虫叮咬,或肠有虫积,或因食鱼腥动风之品,或因食滞复感风邪而引发。本病多发于春夏秋温暖季节,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尤其是腰以下暴露部位。皮损为花生米大小的风团样损害,性质坚硬,颜色淡红,顶端常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春季多风荨麻疹外敷疗法

春季多风,过敏性体质者吹风后特别容易诱发风疹。风疹即荨麻疹,其病理改变是局部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渗出性水肿,皮疹突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病损小时可散在发生。当面积较大时,可合成片,颜色发红或苍白.周围有红晕,压之褪色,皮肤受损部位稍硬,有瘙痒和烧灼感。中医认为 风疹名是由于感受风邪,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相搏,发于皮肤所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花椒水治疗本病,收到良好的效果,具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两型论治中医“风痧”风疹

风疹,中医称之为“风痧”,是由于感染风疹病毒而引起。病原体存在于患者的口、鼻以及眼部的分泌物中,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热时邪,与气血相搏,郁于肌肤所致。本病好发于儿童,流行于冬、春季节,潜伏期9~18天。可有低热、头痛、倦怠、咽痛等前驱症状。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依次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笔者在临床上将此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痒疹两种证型予以论治

痒疹是一组以小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难忍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与变态反应有关,部分患者具有家族性遗传过敏史,另虫咬、精神因素也可引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禀赋不素虚,风热、湿热之邪内侵,或阴虚亏损,肌肤失养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风热挟湿型发病较急,风团性丘疹,色淡红或黄褐色,质地较硬,瘙痒剧烈。舌苔薄,脉浮数。处方:蒲公英、连翘、茵陈各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寒性荨麻疹二偏方

1.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共放入砂锅中煮,待醋干后,取出木瓜、生姜食用,分早晚2次吃完,7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可愈。2.桂枝、白术、防风各10克,白芍、黄芪、白蒺藜各12克,生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7剂为1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可愈。(郭旭光)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民间验方治疗荨麻疹

《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第6期刊登乔成林、聂丹丽采用民间验方治疗荨麻疹,临床验证50余例,效果显著。笔者近来也用该方治疗多例荨麻疹,均收良效。  组成白酒100克,生艾叶10克。  用法上药共煎至50克左右,顿服。每天1次,连服3天。  体会方中生艾叶辛温芳香,祛风胜湿;白酒辛温,升阳发散,二药虽为辛温之品,适用于各种证型的荨麻疹。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临床以五皮饮加减治疗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瘙痒难忍,遇寒热加重,常反复发作,患者痛苦难忍。笔者在临床中,以五皮饮加减治疗,疗效较好。  方药组成:云苓皮20克,陈皮15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0克,生姜皮6克,龙胆草10克,浮萍草15克。有热加丹皮10克,赤芍9克;遇寒发作加桂枝6克。水煎空心服,每日1剂。临床观察,患者常服3~5剂后即可收效。  按笔者认为,荨麻疹反复发作,时好时患,多因患者素日体虚,营卫失和,又多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 奇痒难忍 陈宝贵从瘀论治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疾病诱因尚不明确,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躯干、头面或四肢出现成块皮疹,奇痒难忍,忽隐忽现,发作频率不等。  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瘰”、“瘾疹”等证,民间俗称“风团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瘾疹”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瘰候》说:“夫人阳气外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