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洗可治丘疹性荨

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青少年秋季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因病情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影响睡眠,致患儿精神不安,过度搔抓,常继发感染。应用中药洗剂治疗189 例丘疹性荨麻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方法:以苦参、黄柏、青蒿、艾叶各30克,明矾20克,煎水2000 毫升泡澡,每日2次,每次20分钟,5天1个疗程。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皮损消退≥90%,仅留色素沉着,痒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51%,痒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一味徐长卿治急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于中医有风疹、赤面游风、风丹等病名,乃过敏性疾病。其症表现为皮肤突现风团,瘙痒莫名,急性者骤起而骤消,慢性者反复发作,颇为顽固。笔者老师石恩骏认为其病理固然为风邪挟寒热袭之,内蕴肌表而疏泄不利所致,也可因肠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所发,其瘾疹红多白少,红者固然多与风热有关,白者未必为风寒所客,血虚血瘀及气虚者,常见于慢性荨麻疹。石恩骏曾长期用防风通圣散治荨麻疹有效,后以此方加徐长卿则疗效可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可分五型论治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风疹块”。引起本病的原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多因禀性不耐,对某种物质过于敏感所致。本病发作突然,皮损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风团,边界清楚,颜色猩红或苍白。皮损时起时消,瘙痒剧烈,发无定处。部分病人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甚至引起窒息。皮损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发作者为慢性荨麻疹。笔者几年来对荨麻疹患者分为5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寒冷性荨麻疹经验方

经验方:桂枝10克,地肤子20克,荆芥、防风、羌活、干姜皮、土茯苓各12克,威灵仙、蝉蜕、赤芍、川芎、柴胡各6克。加减:表虚加黄芪12克;头痛加白芷10克;易出汗,遇风即起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顽固不愈加附子5 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寒冷性荨麻疹患者40例,治愈31例,好转3例,无效6例。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春患麻疹食疗调治

一、薄荷芦根饮取薄荷12克,鲜芦根30克,白糖15 克。将芦根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煎熬半小时。然后把薄荷择净,放入煎锅中,加适量水,武火急煎3分钟起锅过滤。合并芦根、薄荷药汁,最后将白糖倒入药汁中,搅匀即可。用法是频频饮服,每次30~50毫升。本方功效是清热生津、透疹外出,适用于麻疹初期,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眼红多泪,目赤畏光,烦躁不安等。二、菊花饮取菊花15克,薄荷10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的中医辨治

瘾疹病名首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后世又称风疹块、蓓蕾,现代医学称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其病特征是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慢性者,可迁延数月数年,经久难瘥。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云:“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痒疹。”又云:“夫人阳气外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出汗的地方会起疹吗

有很多医生和患者认为:出汗的皮肤是不会起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某女患者夏季起疹最为严重,腋窝处汗多,而腋窝处银屑病皮损也很多;某男患者素不易出汗,经过锻炼、多穿、适当饮食羊肉汤后开始出汗,却在最先出汗多的手指缝有新的米粒大红色银屑病皮损出现……  在本系列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把银屑病皮损称为“白汗”。意思是,银屑病皮损从实质上来讲和汗是一致的,其目的是“给邪出路”。人体内邪气的产生和积聚只能控制而不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患荨麻疹 盐敷可治

荨麻疹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轻者瘙痒难忍,严重者引起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用盐水热敷膝盖内侧可以有效缓解荨麻疹症状。中医认为,中老年人阴血不足、感受风邪便会导致荨麻疹。膝盖内侧的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作用。盐,味成人血,有养血止痒功效。取食盐20克,用 50℃热水500毫升溶解,毛巾浸泡后热敷双侧膝盖内侧。每次10分钟。每日2~3 次。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免受风,禁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 瘙痒剧烈 辨证分型治疗

荨麻疹为最常见多发皮肤病,瘙痒剧烈,抓后起大小不一条状丘疹团块,时起时消,无定时发作,有的短期内治愈,部分迁延时间较长。其病因机较为复杂,在临床中对此病辨证分型治疗,获效明显。  胃热炽盛症见瘙痒难忍,抓后皮疹色红,烦躁不宁,胃脘灼热,口苦口渴欲饮,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证属胃火炽盛,风邪侵袭。治宜清胃泻热疏风。方取:生地30克,丹皮12克,黄连10克,石膏10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玫瑰糠疹小偏方

上海读者孙健荐方:五加皮、大腹皮、浮萍、桑白皮、丹皮、白鲜皮各12克,地骨皮、茯苓皮、扁豆各15克,当归、陈皮、蝉蜕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李斌点评:玫瑰糠疹是一种轻度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病毒、细菌感染以及过敏等因素有关,有自愈倾向。目前中医治疗多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等方法为主。读者所荐方似以“五皮散”(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姜皮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浮萍疏风止痒 治疗风疹

浮萍善于疏风解表,清热止痒。治疗风疹,余常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的麻黄方和荆防方。前者治风寒型荨麻疹(疹色发白),方用:麻黄、干姜皮、浮萍各5克,杏仁、陈皮、丹皮、白僵蚕、丹参、白鲜皮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麻黄、姜皮、浮萍散寒解表,驱除风邪,使邪从汗解;用杏仁、陈皮宣肺理气,有助于驱邪外出;丹皮、丹参养血活血,使“血行风自灭”;白僵蚕疏风通络,白鲜皮祛风止痒。活血、宣肺以治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治验心得

病案举例:杨某,女,26岁,6月5日初诊。两手臂忽起风团,融连成片,自手臂内侧逐渐蔓延至外侧,而以手臂内侧为主,皮疹色淡,瘙痒。接触冷水后风团增多,瘙痒加重。大便较干。舌质淡,舌体稍胖、苔白腻,脉浮、重按无力。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三仁汤加减。处方:麻黄5克,连翘10 克,桑白皮15克,赤小显30克,杏仁10 克,豆蔻10克,薏苡仁3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山药10 克,防风10克,车前草1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