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经验

经验方:生薏苡仁、茯苓、绿豆、黑豆各15克,赤小豆30克,泽泻、甘草各10克。加减:疱疹大、浆液混浊者,加滑石15克,车前子10克;疱疹根周皮肤掀红、痛甚者,加白木通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疗效:本方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8例,服药3—7天后,治愈1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者均无后遗症。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患者饮食注意啥

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如生姜、辣椒、牛羊肉及煎炸食物等,并应戒烟酒。2.饮食要清淡,吃易于消化的食物。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如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此外,患者要保持皮肤、衣被清洁;对于出现的水疱,不要挑破,若水疱太大,可用消毒注射器抽去疱液,但疱壁不要除去,防止继发感染;疱疹破碎、渗水较多时,要及时洗净并更换内衣。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外治方

1.鲜马齿苋捣烂外敷于局部,每日2—3次,一般敷药的次日疼痛即可减轻,渗出减少,连续使用3日即要结痂痊愈。2.采摘数个未成熟的青柿,洗净,捣烂取汁,外搽患处,每日3次,连用3—5日。3.仙人掌1块,去刺,根据带状疱疹范围的大小,将仙人掌纵切成2片,将刀切面紧贴于疱疹部位,用力压紧,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4.蛇蜕5—10克,在瓦片上用火焙呈炭状,加冰片0.5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带状疱疹单方

青黛10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涂于患处,溃破处直接撒入药粉。每日涂药1次。适用于带状疱疹。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我用仙人掌治愈带状疱疹

我是一名中医师,自己或家人的小病痛我都先用中药或小验方治疗。前段时间,我父亲患了带状疱疹,让他苦不堪言。于是我便给他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方法为:取仙人掌适量,去皮刺,洗净,切碎捣烂,加冰片、雄黄各1克,共捣匀成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早晚各一次。父亲连用了5天便痊愈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或“蛇丹”,是一种急性皮肤病,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疗带状疱疹方

荆芥100克,烧成灰后,用少许香油搅拌均匀成糊状,涂抹于患处。若有炎症,可配用阿昔洛韦软膏。每日2~3次,7天1疗程。适用于带状疱疹。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白药外敷治“串腰龙”

带状疱疹,老百姓俗称为“串腰龙”、“蛇带疮”。它是由于肝胆火盛、湿热内蕴或外受毒邪而诱发。云南白药外用可改善患处微循环,促使疼痛缓解,促进疱疹愈合。具体方法是:云南白药药粉适量,与老陈醋调成糊状。使用时先用0.9%的生理盐水擦洗局部,再用消毒棉签将调好的药糊均匀涂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疹为度,涂药后不必包扎,个别易摩擦部位可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涂药2次。一般用药24小时内疼痛减轻,1周左右开始消肿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病案:程襄,女,79岁。诉患带状疱疹已3个月有余,皮疹消失,但疼痛不减,晚上不能安睡。3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胸肋、乳房、背部疼痛,即用伤湿膏外贴,3—4天后局部出现红疹、小水疱,到某诊所诊为“伤湿膏过敏”,给予皮炎平霜外搽。次日水疱增多,簇集成群,疼痛加剧如刀割,并伴寒热,遂至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等静脉滴注治疗,皮肤疱疹结痂脱落,但疼痛仍不止,需服用止痛药。患者表情痛苦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带状疱疹方

蜈蚣10克(研细末),麻油调匀,擦患处,每日3次。3天为1疗程。适用于带状疱疹。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三子汤疗带状疱疹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患带状疱疹。蒙医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便、用药经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如所用蒙药三子汤就是其中一种。蒙药三子汤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药物组成,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每天3次,每次用10—30克药末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患者可以耐受为宜。将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基本干燥时去除。用药期间,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唇上长疱用菊花和茶消

有时嘴唇上长出几个小疱,又痛又痒,这是发生了唇疱疹,是多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它通常发生于日晒风吹后、生活紧张、睡眠不足或当免疫系统受抑制等情况时。疱疹病毒不但会使嘴唇发炎出现疱疹,而且它一旦进入内脏器官,还会造成不少麻烦。去除疱疹的方法,一是可以将煮沸的茶叶水冷却后,涂在嘴唇上的疱疹处;二是可将一小袋茶叶,放在水中煮沸,然后取出冷却,贴附在嘴唇疱疹处;此外还可以用几朵干菊花,用少量开水浸泡,晾凉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蛇串疱”“蜘蛛疮”

带状疱疹,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疱”、“蜘蛛疮”等,多因湿热毒邪内蕴,侵犯肌肤及经络所致。  板蓝根味苦,性寒。入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为治疗痈、肿、疮、毒等火毒热证之要药。《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本草便读》:“清热解毒,辟疫,杀虫。”《现代实用中药》:“板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临床多用于治疗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扁桃体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