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蒲公英内服外洗结合治疗湿毒疮
每年夏天,人们容易被蚊虫叮咬、花粉过敏等导致皮肤起疹子,造成湿毒疮,蒲公英内服外洗结合治疗湿毒疮疗效好,介绍如下: 外洗方蒲公英5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苍术15克,黄柏10克水煎待冷后,搽敷患病部位,伴有感染者,搽后用双氧水外洗,或者用林可霉素注射液50毫克,对入药水中混匀再外搽。 内服方蒲公英20克,薏苡仁30克,紫花地丁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痱子秘方
痱子是因为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暂日寸阻塞,使汗液无法顺利排出而形成的皮肤病。在闷热夏日,出汗后若没有及时擦拭干净时,会阻塞身体皮肤的汗腺,而使汗液不能顺利排出,进而引起皮肤轻度发炎且长出痱子。出现痱子后,可试用以下方法治疗。1.将10克花椒放人搪瓷缸内,冲人200毫升开水,在小火上煮5~6分,煮后待稍凉不烫手时,用药棉蘸花椒水轻擦患处,12小时后痱子的脓尖一般可收缩干瘪。为巩固疗效,可将剩余的花椒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疖肿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疖肿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部位较为多见,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蕾香正气水取藿香正气水加等量冷开水混匀备用,先洗净患处,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再取上药外部涂擦,每日3-4次,连用3-5天,可清热祛湿。复方硫黄软膏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直接将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3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可清热解毒。黄连素取5粒研为细末,加大黄粉、蒲黄粉、飞硫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跖疣治法六则:寻常疣
跖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属寻常疣的一种。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由于足底每天受力,再加上鞋的摩擦,所以跖疣非常容易自身接种传染;并且由于摩擦表面有很厚的角质层,给治疗带来困难,很难一次根治。跖疣中医称足瘊,也有称为雌雄狐刺疮者。与鸡眼、胼胝不同,一般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方法和寻常疣类同。1.木贼、香附、板蓝根、乌梅、威灵仙各30克,大青叶15克,煎水浸泡患部。每日1剂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几种行之有效的中草药治疗脓疱疮方
随着夏季高温潮湿季节的到来,脓疱疮(又名黄水疱)病人日渐增多。当那些体质较差,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患有痱子、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的人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引起脓疱疮。儿童发病者居多。脓疱疮多见于脸、颈和口周围等处。发病初起为一块块小红斑,很快变成水疱,渐渐变大,水疱先是透明的,以后变成脓液,很容易破裂,流出黄水或脓液。黄水里面有细菌,沾在旁边的皮肤上,可以传播开来。 此病预防在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冰硼散可治皮肤病
1.虫咬皮炎:用温开水溶化冰硼散成稀糊状;用纱布浸药糊外敷患处,每日1—2次,一般用药3~4次即可解除虫咬皮炎的局部灼痛和瘙痒症状。2.带状疱疹:取冰硼散适量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疱疹皮损处,如水疱已溃烂流水,可用其粉剂直接涂撒患处,每天2—3次,连续用5--7天痊愈。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毛发苔藓验方
验方1 丹皮15克,赤芍10克,麦冬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15日。 验方2 当归15克,益母草10克,石斛10克,白芍10克,桃仁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15日。 验方3 黄芪15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夏枯草10克,百合10克,白鲜皮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15日。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多发性疖肿方
处方:取新烧稻草灰适量,装入干净纱布袋内,用开水浸泡,取过滤液(浓度大些,效果才佳),趁热洗抹疖肿患处,2小时后,再用温水洗净患处。功效:清热解毒收敛。主治:多发性疖肿。疗效:治疗多发性疖肿,一般3~4次即愈。1例4岁男孩,多发性疖肿反复发作,多方治疗无效,用本方法洗2次,疖肿即明显缩小,洗4次即痊愈。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蛇皮癣 鱼鳞病内服外治方
蛇皮癣又称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是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鳞屑样。 内服方 何首乌15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白蒺藜10克,麦门冬10克,石斛10克,甘草6克。上药共煎,早晚温服。 外治方 生地黄15克,鸡血藤10克,当归10克,白鲜皮10克,蝉衣10克,乌梢蛇10克,甘草6克。上药共煎取汁,早晚各擦1次。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蛇汤外洗治皮肤顽疾
秘方,将蛇放在锅中熬成汤,患者坐于汤中浸浴熏洗,每日1次,每次用蛇1—2条,患者照方治疗,数日后获愈。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酒糟鼻 自疗红鼻子
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症状为鼻子潮红,表面油腻发亮,持续存在伴有瘙痒、灼热和疼痛感,鼻部毛细血管充血严重,肉眼可见明显树枝状的毛细血管分支,最终鼻子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凹凸不平的增生,鼻子肥大不适,严重影响美观。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毛囊虫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如嗜酒、喜嗜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消化、内分泌障碍等也可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三种治痱子偏方
天气炎热很容易长痱子,轻则瘙痒难忍,重则感染化脓,往往令人坐卧不安。介绍三种治疗痱子的方法,供参考使用。1.涂十滴水: 先用温水将患处皮肤擦洗干净,再取十滴水与温开水按1:2的比例稀释后使用,每天用棉签蘸湿擦,可视其痱子多少而增减(一般每天3~5次),治疗期间避免用手挠抓,以防皮肤感染。2.擦黄冰酊: 取生大黄9克(研粗末)、冰片3克,共放入100毫升75%医用酒精内,浸泡2--3天。使用时,用棉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1..
«
1
2
3
4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