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验方
秘方
名方
药酒
暂未分类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黄体功能不全(方数:4)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而引起的月经失调、早期流产、不孕等症。 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由于促卵泡生长激素和促黄体生长激素分泌失调,使卵泡发育不良和黄体形成缺陷,从而使排卵黄体分泌孕酮不足。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以后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增多也可以影响黄体功能。不合理的运用氯底酚胺和孕酮类药治疗以后,也可以出现黄体功能不全。另外,催乳素过高往往与黄体功能不全同时出现。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功能性痛经(方数:7)
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故又称原发性痛经,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往往在生育后痛经缓解或消失。功能性痛经每发作于月经第1、2天,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阴部和腰骶部,时伴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亦有部分患者于经前1~2天即有下腹疼痛,经行时力口剧。患有膜性痛经者则于月经第3-4天疼痛最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卵巢早衰和反应卵巢综合征(方数:2)
卵巢早衰和无反应卵巢综合征在临床上部分实验室检查方法相似,治疗方案类似,故放同一节内介绍。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曾有自然周期,在35岁前出现卵巢萎缩性持续闭经。临床上常表现第二性征退缩,出现烘热、心烦、易怒等更年期症状;平时易感冒,血FSH水平升高,达40~70单位/立升以上,相当于绝经后妇女水平;而血雌二醇水平显著低落。妇科检查内生殖器明显萎缩,阴道粘膜薄而充血。剖腹作卵巢活组织检查,可见卵巢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经前期综合征(方数:5)
妇女在月经前2周左右,出现乳房或乳头胀痛、面浮肢肿、月经先期、情绪变化、头痛等一系列症状,而无乳房疾患,月经来潮症状可消除者,称为经前期综合征。 其发病原因不全清楚,黄体期孕激素不足,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不仅对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有影响,而且可影响身体内神经逆质如儿茶酚胺系统,神经介质如内阿片肽系统等的调节,导致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泌乳素等分泌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精神、神经、血管、内分泌系统的紊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数:6)
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异常位置而出现病变和症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导位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壁层时,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子宫肌腺瘤:而当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壁层以外(包括子宫颈部及子宫体浆膜层)的任何部位时,统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于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习称卵巢巧克力囊肿。<br>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除了病灶部位的体征外,主要有三大症状:(1)继发性和进行性加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倒经(方数:3)
月经期在子宫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肠、肺、乳腺等部位发生出血,称为倒经,其中鼻衄最为常见。倒经大多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病因可能和各脏层上皮分化异常相关。治疗方法,局部止血以电灼出血点及子宫内膜异位灶,或服用孕激素假孕疗法,但疗效不理想。 中医认为倒经往往由于过食辛辣,脾胃蕴热,血热妄行;或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气逆火炎;或阴虚内热,灼伤血分;或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治疗以养阴清热,调气降逆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1..
«
3892
3893
3894
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