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655 个相关结果.
  • 大胡连丸《医学入门》卷七

    …《医学入门》卷七 传尸痨热.面红咳嗽 大胡连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主治传尸痨热.面红咳嗽。 组成 胡黄连、银柴胡、黄芩、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熟地、知母各一两,人参、白术、川芎、桔梗、甘草、地骨皮、半夏、秦艽各八钱,黄耆一两二钱,黄柏、五昧子各一两半,牛黄二钱,犀角二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茶清送下。主治 传尸痨…
  • 川芎石膏散《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卷八 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及中风偏枯 散风清热 川芎石膏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八。具有散风清热之功效。主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及中风偏枯。 歌诀 川芎石膏散归术,芩栀大黄寒水石;滑菊荆参草梗砂,防翘薄荷叶煎熟。组成 川芎、芍药、当归、山栀、黄芩、大黄、菊花、荆芥、人…
  • 羌活导滞汤《医学发明》

    …《医学发明》卷八 ①《医学发明》:脚气初发,一身尽疼,或肢节肿痛,便溺阻隔。②《杂病源流犀烛》:痹厥 除风和血 羌活导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发明》卷八。具有除风和血之功效。主治①《医学发明》:脚气初发,一身尽疼,或肢节肿痛,便溺阻隔。②《杂病源流犀烛》:痹厥。 组成 羌活、独活各半两,大黄(酒煨)一两,防己、当归各三钱,枳实(麸炒)二钱。用法用量 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
  • 附子温中丸《医学发明》

    …《医学发明》卷九 呕吐噎膈,留饮肠鸣,湿冷泄注 顺气化痰,辟寒养正气 附子温中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发明》卷九。具有顺气化痰,辟寒养正气之功效。主治呕吐噎膈,留饮肠鸣,湿冷泄注。症见腹痛自利,米谷不化,不喜饮食,懒于言语,困倦嗜卧。 组成 附子、干姜、白术各一两(30g),肉桂、炙甘草各半两(15g),良姜七钱(21g)。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蜜丸,每取3g。生姜陈皮汤…
  • 丁香安胃汤《医学启蒙》

    …《医学启蒙》卷四 胃虚呕吐不止,食不得入 温中降逆,健脾养胃,芳香化湿,行气止呕 丁香安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启蒙》卷四。具有温中降逆,健脾养胃,芳香化湿,行气止呕之功效。主治胃虚呕吐不止,食不得入。 组成 丁香四分(1.2克),人参五分(1.5克),白术五分(1.5克),茯苓一钱(3克),甘草五分(1.5克),陈皮一钱(3克),半夏一钱(3克),藿香一钱(3克)。用法用量 …
  • 芩连枳梗汤《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卷六 痞结因热聚腹,不得宣通,上攻胸胁,按之则痛,时发壮热,躁烦不安,或咳嗽、吐黄痰 清热化痰,宽胸理气 芩连枳梗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六。具有清热化痰,宽胸理气之功效。主治痞结因热聚腹,不得宣通,上攻胸胁,按之则痛,时发壮热,躁烦不安,或咳嗽、吐黄痰。 组成 枳壳、桔梗各五分,半夏、黄芩、瓜蒌仁、黄连各三分,生姜、麦冬各一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利去黄…
  • 钓虫黑白丸《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卷七 虫病,肚腹作痛,以及肺窍失声者 钓虫黑白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主治虫病,肚腹作痛,以及肺窍失声者。 组成 白丸子:磁石、云母石、蛇含石、甘草各等分(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黄豆大);黑丸子:针砂、青黛、枯矾、甘遂各等分(上为末,醋煮糯米糊为丸,如龙眼核大)。用法用量 先以灯心煎汤,送下白丸子一丸;后以粗线一条穿住黑丸子,仍以灯心煎汤送下,待病…
  • 栀子清肝汤《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卷八 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疏肝解肌,凉血清热 栀子清肝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八。具有疏肝解肌,凉血清热之功效。主治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组成 柴胡、栀子(炒)、牡丹皮、茯苓、川芎、芍药(炒)、当归、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二分。用法用量 水煎,子母同服。功用 疏肝解…
  • 惊悸养血汤《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卷五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肥人因痰火而心惕然跳动惊起,心气不足,痰浊扰心之心悸 益气安神,燥湿化痰 惊悸养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正传》卷五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益气安神,燥湿化痰之功效。主治肥人因痰火而心惕然跳动惊起,心气不足,痰浊扰心之心悸。症见形体肥胖、倦怠乏力、心悸不宁,舌淡苔厚腻,脉滑。临床上用于治疗肥胖患者心律不齐、失眠、郁证等。 组成 黄芪、茯神、…
  • 甘桔玄参汤《医学启蒙》

    …《医学启蒙》卷四 鼻渊 清热泻火,宣肺养阴 甘桔玄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启蒙》卷四。具有清热泻火,宣肺养阴之功效。主治鼻渊。 组成 甘草、桔梗、玄参、黄芩、贝母、天花粉、枳壳、生地各等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热泻火,宣肺养阴。主治 鼻渊。方义 鼻渊一证,病因虽多,但肺热属常见之一,鼻为肺之窍,火性炎上,循经上逆,灼津为涕,临床往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