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495 个相关结果.
  • 白脂麻

    …硬脂酸和软脂酸,其中还含有抗氧物质一维生素E和芝麻酚。此外,富含钙质。其余参见"黑脂麻"条。 性味 甘,平。 ①《嘉佑本草》:"大寒,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大寒,无毒。" ③《医学入门》:"甘,寒。" 功能主治 润燥,滑肠。治脾约便难,小儿头疮。 ①孟诜:"治虚劳,滑肠胃,行风气,通血脉,去头上浮风,润肌肉,食后生啖一合,终身勿辍。客热可作饮汁服之。生研敷小儿头上诸疮…
  • 白螺蛳壳

    …服:研末,1~3钱;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 ①治卒得咳嗽:白螺或白蚬壳,捣为末,酒服方寸匕。(《肘后方》) ②治湿痰心痛:白螺蛳壳去泥沙,火煅为细末,每服方寸匕,温酒调下。(《医学正传》) ③治膈气疼痛:陈白螺蛳烧研,每服一钱,酒下。(《纲目》白玉散) ④治瘰疬已散:白螺蛳壳为末,日日敷之。(《谈野翁试效方》) ⑤治诸疮烂湿不收:白螺蛳壳,火烧存性,敲碎,去壳内泥土,研极细掺…
  • 藓生马先蒿

    …元气,生津安神,强心。主治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降低。”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中毒症、食欲不振、音哑、体倦无力:藓生马先蒿、蔷薇皮、岩精膏等配伍,制成七味蔷薇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阴干。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或切段,晒干。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两端渐细,略弯曲,长5-10cm,直…
  • 樱桃核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磨汁涂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出痘喉哑:甜樱桃核二十枚。砂锅内焙黄色,煎汤服。(《纲目拾遗》) ②治眼皮生瘤:樱桃核磨水搽之,其瘤渐渐自消。(《医学指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樱桃核 拼音注音 Yīnɡ Táo Hé 别名 樱桃米 英文名 Nut of Falsesour Cherry …
  • 水莎草

    …毫米,成熟后为灰黑色。花期8~9月。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治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复方 治慢性气管炎:头状穗莎草二两,大青叶一两。水煎服。(河南中医学院等《防治慢性气管炎-水莎草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全草进行粗提,制成片剂,每片0.3克,相当于原生药10克。每次3~4片,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数疗程…
  • 鸡内金

    …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⑥《本草述》:"治消瘅。" ⑦《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 ⑧《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 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癣癥瘕,通经闭。" ⑩《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焙干研末调敷或生贴。 复方 ①治食积腹满:鸡内…
  • 狗胆

    …胆一个,半干半湿,割开,以篦子挑丸如绿豆大,蛤粉滚过,每服五丸,烧生铁淬酒下。(《经验方》) ④治男妇连日吐血不止:五灵脂为末,用狗胆汁和丸芡实大,每一丸姜酒化下,不得漱口,急进米粥,不可太多。(《医学入门》狗胆丸) ⑤治妇人经血不止:狗胆一枚(用汁),铛墨二钱(锅底上煤)。上二味,一处搜拌,分作二服,煎当归酒调下。(《圣济总录》狗胆煎) ⑥治痞块疳积:五灵脂(炒尽烟)、真阿魏(去砂,研)等分。用…
  • 狗仔花

    …风热:狗仔花30g,山芝麻30g,水煎,分2次服。(《广西特色中草药资源选编》) 2、治乳腺炎:狗仔花60g,和酒捣烂榨汁,加温内服,第一日服2次,以后每日服1次,病情重者,兼用药渣贴于患处。(广东医学,1996(2):19)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切段,晒干。药材鉴别 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0.4-0.8cm。表面灰棕色或黄绿色,有明显纵棱及灰色短柔毛;质坚脆…
  • 生漆

    … 复方 ①治钩虫病:生漆用饭包如黄豆大,每次吞服一粒。(《湖南药物志》) ②治水蛊:真生漆一斤(锅内溶化,麻布绞去渣,复入锅内熬干),雄黄一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四分,大麦芽煎汤下。(《医学入门》漆雄丸)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生漆 拼音注音 Shēnɡ Qī 别名 大漆。 英文名 resin of True Lacquertree …
  • 糯稻根须

    …《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性味 甘,平。 ①《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平,无毒。"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退虚热,止盗汗。 ①《本草再新》:"补气化痰,滋阴壮胃,除风湿。治阴寒,安胎和血,疗冻疮、金疮。"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胃,清肺,健脾,退虚热。" ③《药材资料汇编》:"止盗汗。" ④《药材学》:"补肺健脾,养胃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