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231 个相关结果.
  • 三加减正气散

    …《温病条辨》卷二 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 芳香化浊,清热利湿 三加减正气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具有芳香化浊,清热利湿之功效。主治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临床常用于泄泻、急慢性胃炎、肠炎等证属三加减正气散证者,亦用于冠心病,症见心前区胀闷感,腹胀,纳食少,舌苔白腻,属湿热阻滞中焦者。 处方 藿香9克(连梗叶)茯苓皮9克 厚朴6克 广皮4.5克 杏仁…
  • 宣白承气汤

    … 《温病条辨》卷二:宣白承气汤 处方 生石膏15克 生大黄9克 杏仁粉6克 栝楼皮4.5克 功能主治 清肺定喘,泻热通便。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清·《温病条辨》:宣白承气汤 组成 生石膏五钱(15克)、生大黄三…
  • 薪加香薷饮

    …赤口渴,胸闷不舒,汗不出,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 用法用量 水1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备注 本方即《局方》香薷散加银花、连翘,改扁豆为扁豆花而成。方中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鲜扁豆花、银花、连翘辛凉透达,涤暑清热;厚朴与香薷相合,化湿除满而解胸闷。全方辛温与辛凉相合,用之于暑夹寒邪之症,颇为适宜。 摘录 《温病条辨》卷…
  • 三甲复脉汤

    … 《温病条辨》卷三 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 滋阴清热,潜阳熄风 三甲复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为祛风剂。具有滋阴清热,潜阳熄风之功效。主治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症见手足蠕动、心悸、抽搐、口干舌燥、脉细数。临床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引起的原发性高血压,肢体抽搐,低血钙手足搐搦等。 《温病条辨》卷三:…
  • 银翘马勃散

    … 《温病条辨》卷一:银翘马勃散 处方 连翘30克 牛蒡子18克 银花15克 射干9克 马勃6克 制法 上杵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治湿温喉阻咽痛。 用法用量 每服18克,水煎服。 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18克,桔梗15克,苇根15克。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一 清·《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 组成 连翘、牛蒡子各一两(各30克),金银花半两(15克…
  • 橘半桂苓枳姜汤

    …《温病条辨》卷三 饮家阴吹,脉弦而迟者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橘半桂苓枳姜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饮家阴吹,脉弦而迟者。症见气从前阴而出,连续不断,形体肥胖,面色萎白,脘闷纳呆,呕吐痰涎,心悸少寐,头重肢倦,舌淡苔润,脉弦滑。临床常用于带下病、产后咳嗽等属痰饮内停者。 处方 半夏60克 小枳实30克 橘皮18克 桂枝30克 茯苓块18克 生姜18克…
  • 加味异功汤

    …《温病条辨》卷下三焦篇 劳疟。络虚而痛,阳虚而胀,胁有疟母 益气养血 加味异功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下三焦篇。具有益气养血之功效。主治劳疟。络虚而痛,阳虚而胀,胁有疟母。 处方 人参3钱,当归1钱5分,肉桂1钱5分,炙甘草2钱,茯苓3钱,于术(炒焦)3钱,生姜3钱,大枣(去核)2个,广皮2钱。 功能主治 辛甘温阳。主疟邪久羁,因疟成劳,而成劳疟;络虚而痛,阳虚而胀,胁有疟母…
  • 沙参麦冬汤

    … 《温病条辨 》卷一 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 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沙参麦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一。为润燥剂。具有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之功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属于肺胃阴伤者。 处方 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 …
  • 一加减正气散

    … 《温病条辨》卷二 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 芳香化湿,理气和中。 一加减正气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 处方 藿香根6克 厚朴6克 杏仁6克 茯苓皮6克 广陈皮3克 神曲5克 麦芽5克 绵茵陈6克 大腹皮3克 功能主治 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腹胀满,大便溏垢不爽…
  • 宣清导浊汤

    …《温病条辨》卷三 湿温久羁,三焦㳽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 宣泄湿浊,通利二便 宣清导浊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具有宣泄湿浊,通利二便之功效。主治湿温久羁,三焦㳽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临床常用于治疗鼓胀、水肿、乙型肝炎、尿毒症辨证属于湿热秽浊郁闭大肠,弥漫三焦者。 处方 猪苓15克 茯苓15克 寒水石18克 晚蚕沙12克 皂荚子9克(去皮) 功能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