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29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宁坤丸
…一味黄芩,苦寒清热,用为餐佐,以防温热助火。诸药合用,补气养血,行滞化瘀,调经止痛,主要用于气血亏虚月经不调之证。加减化裁 气滞较重者,配七制香附丸,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血分瘀滞严重者,配伍活血化瘀合剂,以增通经止痛之功;兼肝肾不足者,配伍安坤赞育丸,补肾阳,益精血;下焦虚寒者,配艾附暖宫丸。
使用
注意 1、方中含人参、白芍,故忌与含有藜芦的中成药同用。2、湿热内蕴者不宜
使用
本品…
一上散
… 半夏(生用,为细末)一字(0.3g),雄黄(另研)一字(0.3g),巴豆一个(去皮,研如泥)。用法用量 上三味,同和匀。上之。功用 解毒止痛。主治 蝎螫痛。
使用
注意 蝎蜇伤,蝎子有一弯曲而尖锐的尾针与毒腺相通,刺入人体后可注入神经性毒液。受伤处大片红肿并带有剧痛。严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肌肉强直、呼吸增快、脉搏细弱,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豁痰丸
…两(90g),半夏(各锉作大片,用浓皂角水浸一宿,焙干,为末)二两(60g),白附子、川灵脂、直僵蚕(炒,去丝)、华阴、细辛、白矾(煅枯)一两(30g),全蝎(焙)三钱半(7.5g)。用法用量 上为末,皂角浆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送下。功用 祛风豁痰,温中散寒。主治 1.《直指》:顽痰壅盛。2.《育婴秘诀》:咳嗽痰涎壅塞。
使用
注意 附子…
琥珀清金散
…以石膏以制法夏之温燥,兼清肺热,诸药相合,共奏清肺降逆、止嗽化痰之功。配伍特点 配伍应用肺热咳嗽复感外邪者,可配泻白丸同服;肺热甚久治不愈者,可配伍清火化痰丸同服。运用 症见肺热咳嗽多因外感风热,或痰湿犯肺,久治不愈,肺经蕴热,咳吐痰诞,胸胁满闷,小便不利,舌苔黄,脉滑数者。临床常用于西医称谓慢性支气炎等病,证属肺热者。
使用
注意 1、本药内含法夏、川贝母反乌头,忌辛辣…
金城太守白薇丸
…绝产。方义 《千金方衍义》:方中参、附、椒、姜以温血气;白薇、沙参以化辛热;辛、防、秦艽以祛血室之风;牛膝、当归以和冲脉之血;僵蚕以涤子户风痰;加杜衡者,师甄权之破留血也;牡蒙、紫菀者,法《本经》之下逆气及胸中寒热结气也。逆气下,结气散,而血行无滞;风气去,痰气除而子脏安和,故用半夏、厚朴、僵蚕专行清理风痰湿滞。搜剔脂腻,此方为最,所以服之匝月便能有子。
使用
注意 《外台秘要》引…
朱雀丸
…则怔忡瘥矣。” 运用 1、本方适用于心火不降,肾水不升之证。临床以心悸怔忡、健忘为用方要点。 2、现代常用于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等属心肾不交者。 加减化裁 可加朱砂以增安神之功;若心火亢盛,加黄连清心泻火;若肾水不足,可加地黄、玄参以滋阴壮水。
使用
注意 心肾不交属心火亢盛、肾阴亏虚者不宜用。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考》:因惊而得者,名曰惊怔忡。《…
赤石脂丸《金匮要略》
…“大建中汤”,用以治疗寒凝夹虚者,或虚寒脘痛的虚实夹杂证,故《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说:“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2、本方去蜀椒、乌头、赤石脂,加人参、狼牙、巴豆、吴萸,名“九痛丸”,用治“九种心痛”,心、胃痛偏寒痛者,均可
使用
。重要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此主之。蜀椒一两,乌头一分,泡,…
冰麝上清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增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目赤肿痛患者可内服明目上清丸、黄连羊肝丸,并用玄明粉化水滴眼,或清凉眼药膏点眼,以增强清肝明目消肿止痛之功。牙痛患者可同时内服清胃黄连丸,外用清胃散以增强清胃泻火消肿止痛之功。大便秘结者可用生火黄末10克或番泻叶3克,开水泡服,以通便泻热。
使用
注意 体虚非实火者忌服。本药内含甘草,故忌与含甘遂、大戟、芫花、海藻的中成药合用。本药内含玄参,故忌与含藜芦的中成药合用…
甲乙归藏汤
…肝,并清热化瘀。运用 以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为辨证要点。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不寐,还可治疗郁证,尚可与甘麦大枣汤合用来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情绪或精神障碍。加减化裁 伴肝阳上亢可加龙骨、牡蛎。
使用
注意 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医醇剩义》:“甲乙归藏汤治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
利火汤
…、车前以利水,则火退水进,便成既济之卦矣。运用
使用
本方的辨证要点是:带下色黑,气味腥臭,腹中疼痛,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亦可用治急性盆腔炎、急性阴道炎、急性泌尿系感染属火热毒盛者。加减化裁 如热伤阴津而见口渴引饮者,去白术,加天花粉、芦根以清热生津;如外阴红肿、瘙痒者,可合蛇床子散(见前)外洗以燥湿止痒。
使用
注意 病愈后当节饮食,戒辛热之物,调养脾土。若恃…
1..
«
90
91
92
93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