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呕逆不食

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以为血气,荣润脏腑。因产则脏腑伤动,有时而气独盛者,则气乘肠胃;肠胃燥涩,其气则逆,故呕逆不下食也。”可见此证多因产后劳伤脏腑,寒邪乘虚而袭脾胃,气逆而呕吐;亦有因瘀血上冲胃失和降者;亦有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者。寒邪乘脾胃者,症见呕逆不食,胃脘冷痛,喜温等,治宜温中散寒,方用温胃丁香散;瘀血上冲者,兼有恶露量少,少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降逆止呕,方用生化汤加生姜,半夏;痰浊中阻者,兼有胸闷痰多等症,治宜除湿祛痰,降逆止咳,方用平陈汤。

产后呕吐

病证名。出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多因产后恶露去少,积为败血散于脾胃;或因产后血去过多,脾虚气滞犯胃,都能导致产后呕吐。败血散于脾胃者,脾受之则不能健运精微,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而出现呕吐,伴有恶露滞涩不爽量少。治宜活血祛瘀,降逆和胃,方用抵圣汤(人参、半夏、赤芍药、泽兰叶、橘皮,入姜汁数匙)。脾虚气滞而逆犯胃者,症见腹胀呕吐,兼见气短乏力,面色不华,且产后下血量多,治宜益气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局方》人参养胃汤。不能以寻常止呕药治之,以免复伤正气,病益难治。

产后膨胀

证名。见《傅青主女科·续篇》卷下。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阐述更详,谓:“胎前素弱,产后又亏,胃难纳谷,脾不健运。或因伤食而停滞,或因血虚而便闭,误进消耗等药,胃气益损,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滋热助积,郁积之久,遂成膨胀。治当审其误用何物,如误用耗气药,宜益气汤;误用消导药,宜健脾汤;误用攻下药,宜养生化滞汤。”

产后痞满

病证名。多因产妇平素胃气虚弱,产后饮食不节,重伤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症见胃脘部痞满不舒,嗳气腹胀等,治宜健脾益气,消食行滞。方用异功散。

产后青肿

病证名。指产妇分娩后身体某部皮肤出现青肿处。陆成一《女界须知》:“妇人经验方云,此血水积也。干漆、大麦芽等分为末,新瓦罐铺漆一层,麦芽一层,层层令满,泥封煅赤,取出研末,热酒调服二钱。”

产后肉线

古时病名。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见该条。

产后乳汁自出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卷下。指产妇乳汁不经婴儿吸吮,自然流出者,称为乳汁自出。多因产后脾胃虚弱,摄纳无权,因而乳汁随化随出;或肝经有郁热,肝郁化火、亢盛为害,疏泄太过,以致乳汁受热迫妄行而自溢出。脾虚弱者,症见乳房不胀,乳汁清稀,兼见气短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佐以固摄,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肝热者,症见乳房胀满,乳汁较浓,兼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等,治宜平肝清热,方用柴胡清肝散;或用丹栀逍遥散。

产后三病

病名。指产后常见的三种疾病。《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因新产之后,气血亏虚,汗出体弱,易中风邪。血虚不能濡养筋脉,风邪易于化燥伤津,故令病痉;气虚腠理不密,寒邪乘虚侵袭,正气内虚不能驱邪外达,逆而上冲,故令郁冒;亡血伤津,肠胃失濡,故大便难。详产后病痉、产后郁冒、产后大便难各条。

产后三冲

病名。出《张氏医通》卷十一。指产后恶露不下,反逆上冲引起的三种危重症候,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肺、败血冲胃。详参各条。

产后三急

病名。指产后出现的三种急危症候。《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详见产后呕吐、产后盗汗、产后泄泻条。

产后三禁

治疗学名词。指产后用药应注意的三个原则:禁止用药发汗、攻下、利小便。《景岳全书》卷三十九:“产后三禁,……谓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此因产后气血本亏,如若再与发汗太过则亡阳伤气,与攻下太过则亡阴伤血,与利小便太过则损伤津液,故临床上应予注意,灵活掌握,但也并非绝对禁用。

产后三审

诊断学术语。《张氏医通》卷十一:“凡诊新产妇,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征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乎饮食多少,以征胃气之充馁。必先审此三者,以脉参证,以证合脉,脉证相符,虽异寻常,治之必愈;脉证相反,纵无危候,必多变端。”即指产后需审察孕妇的腹痛情况、大便、乳汁与饮食诸方面,以测新产妇人疾病之预后。

产后三脱

病名。《绛血丹书》:“产后患崩者,谓之血脱;气短似喘者,谓之气脱;妄言妄见者,谓之神脱。”故产后三脱是指气脱、血脱、神脱。也有认为产后出现唇白、眼闭、口开、手撒、厥冷、六脉微细欲绝者,由产后气随血脱所致者为气脱。

产后疝瘕厥痛

病名。郑连山《女科临床效方》下卷:“产后动怒,气血皆逆,面冷,肢冷,痛呕不卧,口鼻气寒,必自下冲上,此属疝瘕厥痛。川楝、吴萸、桂枝、云苓、薤白头、雄鼠矢。”

产后伤风

病证名。指产后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症见鼻塞声重,流清涕,自汗,恶风等。若恶露未净,兼见小腹痛者,宜行血理气,用《金匮要略》旋复花汤;若恶露已尽,小腹不痛,但头痛身热,足冷自汗,咳嗽者,治宜调和营卫,黄芪建中汤加减;头重者,为兼有湿邪,宜解表除湿,方用香苏散加减;若风寒并伤,遍体疼痛无汗,宜败毒散。体虚甚者,不可发散,可用逍遥散去术加桂枝为治。

产后伤寒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触冒寒气而为病,谓之伤寒。产妇血气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动,为寒所伤,则啬啬恶寒,吸吸微热,数日乃歇,重者头及骨节皆痛,七八日乃瘥也。”产妇因生产而气血大虚,卫外不固,寒邪乘虚侵入肌表,邪正相争,以致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治宜扶正祛邪,有汗用桂枝四物汤,无汗用麻黄四物汤。

产后伤食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指产后诸脏腑功能未复,脾胃本弱,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则健运失职。症见脘腹满闷,嗳腐吞酸,大便酸臭。治宜消补兼施,方用生化汤加消导药。如伤面食加神曲、麦芽;伤肉食加山楂、砂仁;伤生冷加吴茱萸、肉桂;虚者加人参、白术;或用保和丸;冷物停滞,日久脾胃虚极,影响消化吸收者,可用炒神曲热熨胃脘部。

产后舌出

病证名。出戴武承《女科指南集》。据《灵枢·经脉》等篇载述,舌通数经之气: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之脉挟舌本;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产后元神虚惫,少阴(心经)厥阴(肝经)大败,经脉失养,导致舌出不收。治宜于舌上外涂朱砂末,内服保元汤。

产后舌黑

病证名。出《肖山竹林寺妇科》。多因产后气血亏损,肾水涸渴,肺津耗枯,肾阴肺津不能上润,以致症见舌黑如尘,心闷发烧,口燥、耳焦、唇青,治宜滋养阴液,方用增液汤加知母、鲜不斛等。或可用春泽汤清热利湿、运中州。若舌有津回则可治,若舌无津则危。

产后水谷痢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即产后完谷不化。详该条。

产后水肿

病证名。出《绛血丹书》。多因产妇平素脾肾虚弱,产后脾肾之阳益虚,脾失健运,肾不制水,水湿不得敷布,溢于肌肤四肢而致水肿。症见手足浮肿,皮肤光亮色润,治宜大补气血为主,佐以利水。方用八珍汤加苍术、茯苓。若壅满加陈皮、半夏、香附;虚者倍用人参、木通;有热加黄芩、麦冬。参见产后浮肿条。

产后四不活

古时对产后四种危重症之合称。《妇科秘兰》:“一者身体强直,有如反张,小腹胀痛,口噤不开,亦名蓐风,乃产后为风邪所中,华佗愈风散(方见产后中风条)灌之最妙,不得大发其汗。二者产后气急,喉中如猫声,此因败血冲心,入喉中,危证也。三者产后中风,初病眼腰强,筋急,角弓牙关紧急,母产后七日未满劳动,百日之中伤于房事所致,难治。四者产后面色黑及遍身黑靥者,因败血入于皮肤,百无一生也。”

产后四肢虚肿

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医者不辨,作气治之,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重虚也。但服调经散,血行肿消,则病自愈。”

产后四字真言

古人总结产后调养之四件注意事项。出《生生宝录》。一曰静(产后宜保持环境之安静及情志之安宁),二曰淡(咸伤肾后而绝产,酸伤肝则行步艰难,煎炒厚味伤脾),三曰乐(乐则血气易和),四曰坐(使血不上攻)。

产后瘫痪

病证名。见《高叔濂胎产方案》。指因分娩时失血过多,经脉空虚而出现的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不仁,拘挛不知疼痛的病证。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不能将此证作风证治,妄用祛风散血之剂,犯燥燥之戒。

产后头痛

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夫人头者,诸阳之会也。凡产后五脏皆虚,胃气亏弱,饮食不充,谷气尚乏,则令虚热,阳气不守,上凑于头,阳实阴虚,则令头痛也。又有产后败血头痛,不可不知……”。阳实阴虚,阳气上凑之头痛,可用川芎散。败血头痛者,兼见小腹刺痛,拒按等,宜活血化瘀,方用黑龙丹(《证治准绳》:当归、五灵脂、川芎、良姜、熟地黄)。此外尚有因失血过多,不能上荣于脑所致者,症见面色苍白,小腹隐痛,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八珍汤加蔓荆子。

产后吞酸

病证名。庄复严《妇科百辨》:“妇人产后吞酸者何?曰此胃中积痰滞火所致。宜七气合二陈汤。”亦有产后胃弱,过食肥甘,胃不能腐熟水谷而致嗳腐吞酸、纳呆腹胀等症,宜消食导滞,用异功散。

产后脱肛

病证名。出《王节斋公胎产》。多因平素气血两虚,复因产用力努偃,中气益虚,中虚下陷,肛门即脱出。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加参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

产后完谷不化

病名。俗名产后水谷利。产妇素体脾胃虚弱,复因产后劳倦伤脾,健运失职,湿浊下注,症见泄泻完谷不化。治宜温阳健脾祛瘀法,方用生化汤加益智仁、砂仁、豆蔻、木香、柴胡、升麻、陈皮、党参。

产后妄言妄见

病证名。出朱丹溪《胎产秘书》。多因产后血出过多,心失所养,神无所归;或因产后恶血不去,瘀血随气逆上攻心所致。症见神志恍惚,或妄言妄见。气血虚弱者,兼见头晕心悸、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自汗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龙眼肉、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白术、枣仁、柏子仁、茯神、益智、陈皮、麦冬、五味子、莲心);瘀血上攻者,兼见恶露量少或滞涩不下,小腹疼痛拒按等,治宜养血活血宁神,方用安神生化汤(川芎、当归、干姜、甘草、桃仁、茯神、人参、益智、柏子仁、陈皮、枣,水煎服)。

产后危证

病名。指产后各种危证之合称。宋·薛轩《坤元是保》:“产后危证有四:呕吐、盗汗、泻痢、喘息是也。并见者死,仅见者危。”

产后下利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腹泻、痢疾类疾病。多因产后体虚,脾胃尤弱,为饮食、外邪所伤,脾失健运,传化失司而下利,亦有肾虚及脾,脾肾同病而泄泻者;亦有恶露不下,败血渗入大肠所致。为饮食所伤者,症见下利且腹胀痛,里急窘迫等,拟健脾消食导滞,方用楂曲平胃散(山楂、神曲、鸡内金、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若兼外邪伤阴,症见下利脓血,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兼见身体困倦,虚烦不眠,唇干口渴等,治宜养血清利湿热,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汤;若肾虚及脾,症见五更时脐下作痛,肠鸣而泄,泻后则舒,完谷不化,腹部畏寒,喜暖喜按,治宜温肾暖土,涩肠止泻,方用四神丸;若恶露不下,症见便痢鲜血,腹中刺痛,无里急后重,方用枳实、荆芥,水煎服。

产后下物如钵

病名。出《胎产秘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产后小便不利

病证名。出《千金翼方》卷七。多因素体虚弱,产时或产后劳伤气血,肺脾之气益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素体肾虚,复因分娩损伤肾气,肾虚不能化气行水,小便不利;或因产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清浊升降失调,以致膀胱不利所致。肺脾气虚者,小便不利,兼见精神痿顿,言语乏力等,治宜补气润肺,佐以行气,方用补气通脬饮(《女科辑要》:黄芪、麦冬、通草);肾虚者,兼见腰膝酸痛,健忘,面色晦暗等,治宜补肾温阳,化气行水,方用肾气丸;气机阻滞者,兼见精神抑郁,两胁胀痛,烦闷不安,治宜理气行滞,阻以利尿,方用木通散(木通、滑石、葵子、槟榔、枳壳、甘草)。此外,可用盐填脐,再用捣碎葱白安盐上约一指厚,以艾炷放葱白上,灸之,觉暖气入腹内,难忍为止,小便即通。手指按压利尿穴(神阙、曲骨之正中)也有助利尿。本证加剧,即为产后小便不通证。

产后小便不通

病证名。指产后尿闭,小腹胀急疼痛,甚至坐卧不安。即产后尿潴留。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多因素体虚,产时劳力伤气,或产程过长,或产时产后流血过多,气随血耗,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因素禀元气不足,复因分娩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停膀胱;或因产后情志不畅,恚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清浊升降失调,以致膀胱不利,小便不通。脾肺气虚者,小便不利,小腹胀急,精神萎靡,言语无力,舌淡脉弱,治宜补气润肺,佐以行水,方用补气通脬饮(见产后小便不利条);若肾虚者,兼见小腹胀满而痛,腰部酸胀,坐卧不安,面色晦暗等,宜温阳益肾,化气行水,方用肾气丸;气滞者,兼见小腹胀痛,精神抑郁,两胁胀痛等,方用木通散(见产后小便不利条)。并可配合导尿等中西医结合措施。

产后小便数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小便数候:胞内宿有冷。因产气虚而冷发动,冷气入胞,虚弱不能制其小便,故令数。”除上述气虚,冷气入于膀胱外,因产后肾气虚弱,虚热移于膀胱,亦可发为小便数;助产不慎,损及膀胱,亦可致小便淋沥。气虚者,小便频数而色白,宜用补益中气汤合桑螵蛸散以益气止遗;冷气入于膀胱,症见小便频数而短,少腹畏寒喜温,方用桂附八味丸温肾补阳;虚热移于膀胱者,热甚则小便涩痛,方用六味地黄汤。膀胱损伤者,应结合手术治疗。

产后胁痛

病证名。出《金宗金鉴》卷四十七“胁痛证治”。多因气血瘀滞,干犯肝经,或因产后失血过多,肝脉失养所致。古人认为病在左多属血,在右多属气。属血瘀者痛过于胀,治宜活血祛瘀止痛,方用生化汤去炮姜加延胡索;属气滞者,胀过于痛,治宜理气止痛,方用四君子汤加柴胡、青皮;若因失血过多者,胁痛隐隐,兼见头晕目眩耳鸣等,治以大补气血,方用八珍汤加肉桂。

产后泄泻

病证名。又名产泄。《丹溪心法》:“产后泄泻,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泄,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烧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汤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张氏医通》卷十一指出产后泄泻原因有五:“一者因胎前泄利未止,产后尤甚;一者因临产过伤饮食,产后滑脱;一者因新产骤食肥腥,不能克运;一者因新产烦渴恣饮,水谷混乱;一者因新产失护,脐腹脏腑受冷。其致泻之由虽异,一皆中气虚寒,传化失职之患,并宜理中汤为主。食加枳实、山楂;水加桂心、茯苓;虚加桂附倍参;寒加桂附倍姜;久泻肾虚加桂心、熟附;瘀结不行加炮楂、归身。若见完谷不化,色白如糜,此脾胃大虚,元气虚脱之候,十有九死。惟猛进温补之剂,庶可挽回。即有烦躁、发热、面赤,脉来数大,皆虚火上炎之故,当并进桂、附、人参、甘、姜、苓、术之类,伏龙肝煮汤代水煎服,仍得收功。若小便混浊如泔,或大便中有白沫,如肠垢者,乃元气下陷之故,并宜补中益气加桂苓、炮姜升举之,或臭水不止加蕲艾、香附、吴茱萸。”

产后心风

病名。《盘珠集胎产证治》:“血虚,心气不足也。心虚而受风邪,遂成惊悸,名曰心风。其状目睛不转,其脉动而弱,宜大补气血。其作风治,速之危矣。”

产后心痛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心痛候:产后脏虚,遇风冷客之,与血气相搏而气逆者,上攻于心之络,则心痛。凡心痛乍间乍甚,心之支别络为邪所伤也。若邪伤心之正经,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所以然者,心为诸脏之主,不受邪,邪伤即死也。”故本证包括产后心包络痛、产后真心痛。多因平素脏虚,产后益虚,寒邪袭之,血为寒凝,滞涩不行,上冲心络,或伤及心经,发于心痛。伤于心络者,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治宜温通散寒,方用大岩蜜汤。伤于心之正经者,亦称真心痛,症见指甲青黑,手足冷而过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方用大岩蜜汤合失笑散。因胃的位置在心窝部,故古人亦有将产后胃脘痛称产后心痛者,临证应注意鉴别。

产后虚烦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多因产气血俱伤,脏腑虚竭,气在内不宣,虚火上炎,故令烦。症见烦热少气,疲倦,胸膈满闷,甚者虚烦不得眠。治宜清热除烦,淡竹叶汤加人参主之。兼有躁动不安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

产后虚渴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夫产水血俱下,脏腑血燥,津液不足,宿挟虚热者,燥竭则甚,故令渴。”症见口燥,干渴喜饮。治宜生津止渴,方用加减竹叶汤(人参、麦冬、生地、花粉、炙草、粳米、淡竹叶)。

产后血奔

病名。出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卷一。即产后余血奔心。详该条。

产后血崩

病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产后血崩者何?答曰:产卧伤耗经脉,未得平复而劳役损动,致血暴崩下淋漓不止;或因咸酸不节,伤蠹荣卫,气衰血弱,亦变崩中。”此外亦有因胞衣不下、产蓐期房事过早所致。症见阴中突然大量流血或暴崩不止。治法可参血崩、胞衣不下条。

产后血瘕

病名。《经效产宝》卷中:“产后瘀血,与气相搏,名曰瘕。谓其痛而无定处,此因夙有风冷而成,轻则否涩,重则不通。”多因产后胞脉空虚,复受风冷之邪,寒凝血瘀,血结成块而成血瘕。治宜活血散结,可用当归、桂心、芍药、血竭、蒲黄、延胡索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或用桂枝茯苓丸。

产后血渴

病证名。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血虚津上,不能上承而导致口渴。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治宜益气养血,生津止渴,方用竹叶汤或竹叶归芪汤(薛氏方:竹叶、当归、黄芪、白术、人参、甘草、麦门冬)。

产后血淋

病名。《经效产宝》:“有因产损血气,血气虚则挟热,热搏于血,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治宜清热利小便。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车前子等药。

产后血气痛

病证名。指产后余血未尽,瘀血阻滞所致腹痛身热等症状。《肖山竹林寺妇科》:“产后血气痛,此乃瘀血未尽,腹中作痛,遍身发热,宜除去瘀血,而热自退。法用当归红花散(红花、当归、牛膝、三棱、莪术、川芎、紫菀、苏木、枳壳)。”

产后血晕

病名。《经效产宝》卷下:“产后血晕者,其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用心过多而晕,亦有下血极少亦晕。”多因产后血虚气脱或血瘀气逆所致。血虚气脱者多因产妇素体虚弱,复因产程过长与产后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孤阳上越,气随血脱,心神无所养而发为血晕;血瘀气逆者因产时体虚,感受寒邪,余血浊液为寒邪凝滞而成瘀阻,血瘀气逆,并走于上,迫乱心神而致产后血晕。血虚气脱者症见阴道出血量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愦闷不适,渐至昏不知人,四肢厥冷,冷汗手撒等,治以补气益血,固脱救急,方用参附汤、大补元煎等;瘀血气逆者,症见恶露量少,小腹阵痛拒按,心下满闷,气急痰涌,继而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等,治宜活血理气,开闭醒神,方用黑神散或清魂散。

产后咽喉作蝉声

病证名。产后危证之一。见孟葑《仁寿镜》。指产后喉音嘶哑如蝉鸣。多因产后败血上干心肺,气与血并,痰气阻滞,气道不畅,喉声如蝉鸣,治宜活血祛瘀,用乳香一钱,煎汤入陈酒三分服之。

产后咽痛

病证名。《妇科秘宝》:“此症因寒伤肺经,有痰涎上攻,致咽中作痛。宜服甘桔汤:甘草三钱,桔梗一两。”参见咽痛条。

产后言语含糊

病证名。出周丹忱《胎产指南》。舌为心之苗。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心血亏虚,心气不能上达,故舌萎卷缩,言语含糊。治宜滋阴养心。方用生脉散合四物汤。

产后腰痛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腰痛候:肾主腰脚,而妇人以肾系胞,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虚未平复,而风冷客之,冷气乘腰者,则令腰痛也。”临床尚有因分娩后伤肾,败血流入肾经及产后起居不慎,闪挫腰部,伤及肾经带脉所致。因分娩伤肾气者,症见腰部隐痛,耳鸣,治宜壮腰补肾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加杜仲、续断;败血注入肾经及闪挫腰部者,症见局部胀痛如刺,时作时止,手不可近,治宜活血祛瘀,方用《局方》复元通气散;感受外邪者,兼见外感表证,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养荣壮肾汤(当归、防风、独活、肉桂、杜仲、川芎、续断、桑寄生)。

产后宜戒

指产后宜注意事项。见清·倪东溟《产宝家传》。古人认为产妇应一戒怒气,二戒勉强起居,三戒七日内沐浴梳头,四戒早食厚味荤腥。

产后遗粪

病证名。出《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多因平素脾肾虚寒,产后益虚,中气虚弱,肾失开合,摄纳无权,故产后不自觉遗粪。治宜温补脾肾,固涩止遗,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

产后遗尿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因产用气,伤于膀胱,而冷气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遗尿。多因产难所致。”临床所见多因产后肾虚不固,开合失职;或气血虚弱,气不能约束;或产伤膀胱所致。症见遗尿不禁。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治宜益肾固摄,方用肾气丸合桑螵蛸散;气血虚弱者,兼见头晕乏力,倦怠汗出等,治宜益气补中,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桑螵蛸散。若因产伤损膀胱,宜结合手术修补。

产后阴痛

病证名。即产后产户痛。指产后阴部疼痛。多因产时阴部受到损伤、撕裂;或护理不慎,感染邪毒;或起居不慎,产门感受风寒所致。治宜活血疏风,祛风定痛汤(生地、当归、茯苓、川芎、荆荠、防风、肉桂、大枣)主之。若产时损伤、撕裂伤、浸淫溃烂,日久不敛,治法参见产后玉户不敛条。

产后阴下脱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阴下脱候:产而阴脱者,由宿有虚冷,因产用力过度,其气下冲则阴下脱也。”此证相当于产后子宫脱出、产后子宫不收等症。多因宿有虚冷,产时用力过度,其气下冲所致。症见子宫脱出或伴有阴道壁下垂等。治法参见子宫脱垂条。

产后喑

病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指产后声音嘶哑或难以发音。包括产后不语。若由心肾两虚不能发声者,兼见心悸头晕,腰膝酸软等,治宜补益心肾,方用七珍散;脾虚气郁者,兼见腹胀纳呆等,用归脾汤;气血俱虚者,兼见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宜气血双补,用八珍汤。产后各处原因引起的失语,尚可参产后不语条。

产后瘀血流注

病证名。见单养贤《胎产全书》。即产后流注。详该条。

产后余血上抢心痛

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产后血上抢心,由产后气虚挟宿冷,冷搏于血,则凝结不消。气逆上者,则血随上冲击而心痛也。”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治宜散寒以温通。方用大岩蜜汤。参见产后心痛条。

产后玉户不敛

病证名。又名产后玉门不敛、产户不敛、产后阴户不闭、阴门不闭。《万氏妇人科》:“女子初产,身体纤柔,胞户窄小,子出不快,乃至折裂,浸淫溃烂,日久不敛。宜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敷药:白芨、白龙骨、诃子、烂蜂壳(全蜂房)、黄柏(炒),各等分为细末,先用野紫苏叶煎洗拭干,干后以药搽之。”相当于产时会阴撕裂伤。可结合会阴修补及局部换药等方法处理。

产后玉门不敛

病证名。出《医征女科》。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产后郁冒

病名。

①产后三病之一。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妇分娩后因失血过多,气随血泄,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而入,正虚不能驱邪外达,反逆上冲,而出现头眩目瞀,昏蒙而神不清,郁闷不舒等症。宜小柴胡汤主之。

②指血晕,出《证治准绳·女科》。详产后血晕条。

产后乍寒乍热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三。多由产后气血虚损,阴阳不和,或败血留滞,经脉阻闭,营卫不调所致。《经效产宝》对此二者作了鉴别:“阴阳不和,败血不散,皆作乍寒乍热……,二者何以别之?答曰:时有刺痛者败血也;但寒热无他症者,阴阳不和也。”气血虚损,阴阳不和者,宜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方用增减四物汤(当归、芍药、川芎、人参、干姜、甘草)加柴胡;败血留滞者,治宜活血通经,方用夺命丹或生化汤加柴胡。

产后乍见鬼神

旧病名。出《经效产宝·续篇》。指产后出现幻视幻觉的病证。多因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去,心气虚则神无所归;或败血停积,上攻于心所致。失血太多者,兼见心神恍惚,睡卧不安,且多梦扰,治宜补血养心宁神,方用茯神散。若败血上攻于心,兼见心下胀闷,烦躁昏乱,甚则言语颠错等,治宜活血祛瘀,方用芎归泻心汤(当归、川芎、延胡索、蒲黄、牡丹皮、桂心)调五灵脂另研末食后服。参见产后妄行妄见条。

产后怔忡

病名。多因产后失血过多,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而心中惕惕然跳动不安,谓之怔忡;亦有因产后恶露量少,流行不畅,败血上扰,心神不安引起怔忡者。失血过多,心失所养者,兼见头晕心悸、面苍、气短乏力等,宜调和脾胃,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败血上扰者,兼见恶露量少有块,腹胀腹痛等,治宜祛瘀生新,方用生化汤。

产后瘈疭

病证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九。经脉拘急为瘈,筋脉弛张为疭。产后因失血过多,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而引起筋脉拘急或弛缓的病证,为产后瘈疭。不宜作风治,宜大补气血,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味。

产后中风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病证。多因产后气血骤虚,腠理不密,外邪乘虚而入太阳经。若感受风邪,连续十余日不解,头微痛,恶寒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治宜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若症见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若感受风寒,寒邪搏结筋脉,症见筋脉挛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角弓反张,不宜当真中风治,可与华佗愈风散(《普济本事方》:荆芥穗一味,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童便调,鼻饲下之)主之。并参照破伤风治疗。

产后中柔风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柔风者四肢不收,或缓或急,不得俯仰也。由阴阳俱虚,风邪乘之,风入于阳则表缓,四肢不收也;入于阴则里急,不得俯仰也。产则血气皆损,故阴阳俱虚,未得平复,而风邪乘之故也。”治宜气血双补,佐以祛风。方用八珍汤加羌活、桂枝。

产后中暑

病证名。出《石室秘录》。多见于产后1-3天内。因产时正值盛夏,产后气血未复,盛夏炎热,气温骤升,通风不良,暑邪乘虚侵袭肌体,阴气卒绝,阳气壅盛,经络不通而致高热、神昏,甚则神志不清。若热中于里,则兼见心烦、口渴、大汗面赤,脉洪大,宜清热生津止渴,方用人参白虎汤。若脏热内炽,热甚伤津,烦渴便秘,甚至发斑等,宜涤除胃热,用玉泉散。若热毒入营,灼烁脏阴,症见谵语,四肢抽搐,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脉细弱,治宜清热养阴,方用清营汤及生脉散加减,并针刺十宣放血。此证宜注意预防。当盛夏产后,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心慌、口渴汗多,即应预防中暑,用清暑益气法,方用清暑益气汤。

产后子宫不收

病证名。出《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产后自汗

证名。出《医宗金鉴·女科心法要诀》。产后2-3天内汗出较多,为正常现象,其后逐渐减少而止。若产后汗出过多,或汗出时间过长而不能自止者,为产后自汗。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阴血骤失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津液随之而泄;或因产时气血耗损,气随血耗,卫外不固,腠理不实而自汗不止。血虚自汗者,兼见恶风微热,头晕心悸,气短懒言等,治宜养血敛汗,佐以益气,方用圣愈汤合牡蛎、小麦麸;气虚自汗出,兼见时有恶风,汗出身冷,倦怠乏力等,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大枣、生姜。

产户不敛

病名。出《医钞类编》。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产科

古代医学分科名。此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医学分为九科时,产科已成为一科,元丰改制后的九科中仍有产科的设置。元代产科中包括妇人杂病,实际上是妇产科。明代十三科中设妇科(其中包括产科内容)。清初十一科中也设妇科,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后取消。参见九科、十三科等条。

《产科四种》

产科丛书。即阎纯玺《胎产心法》、钱氏(佚名)《胎产秘要》、《达生编》及《大生要旨》四种产科著作的合刊本。现存上海江东书局三种石印本。

《产科心法》

产科著作。二卷。清·汪喆撰。刊于1780年。本书从种子、胎前、临产及产后四方面论述妇女的生理特点和病理规律,并扼要记述了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现存20多种清刻本、几种铅印本。

产门

女子的阴道外口。又称阴户。《景岳全书·妇人规》:“产门不闭,由阴气大虚,不能收摄。”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又名儿门。

产门不闭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又名玉门不闭、阴门不闭、产门不合。指产后阴道外口不能闭合。多因平素体弱,产后气血大虚,不能收摄,或产时损及产门所致。气血亏虚者,症见产门不闭,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自汗等,治宜大补气血,用十全大补汤。若因损伤,产门肿胀焮痛不闭者,宜清热解毒,用加味逍遥散。加丹皮、荆芥、金银花、连翘等。若肿消而产门仍不闭者,用补中益气汤。局部可用甘草浓煎汤外洗。

产门颓

病名。又名产(疒^颓)、产颓。《女科秘要》:“产物形如帕下垂,俗名呼作产门颓。”指产后子宫不收、阴道壁下垂等病。多因产时用力过度,气虚下陷,而子宫下脱。严重时可致阴道壁下垂及小便淋沥等。治宜补中益气,升提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同时可针子宫、维胞、百会等穴。

产难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

产婆

名词。指古代为产妇接生的年长妇女。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一。又称稳婆。

产前十忌

护理学术语。指怀孕期间,古人认为孕妇应注意的十种禁忌。清·李小有《胎产获生篇》:“第一忌共夫寝(指忌房事),二忌大醉,三忌大怒,四忌不可食诸物,五忌洗浴,六忌久睡久坐,七忌负重登高,八忌药饵,九忌师巫,十忌针灸。

产乳

①《千金要方》指分娩。

②病名。指临产时突然晕厥。

产蓐

即临产。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三。详分娩条。

产褥感染

现代医学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产后重证之一。又名产褥热。指由于细菌侵入生殖道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炎症反应。常于产后十天内发生。症见高热,寒战,腹痛,恶露多或有臭味成脓样等,多属产后发热、热入血室、恶露不绝等证范畴。症状轻者,宜清热解毒,逐瘀生新,用生化汤加减。若症见汗多烦渴,加天花粉、芦根、石斛、栀子,以生津止渴除烦;若少腹疼痛加剧,正气未衰,可用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草;若高热寒战烦躁,皮肤有瘀点瘀斑,谵语者,为邪入血分,宜清热解毒,养阴凉血,用清营汤加紫花地丁、丹皮、蒲公英、穿心莲等。可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产室

名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七。指为孕妇分娩所准备的房屋。又名产阁。

产颓

病名。指产后子宫脱垂。参见阴挺子宫脱垂条。

产下肉线

旧病名。又名产后肉线出。《叶天士女科症治秘方》卷三:“产下肉线,临产用力太过,以致脬膜有伤,产妇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则痛欲绝。宜用生姜三斤,连皮捣烂,入麻油二斤,拌匀炒熟,以油干为度。先以熟绢五尺,折作数层,令妇人轻轻盛起肉线,使之屈曲盘旋,纳入产户,再以绢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则再换,……肉线切不可断,断则不治矣。”

产药

气功内丹术术语。谓肾间精炁发动。是丹功中出现的一种景象。柳华阳《慧命经》对此有详切描述:“功到时,此物当产生之时,不知不觉,忽然丹田融融洽洽,周身苏绵快乐,痒生毫窍,身心无主,丹田暖融,渐渐而开,阳物勃然而举。忽然一吼,呼吸顿断,心物如磁石之丰翕,意息如蛰虫之相合,不觉入于恍惚,天地人我,莫知所之,浑浑沦沦,……心自不肯离其炁,炁自不肯离其心,相亲相恋,纽结一团,……少焉,恍恍惚惚,心以复灵,呼吸复起,丹田之炁自下往后而行,肾管之根,毛际之间,痒生快乐,实不能禁止。所谓炁满任督自开,此之谓也。”

《产育保庆集》

产科著作。又名《产育保庆集方》、《妇人产育保庆集》。一卷。原撰人不详,北宋李师圣获见此书。内容为产论21篇,有论无方。后经郭嵇中补入治疗方药,于1131年刊行。清初时原书已不存,今传2卷本为《四库全书》本,乃据《永乐大典》辑出者。上卷为本书,内容论临产和产后21种病症的治疗。下卷为佚名氏《产乳备要》,内容论妇产科的杂病。现存清刻本、《四库全书》本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产育三难

病证名。指三种难产(横生、足位产、臀位产)之合称。李小有《胎产护生篇》:“产育三难,有先露手而曰横生;有先露足而曰逆生;有先露臀而曰坐生。”

《产孕集》

产科著作。二卷。清·张曜孙撰。撰年未详。书中扼要介绍妊娠及临产前后一些病证的证治。共分辨孕、养孕、孕宜、孕忌、孕疾、辨产、产戒、用药、应变、调摄、怀婴、拯危、去痰十三类。本书后经包兴言增入补遗一卷,名为《重订产孕集》。现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产枕痛

病名。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见该条。

产子

名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分娩。详该条。

产子痢

病名。

①指产后患痢。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多因产后虚损,下地过早,风冷乘虚侵入于大肠,肠虚则泄泻,称产子痢。

②指产后恶露不行,败血渗入大肠,积滞而成泄痢者。出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详产后下利条。

颤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振颤法。见该条。

颤摩法

推拿手法名。即振颤法。见该条。

颤振

证名。

①指头摇或四肢抖动的病证。《医学纲目》卷六十一:“颤,摇也;振,动也。”多由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肝阳偏亢,阳盛化风,或气虚、心虚、痰浊相挟所致。轻者时有手足颤振或头摇;重者手抖不能持物,足颤不能行走,头摇动不止。《证治准绳·杂病》:“颤振,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以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治宜滋阴养血,平肝熄风为主,可用定振丸、摧肝丸。因气虚者,用参术汤。因心虚者,用平补镇心丹。因痰浊者,用导痰汤加味。

②指战栗。《张氏医通·诸风门》:“颤振,经云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战栗。深师云:振乃阴气争胜,故为战;栗则阳气不复,故为颤。”本证常见于震颤性麻痹、老年性震颤等疾患。

昌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冒阳,即复溜。参见该条。

昌阳之脉

足少阴经在小腿部的支脉。《素问·刺腰痛篇》:“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目巟)(目巟)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王冰注:认为指阴蹻脉,其穴为交信,是阴蹻之郄。张介宾等解释作复溜。《针灸甲乙经》复溜别名昌阳。

长(岁页)(huì会)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禾髎。见该条。

㈠(cháng,音常)

①长久。《素问·至真要大论》:“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②长度。《灵枢·骨度》:“人长七尺五寸者。”

③形容两端之间的距离大。《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招揭长竿末梢。”

④通“常”。《灵枢·四时气》:“长太息。”

⑤脉象名。脉的搏动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

⑥长处,擅长。《张氏医通·凡例》:“历代名医,选艺各有所长。”

㈡(zhǎng,音掌)

①生长,增长。《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②养育。《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

③首位,首要。《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④年高。《素问·示从容论》:“夫年长则求之于府,年少则求之于经。”

⑤指夏令长养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⑶(zhàng,音帐)多余,剩余。《本草纲目·序》:“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