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风
病名。其证头项强,目不明,咳痰,恶风寒战。《素问·评热病论》:“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参见劳风咳条。
劳发
证名。因劳累而发的寒热。《张氏医通·寒热》:“元气虚人,遇劳即发寒热,此元气下陷之故;或劳力而发寒热,腿缝中结核作痛,谓之劳发。”俱宜治以补中益气汤。
劳
①指劳累过度。《素问·举痛论》:“劳则气耗。”《素问·经脉别论》:“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②忧虑,操心。《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木形之人……多忧劳于事。”
③虚劳病的简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详虚劳条。
浪子瘟
病名。即虾蟆瘟。见《古今医鉴·温疫》。证见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疼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治宜人参败毒散加干葛。若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等方。详见虾蟆瘟条。
浪脐生
病名。难产类型之一。《张氏医通》卷十:“儿出胞时,头必转向产门,自然正产。若无力转运,脚踏胞衣,脐肠先出,谓浪脐生。急令稳婆清理推入,稍俟气平,乘势就其脚下,不可推转久延。久则脐肠复下,复难收拾矣。”类似于臀足位分娩,脐带脱出。
莨菪中毒
病名。莨菪,又名闹羊花、黄桔鹃、羊踯躅、天仙子。因误服莨菪叶、根、花、枝、种子过量出现中毒症状。证见面红、烦躁、哭笑不止、谵语、幻觉、口干肤燥、瞳孔散大、脉数等。严重者可致昏睡、肢强挛缩,甚至昏迷死亡。宜中西医结合救治。《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载解莨菪毒药物,有荠苨、甘草、升麻、犀角、蟹等,可资参考。
狼咬伤
病名。指因狼咬伤而致损害者。见《肘后方》卷七。症见局部伤口处皮破肉绽,甚至筋骨撕断,出血不止,严重者可因血流过多而致死。轻者治以干姜末或胡椒粉末敷伤口,重者可按金疮治之。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救治。证治可参见金疮条。
狼疝
病名。指少腹疼痛且伴见大便艰难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内有:“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狼疝也。”该病多因寒凝肝脉而致。治宜暖肝散寒,服暖肝煎。
狼漏
病名。指缺盆穴处生窦道有脓液流出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该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怒气结而成。症见颈部缺盆穴处疼痛肿胀,可延及耳根,破溃成漏,脓水流出不止,久不收口。治宜内服空青散。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
狼毒中毒
病名。因药服或误服狼毒过量出现中毒症状。证见头晕、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致休克、死亡。冲捣药物可产生接触性皮炎。宜中西医结合治疗。《本草纲目》卷四载解狼毒毒药物,有兰汁、盐汁、白敛、杏仁、木占斯等,可资参考。
郎中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烂弦内睑
病名。又名风弦赤眼,风弦赤烂、睑弦赤烂、眼弦赤烂。俗称烂眼皮。出《银海精微》。指胞睑边缘红赤溃烂,痒痛并发,或见睫毛脱落甚则睑缘变形,即今之睑缘炎。多由脾胃积热,风邪相干所致。治宜疏风、清热、除湿、方选三仁汤加减、消风散加减。参见眼弦赤烂条。
烂弦风
病名。又名眼弦赤烂、烂弦风睑等。出《银海精微》卷上:“烂弦风之症,因脾胃壅热,久受风湿,更加吃诸毒物,日积月累,致成风烂。胞睑之内,变成风痘,动则发痒,不时因手拂拭,甚则连眼眶皆烂。”参见眼弦赤烂条。
烂腿
病名。指小腿部所生之慢性溃疡。出《外科全生集》即臁疮。详见该条。
烂头乳蛾
病名。指喉咽部四周皆肿白腐作烂的病。症见喉核红肿,腐溃色白、大痛难食、舌苔厚腻、脉弦而紧、便秘烦渴。多由热毒痰火上冲咽喉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烂沙喉
病名。指喉关内肿烂。多发于伤寒之后。表邪未尽、邪结咽喉所致、治宜清咽散邪、方选清咽利膈汤加减。
烂乳蛾
病名。系指乳蛾后喉核溃烂者。多因肺胃热毒,熏蒸咽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为主,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参烂头乳蛾条。
烂疬
病名。指阳明经部位的瘰疬且易溃难敛者。《冯氏锦囊秘灵》卷十九有:“瘰疬者手足少阳蕴热积滞所致也。二经多气少血,所以结核坚而不溃,延蔓串通。若阳明经则气血多而溃矣。俗名烂疬。”其证治可参见瘰疬条。
烂眶眼
病证名。指目眶日久赤烂。出《丹溪治法心要》卷六:“治烂眶眼用“薄荷、荆芥、细辛,等分为粗末,烧取烟烬,点眼。”详参目眶日久赤烂条。
烂眶
病证名。即烂眶眼。又名目眶岁久赤烂。见《异授眼科》。详目眶岁久赤烂条。
烂喉疫痧
病名。即烂喉(疒丹)痧。相当今之猩红热。详参烂喉(疒丹)痧。
烂喉癣
病名。指喉癣之因棉花疮毒未尽,结于咽喉而致咽喉腐烂。治宜清热凉血补脾为主。方选清营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该病似今之咽部梅毒、喉部梅毒等。
烂喉痧
病名。即喉痧。见《喉痧正的》。详参烂喉(疒丹)痧条。
烂喉沙风
病名。《喉科心法》:“烂喉沙风,生于关内,不分左右,满喉皆烂,兼发斑痧者是。”多由伤寒或温病之后,余毒未尽,脾经积热,上炎肺经而成。治宜疏解余毒、方选银翘散、养阴清肺汤加减。
烂喉风
病名。系指患喉风后咽喉溃腐者。症见咽喉肿痛腐溃、色灰白或灰黄,边缘不齐,口出臭秽之气。饮食吞咽疼痛,伴发热恶寒,二便秘涩,舌苔黄,或厚腻,多因肺胃热毒积盛,熏灼咽喉,热胜肉腐,或过食膏粱厚味所致。治宜解毒消肿,清热止痛。方选银翘散、普济消毒饮加减。外治以冰硼散。
烂喉痹
病名。指喉痹而咽喉溃烂者。症见咽喉肿痛,腐溃白斑、形如花瓣、疼痛难咽,甚则目睛上泛、脉洪而大。多由肝胃热毒蕴积,复感时毒而发。治宜疏风解毒,凉血消肿。方选银翘散、普济消毒饮、清瘟败毒饮等加减。外吹清咽利喉散。亦可针灸少商、商阳等穴。
烂喉(疒丹)痧
病名。系指咽喉红肿溃烂。周身(疒丹)痧密布,相互传染为临床特点的时疫喉证。相当于今之猩红热。又名烂喉丹痧。多发于冬春季节,儿童多发,北方多见。以发病突然,高烧恶寒,咽部红肿溃烂、周身(疒丹)痧密布,猩红似锦,舌质光剥无苔,芒刺鲜红、状似杨梅。多因疫疠时邪由口鼻而入,初袭肌表,渐犯肺胃,郁而化热,上冲咽喉,伤及营血,外达肌肤内犯心包,久则伤津耗气,鼓动肝风,终致气阴两伤。其病分初、中、后三期。初期宜辛凉透表、泄热解毒。方选解肌透痧汤。中期宜清营解毒,佐以疏泄透达。方选加减黑膏汤;营血热盛者可用清营汤;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后期宜养阴益气,调中和胃。方用清咽养营汤。外治法:初起咽喉红肿,外吹人中散;咽部腐烂,疼痛明显者,外吹冰黛散;后期外吹金不换散;每日3-5次。并常以清咽消毒剂含嗽。针刺:取少商、商阳、委中、浅刺出血以泄邪热。
烂疔
病名。本病是一种发生于皮肉间容易腐烂之急性感染性疾患。十三丁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该疔多发于足部,由皮肤破损染毒或湿热火毒蕴蒸肌肤而发。初起患处胀痛,且成暗红色,迅速漫延成片,继则出现“胀裂样”疼痛,患肢可见水肿,有暗红色分泌液的小水泡出现,溃后出现淡棕色浆水,皮肉腐烂,周围转为紫黑色,疮面略呈凹形。重证可伴高热头痛,神昏谵语。治宜清热解毒利湿,可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妙丸合方加减。初起皮色见暗者,以玉露散外敷;如皮色呈紫黑者,可用蟾酥合剂或蟾酥饼涂敷患处。如腐去可以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盖贴收口。若身热不退,神昏,或见患处腐烂继续漫延者,属逆证,为毒邪走窜内攻。证治参见疔疮走黄条。治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本病类似气坏性疽。
烂边舌
病证名。指舌边溃腐。多因脾经湿热上攻所致、治宜清热燥湿,方选三仁汤加减。
蓝注
病证名。指小儿肌肤出现蓝色紫斑的一种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为风冷,乘其血脉,血得冷则结聚成核,其皮肉色如蓝,乃经久不歇,世谓之蓝注。”与紫癜相类似。
蓝膜
病证名。系指眼中生蓝色翳膜的病证。见《眼科易简补编》。
阑尾穴
经外穴名。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部有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肠炎,下肢麻痹或瘫痪,足下垂等。直刺1.5-2寸。
阑门
经外穴名。出《针灸大全》,原谓“在曲骨两旁各三寸。”一说“在阴茎根两旁各开三寸是穴”(《类经图翼》)。今多据《医学纲目》定位在耻骨下缘中点,阴茎根旁开2寸处。主治疝气,偏坠,阴汗,阴囊红肿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拦江赋》
针灸歌赋名。见《针灸聚英》。高武谓:“不知谁氏所作,今自凌氏所编集写本针书表录于此。”原文:“担截之中法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我今作此《拦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拦江,盖有拦截水流即截用要穴的意思。内容主要讲八脉八穴及合谷、复溜、期门等穴的应用。《针灸大成》载此,“拦”改作“兰”。
《兰台轨范》
综合性医书。八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卷一通治方;卷二-八内科杂病、时病、五官、妇、儿科病证证治。按病证分门阐述,辨证治疗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论述为理论依据和治方根本,而对宋以后诸方则反采“其义有可推试多获效者”。全书取材比较谨严,对病名、病证、方药主治和配合等内容的论析简明扼要,颇有条理。在辨证论治方面,徐氏主张“先识疾病之所由生,再辨病状之所由并。治必有定法,法必有主方,方必有主药”,为多数医家所赞许。现存初刻本等十几种清刻本及石印本、丛书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兰室秘藏》
综合性医书。三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27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口齿咽喉、妇人、疮疡等21门病证。其中对脾胃病证的论述尤为后世所重。李氏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医学理论,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或增强脾胃的功能。本书的治疗方剂,多属李氏创制,药味虽较多,配伍却精当,合于方药之理,切于临床实用,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现存元、明、清等多种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兰门
经外穴名。《针灸大成》:“兰门二穴:在曲泉两旁各三寸脉中。治膀胱七疝,奔豚。”“兰”为“阑”字之误,“曲泉”为“曲骨”之误。有人据此定位在肝经曲泉上、下各三寸,非是。参见阑门条。
兰茂
明代医学家(1397-1479年)。字廷秀,号止庵,并自号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原籍河南,后徙居云南嵩明。通晓经史百家,博览群书。自幼喜爱植物药草,常辨研其药性、生长环境等。后因母病,又留心医药而摒弃仕途。所著有《滇南本草》三卷,书后且附刊《医门揽要》,本草书多载其当地所产之植物,其中有不少为当地少数民族所常用之药物,既为民族药学著作,又为较早之地方性本草著作,其中还有一些《本草纲目》所不载者,后曾由滇南人范洪加以增修,成《滇南本草图说》行世。另有《医门摩要》一书。
癞头疮
病名。头皮癣疾之一。见《外科真诠》卷上。即白秃疮。详该条。
癞风
病名。麻风病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巢氏认为:“风起之由,皆是冷热交通,流于五脏,彻入骨中,虚风因湿和合生虫,便即作患。论其所犯,多因用力过度,饮食相违,行房太过,毛孔既开,冷热风入五脏,积于寒热,寒热之风交过通彻,流行诸脉,急者即患,缓者稍远,所食秽杂肉虫生,日久冷热至甚,暴虫遂多,食人五脏、骨髓,及于皮肉筋节,久久皆令坏散,名曰癞风。若其欲治,先与雷丸等散服之出虫。”同时,该书还有风癞之名称。
癞病
病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七。即疠风。详该条。
癞
病名。即疠风。亦称大风恶疾。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三。《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癞证,蛇退一味在所必需,以其既善解毒,又善祛风,且以皮达皮之妙。详见疠风条。
来蛇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是长散出气关,一头大,一头尖,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
来气
运气术语。指六气中应该按时到来之气。《素问·六微旨大论》:“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蜡烛疳
病证名。疳疮之一种。指男性患下疳时久而患处遍溃者。见《医宗金鉴》卷六九。亦名蜡烛泻。证治可参见下疳条①。
蜡丸
方剂学名词。
①丸剂的一种。用蜂蜡熔化为粘合剂,与药料细粉混合制成。其目的是取其迟化,使药物徐缓崩解,延长疗效,或由于方剂中含有毒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蜡制丸可使药效缓慢发挥,防止中毒和减轻对胃肠的刺激。
②通常指以蜡制壳的方剂,蜡壳起防潮防腐的作用。
蜡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八:“蜡目者,是蝇蛆目眦成疮,故谓之蜡目。”
腊(xī,音希)
①干肉。引申为干燥、枯槁。《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又“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
②肌肉、肌肤。《灵枢·刺节真邪》:“舌焦唇槁,腊干嗌燥。”
拉罐法
拔罐法之一。即走罐法。参见该条。
拉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又称牵法、引法、拔法。在患处上下两端用力作持续对抗牵拉,或借助器械牵拉,使骨折复位。多用于四肢和腰部疾患。
炼气化神
气功内丹术术语。亦称十月关、大周天等。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上,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入神的炼修阶段。其要点是用意识调整内气之分布和运行,以增强元神。《还真集》卷上:“中关炼气化神,补离中之阴而成干也。”这一阶段已属内丹的高层次,古今修炼成就者已不多见,而所述法则也较为简略。按明清以来流传最广的伍柳派丹法所说,这一阶段可分为大药过关服食和守中两段功夫。并认为完成此功法即可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
综合性医书。又名《人子须知》。四卷。清·何梦瑶撰于1872年。卷一为望、闻、问、切四诊;卷二方剂汇辑;卷三、四本草药性。全书以歌赋为体裁,通俗流畅,颇易记诵。堪为学医入门读物。现存两种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