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忽手足厥冷,此病表邪闭其经络,或风痰阻其荣卫,又或大病之后,阳不布散于四肢。逐用生姜煨熟,捣汁半小杯,略入麻油调匀,以指蘸姜油,摩儿手足,往下搓挪揉捩,以通其经络。俟其热回,以纸拭去之。凡小儿指纹滞涩,推之不动,急以此法推豁之。盖此法之论阴阳虚实,用之皆效。”

通脉

治法之一。

①具有温阳通气,振奋心脉的作用。少阴病内有真寒,外有假热,表现为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色浮红的戴阳证,用通脉四逆汤治疗。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②妇女产后气血虚弱,无乳或少乳,用补益气血的方药,使乳汁充盈而下者,亦称通脉。参催乳条。

通淋

治法之一。指用清热利湿的药物,以清下焦湿热,消除结石的方法。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等。常用方药有八正散、石苇散等。

通理

①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在足背部,当第四、五跖骨间。小趾跖趾关节上2寸处。主治崩漏,月经过多。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②通里穴别名。见该条。

通里

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通里。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络穴。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尺动脉。主治心痛,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暴瘖,舌强不语,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治法。即“通下”。详下法条。

通睛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又名斗鸡眼、斗睛。多见于小儿。症见一眼或双眼黑珠相对呆定于眦侧,视东反西,顾左反右,若振掉头脑则睛方转。由惊风后遗,或受猛烈震荡所致。治宜化痰通络,结合针刺睛明、攒竹、丝竹空、合谷等穴。

通经接气

刺法用语。

①针刺各经的呼吸次数。见接气通经条。

②催行经气的一些针刺手法。见飞经走气条。

通经

是治疗闭经,使之通畅的方法。常用通经治法为:

①气血两虚证。表现为经闭、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疲乏、舌淡无苔、脉沉细,用当归、白芍、川芎、党参、白术、甘草、丹参等药益气养血。

②气滞血瘀证。表现为经闭、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小腹胀痛、舌边紫暗或有紫点,脉弦或涩,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香附、延胡索等药行气活血。

通间

经穴别名。《素问·骨空论》:“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王冰注:“在支沟上同身寸之一寸,是谓通间。”所指即三阳络穴。参见该条。

通剂

方剂学名词。系十剂之一。用通利药物组成,具有通行气血作用的方剂。

通脊漏

病名。指肛漏漏管已通向脊骶骨者。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症见患者局部有油脂样分泌物,下位腰椎骨处有酸困感。该病以外治手术为主,内治法多用于手术前后,可服用象牙化管丸。或用熏洗法以减轻局部症状。

通关

经穴别名。《针灸摘英集》:“通关二穴,在中脘穴两旁同身寸之相去各五分。”所指即阴都穴。参见该条。

通谷

①经穴名。在腹部者,称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在足部者,称足通谷,属足太阳膀胱经。

②经穴别名。《千金要方》:“心痛恶气上胁急痛,灸通谷五十壮,在乳下二寸。”主治心痛,胁痛,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通腑泄热

治法之一。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

通而取之

针灸学术语。指一种刺法,待气脉流通而后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通肠漏

病名。指漏管已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之上下而深达直肠内外者。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宜采用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参见肛漏条。

①通畅。《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素问·上古天真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②指药物的宣发、疏散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则泄,薄则通。”

③通晓。《灵枢·禁服》:“此皆细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约也。”

④贯通。见:“通合”。

⑤关联:相通。见“通天”。

⑥涌泄、宣发、疏散、祛瘀等治疗方法的统称。《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脏脉。”

⑦指泻下类病证。见“通因通用”。

⑧指泻下法。参见“通因通用”。

挺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指使弯曲的肢体挺直的一类手法。如腰、指、趾等关节屈不能伸者,用一手或两手先徐缓地摇关节,然后逐渐使之挺直。

挺长

病证名。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倒。《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聤耳

病名。

①泛指耳窍中流脓的病证。

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九:“劳伤血气,热乘虚也,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引起聤耳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暴病多属产症,久病多属虚证。实证多由肝、胆、三焦湿热火毒熏蒸所致;虚证多由肾经虚损所致。实证中因风热所致者,宜疏风清热,用银翘散加减。因湿热上蒸所致者,宜清热除湿,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因肝胆湿火熏蒸所致者,宜清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因肝经血热所致者,宜清热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虚证中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本病的外治法也颇多。如熊胆用开水溶化滴耳;胆矾散为末吹耳中等。本病类今之急、慢性中耳炎。

葶苈饼灸

隔饼灸的一种。《千金要方》九漏:“葶苈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如大钱,厚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之。”用治瘰疬成瘘者。《普济方》用治痔疮。

停饮眩晕

病证名。由心下或膈间停饮所致的眩晕。《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证见头目眩晕,怔忡心悸,或吐涎沫(见《证治汇补·眩晕》)。治宜通阳利水,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方。参见痰饮眩晕、痰晕条。

停饮心痛

病证名。因水饮停积胸中所致的心痛。《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心属火,其气炎上,饮为水,其性趋下,……若水饮停积于胸中,火气不得宣通,则阳虚阴盛,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是为停饮心痛也。”参见心痛、饮心痛条。

停饮胁痛

病证名。因水饮停积所致的胁痛。见《秘传证治要诀·胁痛》。由水饮痰浊流注厥阴之经,气机痹阻所致。症见胁肋疼痛,或胁痛无定处,甚至漉漉有声,咳嗽气急,脉多沉弦。治宜涤痰通络,用导痰汤、调中顺气丸、控涎丹等方。参见痰饮胁痛条。

停经

指经血停止,即经闭。亦有指月经净后者。

停耳

病名。系指耳内红肿疼痛流脓的疾病。又名聤耳。见《脉因证治》卷下。《医林绳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内有生赤肉,或有脓肿是也。”其病因是气郁生痰,内火攻冲所致。参见聤耳条。

停豆抵耳

病名。系指耳内流脓的病变。《医学心悟》卷四:“停豆抵耳之患,或脓水淋漓,或痒极疼痛。”本病的病因多由风热相搏,津液凝聚所致,治宜疏散肝经风热,方用加味逍遥散加减。

庭孔

阴道。见廷孔条。

人体部位名。出《灵枢·五色》。即天庭。详该条。

亭头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在脐下4.5寸,旁开前正中线一横指处。主治子宫脱垂。直刺0.5-1寸。

廷孔毒

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出此病:“因肝火郁结,或交合损伤,而致子宫肿痛溃烂。宜用海浮散油调灌入,仰卧良久,再换玉红膏调海浮散以绵润透塞入。”廷孔一般指尿道外口而言。本病类似宫颈糜烂。

廷孔

阴道口。亦称庭孔。《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阴户也。溺口之端,阴内之产门也。此言督脉起于少腹之内,故举女子之产户以明之。”

听声音

诊断学术语。系一种闻诊方法。根据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声音变异,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例如初病声嘶多属实证,久病失音多属虚证;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狂言、谵语常见于实证、热证,郑声、独语、错语常见于寒证、虚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

听会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听呵、听河、后关。属足少阳胆经。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听户

人体解剖名词。系指接受声音的门户,即耳窍。《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二:“所谓聋者,由水衰火实,热郁于上,而使听户元府壅塞,神气不能通泄也。”参见耳窍条。

听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听会。见该条。

听呵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听宫

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多所闻。属手太阳小肠经。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一说“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针灸甲乙经》)。布有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直刺0.3-1寸。

铁针

古针具名。指以熟铁制成的针具。《针灸聚英》:“铁针……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衔则无毒。”参见马衔铁针条。

铁失(?-1323年)

元代医官。蒙古族。曾任太医院使。主管广惠司,修制调配宫廷药物。

铁痧

病名。痧证而见头面四肢色黑如锅煤色者。《痧症全书》卷中:“铁痧,头面手足十指如锅煤色,不治,以血凝也,或用火酒擦身法,委中刺出紫黑血两茶杯,竟有立愈者。”参见痧、痧气条。

贴熁

外治法之一。又称贴熁药、敷贴、箍围药、敷药。亦泛指外敷药。与敷贴义同。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其具体用法根据病情差异而有寒凉药与温热药之不同。其作用为截毒、束毒、拔毒、温化、行瘀、清热、定痛、排脓。如金黄散、回阴玉龙膏等。参见敷贴等条。

贴骨疽

病名。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见《外科理例》卷五。证治参见附骨疽条。

条口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另说“在上廉下一寸”(《太平圣惠方》);“膝下五寸许”(《针灸大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主治膝胫酸痛,两足无力,脚气,转筋,腹痛,泄泻,肩凝症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条剂

中药学名词。系将药末粘附于纱布条上,或单用药末加浆液搓成药条,插入伤口,用以化脓引流或腐蚀瘘管。

挑痔疗法

外治法之一。用于痔疾治疗。医者可先在病人背部寻找痔点,即稍突出于表皮,如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之小丘疹,手术时要求在常规消毒后,用粗针将痔点表皮挑破,再挑断白色组织纤维,术后用纱布覆盖局部。此疗法有消炎、止血、镇痛之作用,可用于控制患者痔疮的发展与减轻其症状。

挑治疗法

以三棱针等针具在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或挤出一些液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针挑疗法,截根疗法。专门用以治疗痔疮者,又称挑痔疗法。此法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临床操作时,于选定部位上,以三棱针(或大号缝衣针)先把皮肤挑破0.2-0.3厘米,再将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挑断,包敷固定。隔2-3周可再选部位进行挑治。施术时应注意严密消毒,术后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本法适于痔疮、脱肛、疔疮、痈疽、急性结膜炎、麦粒肿、月经过多、前列腺炎等疾患。

挑筋灸癖法

挑治法的一种。《古今医鉴》:“挑筋灸癖法:令患人低坐弯腰,医以右手大指、中指横掐住两胯(髋)骨尖上相平,横过中间脊骨陷处是穴。……用药制过纸擦之,使皮肉麻木,用艾灸一炷;将大布针穿丝线一条,将针放斜,横刺入皮如艾炷大,穿到线,慢慢勒破皮;然后再用针斜入横挑过线,勒断白筋四、五条。出鲜血易治,出紫血难愈。用真三七末少许掺上,血即止。再用艾灸三壮,用前膏药贴之。”

挑刺

刺法名。用三棱针等刺入穴位皮肤,再将其浅层组织挑断的方法。又分别称挑破而出血的为“破”;挑破创口较大而放血的为“决”;挑刺较深的为“掘”。参见挑治疗法条。

捵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捵是拉长、扯平的意思。

①用一手或两手握住患肢的手指或足趾作上下颤动,使患肢有如波浪起伏地抖动。

②即拨法。见该条。

甜疮

病名。指疔疮发于头面,疱破生脓,且多相染易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有:“甜疮生面上,不痒不痛,常有肥汁出,汁所溜处,随即成疮,亦生身上,小儿多患之。”该病多因湿热蕴蒸皮肤所致。治宜清热利湿。可用黄连解毒汤化裁。症轻者单用外治即可,可用三石散麻油调敷。相当于脓疱疮。

恬淡虚无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原为道家所尊奉的养生的根本途径,后被道教养生学说所袭用。中医养生学说也深受其影响,这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多处反映。

恬(tián)惔

亦作恬淡。淡泊、清静、安闲。《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田宗汉

清代医家。字云槎,又字瀛桥。湖北汉川人。初习儒,旁通天文、地理、兵家等学,后又专攻歧黄。虽曾任官职,未几而告辞返里,专心攻医。医术较精,颇多治验。又有所创见,如以伏阴说论夏秋之伏阴证及下利、呃逆转筋之疾,认为系春夏受阴寒湿邪侵袭而成,着成《医寄伏阴论》,一名《重订时行伏阴刍言》,现有多种刊刻本行世。

田之丰

清代医学家。字登五,三楚(今属湖北)人。初习儒,后专攻医,于儿科痘疹症尤有心得。曾途经山西,适儿疹大疫,之丰为之治,愈儿颇众,声名大噪。着有《痘疹秘钥》一书行世。主要为录自前人之医论及方法,间亦有个人治验。

田谊卿

宋代医家。其生平履贯欠详,《宋史·艺文志》载其着《伤寒手鉴》三卷,《千金手鉴》二十卷,均未见传世。

《田氏保婴集》

儿科著作。又名《保婴集》一卷。元代著述。撰人佚名,约刊于14世纪。书中记述婴儿杂病的一些简便医疗药方和灸疗小儿惊痫、疳瘦等病的治法。现有《济生拔萃》本。又见《丛书集成初编》。

田氏

元代女医家。其名佚,生平履贯欠详。着有《保婴集》一卷。现本《济生拔萃》中存有《田氏保婴集》。

田螺旋顶

病名。出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春水扬波一症,黑睛斜斜高耸而起,若治不及时或“稍迟则渐高渐尖,至极并水不见,神膏如死,俗谓之田螺旋顶。”本病多因肾邪上蒸,胆火内逼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春水扬波条。

田螺泡

病名。发于手指或足跖部之水泡。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脾经湿热下注,外寒闭塞;或因热足涉水,湿冷之气郁滞;或因长期涉水作业等所致。多发于手指、足趾。初发时局部忽如火燃,随生黄色水泡,或紫白色水泡,形若豆粒,不久渐大,皮厚难破胀闷硬痛,甚则浮肿,或引致全身寒热不安。重症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解毒泻脾汤。外治宜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毒水,外敷太乙膏即愈。水泡再发再挑。或用王不留行、明矾煎水待温时泡洗。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相当于汗疱型脚癣、汗疱疹。

田阔阔

元代医官。履籍欠详。尝于朝中任医官尚药奉御,后又迁至惠民药局局官。

田九如

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曾着《治麻新书》,对麻疹之顺症、逆症、险症,皆有论述,颇切实用。现有刻本行世。

田晋蕃

清末医家。字杏村,会稽(今属浙江)人,其生平欠详,尝着有《内经素问校正》、《医经类纂》、《中西医辨》、《慎疾格言》等,均有刊本行世。

田伯良

清代医家。字捷乡,诏安(今属福建)人。初习举子业,后改攻医学。其时适值西学东渐,田氏以中医医术见长,于沿海地区及各侨埠行医数十年,颇得好评。为发扬国粹,着有《中华古圣医经大全》,内含《内经》、仲景、《神农本草》等医经原文多种,有刊本行于世。

天宗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乳腺炎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柱疽

病名。发于天柱骨部位的痈疽。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天柱骨折

病名。天柱骨即颈椎,即颈椎骨折。见《伤科补要》卷二。又名旋台骨折,颈骨折,玉柱骨折。其命名多因医家对颈椎功能或美誉而有不同之称谓。病因跌打坠撞所伤者。证见颈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功能障碍,伤部以下有麻木或知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甚则不救而死亡。治疗宜使患者仰卧,保持平静,确诊后手法复位,并用砂袋或砖等置于颈部伤处两侧,以防止转动,并即时将头部持续牵引,以防复位后再错位。治宜内服复元活血汤加减,或用七厘散。待症状好转,可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如此3-4周则四肢功能逐渐恢复后,再内服益肾壮骨之剂,可选补肾壮骨丹、舒筋活血汤继续内服。外治使用颈支架固定,并配合适宜的功能锻炼。

天柱骨倒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指颈项软弱无力,头向下垂不能抬起。天柱骨即颈椎。多见于胎禀不足,或病后阴虚及督脉空虚的患者。治宜滋阴益髓,用六味地黄丸、补天大造丸之类。《东医宝鉴·外形篇》:“项软者,天柱骨倒也。”《医医偶录》卷二:“天柱骨倒者,督脉空也,右归饮主之。”参见项软条。

天柱骨

人体结构名。即颈柱骨。又名旋台骨。

天柱

①人体部位名。鼻柱骨之别名。即鼻中膈。详鼻条。

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静脉干。主治头痛,项强,目赤痛,咽喉肿痛,鼻塞,肩背痛,小儿惊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③推拿部位名。见《幼科推拿秘书》。位于项部正中线,自枕骨下方至第七颈椎棘突一线。《幼科推拿秘书》:“天柱,即颈骨也。”治发热等症。

天灶火丹

病名。丹毒之一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病从髀间起。多见于小儿未满百日。以犯行路灶君之迷信命名。若热流下令阴头赤肿。《疮疡经验全书》卷六称为天灶丹,指因手三阳经风热所致之小儿丹毒。治宜内服轻解散,外用柳灰散涂之。

《天元玉册》

运气学专着。一作《天元玉策》(见《郡斋读书后志》)。三十卷。唐·王冰撰。《古今医统》称此书“元诰《内经》之意,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已佚。

天牖五部

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五穴。出《灵枢·寒热病》。五穴以天牖居中,故名,可治疗头痛,暴瘖,暴聋,拘挛,癫痫及口鼻出血等病证。

天牖

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别名天听。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另说:“完骨下,发际上一寸”(《千金要方》);“风池上一寸”(《千金翼方》);“风池下一寸,微外些”(《针灸集成》)。布有枕小神经和耳后动脉。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瘰疬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应穴

穴名。即阿是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参见阿是穴条。

《天隐子养生书》

养生专着。又名《天隐子》。唐·司马承桢着。《道藏》有收载。全书有神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等八篇。书中主张破除世俗加于气功养生中的神秘色彩,主要讨论了如何循序渐进地通过存守内视一类功法以养生延年。本书篇幅不长,颇有新意,简明实用。

《天隐子》

养生专著名。《天隐子养生书》的简称。详该条。

天医

古代针灸宜忌说之一。见《黄帝虾蟆经》。按日时的干支推算天医所在,为治病吉利时日,有“行年天医”、“月天医”、“日天医”等。

天旋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通睛偏昃,白眼斜觇,盖干廓下倾,幼时所患者也,故曰天旋。其致非一,有襁褓中目病风热上攻,脑筋急缩者;有惊风天吊,带转经络,失于涣散者;有眼于牖下灯前,小儿望光既久,目系凝滞而偏者;有乳母挽抱饲乳,长夜不换手,卧侧者。”本病应及时治疗,否则难愈。参见目偏视条。

天玄

指人身之精。《素问·刺法论》:“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类经》:“玄者,水色也,天一之义,至真之要,重在精也。”

天虚

运气术语。天数不及而虚。《素问·本病论》:“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

天行头痛

病证名。传染性疾病见头痛者。见《症因脉治·外感头痛》:“头痛之症,初起不因内伤,忽尔头额作痛,沿门多病,大小传染,此外感岁运之气,所谓天行症也。”多因湿毒侵袭,搏于经络所致。证见头痛,身发寒热,头面腑肿,赤色焮红等,治宜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羌活败毒散、普济消毒饮等方。

天行嗽

病证名。感时行之气,或四时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因时令不正,感时行之气咳嗽,痰盛,寒热,或鼻塞声重,宜人参饮子、一服散。四时感受风寒作嗽,不尽由一时天行之气者,宜参苏饮。

天行发斑疮

出《肘后备急方》。即痘疮。详该条。

天行赤眼

病名。系指暴发眼睑及白睛红赤浮肿,痛痒交作,眵泪粘稠,黑睛生翳的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天行赤热症、天行暴赤、朱炎猛旭。又俗称红眼病。本病多由风热毒邪,时行疠气所致,相当于今之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易造成广泛流行。因此,对本病首重预防。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须隔离消毒。内治宜清热散邪,凉血解毒。方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外治:可用蒲公英等煎水熏洗。

天行赤热症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痛,或脾肿头重,怕热羞明,涕泪交流等证,一家之内,一里之中,往往老幼相传者是也。”本病相当于今之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治宜清热散邪解毒,方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参见天行赤眼条。

天行暴赤

病名。清·佚名《眼科统秘》:“目忽然赤肿难开,乃是天行时气透目所伤,一人传于一家,致使羞明涩痛。”治宜清热祛邪解毒。方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外滴10%千里光眼液。应注意预防和隔离。参见天行赤眼条。

天行

病名。疫的别称。见《肘后备急方》卷二。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疫病于“一方之内,长幼患状,率皆相类者,谓之天行。”

天星十一穴

十一个经验效穴。《玉龙经》载《天星十一穴歌诀》:“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彻,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绝,环跳与阳陵,通里与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专心常记此,莫与闲人说,三百六十法,不如十一穴。”后《针灸大全》所载,又增太冲一穴,文字略异,名《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参见该条。

天心

推拿穴位名。

①位于掌心。治惊风、口眼歪斜等。《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面诸穴图》:“天心穴,干入寸许,天吊惊风、口眼歪斜,运之效。”

②位于额前中,天庭下方。与其他穴位配伍,可治头痛,鼻塞伤风等。《幼科推拿秘书》:“天心穴,在额正中,略下于天庭。”

天哮

出《幼科金针》。即百日咳。详该条。

天溪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或于乳头旁开2寸取穴,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逆,胸胁满痛,少乳,乳痈,呃逆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五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天温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泉。见该条。

天突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玉户、天瞿。属任脉。阴维、任脉之会。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另说“在颈结喉下二寸”(《针灸甲乙经》)、5寸(《千金要方》)、3寸(《太平圣惠方》)、1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主治咳嗽,哮喘,咯血,喉痹,失音,呕吐,呃逆,噎膈,瘿瘤等。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后壁刺入0.1-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庭

①人体部位名。又名阙庭。额的中央。是望诊诊察头面部疾患时诊视内容之一。《灵枢·五色》:“庭者,颜也。”又“庭者,首面也”。

②推拿穴位名。即天门穴。《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天庭穴,即天门,又名三门。”见天门条。

③气功术语。指两眉之间的部位。《云笈七签》卷十七《黄庭内景经》:“天庭地关列斧斤。”注:“两眉间为天庭。”

天听

经穴别名。即天牖。见该条。

天丝打眼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谓风飏游丝,偶然撞入目中而病痛也,即今人呼为天丝打眼。”即飞丝入目证。应尽快冲洗眼睛,使异物得到清除。参见飞丝入目证。

天枢

①经穴名。出《灵枢·骨度》。别名长溪,大肠募、谷门。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绕脐切痛,水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以及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②天地气相交之中点。《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张景岳注:“枢,枢机也。居阴阳升降之中,是为天枢。”

天寿

养生术语。指先天赋予一人之寿命年限。又名天年。出《尚书·君奭》:“天寿平格,保又有殷。”《史记·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参见天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