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附论)夫内经言谷气通于脾。盖虚则能受也。脾胃之为仓廪者如此。若其气不和。则腹内虚满。

  不能饮食。治宜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则病自愈。

  方

  神仙快活丸治妇人男子脾胃不和。气不升降。腹胀肠鸣。反胃吐食。呕吐酸水。

  不思饮食桂花(二钱)木香丁香青皮陈皮(各一分)官桂(二分)荜澄茄(一分)肉果(一分)砂仁(四钱)良姜(五分)白果(一钱)白芷(二分)甘松(四分)广三棱(四分)檀香(一分)沉香(一分)茯苓(六分)香附子(五分)麝香(一分)益智(六分)大椒(一十个

  又方

  苍术(四两炒黑色)牵牛(八钱)京三棱(一两一钱)萝卜子(八钱)皂角(二定去皮弦)皂角子仁(二合)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先嚼饼子一个。

  后将药随

  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出德生堂)

  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气。胁肋胀满。心腹

  痛

  痰逆恶白术(二两)香附(炒)人参缩砂仁(各一两)丁香(炙)麦肉豆蔻(煨)白豆蔻木香青皮(各半两)甘草(炙一两半)半夏(汤泡七次二钱半)藿香浓朴〔姜汁炒各每服四钱。水二大盏。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一方加茯苓去肉豆蔻。

  木香散治脾胃。和气消食。

  干木瓜(焙五两)益智(去皮)桂(去粗皮)草豆蔻(去皮)红豆蔻(去皮)干姜(炮)高神曲(炒各三分)生姜(一斤取自然汁)丁香沉香(各一两)盐(一斤)上捣罗十四味为散。

  木香煮散

  (出御药院方)

  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心胸痞闷。口淡无味。及

  解

  伤寒。调顺中木香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半夏(汤洗七次炒)白术浓朴(去粗皮各一分将浓朴生姜一分同捣炒干)干姜(炮)桂(去粗皮)枳实(麸炒去瓤)甘草(炙锉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一两)槟榔(锉一枚)草豆蔻〔去皮二钱(枚)〕诃黎勒(煨去核五枚)上

  大腹汤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大腹(锉)神曲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炒)木香(锉各一两)肉豆蔻(去皮)干姜(炮)人麦(微炒)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干各半(一)两〕京三棱(炮锉一两半)上咀。每服三(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六)分。去滓。稍热食前服。

  木香丸

  (出宣明论)

  和脾胃。宽胸膈。消痰逆。止呕吐。进益美食。

  官桂干姜(各半两)木香(一分)大黄蓬术芫花(醋拌湿炒下)枳壳(去瓤)陈皮(一作红皮)半夏(二两)牵牛(半斤取末四两)茴香(炒)巴豆(四个)上为末。滴水为

  紫苏丸治脾胃不和。痰唾呕逆。脐腹撮痛。心胸痛闷。调脏止泻。

  紫苏叶桂(去粗皮)赤茯苓(去皮)缩砂(去皮)甘草(炙锉各二两)沉香(锉)人参桔梗(炒)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一)两〕胡椒(半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炒生姜盐汤嚼下。

  沉香汤治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能饮食。

  沉香(锉)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去粗皮)益智(去皮炒)白术青橘皮(汤浸去白焙)桔梗(炒各一两焙)五味子(一两一分微炒)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锉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六)分。去滓。

  稍热食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不和。腹胁胀满。时有痛。不思饮食。

  木香(一两)桂心(一两)芎(一两)羌活(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川大黄(一两锉微炒)槟榔(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牵牛子(二两半微炒)香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以生姜橘皮汤下二十丸。

  高良姜散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高良姜(一两半)陈橘皮(去白焙二两)肉豆蔻(去壳)干姜(炮裂)浓朴(去粗皮姜汁炙锉)五味子甘草(炙锉)白术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各一两)神曲(炒半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陈米饮调下。

  半夏饮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见食吐逆。

  半夏(一两别捣末生姜自然汁和为饼焙干同杵)干姜(炮一两)枣肉(焙)附子(炮裂去皮脐)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红豆蔻(去皮各一两)木香(半分)草豆蔻(去皮二枚)上咀。每服一钱半匕。水一盏。蜜半匙。煎至七分去滓。

  稍

  均气丸治脾胃不和。心胸满闷。不能饮食。痰逆吞酸。少力。头目昏眩。

  牡丹皮当归(切焙)木香京三棱(炮椎碎各一分)半夏(半两别捣末生姜自然汁和为饼焙干同杵)青橘皮(汤浸去白焙)枳实(去瓤麸炒各半两)槟榔(锉一两)上为末。

  炼

  白术丸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白术(锉)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苍术(去粗皮炒各半斤)芜荑(四两)青橘皮(去白焙)甘草(炙锉)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三两)干姜(炮裂二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头

  进食汤

  (一名进食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虚冷呕逆。

  (方见进食散)

  八味煮散治脾胃气虚。不能饮食。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麦(炒各二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人参桂(去粗皮)芜水一盏。

  入生姜三片。枣一枚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

  七宝汤治脾胃不和。腹中刺痛。胃逆气冷。不能饮食。

  草豆蔻(五枚面裹煨熟去面及皮)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一两)大腹皮(锉四枚)诃黎勒(炮去核五枚)半夏〔二(一)分汤浸洗五度生姜汁浸一宿去姜汁炒黄〕甘草(炙锉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沉香汤治脾胃气不和。虚满不能饮食。

  沉香(锉)香子(炒)青橘皮(去白炒)胡椒荜澄茄楝实(锉炒)陈橘皮(去白焙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葱白三寸擘破。入酒并童子小便各半盏。同煎至七分。

  去

  了脾丸和脾胃。宽胸膈。消痰逆。止呕吐。进益美食。

  石燕子(一枚烧红醋淬七次)舶上硫黄(一两)白丁香(七钱)丁香(七钱净)木香(五钱)使君子(去壳一两)陈皮(五钱)上用三棱一两咀。用巴豆五钱净炒京三棱。巴豆焦黄为度。去巴豆不用。同前药为细末。醋煮大黄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每服四十丸。空心用。随意汤下。小儿如黍米大。每服一百丸。见黑粪为效。

  健中丸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白术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二两)木香诃黎勒(去核)肉豆蔻(去皮)芎(各一

  草豆蔻汤治脾胃气冷热不和。进食和气。

  草豆蔻(去皮)人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两)甘草(炙锉)桂(去粗皮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

  去滓食前

  和胃丸治脾胃冷热不和。不能饮食。胸膈满闷。痰唾吐逆。及一切气疾。

  甘草(生锉)高良姜(生各一两)藿香叶桂(去粗皮)丁香皮(炙各一两)上为末。

  炼蜜和杵三二百下。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盐汤嚼下。空心服。

  浓朴汤治脾胃不和。化癖气。调中脏。及心下急懊。

  浓朴(去粗皮四两生姜二两用杵阴一二日曝干)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两)白术(四两)乌药(汤浸锉炒)甘草(炙锉各二两)上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白豆蔻丸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白豆蔻(去皮一两)白术干姜(炮各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姜枣汤下。空心食前。

  调中丸

  (出御药院方)

  治脾胃不和。内挟湿燠。烦燥发渴。不思饮食。头目

  昏

  眩。小便不清赤茯苓猪苓(并去皮)陈皮(去瓤)白术桔梗泽泻黄芩大黄桂(去粗皮各一两)枳壳(麸炒去瓤)葛根木通(各一两半)半夏(汤洗)滑石(各二两)黑牵牛(生用六

  调中益气汤

  (出济生拔粹方)

  夫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

  证

  四肢满闷。肢节烦疼。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

  味。复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

  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膈咽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

  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

  不思饮食。

  升麻(二分)黄(一钱)甘草(五分)苍术(五分)木香(一分或二分气不转运者加之)人参(五分有嗽者去之)柴胡(二分二味为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下留乃补上气从阴引阳)橘皮〔二分如腹中气不得运转者更加二(一)分〕上件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服。宿食消尽服之。宁心绝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服在旦是也。

  如是显热燥。是下元阴火蒸蒸发也。加真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如大便虚不得服。或大便了而不了。腹常逼迫。皆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如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

  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此临时从权而祛湿也。不可常用。兼足太阴己病也。其脉亦终于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生烦乱。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半夏半钱。生姜三片。有嗽加生姜、生地黄二分。以制半夏之毒。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阳经所作也。一方作足太阴经也。如无以上证。只服。

  黄(一钱)炙甘草(半钱)柴胡(三分)人参(半钱有嗽者去)苍术(半钱)黄柏(二分酒洗)橘皮(如腹中气不转运更加一分木香一分或二分无此证者勿加只用橘皮三钱)升麻(三分二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不弱乃补上气从阴引阳)上件锉如麻豆大。根据前煎服。如兼燥热。加黄柏二分生地黄二分。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如夏月须加白芍药三分。

  春月腹中痛尤宜加。如恶热而渴或腹痛者。加白芍药半钱生黄芩二分。如恶寒腹中痛。加中桂三分。去黄芩。谓之桂枝芍药汤。亦如芍药汤中加桂同煎。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三(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

  为冲任脉所逆胁下。并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用吴茱萸半钱。或一钱半。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亦于前药中作一服服之。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宜以用黄连酒洗酒黄柏酒知母各等分。为细末。熟汤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不令胃中停留。以美肉食早膳压之。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常宜以甘温平之。甘多辛少。是其治也。

  小独圣丸

  (出和剂方)

  治脾胃不和。饮食多伤。心腹刺痛。呕哕恶心。噎痞

  吞

  酸。干噫食臭巴豆(连皮秤半两去皮心膜炒熟得三钱研)砂(少研飞一两)肉桂(去粗皮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丁皮(舶上者)乌梅(去核)干姜(炮)当归(去芦)三棱(煨捣碎各四两)上为细末。入巴豆砂匀。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用温水下。食后服。

  常

  人参煮散

  (出和剂方)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心腹胀痛。不思饮食。宿寒留

  饮。停积不消。或因饮冷过度。内伤脾气。呕吐痰逆。寒热往来。或时汗出。又治肠胃

  冷湿。泄泻。注下人参(四两)青皮(去白十二两)甘草(炙十两)干姜(炮六两)芍药(一斤)三棱〔煨捣碎十三(二)两〕丁香皮(六两)茯苓(去皮)苍术(去皮各半斤)上为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三个。同煎至七分。食前空心温服。

  脾不磨方

  脾虚不磨塞心胸。腹满肚胀如物攻。但将五膈煎三服。可送寻常小理中。

  伤脾方

  病后伤脾胸膈满。老人强食气必短。更兼少食恶心来。草果宽中煎一碗。上病后伤脾经。

  令服。

  分气紫苏饮

  (出医方集成)

  治男子妇人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

  胀闷。饮五味子(去梗洗)桑白皮(多锉)陈皮(去白净洗)桔梗(锉)草果仁大腹皮甘草(炙碎同一处拌匀。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姜三片。入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渣。空心食前。常服和胃进食。

  沉香磨脾散

  (出医方集成)

  治脾胃虚寒。心腹膨胀。呕逆恶心。不思饮食。或

  吐痰水。

  沉香人参(各二钱半)丁香(七钱半)藿香叶(去土一两)檀香甘草(炙)木香白豆蔻仁缩砂白术肉桂(去皮)乌药(各半两)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

  盐一捻。煎八分温服。一方有半夏无白术。

  蟠葱散

  (出仁存方)

  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冷。气滞不行。攻筑心腹连胁肋刺痛。

  胸膈痞闷。背膊。连项拘急疼痛。不思饮食。时或呕逆。霍乱转筋。腹冷泄泻。膀胱气

  刺痛。小肠及外肾肿痛。及治妇人血气攻刺。症瘕块硬。带下赤白。或发寒热。胎前产

  后。恶血不止。脐腹疼延胡索(三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甘草〔炙各半两(斤)〕茯苓(白者去皮)蓬术三棱(煨)青皮(去白各六两)丁皮缩砂(去皮)槟榔(各四两)肉桂(去粗皮)干姜(

  进食散

  (出医方集成)

  治脾胃虚寒。或食生冷。或饮食不节。或因思虑。伤动

  冲和之气。胸半夏曲肉豆蔻(面裹煨)草果仁高良姜(锉炒)麦(炒)附子(炮去皮脐)浓朴(半两)止

  小理中汤

  (出和剂方)

  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膈逆满。心腹痛。饮酒过

  度。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胀。膈塞不通。饮食短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去湿

  。又治肠胃冷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鸣。霍乱吐利。手足厥冷。胸脾心痛。

  逆气结气。并皆治之。

  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上锉碎同碾。淹一宿焙干。碾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空心服。

  枣汤

  (出和剂方)

  治脾胃不和。干呕恶心。腹胁胀满。不美饮食。

  枣(去核一斤)生姜(洗切五两)甘草(炙锉三两)上拌匀。用盆器盛贮。以布盖罨一宿。焙干捣为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常服健脾胃顺气进饮食。

  三倍汤

  (出永类钤方)

  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

  。或呕吐。心草豆蔻(一两去皮用肉)甘草〔二(一)两锉碎〕生姜(五两和皮切作片子)盐(五两炒)

  丁香大丸子

  (出杨氏家藏方)

  和脾养胃。温中消食。降气快膈。

  人参(去芦头)丁香木香白豆蔻仁甘草(炙)陈橘皮干姜(炮)姜黄缩砂仁神丸。每服一丸。热汤化下。食前服。

  沉香养脾丸

  (出杨氏家藏方)

  益脾养胃。助气温中。进饮食。疗吐利。药性和

  平不燥。但是沉香(半两)木香(半两)缩砂仁(一两半)丁香白术肉豆蔻(面裹煨香熟)人参(去丸。每服

  白术茯苓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心腹胀满。干哕噫酸。

  饮食不化。肠白术(六两)赤茯苓(去皮)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半夏(汤洗七遍)枳实(去瓤麸炒)肉豆蔻(面裹煨香)人参(去芦头各二两)上为细末。用神曲碾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

  治胃气不和。饮食减少。腹胁胀。多飧泄。

  舶上硫黄(不以多少净去砂石)上细研千百遍令如飞尘。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四十丸。

  助脾气令人能食。

  以鲂鱼作食之。作羹食益人。其功与鲫鱼同。

  通心经益脾胃

  (出本草)

  以紫苏叶并茎煮饮食。

  二香养胃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脾胃不和。心下虚痞。不思饮食。呕吐痰逆。

  噫气吞口酸丁香(一分)木香(一分)陈橘皮(去白)益智子缩砂仁甘草(炙)肉桂(去粗皮槟榔肉豆蔻(面裹煨熟以上七味各半两)青橘皮(去白四钱)干姜(炮三钱)上件为细末。

  双枣汤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脾胃不和。胸膈不快。饮食停滞。气不升降。腹胁

  胀痛。呕逆恶香附子(去毛八两)青橘皮(去瓤麸炒六两)甘草(炙半两)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

  枣二枚。水一盏煎至七分。或入盐汤点亦得。

  健脾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脾胃不和。心腹疼痛。呕逆恶心。

  陈橘皮(去白七两)高良姜(五两炒)干姜(三两炮)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

  水一盏。

  生

  白豆蔻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脾胃不和。中脘痞闷。气不升降。痰逆恶心。不

  思饮食。

  沉香(三分)缩砂仁(煨微炒)白豆蔻(微炒)干生姜(以上三味各一两)木香人参(去芦头)白术(去皮)白茯苓(去皮)丁香〔以上五味各一(半)两〕上件为细末。每服二

  姜枣丸

  (出杨氏家藏方)

  安和脾胃。进美饮食。治中脘不快。呕吐无时。

  干生姜(一斤)大枣(四斤去核温水酒拌匀焙干)陈橘皮(去白一两)上件为细末。别用枣一斤。生姜一斤切作片子。同枣煮烂。不用生姜。只将枣去皮复选肉。和前药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温米饮送下。空心食前。

  香术散

  (出杨氏家藏方)

  和脾胃。养三焦。美饮食。化痰饮。破滞气。

  木香人参(去芦头)白术白茯苓(去皮)草豆蔻仁陈橘皮(去白)肉桂(去粗皮)枳壳(去瓤麸炒以上八味各半两)细辛(去叶土)神曲(各一两炒)诃子(六枚煨去核)上件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盐少许。同煎至七分。热服空心。

  豆蔻煮散

  (出杨氏家藏方)

  健脾和胃。治呕逆恶心。不思饮食。

  草豆蔻仁白术白茯苓(去皮以上三味各二两)高良姜〔三(二)两炒〕白豆蔻仁人参(去芦头)甘草(炙三味各半两)丁香陈橘皮(去白)木香(三味各一分)上件为粗末。

  草果饮子

  (出杨氏家藏方)

  温脾养胃。顺气消饮。生津液。美饮食。

  草果子仁乌梅肉(焙)紫苏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浓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干)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头)上件各等分咀。每服四钱。水一

  健中丸

  (出杨氏家藏方)

  健脾温胃。去停寒。进饮食。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白茯苓(去皮)吴茱萸(汤洗五遍炒黄)白术(锉碎炒黄)神曲(炒黄)小麦(炒黄)干姜(炮以上七味各一两)肉豆蔻(半两面裹煨香)人参(去芦头半两)木香(一分)上件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汤下。

  食前。

  丁香五辛丸

  (出杨氏家藏方)

  温中暖胃。止吐逆。进食消痰。

  丁香木香干姜(炮以上三味各一两)胡椒(一两)半夏(二两汤洗七次)上件为细末。生姜自然汁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补真丸

  (出危氏方)

  大抵不进饮食。以脾胃之药治之。多不效者。亦有谓焉。

  人之有生。不善摄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而中

  州不运。是致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

  火衰虚。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古云。补肾不如补脾。予谓补脾不如补肾。肾气若壮。丹

  田火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

  葫芦巴附子(炮去皮脐)阳起石()川乌(炮去皮)菟丝子(淘洗酒蒸)沉香(不见火别研)肉豆蔻(面裹煨)肉苁蓉(酒浸焙)五味子(去枝梗各半两)鹿茸(去毛酒蒸焙)川巴戟(去心)钟乳粉(各一两)上为末。用羊腰子二对。治如食法。葱椒酒煮烂。

  入少酒

  谷神汤

  (出澹寮方)

  启脾进食。

  谷芽(四两择减谷约取三两净却为末入姜汁盐少许作饼子焙干)粉草(略炙)缩砂仁白术(去土面炒各一两)上为细末。入盐点服。

  健脾散

  (出澹寮方)

  消食化气。凡饮食不快服之良验。病后进食亦可。

  生姜(一斤切片盐三两淹半日焙干取四两)神曲(炒)麦(洗炒)陈皮(去白)草果仁

  草豆蔻散

  (出王氏博济方)

  治脾胃气不和。霍乱不止。酒食所伤。兼疗脾泄。

  能和一切冷气干姜(一两炮)白术(一两炮黄)诃子(一两炮去核用)五味子(三分)甘草(三分炮)陈橘皮(汤浸去瓤切炒二两)草豆蔻(和皮一两)浓朴(一两去皮用姜三两取汁浸炙候汁尽为度)上件八味。根据法修事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霍乱冷米饮下。酒伤以酒调下。或腹痛不可忍者。炒生姜酒下三钱。余即如汤点服。

  白豆蔻散

  (出王氏博济方)

  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

  白豆蔻〔一(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面炒香即住)当归(一两洗了锉碎)肉桂(三两锉去皮)橘皮(二两炒去瓤炒研)诃子(二两去瓤半生半熟)上件六味杵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姜、枣同煎至七分。稍热服。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末。如梧桐子大。以姜擘碎炒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

  七阳散

  (出卫生家宝方)

  开胃养气进食。

  人参白术黄(蜜水涂炙)山芋白茯苓粟米(微炒去壳)甘草(炙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枣同煎至七分。如无故不思饮食。加白扁豆一两蒸用。

  名八珍散。此方温平不热。每有伤寒疟疾中暑得瘥之后。用此以调脾胃。日三四服。十日外。

  饮食倍常。

  崇土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脾土虚弱。肾水无畔岸。易致腹满腹疼。时有泄泻

  之证。皆宜服白术(一两切大片以黄土半两水一碗煮一饷须洗去泥焙)丁香(三钱生用)人参(半两黄泥裹煨)干姜(一两黄泥裹煨十分干)草果(半两黄泥裹煨干去皮)缩砂(连皮二两黄土炒少时去皮)粉草(半两黄泥裹煨干去土锉)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服。日空心三服。或用伏龙肝煎汤尤妙。此方系杭州传来。服之屡有效。

  五补散

  (出朱氏集验方)

  五脏先补于脾。脾土实而饮食自进。病证不生。胀亦

  不作。平补不制浓朴(炒)净陈皮(去白炒)茴香(去土石炒)丁香皮(不见火)益智仁(去皮炒)缩砂仁(炒)神曲(碎炒)甘草(炙)良姜(锉碎炒)桔梗(去芦)肉桂(去皮不见火)木香(

  浓朴汤

  (出朱氏集验方)

  治脾胃不和。冷泻腹痛。

  生姜浓朴枣肉(各一两以上用水一碗煎干入粟米粥半盏用杵为饼子贴壁上后干取下焙干并后药同碾服)缩砂仁(炒)良姜草果仁(炒)甘草(炙)白术诃子(炮各半两)肉桂(二钱半)上气实加青皮半两。气虚加陈皮半两。细碾为末。每服三钱。入烧盐少许。

  空心沸汤点服。

  快脾散

  (出家藏经验方)

  治脾胃不和。呕吐酸水。饮食减少。

  甘草(二十两炙)草果子(十两不去皮)生姜(四十两)盐(十五两)上四味先以生姜切作片子。余药锉碎同盐一处和一宿。焙干碾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候。沸汤点服。

  秀

  和中散

  (出卫生家宝方)

  补脾胃。解劳倦。退热止呕。消痰进食。轻健四肢。

  人参(一两去芦)白茯苓(一两去皮)白术(一两)黄(一两去芦)甘草(半两微炒)白扁豆(半两姜汁浸一宿蒸过去皮焙干微炒)木香〔一分(两)煨〕藿香叶(半两去梗)缩砂仁(半两)半夏(一两汤泡洗七次)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用水一盏。姜五片。枣一枚去核。煎至六分。稍热服。不计时候。

  四倍丸

  (出十便良方)

  壮脾胃。去寒湿。治泄泻。疗吐逆。除心腹痛。进饮

  食。

  人参(二两去芦)甘草(二两)干姜(四两)白术(八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

  和中丸

  (出十便良方)

  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倦怠。

  良姜(四两)乌梅肉白茯苓甘草苍术(各一两)干姜神曲小麦(各半两)茴

  浓朴健胃汤

  (出十便良方)

  和脾胃。化痰涎。止逆。思饮食。

  好浓朴(二两)半夏(一两)京枣(二两去核)甘草(一两半)丁香(半两)生姜(切焙干秤一两半)上件药。为咀。搅匀。每服二钱。生姜一小块擘破。枣一枚。水一盏半煎

  四君子汤

  (出易简方)

  治大人小儿脾胃不和。中脘停饮。大病之后。宜服此

  药。但味甘。恐人参茯苓白术(各一两)甘草(半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

  枣一个。煎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服。一方加橘红等分。名异功散。尤宜病后调理。一方去人参加官桂等分。甘草减半。名甘桂汤。治停饮目眩。一方去甘草加木香、枳壳、橘红、半夏等分。

  名六君子汤。专治素有痰饮胸膈痞闷。脾胃虚寒。不嗜饮食。服燥药不得者。大宜服之。一方去甘草加木香、熟附子等分。名加味四柱散。姜、枣煎服。治大人元、脏气虚。真阳耗散。

  两耳常鸣。脐腹冷痛。头眩目晕。四肢倦怠。小便滑数。泄泻不止。病后调理。尤宜用此。

  一方加黄、白扁豆等分。名加味四君子汤。大治肠风并五痔下血。面色痿黄。心忪耳鸣。

  脚弱力乏。口淡无味。姜、枣煎服。研为细末。服之尤佳。此方人未之信。服者颇效。李次仲云。服之不止。自有奇功。

  安脾脏进饮食益气汤方

  (出杨子建万全护命方)黄橘皮人参(各半两)丁香肉豆蔻甘草枇杷叶(拭去毛)藿香(各一分)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八分。空心服。

  治脾胃不调中焦逆胀。滞气不宣。饮食无味。多困少力。

  (出杨子建万全护命方)藿香叶枇杷叶(去毛)木香青橘皮黄橘皮甘草桔梗草豆蔻芎本(各

  强中丸

  (出华佗中藏经方)

  治气消食。益脾胃。进饮食。

  白术或苍术(亦可用)陈皮(去瓤)干姜(炮)良姜(油炒)青皮(去瓤)上等分同为细末。汤浸蒸饼去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养胃丹

  (出华佗中藏经方)

  治脾胃不和。全不思食。中脘停寒。呕逆恶心。脏

  寒泄痢。腹痛丁香(一两半)白豆蔻仁(半两)人参(三分)甘草(半两炙)干姜〔半(三)两炮用干生姜尤佳〕半夏曲(半两)上同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温汤化下。

  空心食前服之。或细嚼汤下亦可。造曲法。半夏不以多少。汤浸洗七遍焙干。捣罗为末。用生姜汁和作饼子。焙干用之。

  当归调中汤

  (出海岱居士秘方)

  治脾胃不和。肠鸣腹痛。四肢无力。大便难。

  小便数。或大便便血。饮食无味。久而面黄肌瘦。渐朝热。发作有时。治之当以和中顺

  气。

  大黄(五钱)当归(一钱)甘草(四钱)朴硝(六钱)芍药(二钱)上咀作一服。用水

  四妙健脾散

  (出十便良方)

  进食极妙。

  苍术(四两麸炒)干姜(四两灰炒)甘草(五两半沙炒)乌头(六两以江水浸七日取出切片以盐四钱炒干或先切片子以江水浸两日同姜炒黄末为度取出合诸药)上为细末。入盐点吃非时。

  人参豆蔻汤

  (出十便良方)

  治本虚气弱。中满膨闷。不思饮食。

  白豆蔻(半两)缩砂人参白术甘草(各一两)川姜(四两)山药(二两)绵黄(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盐一捻。姜二片。枣一枚。煎至六分去滓。或和滓通

  麦散

  (出十便良方)

  治脾胃不进饮食方。

  大麦(四两)甘草〔二(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

  去滓温

  加减理中汤

  (出十便良方)

  治脾胃不和。三焦壅滞。胸膈痞满。胁肋胀痛。呕

  吐恶心。口淡无味。呼吸寒冷。腹暴痛。饮酒过伤。全不思食。常服生养诸气。大益脾

  胃。

  白术人参干姜(各一两)青皮陈皮(各半两)甘草(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以时。

  导引方

  (出朱氏集验方)

  去太仓不和。臂腰虚闷。

  身。两手一向偏侧。急努身舒头共手兢扒相牵。渐渐一时尽势。气共力皆和。来去左右

  白术茯苓汤

  (出阑室秘藏方)

  治脾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是风邪羁

  绊于脾胃之间白术白茯苓半夏(各一两)炒曲(二钱)麦(半钱炒)上咀。每服半两。

  水二大盏。入生姜五片。煎如常法。

  

  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附论)

  夫脾与胃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水谷。脾主磨而消之。则播其气泽。以裨诸脏腑。今脾脏不足。胃气内弱。故不能饮食。虽食亦不能化也。尺脉浮滑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

  方

  木香丸治脾胃气虚。不进饮食。

  木香香子(炒)缩砂仁(去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红豆楝实(锉炒)蓬莪术(药(二两)益智(去皮一两半)五味子桂(去粗皮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胡椒(半两)上为末。

  用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三十丸。生姜汤下。如伤水多嚼服亦得。

  木香饮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精神恐悸。上气顿绝。身心昏

  昧。口舌干焦。

  木香(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茯苓(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芍药(半两)桂心(半两)远志(一分去心)麦门冬(一两去心)五味子(半两)京三棱(半两炮锉)白术(一两瓤)诃黎勒(半两煨用皮)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粗罗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

  沉香陈曲丸治脾胃气虚。食少无力。

  沉香(半两)陈曲(微炒)木香槟榔(锉)半夏(汤洗七遍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各二两)丁香荜澄茄(各半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服之。

  黄汤治脾胃虚弱。四肢少力。肌体羸瘦。不欲饮食。

  黄(锉三分)甘草(炙锉半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干姜(炮三分)桂(去粗皮)白术熟干地黄(焙)人参当归(切焙)白茯苓(去黑皮)附子(炮裂去皮脐)陈橘皮(汤浸去白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擘破。

  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一方忌生冷油腻犬肉。

  人参茯苓汤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日渐黄瘦。

  人参白茯苓(去黑皮)益智(去皮微炒)桔梗(炒各三分)前胡(去芦头一两)旋复花(二两)木瓜(半两)甘草(炙锉一分)枇杷叶(炙去毛)柴胡(去苗各二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分)大腹(锉五枚)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擘破

  藿香汤补暖脾胃。止吐逆。利胸膈。治心腹刺痛。进饮食。

  藿香叶白茯苓(去黑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细辛(去苗叶)益智(去皮微炒)缩砂仁(去皮)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各一两)木香白芷(锉炒各半两)上

  桂香散

  (出百一选方)

  治脾胃虚弱。并妇人脾血久冷。

  桂(去粗皮)高良姜(锉炒香熟)草豆蔻(锉炒)甘草(炙锉)白术缩砂肉浓朴(去粗皮锉)生姜(切)枣肉(各一两同浓朴生姜三味成团焙干)青橘皮(去白炒黄)诃黎勒肉(各半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空心服。此药兼疗腹痛及冷泻尤

  白豆蔻散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

  白豆蔻仁桂(去粗皮)木香人参(各半两)曲(炒)京三棱(炮锉)陈橘皮(去白切焙)大麦〔炒各三(分)钱〕干姜(炮裂)甘草(炙各一钱)上捣罗为细散。

  每服二钱匕

  浓朴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或时痰逆。四肢不和。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一两)白术(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丁香(半两)红豆蔻(半两去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饴糖。

  红豆蔻汤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妨闷。四肢少力疼痛。

  红豆蔻(去皮)白术桂(去粗皮)诃黎勒(煨去核)黄(锉)当归(切焙各三分)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各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切。枣二枚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

  黄汤治脾胃气虚弱。进食。

  黄(锉)枳壳(去瓤麸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桔梗(炒各一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匕。

  水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背心常冷。四肢不和。

  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浓朴(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高良姜(一两锉)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

  入枣

  沉香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饮即吐。心腹时痛。

  沉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红豆蔻(三分去皮)白术桂心(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白术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肌肤瘦瘁。面色萎黄。

  白术神曲(微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二)两〕人参荜茇(各一两)干姜(炮三分)上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三十丸。不计时候。

  白术丸疗恶心数吐水。不能多食。少心力者。

  白术干姜人参浓朴(炙)桂心(各八分)细辛茯苓茯神当归枳实(炒)五味子附子(各六分炮)吴茱萸(六分)远志(五分去心)旋复花(四分)泽泻(五分)上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服。加至三十五丸。忌桃、李、雀肉、大酢、生菜、生葱、猪肉、冷水。

  主胃气寒弱。食则吐逆。从朝至夜不得食。食入腹则胀满气急。大便出饭粒如故。

  带酸气而吴茱萸(二两)白术(三两)人参干姜甘草(炙)五味子(各二两)曲末麦(各末五合熬令黄色)浓朴(一两半)桂心(一两)上捣筛为散。空腹煮生姜汤服方寸匕。

  日三

  助胃膏

  (出传信适用方)

  大壮脾胃。及治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泄泻等疾。

  人参丁香甘草(炙)白茯苓白术(以上各半两)木香(二钱)肉豆蔻(四个面煨)山药(一两)白豆蔻(一十四个去皮)缩砂(二十四个去皮)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延年人参饮主虚客热不能食。恶心。

  人参麦门冬(去心)橘皮白术浓朴(炙各二两)茯苓(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

  浓朴汤疗不能食。腹内冷气。

  浓朴(三两炙)白术人参(各二两)茯苓(三两)生姜(五两)橘皮(二两)上件切。以

  浓朴煎丸

  (出医方集成)

  补肾不如补脾。脾胃气壮则能饮食。饮食既进。能生

  营卫。营卫既旺。滋养骨髓。保精益血。是以素问云。精不足补之以味。形不足补之以

  气。此药大补脾胃梓州浓朴〔半(四)斤去皮秤锉作大指面大却用生姜半斤同水五升于银器内煮水尽却去生姜不用将浓朴焙干〕川姜(四两锉作指面大用甘草四两捶碎用水一斗银器内煮水尽去甘草焙干川姜)舶上茴香(一两炒)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川椒(一两去子炒用瓦出汗)上件浓朴等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枣肉不合。却用面清糊少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空心米汤下。必先捣千百杵后丸。此药温中降气。化痰进食。极有速效。一方有破故纸无川椒。

  又方

  (出肘后方)面(半斤)麦(五升)豉(五合)杏仁(二升)上件皆熬令黄香。捣筛。丸如弹子大。

  服一枚。后稍增之。

  又方

  (出肘后方)曲(一斤)姜(十两)茱萸(一升)盐(一弹大)上件合捣。蜜和如弹丸。日三服。一方无盐。为末服。

  又方

  术(二斤)曲(二斤)上熬令黄。捣。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三。若大冷可加干姜三两。若患腹痛加当归三两。若羸弱加甘草二两。并长将息。徐以曲术法。疗产后心下停水。仍须利之。

  草豆蔻散治脾虚胃乏。不思饮食。

  草豆蔻(去皮一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高良姜诃黎勒皮(炮各半两)白术(二分)甘

  人参丸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心腹刺痛。频并泄利。

  人参(二两)白术(二两半)干姜(炮半两)甘草(炙锉一两半)山萸(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子黄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入枣一枚、擘破。

  同煎

  白豆蔻散治脾胃气弱。不进饮食。

  白豆蔻仁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炒锉)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沉香(锉)

  人参散治脾胃气弱。不进饮食。

  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山萸白术(各一分)甘草(生锉半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二片。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小儿诸疾未痊。乳食不进者。用药末一钱匕。水一中盏。入紫苏、木瓜。煎至四分去滓。放温并吃二服。

  乌术丸治脾胃虚弱。及久积冷气。饮食减少。腹内诸疾。久服补脾胃。壮气进食

  去风。

  草乌头(洗净一个)苍术(二斤)陈橘皮(去白半斤)甘草(生椎碎四两)黑豆(三升)上五味用水一石。煮干为度。去橘皮、黑豆、甘草。只取草乌头、苍术二味。日曝干。粗捣筛。焙干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焙干取盛瓷器中。每日空心晚食前。盐汤或温酒下三十丸。

  必胜散治脾气虚弱。不思饮食。

  白术甘草(炙)五味子(微炒各四两)干姜(炮三两半)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

  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草豆蔻拨刀方治脾胃气虚弱。呕逆不能饮食。

  草豆蔻(二枚去皮)高良姜(半两)生姜汁(半合)上件药。前二味细锉和匀。

  以水一中盏。煮取二合。并生姜汁溲白面四两为拨刀。以羊肉汁内煮令熟。空腹食之。

  生姜煎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

  生姜(半斤研取汁)白蜜(十两)人参末(四两)上件药。用银锅子内都搅令匀。

  以慢火熬成煎。每服不计时候。以热粥饮调下一茶匙。

  山芋丸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

  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三分)上为细末。煮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

  空心食前温米饮下。

  姜蜜煎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肌体黄瘦。

  生姜(汁一合)蜜(一合)生地黄(汁一升)上以慢火煎如稀饧。每服半匙。温酒化服。

  空

  草豆蔻散治脾胃气虚弱。不思饮食。吐逆满闷。胸膈不利。心腹刺痛。

  备急经健脾丸暖脾胃。增进饮食。

  浓朴(一斤去皮切)枣(二升去核切)生姜(一斤去皮切)上先入锅内猛火炒匀搅候紫焦倾出为粗末。每服一斤入良姜四两。干姜四两炮裂。神曲四两。同为细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加附子二两炮去皮脐。

  薤白汤疗中虚冷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羸瘦。四肢弱。百病因此而生。

  薤白(一斤)枳实(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粳米(二合)豉(七合)上以水七升煮薤。余五升内诸药。煮取一升半。分三服。瘥止。

  又方

  豉心(一升熬末)麦曲〔各一斤(升)熬〕蜀椒〔一斤(升)研〕干姜〔一斤(升)末

  又方

  曲〔半斤(升)熬〕麦〔五(半)升熬〕杏仁(一升去皮尖熬)上捣筛为末。

  以蜜和丸

  又方

  大黄芍药(各半斤捣末)芒硝(半斤)上以蜜三斤。于铜器中汤上煎。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日再服。

  疗脾胃气微。不能下食。五内中冷。时微下痢。

  白术(八两)神曲(末五两熬香)甘草(二两炙)干姜(二两)枳实(二两炙)上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温酒服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腹中有痛加当归二两。

  忌热面、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麻仁散

  (出肘后方)

  疗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谷不消。并皆

  可服。

  大麻仁(三升)大黄豆(二升并熬香)上捣筛。食前服。一二方寸匕。日四五服住。

  神曲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冷。腹胁气胀。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倦睡恒

  不足。

  神曲〔三(二)两炒令微黄〕胡椒(一两)浓朴〔三(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一两)诃黎勒(二两煨用皮)干姜(一两炮裂锉)白术(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当归〔二(三)分锉微炒〕白豆蔻(一两去皮)上为末。炼蜜和捣匀。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以粥饮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腻、湿面。

  豆蔻煮散治脾胃虚冷。呕逆不思饮食。脐腹。大便滑泄。

  人参黄(锉各一两)干木瓜(锉焙)诃黎勒皮(各三分)肉豆蔻(煨去壳一枚)白术高良姜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木香甘草〔炙锉各半分(两)〕白茯苓(去黑皮一两半)

  进食散

  (出医方集成方)

  治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及久病患脾虚。全不食者。

  只一二服。顿青橘皮(去瓤)陈橘皮(去白)高良姜(薄切炒)肉豆蔻(去皮)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草果肉川乌头(炮各三个)诃子(煨去核五个)上为细末。每服二钱。

  水一大

  浓朴煮散治脾胃虚冷。肠滑泄痢。腹多胀满。呕逆不思饮食。羸瘦。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高良姜白术干木瓜(锉各一两)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肉豆蔻(煨去壳二枚)甘草(炙锉)干姜(炮各半两)草豆蔻(煨去皮三枚)上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日二(三)服。

  煮朴丸

  (出百一选方)

  健脾胃。疗中寒。止腹痛。进饮食。及治腹痛。

  浓朴(去粗皮一两)益智(连壳)青皮(去白)陈皮(去白)青盐(各四两)大枣(二百枚去核)生姜(一斤洗净连皮薄切用)上以水二升。醋二升。酒二升。慢火煮令酒、醋、水尽。焙干为细

  异功散

  (出济生拔粹方)

  治脾胃虚冷。腹痛肠鸣自利。不思饮食。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炒)陈皮(各等分)上为细散。每服五钱。水二大盏。

  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先用数服以正其气。

  鹘突羹

  (出肘后方)

  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无力。

  用鲫鱼半斤。细切起作。沸豉汁热投之。着胡椒、干姜、莳萝、橘皮等末。空腹食之。

  治脾胃气冷。食入口即吐出。

  用羊肉一斤。去脂膜切作羹。以蒜、薤、五味、酱、醋。空腹食。

  治脾胃虚冷不下食。积久羸弱成瘵者。

  (出肘后方)用温州白干姜一物。将水煮令透心润湿。取出焙干捣筛。陈仓米煮粥饮。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汤使任用。奇效。

  烧脾散

  (出和剂方)

  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

  痛。呕吐恶心。

  赤芍药干姜(炮各六钱半)良姜(油锉十两)甘草(炙四两)上为末。每服一大钱作一服。白汤点下。不拘时。

  补脾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中焦不和。脾胃虚弱。心腹疼痛。泄痢不止。不思

  饮食。呕吐痰丁香人参(去芦头)木香胡椒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缩砂仁(以上九味各一两)神曲大麦(炒)木香(切焙)甘草(炒)乌梅肉(炒)白术(以上六味各三分)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十)丸。细嚼米饮送下。食前。

  大养脾丸治脾胃久虚。不进饮食。胸膈痞闷。腹胁膨胀。呕吐不止。倦怠嗜卧。

  及大病之人参(去芦头)白术附子(炮去皮脐)荜茇红豆胡椒诃子(煨去核)缩砂仁白豆蔻肉豆蔻(面裹煨熟以上一十味各一两)白茯苓(去皮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二两)肉桂(去粗皮二两)甘草(炙一两半)浓朴(去皮姜制一两半)上件为细末。

  炼蜜为丸。

  沉香丸治脾胃虚弱。食久不化。胸膈痞闷。腹胁膨胀。噫醋吞酸。恶心呕逆。四

  肢倦怠。心腹疼痛。饮食减少。泄泻无度。大能补养脾胃。助气消谷。若禀受怯弱。饮

  食易伤。最宜沉香木香青橘皮(去白)草豆蔻仁川椒(炒出汗)肉桂(去粗皮)白豆蔻仁缩砂仁(以上八味各一两)白术陈橘皮(去白)干姜(炮)高良姜(切炒)香附子(炒)小麦(炒)半夏(姜汁制七味各一两)京三棱(炮香熟切)蓬莪术(炮香熟切)浓朴(去粗皮姜汁制)吴茱萸(汤洗七次四味各四两)上件为细末。用神曲末一斤。生姜汁作糊为丸。

  如梧

  壮脾丸治脾胃久弱。中焦停饮。腹内虚鸣。或多泄痢。心腹胀满。饮食不入。精

  神怠惰。

  丁香附子(重六钱上炮去皮脐)诃子肉荜茇白术白茯苓(去皮)肉豆蔻(面裹煨以上七味各一两)人参(去芦头)干姜(炮)荜澄茄乌药陈橘皮(去白焙)沉香浓朴(去粗皮细切以生姜一两研烂淹半日炒干)神曲(以上八味各七钱)熟艾(六钱研糯米稀糊拌匀炒熟乘热入碾末之)缩砂仁(半两)甘草(六钱炙)上件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米饮吞下。

  高良姜丸治脾胃虚弱。中脘停寒。心腹作痛。泄泻不止。不思饮食。

  高良姜(二两)干姜(炮)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头)白术甘草(炒以上五味各一两)丁香(一分)荜澄茄(一分)缩砂仁(半两)肉豆蔻(七枚面裹煨)上件为细末。

  炼蜜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食前。

  消谷丸治脾胃气弱。饮食多伤。胸膈痞闷。不思饮食。

  肉豆蔻(一枚面裹煨)槟榔(炮一枚)神曲(二两炒)青橘皮(去白)京三棱(炮切)陈橘皮(去白)麦(炒以上四味各四两)木香(半两)上件为细末。用汤浸蒸饼为丸。如梧

  快脾饮子治脾胃虚弱。中脘停塞。不进饮食。四肢无力。

  草果子(去壳秤)人参(去芦头)白术陈橘皮(去白)半夏(生姜自然汁一盏煮干)浓朴(去粗皮姜汁制)甘草(炙)乌梅肉(焙)缩砂仁(以上九味各二两)附子(八钱重者二枚炮去皮脐)上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十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去滓温

  谷神丸治脾胃气弱饮食不消。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腹胁胀满。脐腹痛。便

  利不调神曲(炒)麦陈橘皮(去白)缩砂仁丁香皮(以上五味各一两)甘草(半两炙)上

  人参散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肢体倦怠。

  人参(去芦头)白术(一两)大麦(炒)陈橘皮(去白)五味子白茯苓(去皮)黄(蜜炙)附子(炮去皮脐)木香肉桂(去粗皮以上八味各半两)甘草(三分炙)上件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三(二)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消积三棱煎治脾胃虚弱。少食多伤。五积六聚。气块疼痛。

  沉香(一两为末)槟榔(一两为末)京三棱蓬莪术乌梅肉〔焙干为末以上三味各一(二)两〕上将京三棱、蓬莪术二味碎锉。用酸醋浸一宿。取出焙干为末。入沉香等拌匀。

  每秤药末一两。用肥巴豆十五枚。去皮心膜细研。以竹纸裹压数次。去油取霜。与前项药末一两

  荜澄茄丸治脾虚胃弱。气滞不匀。心腹疼痛。宿食不消。腹胁虚胀。不思饮食。

  面色萎黄荜澄茄藿香叶(去土)人参(去芦头)蓬莪术(煨香切)甘草(炙)丁香(以上六味各二两)茴香(二两微炒)木香(一两半)麝香(二钱别研)肉豆蔻(面裹煨熟二分)安息香(一两酒煮研烂滤沙石)上件除安息香外并为细末。次入炼熟蜜半斤和丸。每一两作一十丸

  木香橘皮丸治脾胃虚弱。饮食所伤。久不消化。或成泄泻。及气不升降。常服温

  脾胃。快木香(一分)丁香(一分)陈橘皮(去白)青橘皮(去白)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乌梅(连核用以上五味各一两)肉桂(去粗皮半两)缩砂仁(半两)黑牵牛(微炒一两)上件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临卧熟水米饮任下。

  茯苓半夏汤治脾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当先实

  其脾胃。

  白术茯苓半夏炒曲(各一钱)大麦(半两)陈皮(三钱)天麻(三钱)上件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前。

  白术汤治脾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是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当先实其脾

  胃。

  白术白茯苓半夏(各一两)炒曲(二钱)大麦曲(半两炒黄色)上件咀。

  每服半两

  曲丸治脾胃虚弱。久不能食。心腹胀痛。食少多伤。呕逆恶心。噫塞痞闷。舌

  干咽燥。口淡无味。津液减耗。烦渴喜饮。食已则吐。肠鸣飧泄。常服温脾暖胃。消谷

  进食。

  小麦神曲(各三两)乌梅干姜(各一两)上为细末。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

  细嚼米饮下。不以时。一方有甘草半两。脏寒膨胀是脾虚。丁香、槟榔等分与牵牛卜子同为散。滴水为丸。病必除。膨胀之病。皆由脾胃虚寒。其证面目虚浮。或时膨胀者是也。可用杨氏家藏方消胀丸。内用木香、槟榔、黑牵牛、萝卜子、加丁香五粒等分。滴水为丸。每服十粒。煎紫苏汤送下。空心食前服之。

  固真肥肠丸治脾元虚弱。每食饱腻。脏腑易泄。肠鸣腰痛。

  肉豆蔻(制)苍术(各三两)良姜茴香破故纸(炒)葫芦巴(各一两)当归(二两)干

  养胃进食丸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全不思饮

  食。常服人参(去芦头)甘草(锉各一两)白茯苓(去皮)白术(各二两)神曲(炒二两半)浓朴(三两去粗皮生姜汁制炒)陈皮(去白)大麦〔炒黄各二(一)两半〕苍术(五两去粗皮米泔水浸)上件九味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食前温生姜汤送下。或粥汤送下亦得。

  草豆蔻散治伤寒后脾胃虚弱。痰逆。不思饮食。四肢虚羸。

  草豆蔻桂心(各三分)藿香白术人参黄(各一两)半夏甘草陈橘皮(各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稍热

  又方治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羸瘦。致之四肢弱。百病因此生。

  生地黄十斤捣绞取汁。和好面三斤。向日曝干更和。以汁尽止。未食后服半合。日三。

  稍增至五合。

  又方健脾补不足之气。令人能食。并主疗四肢弱。

  以江猪舌。和五味煮取汁饮。

  又方

  用猪胰一具细切。以青蒿叶相和。以无灰酒一大斗。微火温之。乘热内猪胰中。和蒿叶共暖使消尽。又取桂心一小两。别捣为末。纳酒中。每日平旦空腹取一小盏服之。午时夜间各再一服。甚验。忌热面、油腻等食。

  

  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附论)

  夫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二者气盛。则能运化谷食。荣养血气。若脾胃虚弱。

  则传化凝滞。膈脘痞满。气道上逆。腹胀水谷不消。故令发呕吐而不下食。治法宜调补之。

  方

  生胃丸

  (出仁存方)

  治脾胃不足痰多呕逆。食廪大虚。不思饮食。此药以南

  星、粟米、黄土为主。盖南星醒脾。粟米养胃。黄土养脾。性味和平。大补仓廪。为进

  食化痰之要剂。真良方也。兼治腹胁气胀气块。积滞不消。

  天南星(四两用真黄土半斤将生姜捣烂和土包裹南星慢火煨香取去土用南星切片焙干和后药碾末用)粟米(一升用生姜二斤和皮捣取自然汁浸蒸焙干碾为末和后药用之)丁香(不见火)木香浓朴(制)神曲(炒)麦(炒)陈皮(去白)防风白术谷(炒)砂仁白豆蔻仁青皮(炒各一两)半夏曲(炒二两)人参沉香(不见火)甘草(炙各半两)三棱(一两半)上为末。温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十丸。淡姜汤送下。不拘时候。一方无三棱。名生胃丹。

  健中散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脐腹胀痛。积聚不消。

  白术枳实(麸炒)人参白芍药干姜(炮)桂(去粗皮)高良姜(锉)丹参大腹皮槟榔(锉)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桔梗(锉酒调下。

  荜澄茄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胸中气满。四肢不和。食即呕

  吐。

  荜澄茄(三分)白豆蔻(三分去皮)丁香(三分)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高良姜(半两锉)桂心(半两)白术(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干姜(半两炮制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半两汤浸七遍去滑)浓朴(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诃黎勒(三分煨去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草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脏腑积冷。呕吐宿食。四肢少力。面无

  颜色。

  草豆蔻(二两去皮)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肉桂(三分去粗皮)人参(三分去芦头)木裂去皮脐)陈橘皮(汤洗去白瓤焙三分)浓朴(三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用)白术(一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丁香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食即呕吐。四肢不和。心腹妨闷。

  丁香(半两)诃黎勒(一两煨去皮)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藿香(半两)草豆蔻(一两去皮)荜茇(三分)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茯苓(三分)桂心(三分)白术(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高良姜(一两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

  白术藿香汤治脾胃气弱。呕吐不下食。

  白术(二两)藿香(二两)丁香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半夏(汤浸七遍切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一两)甘草(炙锉半两)槟榔(大者五枚锉)前胡(去芦头一两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服。日三。

  白豆蔻汤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白豆蔻(去皮)人参白术(各一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锉二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芎白茯苓(去黑皮)干姜(炮各一两)丁香(半两)甘草(炙锉三分)白檀香(锉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

  桔梗丸治脾胃虚冷。胸腹气满。不能饮食。呕逆。腹内雷鸣下气等疾。

  桔梗〔一两(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白术人参茯苓(去黑皮)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甘草(炙锉各一两)桂心(去粗皮三分)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十五丸。加至三十丸。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四肢无力。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五味子(一两)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一两)黄(一两锉)甘草(一分炙微赤锉)半夏(三分汤浸七遍去滑)白茯苓(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白术汤治脾胃气弱。留饮停积。饮食不化。呕吐不止。

  白术(炒)附子(炮裂去皮脐)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炒各三分)人参(一两)桂心(去粗皮)芍药枇杷叶(去毛炙)白茅根芦根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上锉如麻豆。

  每服

  荜茇丸治脾胃虚冷呕逆。心腹常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痛。

  白豆蔻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胸膈气滞。呕逆不下食。

  白豆蔻(去皮)干姜(炮)枳实(麸炒)木香(各一两)半夏(汤浸七遍去滑焙干)诃黎勒(煨去皮各一两半)桂(去粗皮)白术细辛(去苗叶各三分)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计时候。温米饮下。一方用浓朴汤下。

  浓朴汤

  (出圣惠方)浓朴(去粗皮四两姜汁炙)人参(四两去芦)陈皮(二两)甘草(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用煎小麦汁一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下前丸药。

  荜茇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脏腑积冷。或时呕吐。不能饮食。

  荜茇(一两)胡椒(一两)槟榔(一两)诃黎勒(二两煨去核)白茯苓(一两)肉桂(一两去皱皮)人参(一两去芦头)干姜(一两炮裂锉)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

  白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胸中满闷气促。呕吐不能下食。

  白茯苓(一两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三分)五味子(三分)草豆蔻(半两去皮)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能食。四肢少力。心腹妨闷。

  白术〔二(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三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一两煨用皮)白豆蔻(一两去皮)上件药捣罗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枇杷叶汤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止逆进食。

  枇杷叶(拭去毛微炙)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前胡(去芦头)白术人参茯神(去木)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炒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水一盏。入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平胃丸

  (出御药院方)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进食消痰。

  半夏曲(焙一两)肉豆蔻(去皮)槟榔(锉各二枚)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沉香(一两)木香丁香(各半两)麝香(半钱研)上为末。枣肉与糯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

  丹砂为

  人参汤治脾胃气逆。呕吐不止。心下澹澹。

  人参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甘草(炙锉)白茅根白茯苓(去黑皮)竹茹陈橘皮(去白瓤焙)麦门冬(去心焙各三分)上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

  薤白汤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呕吐。四肢羸瘦少力。

  薤白(七茎)粳米(半合)大枣(四枚)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实(四枚麸炒微黄)生姜(一分)豉(四十九粒)上件药细锉。却以水一大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

  藿香汤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藿香叶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各一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锉各三分)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一分半)枇杷叶(拭去毛炙二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水一盏

  藿香浓朴汤

  (出御药院方)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藿香叶浓朴(去粗皮用生姜二两切片枣十枚擘破同煮半日取出去姜枣锉焙)甘草(生锉)半夏(浆水浸一宿切汤洗七遍入粟米一协议炒黄去米)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京三棱丸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京三棱(灰火内炮乘热捶碎)益智(去皮各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麦(微炒半两)陈曲(捣作粗末微炒)人参(各半两)上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用生姜枣汤送下。

  人参藿香汤治脾胃气虚弱。呕逆不下食。

  人参(一两)藿香叶(半两)白术丁香枇杷叶(拭去毛微炙)高良姜(各一分)甘草(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见食呕吐。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红豆蔻(三分去皮)茅香花(三分)人参(一两去芦头)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

  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人参丸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人参饮子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食即呕吐。

  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一分炙微赤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薤白(十四茎)生

  调中丸

  (出宣明论)

  治脾胃虚。止呕吐。宽利胸膈。

  青皮红皮(各一两)大黄(二两)牵牛(三两)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温水下。空心食前服。

  丁香附子散

  (出宣明论)

  治脾胃虚弱。胸膈痞结。吐逆不止。

  附子(一两煮)母丁香(四十九个)生姜(半斤取自然汁半碗)上用附子钻孔四十九个。以丁香刺上面填内。将生姜汁用文武火熬尽。取大萝卜一个取一穴子。入附子又填内。

  萝卜盖之。又用文武桑柴火烧香熟为度。取出切附子作片子。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一钱。米汤一盏调下。日进三服。

  参香散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人参丁香上等分。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空心热米饮调下。

  辛香散治脾胃虚弱。呕哕寒痰。饮食不下。

  细辛(去苗叶半两)丁香(一分)上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煎柿蒂汤调下。不拘时候服。

  五灵脂丸

  (出肘后方)

  治吐逆。粥食汤药不能下者。可以应用此候效。摩丸。

  用五灵脂不拘多少为末。狗胆汁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煎热生姜酒化下。先煮温粥饮半升。令病患乘药势便以粥送下。左手以药与患人吃。不得嗽口。右手急将粥与患人吃。

  不

  治脾胃虚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诸饮不下。

  (出肘后方)用粟米半升杵细。水和丸如梧桐子大。煮令热。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

  强中丸

  (出简易方)

  治脾胃宿冷。呕哕恶心。噫气吞酸。心胸痞满。停痰留

  饮。胁肋刺痛。

  神曲(炒)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麦(炒)干姜(炮)良姜(用少油炒各二两)半夏(三两汤泡)上为细末。面打稀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姜汤熟水任下。加缩砂二两尤妙。

  人参藿香汤

  (出和剂方)

  治男子妇人脾胃气弱。呕吐哕逆。饮食不下。手足逆

  冷。涎痰稠粘。又治欲喘不喘。欲呕不呕。彻心愦愦。闷乱不安。或瘴疟诸疾。水浆粥

  药。入口便吐。服之立效。久病反胃服百日安。此药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吐

  呕。

  藿香叶人参(切片各六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二两半)上为粗末。入人参和匀。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孕妇忌。

  神曲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阴阳不和。脾胃虚弱。气不升降。呕吐泄泻。胁肋

  刺痛。心腹胀

  治胃气弱不下食至效

  (出本草)用合鲋鱼为羹食之。

  

  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附论)

  夫水谷精微。化而为血气。外荣肌体。内充脏腑。脾胃气和。则能行其津液而充养肌肉。

  若

  方

  白术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久弱。不思饮食。肌体羸瘦。腹胁疼痛。面色萎

  黄。

  白术(一两)槟榔(三分)诃黎勒(煨用皮)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三分)木香(半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白芷(半两)肉豆蔻(去壳)桂心(各三分)丁香(半两)当归(一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缩砂(三分去皮)黄(一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一两)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腻、湿面。

  草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久虚。四肢无力。腑脏虚损。不欲饮食。日加

  羸瘦。体虚颤草豆蔻(去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桂心(半两)人参(一两去芦头)附子〔二两(三分)炮裂去皮脐〕白茯苓(三分)白术当归(锉微炒)枳实(麸炒微黄各半两)浓朴(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芎柴胡(去苗)桔梗(去芦头)白芍药黄(锉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猪肉、犬肉。

  诃黎勒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久虚。腹胁胀满。肌体羸瘦少力。大小便不

  调。或加气促吃食减。

  诃黎勒(煨用皮)木香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川大黄(锉微炒)当归(锉微炒)牛膝(各三分去苗)桔梗(去芦头)肉桂(去皱皮各三分)干姜(炮裂锉)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锉)白术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白芍药(各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煎

  丁香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四肢少力。或时痰逆。不思饮

  食。

  丁香高良姜(锉各三分)浓朴(二两去瓤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草豆蔻(去皮)白术人参(去芦头)黄(锉)白茯苓肉桂(去皱皮)附子(炮裂去皮脐)诃黎勒(煨用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三分)半夏(汤洗七遍去滑)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

  补中黄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黄(锉)白茯苓(各三分)桂心(半两)山茱萸白术(各三分)麦门冬(去心焙)当归(锉微炒)五味子(各半两)石斛(去根锉)人参(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三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牛膝(去苗)熟干地黄薯蓣(各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枣汤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腻、牛犬肉。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久弱。肌体羸瘦。或加劳气。大肠不调。有时痰

  逆。不思饮食人参(一两去芦头)柴胡(一两半去苗)白茯苓(一两)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一两)桔梗(一两去芦头)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用)五味子黄(锉)当归(锉微炒)槟榔(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三分)半夏(一两汤浸七遍去滑)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沉香丸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

  沉香(锉)附子(炮裂去皮脐)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白术芎肉豆蔻(去壳)香子(微炒令香)胡椒陈曲(炒)桃仁(去双仁皮尖炒各一两)楝实(取皮肉炒二两)阿魏砂(无石者佳各半两研)上除砂、阿魏外。捣研为细末。将砂、阿魏用好酒二(三)升。银铜石锅内熬成膏。和上件药丸如梧桐子大。早晨晚间空腹时。茶酒盐汤嚼下二十丸。

  人参丁香散

  (出医方大成)

  治大人小儿。呕吐不已。粥饮汤药不下。凡呕吐之

  病。皆因三焦不调。脾胃虚弱。冷热失和。邪正相干。清浊不分。阴阳错乱。停痰留

  饮。不能运化。胸膈痞满。呕逆恶心。腹满胀痛。短气噎闷。咳逆痰水。噫醋吞酸。不

  思饮食。渐至羸瘦。及疗女人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憎闻食气。呕吐烦闷。

  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胜持。多卧少起。又治久病羸弱。脾胃虚极。中满呕逆。全

  不入食。并宜服之。

  白芍药(半斤)当归(去芦)丁香丁皮山药(各四两)肉桂(去皮)蓬莪术人参(去芦各二两)干姜(炮)茯苓(去皮)香附子(炒)白术甘草(炙各四两)上咀。每服同煎四分以下。温服。更宜量岁数加减与之。常服和脾胃进饮食。

  黄煮散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美饮食。长肌肉。去虚倦。强心力。

  黄(锉二两)人参白茯苓(去黑皮)葛根(锉)浓朴(去粗皮生姜二两取汁涂慢火炙尽各一两)诃黎勒(炮去核一两半)木香甘草(炙各半两)半夏(三分水洗七遍去滑生姜一两半取汁浸一宿焙干)干姜〔炮一钱(分)〕上杵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擘。煎至七分。不拘早晚温服。

  肉豆蔻丸治脾胃虚弱。肌体羸瘦。

  肉豆蔻(去壳一分)诃黎勒(面裹火煨取皮一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防风(去叉)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芎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藿香叶独活(去芦头各一分)石硫黄(一两别研)上除硫黄外。细捣罗为末。同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汤下三十丸。

  人参汤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

  人参半夏(汤洗七次去滑生姜汁制)草豆蔻(去皮)大腹皮(锉)前胡(去芦头)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芍药白茯苓(去黑皮)当归(切焙)上各等分。

  粗捣筛。每

  思食补益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不思饮食。肌体羸瘦。四肢无

  力。

  人参(去芦头)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黄(锉)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桂心(半两)木香(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

  以

  调中思食丸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

  陈曲(捣碎炒黄色)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人参麦(炒黄色)钟乳粉槟榔(大者锉)白术半夏曲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上除钟乳别入外。捣罗为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

  陈橘皮煎丸治脾胃虚弱。面黄肌瘦。腰膝疼痛。寒痰呕逆。腹胁癖气痛。

  陈橘皮(一斤用水浸去白焙干杵为细末醋一斗熬成膏入后药)沉香(锉二两)干姜(炮制)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各四两)荜茇(锉二两)当归(洗切焙干取二两)京三棱(炮熟锉二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黑色四两)上九味捣罗八味为细末。用陈橘皮膏和

  附子丸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食不消化。不能饮食。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桂心(三分)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一分炙微赤锉)当归(三分锉微炒)小麦曲(二两微炒令黄)川椒(二两去目及闭口炒出汗)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姜枣汤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腻、犬肉。

  团参丸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

  团参白术山芋枣(焙干为末)陈仓米(炒黄色各一两)甘草(炙一分)草豆蔻(去皮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樱桃子大。米饮嚼下一丸。日三服。

  山芋丸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补不足。进饮食。

  山芋(锉一两)五味子(净拣三分)黄(细锉一两)白术(三两)人参(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

  香朴丸治脾胃气虚弱。面黄肌瘦。小便频数。脐腹疼痛。不能饮食。

  沉香(锉)香子(炒各二两)浓朴(去粗皮五两)附子(去皮脐生用)蜀椒(取红各二两)上除红椒、沉香、香子外。二味用浆水六升。青盐三两。生姜三两切作片子。同于银锅中煮令水尽。曝干。入红椒、沉香、香子捣罗为细末。以水浸炊饼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蜀椒丸治脾胃气虚弱。多困羸瘦。面黄口淡。不思饮食。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十两)浓朴(去粗皮用十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熟细锉)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二两)盐花(十两)上以水一斗。于银石器内以文武火熬。候水尽为度。焙干同杵为末。炼蜜并糯米粉同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酒下。空心服。

  如大肠滑泄。生姜米饮下。

  椒朴丸

  (出德生堂)

  治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或足发虚肿。或日渐羸瘦。四肢衰

  倦。吐利无节蜀椒(去目并闭口者)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香子(炒)青盐(淘去沙取净各二两)上以水二升。煮令干焙燥。捣罗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米饮下。或盐汤下。病深者日三服。诸方集重载椒朴丸。有加附子者。有加干姜之类者。皆不快捷。此方精要与病相当如神。慎勿增他药。予中表许君。病脾逾年。通身黄肿不能起。

  全不嗜食。其甥为本道转运使。日遣良医治之都不效。有傅主簿传此方。服十许日渐安。

  自尔常服。肌肤充实。嗜饮美食兼人。面色红润。年六十余。日行数十里。强力如少年。凡药之中病处。人多不测。看不上面。自有奇功。多因增益他药却致不验。此难可以意度也。

  一方治通身黄肿不能起。全不能食。服之立愈。

  粟附丸治脾胃气虚弱。四肢倦怠。肌体瘦弱。脏腑受湿。大便频数。全不思饮

  食。

  陈粟米(一升)附子(一两共得两枚者)上同于锅铫内入水煮令附子透。取出附子切作片子。焙干。又别取陈粟米半升。水淘令净控干。文武火炒令香熟。同附子碾为末。却取元煮附子者粟米粥。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陈橘皮汤下。空心食前服。

  羊肉补真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脾胃久虚。荣卫气涩。精神昏闷。肌体羸瘦。

  全不入食。

  羊肉(晒干者十两)当归(洗焙)白术神曲(炒三味各二两)丁香茴香(炒)肉豆蔻(面裹煨香)缩砂仁干姜(炮)肉桂(去粗皮以上六味各一两)糯米(半升炒黄)上件为细末。次入羊绞肉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温米饮下。不拘时候。

  健脾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脾胃久虚。心腹疼痛。胁肋胀满。脏腑溏泄。停

  饮。食不消。恶丁香甘草(各半两)肉豆蔻(面裹煨香)细辛(去叶土)附子(炮裂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吴茱萸(汤洗七次微炒)干姜(炮以上六味各一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制二两)上件为细末。煮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服。

  治脾胃肠

  (出本草)以邪蒿煮令熟。酱醋食之。

  

  脾胃壅热呕哕(附论)

  夫脾气壅实。胃中有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胸膈烦满。痰饮积聚。则成呕哕。此皆气力强盛之人。肌肤充满。脾胃之中。久多积热。致上焦不利。故令呕哕也。

  方

  枇杷叶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气壅。痰滞呕哕。见食即吐。

  枇杷叶(一两拭去毛炙微黄色)木通(半两锉)前胡(半两去芦头)人参(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去心)麻仁(半两)犀角屑(半两)赤茯苓(三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壅热。呕哕不下食。纵食。良久即吐。

  麦门冬(二两去心)赤茯苓(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净)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茅根(二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前胡(半两去芦头)枇杷叶(一两拭去毛炙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

  陈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下食。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半两)麦门冬(三两去心)人参(一两去芦头)泽泻(半两)紫苏茎叶(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出圣惠方)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葛根(一两锉)芦根(一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微炙)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

  入生姜

  芦根饮子

  (出圣惠方)

  治脾胃积热。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

  芦根(二两半锉)麦门冬〔二(三)两去心〕人参(一两去芦头)黄(一两)淡竹茹(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一两。以水一大盏半。入生姜三

  茅香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止。

  茅香花(三分)芦根(一两锉)麦门冬(三分去心)赤茯苓(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竹茹

  人参饮子

  (出圣惠方)

  治脾胃壅热。气满不能食。纵食呕哕。

  人参(去芦头)前胡(去芦头各一两)生姜(半两)粟米(半合)薤白(七茎)豉(半合)

  芦根散

  (出圣惠方)

  治脾胃壅热。呕哕不能下食。心神烦乱。

  芦根〔二(三)两锉〕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去心)茯神(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黄

  治脾胃壅热。呕哕不下食。心膈烦躁。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糯米(半合水淘生研)绿豆(半合水淘生研)生姜(三分研取汁)蜜(一合)新汲水(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