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夫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盖伤之浅者近而暴。伤之重者远而疾。疟者久疟也。是知夏伤有中阳经在火不能温。热则冰水不能寒。以先伤寒后伤风。故先寒而后热。名曰寒疟。病者先热后寒。

  躁烦自汗恶风。以先伤风后伤寒。风为阳。寒为阴。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病者但热不寒。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心气烦。手足热而欲呕。必渴。以伤于暑热。名曰瘅疟。病者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自汗。善呕。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及冒雨湿。名疟。病者寒多不热。但惨戚振栗。病以时作。此以阳虚阴盛。多感阴湿。阳不能制阴。名曰牡疟。五种疟疾。以外感风寒暑湿与卫气相并而成也。疟病内所因者。病者寒热颜色苍苍然。善太息。如死状。以蓄怒伤肝。气郁所致。名曰肝疟。病者心烦欲饮清水。反寒多不甚。乍来乍去。以喜伤心气耗散所致。名曰心疟。病者寒多腹中热痛。或渴。或不渴。不热不泄。肠鸣汗出。以思伤脾。气郁涎结所致。名曰脾疟。病者心寒甚。发热间喜惊。而有所以忧伤肺气。凝痰以致。名曰肺疟。病者手足寒。漉然腰脊痛。发热大便难。目以肾所致。名曰肾疟。五种疟疾。以脏气不和。郁结涎饮而成也。疟不内外因者。病者发寒热。

  一岁之间。长幼强弱或染时多生恐怖。名曰鬼疟。宜用禁避厌禳之法。病者乍疟。

  当随方土所宜治之。病者寒。善饥而不能食。满唯胃有者。盖饮食饥饱所伤胃气而成。世之谓食经年不瘥。瘥复再发。远行久立。不至微劳。力复。疾虽暂间。少劳便发。名曰劳疟。亦有数年曰疟母。疟备内外不内外三因。外则感四气。内所谓夏伤暑秋必疟者。此则因时而序耳。不不可拘也。夫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头痛而渴欲饮。身上发冷者。以阴阳上下交争。

  明虚则寒栗鼓颔。太阳虚则腰背头项俱痛。少阳气胜。骨寒而痛。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太阴虚厥阴虚。则腰腹热胜。悒悒不乐。阴盛则内寒。阳虚则外寒。一内热。一生于外。故中外皆热。此皆因外感寒暑食饥饱劳逸之所为也。病气与卫气并居。故病作内薄。所以日作。其气内则薄于五脏。横连于募俱出。故间作。以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日二十六日入脊内。其气上行。故曰益早也。疟在阴则寒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则晏不同。又邪气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则作则作。各随其所中而作。但卫气之所在与邪中。外气之所为也。除瘅疟纯热。寒疟先寒刺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与将过。皆不可治。以反伤正气。不可不知夫肺病为疟者。乍来乍去。令人必寒。甚则发热。善惊。如有所见。此肺疟证也。若人本来势令以手剔脚爪。此人必死。祸虽未及。呼曰行尸。此心病声之候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可疗者。明而察之。肝病为疟者。令人色苍苍然。气息喘闷。战掉如死。若人本来少于悲恚。忽尔嗔怒。出言反常。乍宽乍急。言未讫以手向眼。如有所思。若下节病。祸必至矣。此肝病声之候也。其人若虚则为寒风所伤。若实则热气所损。阳则泻之。阴则补之。脾病为疟者。令人寒则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则汗出。若其人本来少于喜怒。而忽反常嗔喜。无多言。自笑不答于人。此是脾病声之候也。不盈旬日。祸必至。肾病为疟者。令人凄凄然。

  腰脊痛而宛转。大便涩。身掉不定。手足寒热。若其人本来不喜不怒。忽然謇而好喜怒。反于常性。此肾已伤。虽未发觉。声其候也。见人未言而前开口。还开口不声。举手爪闸极腹。

  此肾病声之候也。虚实表里。浮沉清浊。宜以察逐而疗之。

  夫疟脉者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温药已。若脉数而紧者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虚娇切)然。热止汗出刺多月病户意刺足经。太阳疟羌活加生地黄汤。小柴胡加桂汤。阳明疟桂枝及白虎二汤。黄芩芍药加桂枝汤元胡枝加肝病面清脉弦。皮急多青则痛。形盛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以上是形盛。

  证取热疾项则苍宜桂涩恶寒。三焦伤也。治之以姜附汤。或四逆汤。久不愈为疟。暴气冲上。

  疟。太阳经桂枝汤证。形衰淹疾。羸瘦风痹。痿厥不能行也。

  夫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而小紧者。宜下。弦迟者宜温。浮大者宜吐。

  治成兽脾气一盛。自然平复。此证既愈。尤当节饮食。谨劳伤。妨其再作。如烟瘴之地。居人常患疟疾者。又当随其方土所宜药性。施以治法。客旅来居瘴地。宜服平胃散。草果饮。先以防之。

  凡富贵膏粱之家。病疟或间日或频日发。或热多寒少。宜大柴胡汤。下过三五行。次服白虎剂膈白病疟愈。

  夫先热后寒。可与解散风邪。如川芎白芷青皮紫苏之类。或细辛槟榔佐之。一证先热后寒此疟自生料暑胜消铄恒山合用能制疟一食疟剂。

  炎。

  言者用凉气之劳亏损气已充。继此经效疟丹。消癖丸。下之取愈。大抵疟之初得。三数日间。如火燎原。不可响迩。波涛汹涌。未易回澜。当俟其稍定。而图之。经所谓其盛者可待衰而已。疟方来。与正发及将解。不可投药。耗其真气。投药当于未发以前两时之先。或迟发日凌晨空心与之。诸疟之脉。大约尺寸俱弦。或浮数。或紧实。或缓涩。或虚迟。或左手濡而右手盛。或尺寸盛而关中濡。总前治法。弦数多热者。寒之。弦迟多寒者。温之。浮弦、浮紧、浮数其邪在表者。可汗。弦实沉实数实其邪在里者。可下。若夫调胃气利痰水分阴阳行三焦是又治法之纲领也。渴又水浆药入辄吐。人参煎汤效。亦犹有说焉。尝读二广摄生。见其论议若瘴疟若暑毒。每用疏转之剂。取下根源。果有先伤暑后发疟涉年余者。度其腹中有癖水。磨沉香下解毒雄黄圆。黑血如泥。泄下极臭。由是获愈。因知诸疟皆有根。在治法之外。又当随轻重而利导之。实者与巴豆大黄。虚者用养正丹辈。不然恒山于疟每每作效何耶。盖疟家多蓄黄水。恒山为能破其癖而下其水也。恒山治疟。罂粟壳治痢。人皆薄之。故也。然其痢日久腹中无痛。当涩肠。则岂容下。涩疟以痰水作恙。法当吐痰逐水。岂容不为之吐下。于斯时也。

  不有罂壳恒山之剂。其何以为对治乎。但中间有药补之耳。凡疟皆因停中。腹蓄黄水。惟水不行。所以寒热不歇。此疟家受病之处。治暑疟纯热。以香薷散加青皮北大黄两个。乌梅同煎。侵晨温服。寒疟多寒。以二陈汤加青皮良姜多用姜同煎。侵晨吞神保圆五粒。并欲取下毒水以去其病根。寒热自解。发疟呕吐。勿用恒山。有中年人。脏腑久虚。大便常滑。忽得疟疾。呕吐异常。惟专用人参。为能止呕。其他疟剂。并不可施。遂以茯苓二陈汤加人参缩砂白豆蔻进一二服。病患自觉气脉颇消。于是寒热不作。盖白豆蔻能消能磨。流行三焦。荣卫一转。寒热自平。继今遇有呕吐发疟之证。或其人素呕。而发疟。

  谨勿用恒山。惟以生萝卜生姜各研自然汁半盏。入蜜三四匙。乌梅两个同煎。吞局方雄黄丸三四粒。候其利下恶血痰水。即以人参、川芎、茯苓、半夏、缩砂、甘草调和之。万一呕不止而热不退。却用真料小柴胡汤多加生姜主治。其或呕吐大作。而又发热但先为治疟。热呕自定。仍以小柴胡汤继之。

  疟有水有血。水即水饮也。血即瘀血也。惟水饮所以作寒热。惟瘀血所以增寒热。恒山逐水或大于内疟证寒热不歇。不息有根。凡疟固当以风寒暑湿而治之。或汗。或下。或吐。或泻。活人方根在故也疏利常山治疟。须用佐。疟家多蓄痰涎黄水。恒山为能吐之利之。是故然耳。其有纯热发疟。

  或获以此者焉之治疟总要。不过吐汗下。当下而下不尽。腹中尚有余痛。或大便一泄之后。不复再泄。

  但时须使一身皆汗究竟收效必矣又再发者。

  已。二药并其何厉之热用凉药之。一方柴胡退热。不及黄芩。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瘳。世俗治热。例用柴胡。最为稳当。至于黄芩用黄剂。

  调血

  

  诸疟(附论)

  夫人五脏疟有寒热痰鬼。及山岚瘴气。诸疟原其受病。皆因调摄失宜。阴阳交争。寒热竞作

  方

  虎头骨丸治一切疟疾。

  虎头骨(三两涂酥炙黄)朱砂(一两细研)常山(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牡蛎粉(两炮裂去皮脐)大黄(大

  天灵盖丸治一切疟发歇寒热。神思昏闷。晓夜不得安静。

  天灵盖(一两)阿魏(半两)朱砂(一两细研)麝香白芥子(半两)安息香(三分)砒霜豆(七粒去皮如皂荚

  虎骨常山丸疗疟不瘥。

  虎头骨(炙)常山甘草(炙)鳖甲(炙)乌梅葳蕤白薇升麻茯苓石膏(研)知前日晚三

  麻黄白术散治伤寒温暑湿。滞留经络。与卫相并。病以日作。寒热交煎。

  麻黄(去节汤泡)白术(去芦)茯苓桂心(各一两)陈皮青皮(去瓤)桔梗(去芦)白三盏。

  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当发日。空心一服。临发一服。亦治时疫。

  乌梅丸治一切疟。无问远近。

  乌梅肉(炒)甘草(炙锉)虎头骨(炙各二两)人参桂(去粗皮)常山肉苁蓉(酒浸切(炮制去皮脐

  常山丸延年疗疟。

  常山(四分)青木香(四分)蜀漆(一分)牡蛎(二分熬)大黄(二分)乌梅肉(一分熬)捣筛。

  蜜和丸血物、

  雄黄丸治一切疟。寒热发歇不定。痰逆不下饮食。

  雄黄(一分细研)虎脂(一分销令熔)砒霜(一分细研)天灵盖(一分生用)猢狲头骨(丹(一分)绯帛系

  鳖甲煎丸治疟疾

  乌梅丸疗疟。无问温瘴、痰疟。悉皆主之。

  乌梅肉(二两)常山(二两)鳖甲(二两炙)香豉(二两)蜀漆(二两生用一作)川椒人稀饧)上捣方

  克效饼子

  (出和剂方)

  治一切疟疾。发作有时。先觉身欠。乃作寒栗鼓颔振。

  颐。中外皆寒

  烦闷满欲呕。或先热

  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甘草()荷叶()定粉(研)龙脑(研)绿豆末麝香(研各半两)金箔(三十五片为捏匾。

  以日

  驱疟饮子

  (出三因方)前胡柴胡(各四两)桂心桔梗浓朴(姜制)半夏(汤洗去滑各三两)黄干姜(炮)温服。

  草果饮

  (出百一选方)

  治疟。

  大枣(十个)草果(五个去皮)半夏(十枚汤洗七次)生姜(三十块连皮)乌梅(十个打碎)(三寸去粗皮又服

  恒山酒治疟方

  恒山鳖甲(醋炙去裙各三分)虎头骨(炙半两)豉(炒半分)桃枝(一握)柳枝(一握)以酒一升。浸一

  桂枝黄芩汤

  (出医方大成)

  治疟服药寒热转大者。知太阳、阳明、少阳。三阳

  合病也。

  甘草黄芩人参(各四钱半)半夏(四钱)柴胡(一两二钱)石膏知母(各五钱)桂枝其邪气气汤久

  加减七宝饮治一切疟疾。热多寒少者。

  恒山(醋制炒)槟榔草果仁甘草浓朴(姜制)乌梅青蒿知母上等分。

  咀。

  截疟饮。专治诸疟疾。

  恒山草果槟榔柴胡黄鳖甲乌梅(少许用二个)加甘草上等分。酒一盏。

  煎至

  知母丸治疟疾。

  知母(焙)乌梅肉(炒各一两半)肉苁蓉(切焙)恒山豉(炒各二两)甘草(炙锉)人参

  乌梅饮子治温疟劳疟。

  乌梅(七枚)桃柳心(各七茎)葱白(七茎)豆豉(一合)甘草(四分)柴胡(四分)知母滓。

  顿服

  撩隔汤治疟。

  恒山(三两)甘草(二两炙)松萝(二两)乌梅(十四枚)黄芩(二两)瓜蒂(十四枚)栀藻、生葱、生菜、菘菜等。

  七珍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疟后。及伤中暑后。宜服此壮胃养气进食。温平。

  服之十日外。

  人参(去芦头)白术黄山芋粟米(微炒)甘草白茯苓(去皮各半两)上为末。每一两蒸

  七宝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男女妇人一切疟疾。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

  寒多热少。或

  发。或间日发。或

  。

  恒山浓朴(姜制)青皮陈皮(并不去白)甘草槟榔草果仁(各等分)上咀。

  每根据前煎滓。一方

  又方

  用乌梅、良姜、陈青皮。寒者如本方。热者去陈青皮用乌梅青蒿或加知母等分。煎尤好。

  草果饮

  (出德生堂方)

  诸疟通用、加干姜。治寒疟。脾疾初愈。服此进食理脾

  。草果白芷良姜青皮川芎紫苏叶甘草(炒等分)上锉散。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

  柴胡桂姜汤

  (一名姜桂饮子)

  治疟或有寒者。但寒不热者。并治痨疟。亦治久

  不愈者。

  北柴胡(四钱)黄芩桂(各一钱半)栝蒌根(二钱)牡蛎(打碎炒)甘草干姜(各一钱)热者。

  夫肝郁

  七圣散

  (出续易简方)

  专治诸疟疾。重者不过三服。

  槟榔(一个最小者炒)乌梅(七个)杏仁(十个去皮尖)姜(十片)小枣(七个去核)草果面东正

  人参养胃汤

  (出医方大成)

  治疟疾寒多热少者。必须先用此药发散。然后用四

  兽饮之类截之

  四兽饮

  (出如宜方)

  治五脏气虚。喜怒不节。劳逸兼并。致阴阳相胜。结聚涎

  饮。与卫气相半夏(汤去滑)茯苓人参白术草果橘红(各等分)甘草(减半)上同枣子乌梅生姜水术个不分寒水槟恒宜用白腊茶清调。临发日早晨进之。当日或大作。或不作。皆是其效。须早用之。为佳。不然连绵不已。遂致因循。若积日既久。变成劳疟者。宜灸膏肓。

  人参木香汤治脾胃有积。久不克化。或元有此证。遂成寒疟之疾。或先寒后热。

  或先热后

  之。

  人参木香官桂白术茯苓黄连附子柴胡黄浓朴甘草麻黄(各三钱)同煎至

  知母饮

  (出圣惠方)

  治疟。

  知母(焙)鳖甲(醋炙去裙)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附子(炮制去皮脐)恒山野狼牙(十九粒。隔夜浸

  虎头骨丸

  (出圣惠方)

  治一切疟。

  虎头骨(一两半涂酥炙黄)砒霜(一分细研)桃心(一百二十枚干者)桃奴(七枚)腊月猪上药一处令食热

  恒山饮

  (一名截疟鬼哭恒山饮出德生堂方)

  治疟疾。凡疟疾之疾。盖因外邪客

  于风府。生冷

  或间日一发。寒则

  干。脊骨酸。肠鸣腹痛

  合者。极佳。

  知母恒山草果甘草(炙各二斤)良姜(二十两)乌梅(去仁一斤)上为散。每服三钱虚处。将药露家。否则移房

  荔枝膏

  (出御药院方)

  治疟疾。

  乌梅(八两)桂(十两)乳糖(二十六两)生姜(五两取汁)麝香(半两)熟蜜(十四两)少时。

  青皮饮

  (出百一选方)

  治远近疟疾如神。

  恒山(鸡骨者)青皮(去瓤)乌梅(去核)槟榔(鸡心者)草果(去皮)甘草(炙)上等分忌热每用三点心陈皮

  五行神验丸治一切疟疾。

  淀花(二两东方)桂(一两南方)干姜(一两西方)巴豆(一两北方)硫黄(一两中央)麝香一麝以绵裹香火灸令热。男左女右预前带安耳中。便利时。除去。净手后。再安耳中。不得女子捻触。女子患。男子与安。日忌一切荤腥果子。一方无麝香。

  醇汤疗疟。

  生姜(三两)乌梅(三七枚擘一方十四枚)甘草(二两炙)桂心(二两)恒山(三两)荷升曰神良

  朱砂丸

  (出圣惠方)

  治一切疟疾。久不瘥者。

  朱砂阿魏乳香砒霜(各半两)麝香(一分)豉(一两别研如膏)上研令细。

  以豉并软

  恒山乌梅汤

  (出肘后方)

  疗疟。隔痰不得吐。宜吐之。

  乌梅桂心芫花半夏恒山(各半两)豉(五合绵里)上切。以酒三升。水四升合煮。

  大黄丸治疟。

  白驴蹄(二分熬)大黄(四分)绿豆(三分)砒霜(三分)光明砂(半分)雄黄(一分)上

  辟邪丹

  (出宣明论)

  治岚瘴鬼疟。并平日疟疾等。

  绿豆雄黑豆(各四十九粒一作小豆)信砒(半钱别研)黄丹(一钱为衣)朱砂(二粒)上汁服后大段者只微寒。若小可。便绝去也。当发日服。忌荤腥。三日一服。孕妇不可服。一方有雄黄。

  麻黄桂枝汤

  (出医方大成)

  治疟。如夜发者。

  麻黄(一两去节)甘草(炙二钱)黄芩(五钱)桂(二钱)桃仁(三十枚去皮尖)上为末。

  故桃

  妙应丹

  (出三因方)

  专治诸疟。无问寒温久近。悉主之。

  黄丹(三分炒)木香(为细末)青皮陈皮吴茱萸(各半两米醋二升熬青皮以二三味至一服十醋糊

  趁鬼丹

  (出宣明论)

  治一切疟。

  信砒(一钱)大豆(七钱)雄黄轻粉荷叶(各半钱)甘草(一寸)上为末。

  酒水为丸。

  日服

  万安散

  (出济生方)

  治一切疟疾。得病之初。以其气壮进此药以取效。气虚胃

  弱。及妊妇。

  苍术(泔水浸去黑皮锉炒)浓朴(姜制炒)陈皮(去白)槟榔恒山(酒浸一宿)上各一钱半重。和匀。用水二盏。酒一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夜露一宿。当发日。分作二

  加减柴胡汤

  (出卫生方)

  治疟寒热头疼。胸满咽干。休作有时。临时加减。

  柴胡(茸二两)黄芩甘草人参半夏(汤洗各切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服之

  辰砂丹治大人小儿诸种疟疾。须端午日侵晨。于净室焚香斋戒沐浴。静心修合。

  明雄黄(半两)明砒(五钱同研极细)绿豆粉黑豆面(各一两)朱砂(二钱留半为衣)上忌白虎加桂汤。三服而愈。

  不二散治疟疾。

  紫河车(二钱)绿豆粉(半两)甘草(一钱)薄荷(二钱)信(一钱)上一处为末。星月上

  一字散治男子妇人小儿日近疟疾。寒热。或隔日发。于未发日临夜服。朝日发于

  未发时临

  。调药。舌头管仲(一两半)黑豆(一两半)甘草(半两)绿豆(一两半)信(七钱)上为细末。每服用

  恒山散

  (出经效济世方)

  治疟疾。

  真恒山干青蒿乌梅赤芍药甘草(炙)上等分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

  白虎加桂汤治疟疾。必多于热方。

  鳖甲散治疟疾。此病之候。乃有类种。亦有宿患癖。饮食失宜。因节气初交。

  亦生此病

  。内有宿病。

  此疾。以要言之。

  羸。病有轻重。自须斟

  。手足逆冷。口鼻喉舌干

  有时。可不省察。其发作日有鳖甲(三两生用)恒山(二两)甘草(二两炙)松萝(二两)桂心(二两)上为散煮乌梅汤

  当归散治疟。又审自候。若体力全强。日再服。每服皆取吐。自觉气力不甚强。

  则每服取

  寒温。将息并

  之。取利。

  当归(五两)白术(五两)细辛(四两)桂心(三两)大黄(五两)朴硝(四两)上为散。

  葱、

  鬼箭羽丸治疟又根据前鳖甲散取吐。当归散利后。虽经吐下。病源尚在。如更吐利

  。又虑细辛(四两)橘皮(四两)鬼箭羽(拆看如金色者二两)白术(五两)桂心(四两)地骨皮蜜丸。如梧子大良久

  疗疟丸

  (出肘后方)恒山(三两)甘草(二分炙)知母(四分)上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未发前服十五丸。

  即瘥

  小柴胡加桂汤(出医方集成)治疟疾。先寒后热。兼治之。

  柴胡(八两)桂(去粗皮)人参甘草(炙)半夏(洗七次切)黄芩(各三两)上锉如麻豆若

  桂枝羌活汤

  (出医方大成)

  治疟疾。处暑前发。头疼项强。脉浮。恶寒有汗。

  桂枝羌活防风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迎发

  桂枝石膏汤

  (出济生拔萃方)

  治疟先寒后热。热多寒少。

  桂枝(五钱)石膏知母(各两半)黄芩(一两)上为末。分三服。每服水一盏。

  同煎服。间日者。邪气所合深也。

  加减四逆汤治疟疾泻痢并作。合潮者。乃时邪疫之气流运之所变也。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柴胡芍药甘草枳实(麸炒黄各等分)上咀。小便涩。加茯苓。痢后重加薤白十寸汤。

  麻黄羌活汤治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

  麻黄(去节)羌活防风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水煎。如吐加半夏曲等分。

  节金饮子治疟疾。寒热愈后。调理脾胃。

  浓朴(去皮姜汁炙)苍术(泔浸)甘草(炙各三分)陈皮(去白炒黄色半)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一方加草果。倍用苍术。名草果平胃散。

  黑虎散治疟。

  片子姜黄良姜干姜(各一两)巴豆(三十粒新者二五粒去壳)上将上三药锉与巴豆一处临发时再进一服。炒药须是黑焦。生即令人泻。

  四将军饮治疟作时仆厥。手足俱冷。昏不知人。一时救急。用之有验。撼掖不醒

  。是中心附子(一两炮去皮)诃子(四个去核)陈皮(四个全者洗)甘草(四寸炙)上为锉散。

  每服昏急救

  如圣饮治疟。及有孕妇人。患者无不愈。

  甘草(炙)柴胡(去苗)常山乌梅(各等分)上锉碎。用银器或砂石铫。当发日。绝早以气未

  温脾散治疟。发热不退。

  紫河车绿豆(各一两)甘草(半两)砒(一钱半别研)上为细末。后入砒研匀。

  每服半钱卫生三五救人黄。

  亦可

  常山大黄汤疟结实积热。烦扰。逆冒。寒热但多。绵困笃。

  常山甘草(炙)前胡大黄(各三两)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下大黄煎取三升。

  分

  豉心丸疗疟。

  香豉(五合熬令色变)常山(三两)大黄(三分)附子(三分炮)上捣筛蜜和丸。如豆大。

  停痰

  常山槟榔饮治疟。

  常山(一大撮)槟榔(一个)草果(半个)甘草(三寸)上水一盏半。酒半盏。

  或加乌梅一

  神圣药师饼治疟疾等证。

  人言(钱半)雄黄(钱半)白面(七钱半)干胭脂上各研极细。滴水丸。为饼子如棋子大。

  小加减

  仙灵散治疟疾。 常山(二钱)甘草(钱半)槟榔(二个)黑豆(四十九粒)上为末。先用酒一小盏。

  煎干后。

  麝香丸治一切疟疾。

  臭黄(一两)黄丹(一两)朱砂(半两)麝香(半两)上细研用粟米和丸。如绿豆大。

  阴干

  胡粉丸治一切疟。

  豉(一分研如膏)黄丹(半两)胡粉(半两)砒霜(一分)上同研令细。以软饭并豉膏同丸

  硫黄丸治一切疟疾。

  砒霜(半两)硫黄(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半两)上研细于铫锅内。先布盐末于中。

  筛出火细研。用饭和丸。如绿豆大。大人用醋汤服三丸。青带系三丸于臂上。男左女右。小儿服一丸。系一丸。

  牡蛎汤治壮疟者多寒。

  牡蛎麻黄(各四两)蜀漆(三两无常山代)甘草(二两)上先洗漆三过。去腥。

  咀。

  以水八升煮蜀漆麻黄得六升。去沫。内余药煮取二升。饮一升即吐。不吐复饮。

  麻黄汤专治疟须发汗。

  麻黄栝蒌根大黄(各四两)甘草(一两)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未发前食顷一服。临发一服。服后浓覆取汗。

  断魔如圣丹治疟疾。

  信(一钱)蜘蛛(大者三枚)黑豆(四十九粒)上为末。同研细。滴水丸。如豌豆大。

  来日

  白芷汤治疟身热目疼。热多寒少。脉长。睡卧不安。先以大柴胡汤下之。微利为

  度。如下白芷(一两七钱)知母(一两七钱)石膏(四钱)上为末。水煎。

  地黄丸治一切疟疾。

  地黄汁(一斤)砒霜(研半斤)蜡(少许)上先将地黄汁于瓷器中暖。候沸。入砒霜。

  不住热物

  麻黄白术汤治感风发疟。

  麻黄(去芦)官桂青皮陈皮川芎白芷半夏曲紫苏茯苓白术北桔梗甘草至八分

  大黄丸治一切疟。

  大黄(二两)巴豆(一两去皮熬令黑色研如泥)朴硝上捣筛。大黄朴硝。然后纳巴豆以蜜

  桃仁常山丸疗一切疟疾。

  桃仁(二两生用)常山(二两)豆豉(二两)上各捣五六百杵。又和捣六七百杵。

  然后点好以吐须患

  巴豆丸治疟疾。

  巴豆(一枚去心皮)麝香(如巴豆大)枣(一枚去皮)上各捣成丸。如梧子大。

  先热发。

  服

  如圣丹

  (一名辰砂丹)

  治疟疾。

  人言雄黄黄丹(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字。早晨空心服。一方用雄黑豆九十八粒。水猪、鱼

  砒霜丸治一切疟疾。

  砒霜(一分细研)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豉(半两炒干)上为末。入砒霜以软饭和丸

  蜀漆散治疟多寒者。牡疟也。

  蜀漆云母龙骨(各等分)上捣筛为末。未发一饭顷。以酢浆服半钱。临发服一钱。

  温疟

  白扁豆丸治疟疾。

  白扁豆(一两炒)绿豆(二两炒)好信(五钱醋煮)上为末。入白面四两。水和丸。如梧

  白姜散治疟疾。

  白姜良姜(半生半炒各半两)穿山甲(三钱炮)上为末。每服二钱。猪肾酒调下。

  治疟无问新久方。

  鼠尾子车前子(各一虎口)上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未发前服尽。

  胜金散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盖因外邪密藏于脏腑。生冷之物。内伤脾胃。或

  先寒后热

  并发。或发后

  喘急。口干咽苦。

  背膂疼痛。肠鸣腹痛。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并皆治之。

  槟榔常山(酒浸蒸焙一斤)上为末。水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于发前一夜。

  热羹晨午

  常山丸

  常山(十六两为末)鸡卵(十五只)上用鸡卵清和末为丸。治证服饵。一如前法。

  名胜金丸

  疟神丹治诸般疟疾。

  信砒(一两)雄黄(一钱)上以五月五日。用粽子尖。左右三千下。日未出。不令鸡犬妇人

  红散子治疟须当发日。早晨服。

  黄丹(炒色变)建茶(各等分)上各和二钱。白汤调下。或温酒调下。入茶。

  疟丹

  雄黑豆(四十九粒重五日井水浸次日取起去皮晒干研为膏)真砒(一钱研细入豆膏内研匀)忌见于右

  胆仰丸治一切疟疾。

  常山(四两)草果(二两各烧存性)上为末薄糊为丸。如梧子大。临卧冷酒下四十丸。

  五更

  截疟方

  (出仁存方)五月五日。天未明时。采青蒿阴干后。日晒为末四两。桂一两末。和匀每服二钱。发前酒调

  瓜蒂散

  (出仁存方)

  治疟疾。

  瓜蒂(一个)穿山甲(一片瓦上焙干)上为末。欲发前男左女右。鼻内一豆许。

  恒山散

  (出杨氏家藏方)

  吐疟。

  恒山(二两水煮曝干)甘草(一两半)上水煎空心服。

  治疟疾方

  (出百一选方)白附子陈皮(去白各等分)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先吃少饮食了。歇定服。微吐即止

  怯邪丹

  (出百一选方)

  治疟。

  五月初四日。拣黑豆冷水浸至端午日早。用好砒霜一两。一顺手研极细。入生黄丹二两相和水送等丸

  治疟方

  (出直指方)用二陈汤二贴。加恒山二钱分作两服。每服姜七片枣二枚乌梅二枚水一碗。煎至六分。

  候微

  治疟疾如神方

  (出经效良方)黄丹大蒜(小者亦可)上二味先将大蒜碎。后入黄丹为丸。朝东吞。一方去热蒜皮再大。

  神圣丹

  (出圣惠方)

  治疟疾。

  用大蒜一头分开四片。纳巴豆肉一粒。湿纸裹煨熟。去巴豆。入黄丹为丸。如鸡头米大。

  每发

  鬼哭丹

  (出本事方)

  治疟疾不问一日一发间日一发或三日者。多寒少寒。多热

  少热。头疼渴人言(一钱研末)新绿豆(一两为末)二味搅匀。以无根水搜为一丸。如皂荚子大。

  却将黄

  神惠方

  (出经验良方)

  治疟。

  青蒿叶(端午日采阴干)香薷(各等分)上为细末。如先寒用酒热服。先热用冷酒服。

  遇发

  治疟方

  (出肘后方)用桃仁一百枚去皮尖。于乳钵中细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黄丹三钱。丸如梧子鸡

  治疟不痊方

  (出博济方)干姜高良姜上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钟煎至七分服。一方炒令黑色为末。发时调

  治疟

  (出十便良方)用麝香少许研黑。书额上去邪辟魔。

  朱砂丸

  (出圣惠方)

  治一切疟。

  朱砂(一两)蜀常山(三两并须精上大秤)上各捣筛毕。别取朱砂瓷器中。研细可一日。

  研随意坐卧。无酒。饮下亦得。唯须得暖将息。病患气力强。仍不废行动者。则须于当发日服之。如俟日西发者。临发之日勿食。平旦服三丸。巳时服三丸。午时服三丸。则瘥。若不瘥。必定轻微。更服则瘥。余时发者。准皆服之时任意消息。其病患气微弱者。不得临发日服。应预前一日服之。如俟明日发者。今日平旦空腹服三丸。至斋时食一碗粥。至日西更服三丸。至日暮复食一碗淡粥。并不得饱食。至一更尽服三丸。至平明食一碗粥。至斋前更进三丸。不得食。至午时更进三丸。必瘥。瘥后三日以来。唯得食甜粥饮浆。忌生冷酢滑腻面。

  及饱食。七日以来。特忌生血物生葱菜。若谓愈已七日。渐食生冷。二种疟必复发。不若于患瘥以后。还须百日禁忌生冷。乃为万无一失。倘不自爱惜。致复发不可救者。多矣。但得百来日禁生冷。过百日后。得食无妨。此在患者自己郑重耳。日久极重者。不过十服瘥。稍重者三五服则瘥。病患五十以上者。一服三五十丸。以下者七岁以上者一服三丸。七岁以下者

  既济丹

  (出经效济世方)

  治疟。

  附子(一两炮去皮炒)朱砂(半两)上为末。和匀。以半夏面末为糊丸。桐子大。

  发日面东

  治疟自汗不止者

  (出经效济世方)用草果子以面裹煨香熟。取面并皮。烂捶碎。每平胃散二钱。入草果一枚。水二盏同煎七分

  治病疟方

  (出肘后方)用鼠妇豆豉二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二丸。欲发时一丸。

  又方

  (出肘后方)用皂荚三两。去皮炙。巴豆二两去心皮捣丸。如大豆大。一服用一枚。

  又方

  (出肘后方)用恒山三两秋米三百粒。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之服。至发时令尽。

  又方

  (出肘后方)用鼠妇四枚。各以饴糖裹之。丸服。

  治疟症方

  (出肘后方)用黄丹新瓦焙。干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枣二枚去核。放药在内。

  用草纸包煨服。

  治一切疟方

  (出圣惠方)用砒黄半两。细研取五月五日午时烂嚼四十九粒豉。和津吐于砒内。兼吸取日光。吐入药中汤下

  疟丹

  (出圣惠方)

  治疟疾。

  永茶(一钱)硫黄(一钱)上发日早起服。或寒多加硫黄少许。热多加腊茶少许。

  临发时。

  夺命丹

  (出经验良方)

  治寒疟。

  常山(一两细研锉先炒次用)前胡(半两同炒各为末)上酒糊为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

  治诸疟无问新久方。

  (出三因方)取黄丹不计多少。于五月五日。用独头蒜煨熟。研细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当发前一

  白蜜汤

  (出千金方)

  治疟无问新久方

  鬼哭散

  (出圣惠方)

  治疟疾。

  治疟无问新久者。

  取马鞭草汁五合。酒三合。分三服。

  又方

  (出千金方)取瓜蒂二七枚捣。水渍一宿。服之。吐即效。

  又方

  (出千金方)以七月上寅日采麻花为末。酒服一方寸匕。

  又方

  (出千金方)故鞋底去两头。烧作灰。井花水服之。

  又方

  (出千金方)服翘摇汁。

  又方

  (出千金方)取桃花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疟至日。具冠带向神。堂前旋看。咒曰弟子不为自身。乃取白僵蚕一个。直者。切作七段。

  送

  缚疟方

  用石龙芮叶。小者皆得捣细一指大。男左女右于掌中后横纹二寸当中。用一铜钱在上。

  安药

  治疟方

  用狗蝇一个。去翅足。以蜡丸之。当发日。冷酒吞下。

  露星散治疟。

  取常山一味细锉。每用五钱半。水煎去滓。于当空。以薄绵封盖碗露至天明时。取烫温服些

  治疟方

  以蛇蜕皮于发疟之日。塞两耳。临发又以手指少许盐入醋汁服之。令吐痰。

  又方

  用常山三两切。以浆水三升浸湿一宿。煎取一升。欲发前顿服。然后微吐。一方直于中庭上

  又方

  用干姜炒令黑色。捣末。临发时以温酒调二钱服。发则再服之。

  又方

  用蒴一大握。炙令黄色。以水浓煎一盏。欲发前服。

  治五疟方

  用夜明砂捣为散。每服一钱。用冷茶调下。

  疗诸疟疾

  取青蒿一把。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牛膝酒治疟疾。

  用牛膝茎叶一把。切。以酒三升渍一宿。分三服。令微有酒气。不即断更作。不过三服止。

  黄连散疗温疟、痰疟久不瘥。

  用宣州黄连一两。捣筛为末。以浓酒一盏。调三钱。空心顿服。相次更服。三钱。更饮三两

  治疟疾方

  用独蒜于白灰上烧之。末服一方寸匕。

  又方

  用豉多煮汤。饮数升。令得大吐。便瘥。

  龙华散治诸疟疾。

  用蛇蜕皮一条。或三五条。用着卷灰火烧存性。为末。每服一字。

  无根水下。未发前一时服。忌鸡鱼冷物。一方用生皮塞耳。临发服少许盐醋。令吐。

  治诸疟疾

  用天灵盖不拘多少。过为末。每服一字。水调服。

  又方

  用苍耳用水播滤研。发日前服。冬用根实。预收叶阴干亦可。

  治疟疾方

  取赤脚马蔺。研细取汁。加水少许。调临发日早服。须用无根水取调。着沙糖少许在中。

  又方

  用竹纸包犬毛烧过。为末。白汤送下。

  又方

  取燕屎一方寸。令患者发日。平旦和酒服。及使病患两手捧碗。当鼻下。承取气。忌一切食

  治疟方

  用大麻叶。不问荣枯。入锅内。文武火慢慢炒香。连锅取下。以纸盖其上。令汗出尽。

  然后愈矣蜜丸头酒带浮子者浸之以少渐加至五十

  加减清脾汤治疟疾。

  用小柴胡汤合和养胃汤加生姜、桃柳枝、地骨皮、红枣煎。多服取效。若寒多热少多用养胃

  疗十二疟昔黄帝问岐伯曰。疟多方少愈者何。岐伯答曰。疟有十二种。帝曰疟鬼

  字何可得

  者。狱死鬼所

  。疗之用五色衣烧

  之令疟人上木高危处。

  围匝燃火。

  斩邪丹

  (出宣明论)

  治诸般疟疾。屡发不止者。

  绿豆小豆(三十粒)朱砂信砒(各一钱)上为末。同研细。滴水和丸。匀分作十丸。

  每

  露星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疟真方。天下无二。

  陈皮(六两)苍术(四两米泔水内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甘草(三两)浓朴(以陈壁土生姜夏(汤炮七次)缩砂仁青皮(二两去瓤锉碎以巴豆三四粒去皮膜针穿火子青皮内炒巴豆黑去皮豆)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五片乌梅枣子各二枚。入酒一呷同煎。五沸。和滓露一如热多木香。

  草果饮子

  (出朱氏集验方)

  疗实疟。

  常山柴胡(各一两)甘草槟榔(各半两)白姜(七钱)乌梅(随意加减)上咀。

  每

  圣饼子

  (出杨氏家藏方)

  治一切疟疾。

  黄丹(火过研细一钱)寒水石(研细一钱)上件同研匀。用未入油瓤饼子剂如樱桃大二十送下犬见

  截疟散

  (出澹寮方)常山(鸡骨样者良)茯神(去皮木)肉桂(去粗皮等分)甘草(减半热加多之)上石捶。不服。服之在人

  治疟

  以马鞭草茎叶煎一盏。露一夕。早服。寒多加姜汁。(出永类钤方。)

  红散子须当发日早晨服。

  (出三因方)黄连(炒色变)上入好建茶合和二钱。以白酒调下。或温酒调。不入茶。

  杏仁膏

  (出十便良方)

  治积年酒疟。并主面上风疮方。

  硫黄(细研)蜗牛壳(自死干苦小者为上净去泥土)杏仁(去皮炒研如膏)木香米粉各等以淡

  疟丹

  (出广南四时摄生论)砒霜黄丹砒黄(各一钱)阿魏(一皂子大)赤小豆(三十五粒)豆豉(七个)绿豆(五遍。令匀。

  疟丹

  (出广南四时摄生论)雄黄豆(二百粒细小者是浸三五日候软研如糊)砒霜(一钱细研如面)上合丸如梧桐子人、鸡慎不下一

  常山饮

  (出鲍氏方)

  治诸疟不问久近。寒热多少。一服效。

  常山(真好者一两半)穿山甲(一两)草果(一分)上散每服四钱。怯弱人三钱。

  当欲发五发。

  青蒿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诸疟。

  甘草秦艽柴胡草果子青皮常山槟榔青蒿子(各等分)桃柳枝(各七寸)上以梅一

  增料正气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疟疾经验。

  金不换正气散。每服加槟榔三个。乌梅一个。常山少许。姜、枣半酒半水同煎二盏。

  去滓。

  蒜饼丸

  (出朱氏集验方)

  治疟疾经验。

  用蒜元酒饼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五更热酒下。或十丸亦可愈度。大概积疟有验。

  三虎丸

  (出朱氏集验方)

  治疟疾。

  北常山草果甘草上各等分。用白酒饼一个。小者两个。同为细末。生蜜为丸。弹子大

  知母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一切疟疾。不问先寒后热。先热后寒。多寒少寒。

  多热少热。久知母(真者)贝母常山槟榔上等分。为咀。酒水各一盏。煎至一盏。用绵盖定。

  露一宿。五更乘冷望东服。值到巳时。食干物。若吃水便吐。煎时不得妇人手。

  川乌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虚疟。

  大川乌草果子干姜良姜(各等分)上锉枣七枚、姜七片煎服。南康刘立之用之。

  常服

  槟榔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疟疾不问寒热。无不愈之。

  槟榔草果子乌梅(各一个)常山柴胡干葛浓朴甘草上先锉草果子、乌梅之外大汤水酒共一盏半。浸药滓到天明。再取一盏服之。只可作一服便愈。好后却忌口。三如热多则加水。寒多则加酒。直要慢火煎。生则吐人。

  常山饮

  (出朱氏集验方)

  治疟余尝服之。取效。

  常山槟榔乌梅甘草北柴胡草果子(各等分)上咀为末。姜枣前一日煎。

  下露

  蜀漆汤

  (出朱氏集验方)

  治一切疟疾。

  蜀漆(即常山子若用叶尤佳)桂心甘草茯苓黄(五两)乌梅生地黄(一个)知母热。

  其状似疟。湘中名医黄槐卿用之。治疟屡有功效。

  槟榔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疟疾。

  大槟榔(三个)常山(一钱)乌梅(一个)鳖甲(一钱煨)上锉散。鸡鸣时。

  一碗水一碗酒

  五苓散

  (出德生堂)

  治阴阳不分。发成疟疾。

  加味小柴胡汤

  (出德生堂)

  治表里不分。发为疟疾。午后服。

  小柴胡(五钱)加官桂草果槟榔(各一钱)夏月加香薷(一钱)上咀。加本方修制前疟须进十余服后。于当发日隔夜煎下常山饮子。露一宿。五更向东方服之。病患更于其日少。

  小柴再用川常山(半斤好醋五升早晨至晚焙干)上为末。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五更

  大蒜平胃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一切疟。

  平胃散一贴。大蒜一个。擂烂。用一大碗井水。调蒜澄清。以半调平胃散饮尽。又以余蒜水

  恒山汤

  (出指南方)

  治疟热多。宜发汗。

  恒山知母甘草(各二分)麻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

  去滓服

  栝蒌汤

  (出指南方)

  治疟。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甘草栝蒌根(各四两)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

  姜五片。

  参附大正气散治男子妇人虚弱。及疟安后体虚。如眼昏暗加净枸杞子。菊花蕊各

  半两。常附子(一个炮去皮脐)人参(去芦不用北参)藿香叶缩砂仁槟榔白术白茯苓木香草沉香(不炒去瓤)青皮(去皮)姜三片。

  三虎丹

  (中藏经方)

  治疟。

  辰砂硫黄上热多加辰砂。寒多加硫黄。并研细。枣肉为丸。如龙眼大。当发日。新水七

  通神丸

  (出卫生家宝方)

  治五种疟疾。热多寒少。诸疟不效者。

  神桃(二七个桃木上自干不落者)黑豆(一两)巴豆(七粒去壳并心膜研细)上为末。

  以冷

  辰砂丹

  (出卫生宝鉴)

  治疟疾。大有神效。

  朱砂(五钱半入药半为衣)人言雄黄(各五钱)上件为细末。入白面六钱。研匀。

  滴水和丸

  五兽饮子

  (出大衍方)

  治脾寒如疟。寒热无时。

  草豆蔻(七个和皮青锉用)浓朴(半两去皮锉)乌梅(十个连核去仁锉)甘草人参(锉一细锉了。

  拌匀。

  服药用空心

  草豆蔻散

  (出卫生方)

  治一切疟。

  草豆蔻当归杏仁浓朴木香麻黄猪苓半夏良姜藿香甘草吴茱萸(各一时放冷

  盐津丸

  (出澹寮方)

  治五疟、八痞。

  独头蒜(不拘多少每个开七窍入去皮红子七粒湿纸裹煨研为膏非大蒜也)橘红丁香(不火)盐少许。令

  栝蒌实丸

  (出澹寮方)

  治胸痞中痛彻背。喘急妨闷。

  栝蒌实枳壳(去瓤面炒)半夏(汤洗七次)桔梗(各一两)上细末。姜汁打糊为丸。

  如梧

  治疟病方

  (出肘后方)用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刀割令容巴豆一粒。去心。皮。纳蒜中。令合。以竹挟。以火炙

  又方

  (出肘后方)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和之。涂背上。

  又方

  (出肘后方)常山(捣下筛成末三两)真丹(一两)上白蜜和捣百杵。丸如梧桐子大。先发服三丸。

  中午

  又方

  (出肘后方)先炙鳖甲捣末方寸。至时。令三服尽。无不断。

  又方

  (出肘后方)常山三两捣下筛。鸡子白和之丸。空腹三十丸。去发食顷三十丸。发时三十丸。或吐或否。

  一剪金

  (出卫生宝鉴)

  治疟疾寒热。乃圣药也。

  人言硫黄(各等分)上同研末。用绯红绢子。手捻一撮于绢上。裹如豆大。细丝绵系缠数遭无得人

  治疟

  (出本草)用蒜不拘多少。研极细。和黄丹少许。以聚为度。丸如鸡头米大。候干。每服一丸。新汲水

  三味汤

  (出大衍方)

  治脾疟。

  浓朴(三方寸)草果(三个)甘草(二寸)上三味。咀。以生姜二两。切作片子。水一

  蜀漆散

  (出本草)

  治疟。

  用蜀漆、龙骨、云母等分。杵末。患者至发前。以浆水和半钱服之。温疟加蜀漆半分。

  临发

  治疟

  (出本草)用百草霜黄丹等分。细研。每服二钱。于发日。空心米饮调服。不过两服愈。

  金不换正气散

  (出传信适用方)

  常服进饮食。调荣卫。正气逐冷。避山岚瘴气

  。治阴阳不和

  。伤食。脾胃虚弱藿香(去沙土支梗)半夏(汤浸洗七次)甘草(炒)陈皮(去白)浓朴(去粗皮姜制)草果末。每服四

  斩邪丹

  (出如宜方)

  治脾寒。

  雄黄(一钱)人言(半分)黑豆绿豆(各四十九粒)朱砂(二粒)黄丹(二钱)上为细末

  养胃汤

  (出如宜方)

  治饮食伤脾成疟。不问先寒后热。

  半夏(制)浓朴(制)苍术(各一两)藿香草果茯苓人参(各一两)陈皮(七分半)

  又方

  (出如宜方)先发二时。次炭火床下。令脊脚极暖。被覆过时乃止。此治先寒后热。

  神圣丹

  (出本草)

  治疟。

  以砒霜半钱。研黑豆面一钱。上件二味。细研。滴水丸。小豆大。雄黄为衣。未发时。

  空心

  治疟病

  (出肘后方)以常山三两捣末。以鸡白和丸。如桐子大。空心三丸。温水下。

  治诸疟

  (出本草)

  吐疟。去寒热。

  以常山、小麦、竹叶三味。和煮服之。

  治疟疾

  (出本草)信砒二两。别研如粉。寒水石三两。别捣为末。上用生铁铫子先铺石末一半。后堆砒末在上子在入妇人犬猫鸡鼠等见。收得亦然。如若妇人患则男着在口中。男子患亦然。

  治疟疾用桃东引枝上叶。不拘多少。每叶一片。用豆豉七粒。一处捣极匀。丸如梧桐子大。合药须

  治疟冷病者。

  取毛建草一握。微碎缚臂上。男左女右。勿令近肉。便成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