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煎丸

海桐皮煎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主治风毒走注,肢节疼痛,不可忍。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
主治 风毒走注,肢节疼痛,不可忍
处方

海桐皮半斤,牛膝半斤(去苗。上药并锉细。以水1斗,于大锅中煎至1升,用沙盆内烂研,绞取浓汁。即却于银锅中,渐渐入酒3升,煎为膏),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虎胫骨4两(涂酥炙令黄),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五加皮1两,赤芍药1两,肉桂1两(去皱皮),麻黄1两(去根节),当归1两,赤箭1两,地龙1两(微炒),木香1两,独活1两,没药1两,防风1两(去芦头),骨碎补1两,乳香1两,麒麟竭1两,干蝎1两(微炒),天南星1两(炮裂),麝香半两(研细)。

制法

上为末,加麝香都研令匀,入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走注,肢节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

忌生油、毒鱼、滑物。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海桐皮煎丸

组成

海桐皮、牛膝(去苗。上药并锉细。以水一斗,于大锅中煎至一升,用沙盆内烂研,绞取浓汁。即却于银锅中,渐渐入酒三升,煎为膏)各半斤,附子(炮裂,去皮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二两,虎胫骨(涂酥炙令黄)四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三两,五加皮、赤芍药、肉桂(去皱皮)、麻黄(去根节)、当归、赤箭、地龙(微炒)、木香独活没药防风(去芦头)、骨碎补、乳香、麒麟竭、干蝎(微炒)、天南星(炮裂)、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一两,麝香(研细)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末,加麝香都研令匀,入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

风毒走注,肢节疼痛,不可忍。

使用注意

忌生油、毒鱼、滑物。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普济方》:“牛膝海桐皮煎丸,治肾藏风或肾余气,时有上攻耳目头面背膊,及流痉手擘腰脚筋络顽麻疼痛,或时无力,耳作蝉鸣,以至重听。大壮筋骨。补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