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方数:1)

垂体腺瘤以嫌色性腺瘤最多见,其质地柔软,血管丰富,有膜色绕呈暗褐色。体积可大可小,小者圆形且光滑;大者多呈不规则结节状。肿瘤内可有出血、变形、呈假囊状。临床表现因肿瘤扩展、压迫所致的局部症状,如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复视,部分病人可嗅觉丧失,出现尿崩症、嗜睡、体温调节紊乱等。此外,由于肿瘤以外的垂体组织受压和破坏引起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色素较淡、腋毛阴毛稀少、皮肤干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垂体腺瘤 
(方数:1)

垂体腺瘤以嫌色性腺瘤最多见,其质地柔软,血管丰富,有膜色绕呈暗褐色。体积可大可小,小者圆形且光滑;大者多呈不规则结节状。肿瘤内可有出血、变形、呈假囊状。临床表现因肿瘤扩展、压迫所致的局部症状,如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复视,部分病人可嗅觉丧失,出现尿崩症、嗜睡、体温调节紊乱等。此外,由于肿瘤以外的垂体组织受压和破坏引起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色素较淡、腋毛阴毛稀少、皮肤干枯、闭经、性功能减退、软弱无力、情感淡漠等。如感染、手术时病人抵抗力甚低,且发生危象,甚至昏迷而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不甚明了。诊断主要依据头颅X线检查显示蝶鞍扩大、视交叉受压的表现和垂体机能减退的临床症状。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为放射治疗和手术切除。有垂体机能减退者需作激素替代治疗。
中医无本病的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风痰”“头风”范畴。中医认为情绪过度紧张,忧郁或外邪的侵犯,以及年龄衰老。饮食起居的影响都能成为本病的病因。而人体内所产生某些正常物质的滞留或内脏功能失调,则为诱发因素。《金匮钩玄》谓:“块乃有形之物,痰于食积死血。”《证治要诀》曰:“诸痛痞及噎嗝,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嗝而滞,痰与气相搏,不能流通。”可见本病不单由气滞血瘀而成,主要是痰浊内扰,并与气、血相搏而成。(吴贤益)

化痰祛瘀方

【功能主治】
功能化痰浊,宣清窍,消肿瘤,活肿血。主治垂体腺瘤。
【处方组成】
南星10克、半夏10克、百枯草10克、生牡蛎30克、蜈蚣 2条、壁虎 2条、猪芩15克、茯苓15克、菖蒲10克、芋艿丸9克(包)、僵蚕15克、石见穿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头昏头痛剧烈加黄药子全蝎;视物模糊加青葙子决明子枸杞子菊花;脘闷纳呆加陈皮、生苡仁、焦查曲、鸡内金;肝肾不足加当归生地沙参麦冬、杞子;经闭加当归川芎;呕吐泛酸加木香、竹茹陈皮九香虫旋复花;阳萎加菟丝子、仙灵脾、仙茅;气虚加黄芪、太子参;夜寐不安加灯芯、远志朱砂
【临床疗效】
治疗16例,均为有效,症状减轻至完全改善。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于敏等
【按 语】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体内所产生的某些不正常的滞留物“痰”所致。故治疗痰疾,素有“温药和之”以及“痰为阴邪,非温不能”的治法。本方采用化散顽痰、软坚散结的温燥峻药,但较为刚燥,重用须防伤阴耗津。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吴贤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