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淋巴结炎。 |
【处方组成】 人工牛黄3克、雄黄15克、公丁香30克、生乳香100克、生没药100克、活化蟾酥3克、麝香酮0.5克,制成微粒丸。成人每次服3克(约56粒),儿童服l克,用温开水送吞。还可用温开水或陈酒烊化后外涂患处。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化脓性淋巴结炎101例,显效46例,有效4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1%。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顾伯华等。 |
【按 语】 本方除治疗急性淋巴结炎有显效外,还对急性乳腺炎、丹毒、痈等急性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祛瘀解毒,活血消肿。主治急性淋巴结炎(未溃期),慢性淋巴结炎。 |
【处方组成】 雄黄、明矾、枯矾等分,研为细末,用凡士林油膏适量调匀成膏,用时将油膏置于纱布上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淋巴结炎42例,用药3-4天肿块全部消退而愈;治疗淋巴结核9例,用药5-10天内全行消退。 |
【处方来源】 徐逢春等。 |
【按 语】 本方以雄黄破血劫疾,解毒散结;明矾治疮疡疥癣,痰涎壅盛,有燥湿解毒之功;枯矾性较收敛。二药一温一寒,互为佐使,对淋巴结炎敛其肿胀,聚而散之,不使外溃,疗效显著。本方适用于淋巴结炎(未溃期),可以消除肿核。倘已溃流脓,须更用它药治疗。(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涤毒,活血通经,破瘀散结。主治急慢性淋巴结炎。 |
【处方组成】 地骨皮39克、芫花6克(或芫花全草15克)、木贼草10克、白茅根10克,水竹叶10克、地锦草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洗净后先用高粱酒约半斤浸泡,再用糯米约4公斤做成甜酒去渣,渗入上药酒中待用。此法适用慢性者。水煎服适用急性者。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21例,平均治愈天数急性别为7天,慢性期为30天。 |
【处方来源】 湖北省当阳县庙前卫生院李化大。 |
【按 语】 本方重用地骨皮清热凉血,以退骨蒸;用破痰癖见长的芫花直揭痰火凝结之瘰疬;桔梗伍竹叶,清热化痰;白茅根合地锦草凉血散瘀;柴胡配木贼草清肝胆实火。诸药酒浸,取其发散以宣通阻寒之经络,载诸药直达病所。为防芫花伤胃,故用糯米酒浸,不但顾护胃气,且有活血化瘀之功。(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急性化脓性颌下淋巴结炎。 |
【处方组成】 蒲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夏枯草15克、连翘10克、皂刺3克、玄参8克、没药5克、僵蚕6克、全蝎3克、炮山甲6克、当归10克、板蓝根8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恶心加生姜、半夏;气虚体弱加黄芪。 |
【临床疗效】 治疗颌下急性淋巴结炎35例,全部治愈,平均服药6-12剂。 |
【处方来源】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刘志军。 |
【按 语】 方用蒲公英、银花、连翘、夏枯草、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诸药,配僵蚕、全蝎、玄参、没药、山甲、皂刺、当归等消肿散结,活血止痛,共收良效。(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治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
【处方组成】 银花12克、连翘12克、薄荷12克、玄参12克、蝉衣6克、蒲公英15克、板蓝根15克、夏枯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配合外用消肿膏:木鳖仁500克、蜈蚣300克、穿山甲粉60克、红丹450克、菜油1000克。将菜油炸木鳖子至焦去渣,再下红丹收成膏,待稍冷后入蜈蚣粉、穿山甲粉和匀,用棉丝纸堆成膏药贴患处。l-2日换药1次,以肿消为度;若已化脓,可用空针抽去脓液,仍以膏贴之,待脓尽愈合为度。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04例,治愈302例,2例中断治疗。 |
【处方来源】 四川省遂宁县红十字医院柯长庚。 |
【按 语】 本方适用于风热蕴阻之颈痰毒(急性颌下淋巴结炎),症见形寒发热,咽痛咽肿,颌下淋巴结肿痛,舌红苔薄黄。用本方治疗得法,多能消散,不少病例已酿脓亦可消散,本方实属颌下急性淋巴结炎之妙方。(汝丽娟 唐汉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