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治慢性腰痛。 |
【处方组成】 秦艽3克、川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甘草6克,水煎服。可少量饮酒,以助药力。 |
【辨证加减】 病程迁延者重用红花、赤芍;偏热者可加丹皮、黄柏,久病体虚者加黄芪以补气,鸡血藤养血通络;侧寒者去地龙,加桂枝温经散寒止痛;偏肾阳虚者去桃仁、红花加附片、肉桂;偏肾阴虚者去桃仁、红花,加杜仲、枸杞、桑寄生、熟地等。 |
【临床疗效】 治疗67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2岁;绝大部分病程超过1年。结果治愈53例,占79.1%;好转9例,占13.4%;无效5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 |
【处方来源】 湖南省汉寿县中医院刘修清等。 |
【按 语】 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朱钢) |
【功能主治】 功能补肾壮阳,舒筋活络。主治慢性腰痛。 |
【处方组成】 补骨脂、锁阳、狗脊、川断、黄精、赤芍等分,制成冲剂,每次服1包,日服2次。服药14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各种慢性腰痛,包括肾阳虚腰痛,慢性腰部劳损,腰椎退行性变所致的腰痛(肾阴虚内热较重者,不宜应用本方)共185例,其中男109例,女76例;年龄在45-55岁者居大多数;病程在1-5年之间;服药l-2个疗程,结果显效者68例(占37%),有效者85例(占46%),无效者32例(占17%)。总有效率为83%。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王菊美等。 |
【按 语】 补骨脂苦、辛,大温,归肾、脾经,有补肾壮阳之功,为方中主药;锁阳、狗脊、川断三药合用,能补肝肾,强腰膝,和筋脉;黄精补肾益精,则阳得阴助,其源不竭;赤芍祛瘀血,止痹痛。《证治汇补·腰痛篇》曰:“治腰痛惟补骨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脉,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本方立法严谨,用药精当,不失为治疗本虚标实之慢性腰痛的良方。(朱钢)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肾壮腰,养血祛风通经。主治慢性腰病。 |
【处方组成】 白术12克、杜仲(炒断丝)12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穿山甲(炒、捣碎)12克、黄酒60克,煎服400毫升,分2次服完。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各种慢性腰痛患者50例,男42例,女8例;以青壮年居多,多数患者服药2剂。结果痊愈4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
【处方来源】 曹志刚。 |
【按 语】 腰痛一症,有感受外邪而得,有气滞血瘀而致,有肾气亏损而成。本方以防风配白术,祛风燥湿;当归合穿山甲活血通络;杜仲补肿肾,强腰膝。虽用药不多,然全方有简而不繁,画龙点睛之妙。故五药合参,痹去痛止矣。(朱钢) |
【功能主治】 功能补肾强腰,舒筋和络,祛风健脾。主治慢性腰痛。 |
【处方组成】 白对叶肾10克、红对叶肾10克、菜头肾10克、棉花肾10克、花麦肾10克、龙芽肾10克、鸡矢藤10克、陈皮5克、大枣7枚,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而致的腰痛患者90例,其中男57例,女33例;用本方治疗2个疗程(服药5剂为1疗程)。结果腰痛基本消失11例,症状明显减轻14例,有一定程度改善的58例,无效7例。 |
【处方来源】 狄任农。 |
【按 语】 方中各药药性平和,无副作用,补而不腻。走而不守。所用诸药多为地方草药。(朱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