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3 秒,为您找到 403 个相关结果.
  • 拳参

    …毒,又善消肿定痛、凉肝定惊,常治腮喉痹、跌打损伤、小儿惊风。拳参源于蓼科而无毒,又能凉血止痢利湿,可治口疮、热毒血痢、水肿、小便不利。相关药品 复方拳参片、痢泻灵片、速效止泻胶囊、胆荚片。相关方剂 拳参汤(《圣惠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去须根。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粉末淡棕红…
  • 麦冬

    …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养阴安神之品配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治热伤心营,神烦少寐者,宜与黄连、生地、玄参等清心凉血养阴之品同用,如清营汤(《温病条辨》)。相关方剂:1.麦门冬丸(《普济方》),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2.生脉散(《千金方》),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3.麦门冬散(《备急千金要方》),治缺…
  • 龙眼肉

    …口渴。龙眼肉又入脾经,善补心脾,益气血,且不滋腻,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证,以及脾虚气弱之便血崩漏,亦可治一般气血不足证。相关药品 人参归脾丸、升气养元糖浆、消疲灵颗粒、归脾丸(和剂)。相关方剂 归脾汤(《正体类要》)、定心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扶中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五果膏(《医钞类编》)。药膳食疗 龙眼冰糖茶: 1、功效: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虑过度、精…
  • 芥子

    …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口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 6、《本草省常》:“发汗散寒,温中开胃,利气豁痰,止痛消肿。” 7、《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方剂: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阳和汤(《外科全生集》)、白芥子散(《妇人大全良方》)。 2、中成药: 降气定喘丸、气管炎橡胶膏、消喘膏、痰饮丸、吊筋药。相关配伍 …
  • 檀香

    …燥,行而不泄,无破气之害,善治胸胁脘腹寒凝气滞诸痛,以及胃寒呕逆、肾虚作喘、上盛下虚之痰饮咳喘等。相关药品 胃肠安丸、胃炎宁颗粒、冠心苏合滴丸(丸、胶囊、软胶囊)、通心络胶囊、琥珀抱龙丸。相关方剂 丹参饮(《时方歌括》)、太乙紫金丹(《霍乱论》)、小儿回春丹(《敬修堂药说》)、摩风膏(《医宗金鉴》)。药膳食疗 檀香茶 1、功效:会让你的皮肤变得干净透亮,粗糙的皮肤也会恢复光泽。 …
  • 土荆皮

    …专杀虫止痒,专治皮肤疥癣,多不内服。木槿皮甘苦凉,除杀虫止痒还可清热利湿,除外用治疗皮肤疥癣外,还可内服治疗带下泻痢。相关药品 复方土荆皮酊、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洁尔阴泡腾片(洗液)。相关方剂 土荆皮散(《青囊立效秘方》)、洗癣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除去外粗皮,洗净,晒干。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
  • 炙甘草

    …脉结代等。甘草梢即甘草之尾部细小部分,多为生用,味甘偏凉,功专清热通淋,适用于小便短赤、灼热涩痛,口舌生疮,胸闷心烦之心胃有热等。相关药品 炙甘草合剂、丹栀逍遥丸、茯苓白术丸、琥珀安神丸。相关方剂 炙甘草汤(《伤寒论》)、甘草泻心汤(《伤寒论》)。药膳食疗 芍药甘草茶: 1、功效:缓急止痛。方中芍药具有镇静、镇痛和松弛平滑肌等作用:炙甘草能缓急止痛。本方主治腹部挛痛及脚腿挛急疼痛…
  • 柏子仁

    …打损伤,瘀血疼痛,以及血热瘀滞所致的肠痈和肺痈等。杏仁味苦、微温,入肺、大肠经,长于降气止咳平喘及宣散肺经风寒,适用于风寒袭肺、咳嗽痰多及风热咳嗽和肺热喘咳者。相关药品 柏子养心丸(片)。相关方剂 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五仁丸(《世医得效方》)。药膳食疗 柏子仁粥: 1、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肠燥便秘等。 2、原材料:柏子仁10g,大米1…
  • 炉甘石

    …采用黄连及三黄汤煅淬或拌制,可增强清热明目,敛疮收湿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相关药品 创灼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拔毒生肌散、八宝眼药。相关方剂 治目暴肿方(《御药院方》)、治诸般翳膜方(《宣明论方》)、治风眼流泪烂弦方(《卫生易简方》)、重明散(《卫生宝鉴》)。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从矿中挖出后,拣去杂石、去净泥土。炮制方法 …
  • 榧子

    …榧子既甘缓性润,滑利大便而不伤脾胃,又能治虫积腹痛,毒性小,使用方便,主要驱杀蛔虫、蛲虫,其尚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用治肺燥咳嗽。相关药品 健儿疳积散、小儿康颗粒、婴儿消食散、儿童清热导滞丸。相关方剂 扫虫煎(《景岳全书》)。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干燥。炮制方法 1、榧子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2、炒榧子仁:取净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