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367 个相关结果.
  • 木香流气饮《外科正宗》

    …有行气活血,燥湿祛续,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流注瘰疬,及郁结为肿,或血气凝滞,遍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闷,咽嗌不利,胁腹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肿者。症见复胀肢肿,遍身走性作痛。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续治肌肉深部脓肿、颈淋巴结结核等疾病属痰湿凝结、气血阻滞者。 歌诀 木香流气二陈芎,参术菖槟草果通。青皮苏藿莪香附,大腹丁皮桂芷朋。组成 川芎、当归、紫苏、桔梗、青…
  • 棘钩子散

    …验方》卷二。主治消渴,酒疸。 处方 麝香。 制法 上以酒濡之,作10许丸。 功能主治 消渴,酒疸。 临床应用 消渴:眉山杨颖臣,长七尺,健饮啖,倜傥人也。忽得消渴疾,日饮水数斗,食倍常而数溺,消渴药服之逾年,疾日甚,自度必死,治棺。余嘱其子延良医张耽隐之子(不记其名)为诊脉,笑曰,君几误死。取麝香当门子以酒濡之,作十许丸,用枳枸子作汤,吞之遂愈。 用法用量 以枳…
  • 四妙勇安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症见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下肢溃疡、坐骨神经痛、下肢深静脉栓塞等。 《验方新编》卷二:四妙勇安汤 处方 元参 金银花各90克 当归60克 甘草30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脱骨疽。症生手足各指,或生指头,或生指节指缝,初生或白色痛极,或如粟米起一黄疱…
  • 连翘散坚汤

    …秘藏》卷下。具有疏肝理血,燥湿化痰之功效。主治马刀;从手足少阳经中来,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破。症见耳下或肩上瘰疬,脉弦数。临床常用于治颈淋巴结炎等症。 处方 柴胡36克 草龙胆(酒洗四次)土瓜根(酒制)各30克 黄芩(酒炒二次)21克 当归梢 生黄芩 广茂 京三棱(同广茂酒炒)连翘 芍药各15克 炙甘草9克 黄连(酒炒二次)苍术各6克 …
  • 举陷汤《医碥》

    …根、羌活、防风、桃仁、红花、猪苓、四物汤。主治 疟疾,邪陷阴分。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1.《脏腑学说的临床的应用》:“脾气下陷,补中益气汤为一著名方剂。后世在此基础上多有化裁,如升陷汤、举陷汤等。但其主要药物是黄芪手和升麻,柴胡三药。据报道升举中气单用其中一味不行,必须三味或黄芪、升麻并用,或黄荑、柴胡并用方能收效,否则无升举怍用。”2.《实用中医藏象学》:“举陷汤为本为《医…
  • 举卿举败散

    …,妇人新产血虚痉者,汗后中风发搐。 别名 愈风汤、举卿古拜散、举卿古拜饮 处方 荆芥末3钱。 功能主治 痉证。妇人新产血虚痉者,汗后中风发搐。 临床应用 产后昏睡:一妇人产后睡久及酸,则昏昏如醉,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微焙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调服,或童便服。 用法用量 愈风汤、举卿古拜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九)、举卿古拜饮(《准绳·类方》卷五)。 摘录 …
  • 灵朱丸

    …惊为专长。方中巴豆霜辛温,开通闭塞,推荡积滞,消除食积为主;五灵脂甘温无毒,疗小儿五疳,治伤食积聚,能助巴豆以消除积滞为臣;朱砂镇惊安神,性寒又能清食积之郁热为佐。三物组方,具有导积除滞,镇惊定痫之功。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特点是突出消导积滞,故服药后取利或吐为效。运用 1、辨证以心腹壅滞,四肢抽掣,苔厚腻,脉滑有力为要点。 2、现代临床用于小儿癲痫证属痰食积滞者。 使用…
  • 羚角钩藤汤

    …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 主治热盛动风证,症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视网膜病变、高热痉厥、高血压病、子痫、乙型脑炎、支气管肺炎、偏头痛等病症。 1.中风:12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给予加味…
  • 术桂汤《兰室秘藏》

    …。出自《兰室秘藏》卷下。具有运脾化湿,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胃脘痛,面色萎黄。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 组成 苍术二钱(6g),麻黄、炒神曲、橘皮、白茯苓、泽泻各一钱(3g),桂枝、半夏、草豆蔻仁、猪苓各五分(1.5g),黄耆三分(0.9g),炙甘草二分(0.6g),杏仁十个。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都作一服。水二盏,…
  • 肾气丸

    …,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或沉弱而迟,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肥大等辨证属肾阳不足者。 《金匮要略》卷下:肾气丸 别名 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