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症

病名。即乳蛾。又名蛾子、喉蛾。是指喉核(即扁桃体)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其表现可见黄白色之脓点的疾病。发于一侧者曰单乳蛾,发于两侧者曰双乳蛾,因其状如蚕蛾故名。发病急骤者曰急乳蛾。相当于今之急性扁桃体炎。若蛾如乳头,痛轻而硬,感寒易发,病难速愈者,曰一蛾,相当于今之慢性扁桃体炎。

病名。

①系指上腭生有悬痈的病证。

②鹅,此处指蛾字的同义词,如乳鹅、鹅子、鹅风等,泛指扁桃体病。参见乳蛾条。

鹅鼻骨

即肘骨。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详该条。

鹅管痔

病名。指肛门部漏管如鹅羽管之状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先肿痛出脓,内有一硬管,时出脓水。”治宜内服槐角丸加升麻五钱;外以马齿苋加入熏洗药中熏洗,或挂线及手术疗法均可随症选用。

鹅聚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见该条。

鹅口

病名。系指满口皆生白斑雪片,咽间叠肿,舌上有白屑如米的病证。本病多发于乳儿,其病因《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此由儿在胞胎中受谷气盛故也。”治宜清胎毒。本病即鹅口疮。详见该条。

鹅口白疮

出《本草纲目》。即鹅口疮。详该条。

鹅口疮

病证名。又名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而致。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黄散加生地、黄连。脾热导致胃阴不足者,宜益气养阴,用益胃汤。并用青黛、儿茶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

鹅口疳

出《幼科金针》。即鹅口疮。详该条。

鹅口疙

病名。系指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难哺乳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其病因,《外科正宗》卷四认为:“皆心、脾二经胎热上攻”所致。治宜用银花、连翘、薄荷、甘草煎汤漱口,外可吹冰硼散。本病又名鹅口、雪口。参见乳菌条。

鹅掌风

病名。指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外科正宗》卷四:“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多因手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凝结皮肤,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证见初起时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泡,搔痒,继而疱破出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手掌皮肤粗糙变厚;甚则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遍及全手;进一步发展可染及指甲并使之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缠绵,经久不愈。治疗可用鹅掌风浸泡患手;方可用土槿皮煎汤温洗浸泡,或用二矾汤熏洗,外搽疯油膏或红油膏。重症者可内服祛风地黄丸。相当于手癣,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鹅爪风

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一。即油灰指甲。详见该条。

蛾风白喉

病名。系指乳蛾余毒未尽,复感时疫之邪而变生白喉的病证。见《喉症指南》。治宜疏解疫毒,养阴清热,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参见白喉条。

蛾根

经外穴名。在颌下部,下颌角前1寸处。主治乳蛾,咽喉炎等。直刺0.5-1寸。

蛾子

病名。系指喉窝内生有形如蛾子的病证。也即乳蛾之俗称。详见乳蛾条。

前发际以下,两眉以上的部位。《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额汗

证名。指头额部汗出较多。《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称之为“额上汗出”。一证有虚实之别,实证者湿热居多,虚证者多为亡阳虚脱之候。《类证治裁·汗症》:“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甚则茵陈蒿汤利之。”“额汗如雨,喘促肢冷,皆阳脱不治。”《杂病源流犀烛》卷七:“温邪搏阳,亦汗出头额,宜参用胜湿汤。”参见头汗条。

额角

①推拿穴位名。即左右两侧太阳穴。《幼科推拿秘书》:“额角:左为太阳,右为太阴。”见太阳穴、太阴穴条。

②人体部位名。见头角条。

额疽

病名。亦名赤疽、风气二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因头毒蕴结而成。如症见初起疮顶塌陷,干焦色紫,不生脓者危重;红肿局限者轻。治宜清热解毒,透脓。初可服荆防败毒散,次服仙方活命饮消之;如脓将溃气虚者,服托黑透脓散;气实者服透脓散,外敷冲和膏;溃后宜服托里排脓汤。余外治见外痈条。

额颅

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额上黑

证名。指头额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多因肝肾虚衰有热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腹胀如水状,小便必黑,时溏。”参见女劳疸、黑疸条。

呃逆

病证名。胃气冲逆而上,呃呃有声的症状。见《万病回春》卷三。一作xx、呃逆。《内经》称哕。金元时多称咳逆。又称吃逆、吃忒。俗称打咯忒。其声短促,与嗳声沉长不同。呃逆有寒热、热呃、气呃、痰呃、瘀呃、虚呃之别,亦分为外感呃逆、内伤呃逆、阳证咳逆、阴证呃逆者。详见各条。本证见于胃、膈肌痉挛和神经性呃逆,亦可见于危重病证。

呃逆痧

病证名。痧胀而见呃逆者。《痧胀玉衡·呃逆痧》:“痧胀为呃,有痰火血郁之分,有食阻气阻之异,有病重喘呃之凶。”宜细辨受病之原而用药。可选用细辛大黄丸、苏木散、桃仁红花汤、清凉至宝饮等方。参见痧条。

恶(è,音厄)色

病状名。又称夭色。指一种严重的病色,即疾病反映于面部的色泽。表现为晦暗枯槁者,表示胃气枯竭,脏气败坏,病情多属凶险。《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炲”、“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属恶色。

恶(wù)日

证名。即羞明,畏见日光。出《兰室秘藏》卷上。参羞明条。

㈠(wù,音勿)

①讨厌,憎恨。《素问·五脏别论》:“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②排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

③畏怕。参“恶风”、“恶寒”。

㈡(wū,音屋)疑问代词:何,怎么。《灵枢·五色》:“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灵枢·九针十二原》:“迎而夺之,恶得无虚?”

㈢(è,音饿)

①污秽;凶狠。《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咳逆……嗌干面尘色恶。”

②劣,不良。指疾病或某些病状、体征性质险恶,预后不佳。《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灵枢·本脏》:“肝应爪……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③凶暴不良,与“善”相对。《灵枢·本脏》:“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④丑,与“美”相对。《灵枢·本脏》:“厚薄美恶皆有形。”

恶疮

病名。亦名久恶疮,恶毒疮,顽疮。

①指脓液多且严重而顽固的外疡。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位深,范围大,难敛难愈。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有:“诸疮生身体,……疮痒痛焮肿而疮多汁,身体壮热,谓之恶疮也。”

②因恶性肿瘤有难以治愈,易复发,易转移,死亡率高之特点,故近人往往把恶性肿瘤,称为恶疮。

③郭璞将《山海经》中的“疠”注为恶疮。

恶毒疮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指恶疮。见该条。

恶风

①证名。外感内伤俱可见恶风之证。风寒之邪伤于肌表,腠理开阖失司,故见恶风恶寒,而恶风轻于恶寒。无汗而恶风者为伤寒,当发其汗。汗出而恶风者为中风,治当解肌。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宜先解其表。发汗多亡阳,与风湿皆有恶风之证。以发汗多,汗漏不止则亡阳而表不固,故见恶风。治以桂枝加附子温经固表。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治以甘草附子汤散湿实卫。《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其内伤与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然亦恶风。……与伤风伤寒俱不同矣。况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间而有之。鼻中气短,不足以息,语则气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欲食,三者互有之。”

②指病邪。《素问·脉要精微论》:“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③厉气中人所致的疾患。《素问·脉要精微论》:“故中恶风者,阳受之。”高士宗注:“恶风,厉风也。”《圣济总录》卷十八:“恶风者,皆五风厉气所致也。”“其毒中人五藏则生虫,亦有五种虫,生息滋蔓,入于骨髓,五藏内伤,形貌外应。故食肝则眉睫堕落,食肺则鼻柱倒塌,食脾则语声变散,食肾则耳鸣如雷鼓之声。心不受食,食心则为不可治。是故谓之恶风。”治用殊圣散、胡麻散、天麻散等方。

恶寒

证名。即怕冷。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外感、内伤、伤食、温痰、火郁,皆有恶寒,非独阳虚也。”《证治汇补·恶寒》:“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拂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者,皆令恶寒。”“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幕之中,猛火近热之处,仍觉憎寒拘急,甚则毫毛毕直,鼓颔战栗。非若恶风之候,见风则凛凛畏惧,无风则坦然自适也。”现一般分为外感恶寒、内伤恶寒两类。外感者,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疟疾等病症。内伤者,有阳虚恶寒、痰饮恶寒、郁火恶寒等之分。参见有关各条。

恶核

病名。

①出《肘后方》卷五。表现为肉中生核,小如豆粒,大如梅、李,推之能移,且患处疼痛,还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其病因为风热毒邪搏于气血,复为风寒乘袭所致。治宜五香连翘汤。

②指痰核之形大者。《外科全生集》卷一:“大者恶核,小者痰核”。治宜内服阳和丸、犀黄丸以消散之。

恶火

病状名。畏火,怕热喜冷。邪热炽盛出现的一种症状。《素问·阳明脉解》:“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恶漏

病名。指有多个漏管且周边有组织坏死者。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证治可参见该条。

恶露

出《肘后备急方》。

①指产妇分娩后从阴道排出的余血和浊液。一般在产后2-3周内完全排尽。如果超过三个星期,仍然持续淋沥不断,排出或多或少均属病态。参恶露不止、恶露不绝条。

②指养胎之血。见戴武承《女科指南集》。

恶露不尽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恶露不绝

病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又名恶露不止、恶露不尽。多因产后气虚不摄,冲任不固;或余血未尽感受寒凉,败血瘀阻冲任;或阴血耗损,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迫血下行所致。气虚者,症见恶露色淡,质清稀,量多,兼见面色苍白,懒言,小腹空坠,宜补气摄血,用举元煎加减。余血未尽者,恶露量少,淋漓涩滞不爽,色紫暗有块,伴有小腹疼痛,块下后疼减,宜化瘀止血,用当归益母汤加减。血热者,症见恶露量多,色红,粘臭,面色潮红,脉细数,宜养阴清热止血,用保阴煎加减(白芍、续断、旱莲草、阿胶、黄芩、生地、乌贼骨、黄柏)。

恶露不止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恶脉

病名。指静脉血管局部发红疼痛,状如索状物者。出《肘后备急方》卷五。该病由春冬之恶风入于脉络,使血液瘀滞而成。症见局部疼痛,发红,局部有硬索状物,甚者可见赤脉隆起,如蚯蚓状。治以活血化瘀,疏通脉络。宜内服五香汤加味;外表丹参膏。本病类似血栓性静脉炎。

恶气

①恶(è)气:病理产物,如毒热、腐败之气血,包括瘀血、败血、脓汁等。《灵枢·四时气》:“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

②恶(è)气:存在于自然界,有损于人体的毒害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王冰注:“恶谓害气也。”

③恶(wù)气:厌恶气。《素问·血气形态》:“刺太阳出血恶气。”

恶热

指怕热。为外感热病、阴虚内热及胃火亢盛的主证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而用补养之法可也。”《杂病广要》引《统旨》:“恶热固为阴气之虚,而胃中有实火者,亦有恶热之证。予每见夫多酒厚味之人,饮食喜冷,厚衣则烦,此由热邪内积于胃之所致也。”参见发热等条。

恶人

病状名。指厌烦人、喜静的一种证状。多为内热郁积或正气衰微所致。《素问·阳明脉解》:“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恶肉

病名。

①《肘后方》卷五:“恶肉病者,身中忽有肉,如赤小豆粒突出,便长如牛马乳,亦如鸡冠状,亦宜服漏芦汤,外可以烧铁烙之,日三烙,令烧焦,以升麻膏敷之。”该病包括疣赘及疤痕疙瘩等。治疗应以熏洗、针刺、艾灸、药物外敷等外治方法为主,同时配合中药内治。

②指腐肉。即疮疡周围异常增生之肉牙芽组织。《外科理例》卷一:“恶肉者,腐肉也。痈疽溃后,腐肉凝滞,必须去之,推陈致新之意。”

恶食

证名。

①见食则恶之证。《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劳役所伤及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三者俱恶食,口不知五味,亦不知五谷之味。”宜分虚实。实者多因伤食所致。证见胸腹痞满,恶心咽酸,噫败卵臭,恶食,头痛,发热恶寒而身不痛。轻则消导,重则吐下(《医碥》卷二)。虚者乃因脾胃气虚,兼见身体倦怠,面色萎黄诸证,用异功散,大剂参术以健脾和中。《证治汇补》:“恶食非止一端,有胸中痰滞者,宜忌痰以助脾。有伤食恶者,宜消化以助脾。有病久胃虚者,宜参术以健脾。”一般可用保和丸加减,或香砂六君汤治之。

②即恶阻。详该条。

恶心

证名。一作恶心。胃气上逆,泛恶欲吐之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也。”“水饮之气不散,上乘于心,复遇冷气所加之,故令火气不宣,则心里澹澹然,欲吐,名为恶心也。”《罗氏会约医镜》卷八:“恶心者,胃口作逆,兀兀欲吐欲呕之状,或又不能呕吐,觉难刻过,此曰恶心,而实胃口之病也。其症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有宿水,有火邪,有秽气所触,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能致之。”宜辨明虚实。实邪恶心,来速去亦速,邪去则止。虚邪恶心,必待胃气来复方愈。其治脾胃不和者,宜和胃理气,用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胃有寒邪者,宜温中,有理中汤;胃中热者,宜清火,用二陈汤加芩、连,或左金丸等;感受暑热或火盛烦躁恶心者,用竹叶石膏汤;胃有痰湿者,宜燥湿化痰,用二陈汤、平胃散;胃有食滞者,宜消导,用保和丸;脾胃虚弱者,宜健脾和胃,用香砂六君汤;脾肾虚寒者,宜温补脾肾,用理阴煎、温胃饮等。参见呕吐有关各条。

恶血

①恶(è)血:指瘀血,坏血,因病损而郁积的血。属病理产物,又能进一步导致其它病变。《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所堕坠,恶血留内。”

②恶(wù)血:厌恶出血。《素问·血气形志》:“刺少阳,出气恶血。”

恶言

忿恨粗暴的言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急甚者为恶言。”

恶障

证名。指翳膜浑厚肥大,掩蔽黑睛瞳神,完全失明者。见《审视瑶函》卷三。参见膜条。

恶中

病名。因受不正之气侵袭所致类中风病。见《万病回春》。又名中恶。证见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闭口紧,昏晕不知人。治用苏合香丸灌服。俟少醒,服调气平胃散(《医宗必读·类中风》)。《医学心悟·类中风》:“恶中,登冢入庙,冷屋栖迟,以致邪气相侵,卒然昏语妄言,或头面青黯,昏不知人。急用葱姜汤灌之,次以神术散调之。”参见中恶条。

恶疰

病名。正虚为恶毒之气所伤,流移心腹,往来击痛之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恶疰者,是恶毒之气也,人体虚者受之。毒气入于经络,遂流移心腹,其状往来击痛,痛不一处,故名恶疰也。”治用牛黄散、恶疰腹痛方等。参见尸疰、风疰等条。

恶疰心痛

证名。疰亦作注。邪毒疠气传注心包所致的心痛。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凡人将理失度,阴阳俱虚,血气不足,复因风寒暑湿客忤邪恶之气,乘虚入于肌体,流注经络,伏留脏腑,毒击心包,时发疼痛,积滞日久,转相注易,故曰恶注心痛也。”证见心痛如刀刺,或如蛔咬心,胸膈两胁拘急疼痛,呕吐清水,食饮不下,手足逆冷等。治宜鬼箭羽散、槟榔散、消石圆、十注丸、当归散等方。参见心痛、中恶心痛、注心痛条。

恶子

病名。见《产宝百问》。即恶阻。详该条。

恶字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恶阻。详该条。

耳闭

病证名。《素问·生气通天论》:“……耳闭不可以听”。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之经气之闭也。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而闻声不真,外感内伤皆可致之。《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聋哑,诸家所论虽悉,然以余之见,大都其证有五: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曰窍闭、曰虚闭。”参见耳聋及有关各条。

耳薄

生理学名词。指耳廓脆弱薄软。《灵枢·本脏》:“耳薄不坚者肾脆。”

耳出血水

病名。见《徐氏医书六种》卷七。即耳衄。详该条。

耳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或由肝、胆、三焦湿热上冲所致。症见一耳或两耳生疮,焮红肿痛,或破流脓水。又《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疮生于两耳,时差时发,亦有浓汁,如此,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治宜泻火、解毒、止痛。用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耳垂

①解剖部位名。耳轮下端之柔软部分。又名耳坠、耳垂珠。

②经外穴名。出《刺疔捷法》。在耳垂前面中点。主治锁口疔等。直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耳垂珠

解剖部位名。指耳垂的下方游离缘突出的尖端。

耳聪

生理性名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系指听力良好,表示肾气充足。参见耳目聪明条。

耳底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冷庐医话》卷四“……铜挖刺通耳底,流血不止……”耳底,古人泛指耳窍的深部,似指今之外耳道深部及鼓膜等部位。

耳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疡科证治准绳》:“耳疔,寒热大作,痛楚难禁者,是也。”其症状,《外科正宗》:“黑疔生于耳窍之内,黑硬腐烂,破流血水,疼连腮颧,宜针刺之。”或以烧酒滴疔根上,方得脱。随用苦茶洗,解去酒毒。本病多因肝胆经火毒上炎所致,故宜清热解毒,方用仙方活命饮等加减。

耳发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四。多因三焦风热相搏,风毒火热结聚而成。本病发于耳后,初起如胡椒颗粒,逐渐肿大,甚则溃烂如蜂房,灼热疼痛,色红,或肿连耳廓。流出黄白稠脓者为顺证,出紫血水为逆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发三焦风热成,初椒渐若蜂房形,赤肿疼痛生轮后,黄脓属吉紫血凶。”治宜泻火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托里消毒散加减。外敷二味拔毒散。

耳发疽

病名。系指疽生于耳轮的病证。《外科证治准绳》:“或问耳轮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本病类似西医所谓的痈。

耳防风

病名。多由胆与三焦风热上冲所致。症见耳内肿痛,或耳外亦肿,头痛口紧难开,耳内出脓血,小便短赤。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龙胆泻肝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若耳外肿盛者,可用鲜蒲公英捣汁,敷于肿处。

耳风毒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风毒受在心经。”多由心肝经血热所致。其症见耳内流脓带红色,耳鸣,听力下降等。治宜清热凉血,排脓解毒。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参见聤耳、风耳条。

耳风聋

病名。系由风邪入于经脉,使经气壅塞不通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少阴,肾之经,其气通于耳。耳,宗脉之所聚,其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塞不宣,故为风聋。风随气脉行于头脑,则聋而时头痛,故谓之风聋。”治宜驱风通络。可选用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加减。

耳疳

病名。又名冱耳。《外科证治准绳》:“耳疳生疮臭秽,乃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五:“耳疳时出黑臭脓,青震白缠黄色聤,胃湿相兼肝经热,红风偏肝血热成。”胃经湿热与肝经火毒相兼而成本病,证见耳中流脓色黑而腐臭。治宜清火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由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者,耳中出黑脓而臭,经年不愈,头晕耳鸣,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疡医大全》卷十三:“耳生疳疮,黄连、儿茶、轻粉、冰片、麝香共乳细搽。”参见聤耳条。

耳根

解剖名称。耳后连头部处。相当于今解剖学之乳突部。

耳根毒

病名。《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耳根毒,在耳根,结核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痛,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风热所致。”《青囊秘录》又曰:“耳根毒受在心肾,怒气伤心,流滞肝经,风热壅聚而成也。”身发寒热者,宜用荆防败毒散汗之;实热甚者,酒蒸大黄微利之;脓成者,服透脓散;脓尽者,用生肌玉红膏;溃后疮口愈合迟缓者,服香贝养荣汤;参见耳发条。

耳根痛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指耳根生疮痈而疼痛。参见耳根痈条。

耳根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多由肝胃毒火上冲所致。症见耳根肿痛、色红或寒热间作。治宜解毒消肿。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疡医大全》卷十三:“耳根焮热胀痛,初起俱宜栀子清肝汤、加味逍遥散;如内脓已成,用四妙汤去黄芪加白芷、丹皮;已溃出脓者,用八珍汤去川芎加银花,脓尽换用地黄汤加麦冬、牛膝自愈。”

耳垢

人体分泌物名称。系指外耳道耵聤腺分泌出的液体干结后的物质。俗名耳屎。也即耵聤,详见该条。

耳骨

解剖名称。鼓室内之小骨。与耳膜相连,传递声音。为槌骨、砧骨、镫骨之总称。

耳郭

解剖部位。《素问·气府论》:“手太阳脉气所发者,……耳郭上各一”。包括耳轮、对耳轮、耳垂在内的外耳部。

耳后疮

病名。《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即锐毒。见该条。

耳后毒

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即锐毒。见该条。

耳后发

病名。

①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即锐毒。因思虑过度、气郁化火而成。病患在两耳后胆经径路上,在右为锐毒。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夭疽居左锐毒右,经属胆腑生耳后,谋虑太过郁火成,此处肉薄当急救。”

②出《外科启玄》卷四,发于耳后角孙、颅息二穴上下之疮。

耳后疽

病名。系指生于耳后褶缝间之疽。

①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参发颐。因三焦经感受风邪与胆经火邪上炎相合,聚而成毒,致成痈疽。病患位于耳后褶折处,小如杏,大如桃。顺证见局部红肿热痛,可有疽头,边界清晰,易化脓,易破溃,脓稠而黄;逆证见局部肿陷、紫黑、坚硬,不热或微热,疼痛剧烈,彻肩引背或牵脑,难成脓,迟破溃。溃后流紫黑血水。从内破溃者,脓从耳道流出。本病包括耳后粉瘤等病。治宜清热祛风,解毒消肿,方用痈疽总治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后疽生耳折间,三焦风毒胆火炎,红肿有头焮为顺,黑陷xx痛冷溃难。”

②见《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即锐毒。详见该条。

耳尖

①经外穴名。出《针灸大成》。在耳廓上端,卷耳取之,尖上是穴(《奇效良方》)。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痛等。直刺0.1寸,或点刺放血。

②经穴别名。见《银海精微》。即率谷。见该条。

耳坚

生理学名词。指耳廓坚挺厚实。《灵枢·本脏》:“耳坚者肾坚。”

耳焦

证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手少阳之人,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甲乙经》:“耳焦枯受尘垢者,病在骨。”系指耳廓焦枯无华,乃阴虚气血少之象。治宜滋阴补血,方可用归脾汤加减。

耳接

病名。多由痰火互结上攻所致。《脉因证治》:“耳接,耳边项上之块核。”治宜内服温胆汤加减。或外以五倍子、白芷等分为末,蜜调敷。若经久不愈者,宜用清气化痰丸酌加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品。

耳科

为临床科目之一。见《冷庐医话》。系专论治耳部疾患者。清初在江苏省苏州市养育巷,曾有专门从事耳科的中医。耳科在唐代时曾合并在耳目口齿科中。宋代始,耳目口齿科逐渐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小科,参见耳目口齿科条。

耳孔

解剖部位名称。通入耳底之孔道。泛指今之外耳道。参见七窍条。

耳溃

病证名。指耳中溃烂有少量脓液。《幼科金针》:“小儿肾经气热,其气上冲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而成。发无寒热,不哭不知者,为耳溃,久而不治,恐成耳聋。先以棉球取出其脓,宜红绵龙骨散吹之。”

耳廓

解剖结构名。指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又名耳壳。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参耳条。

耳烂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湿热郁结,上攻于耳所致。症见耳轮生疮,赤烂难敛,此愈彼发,缠绵难愈。治宜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旋耳疮、月蚀疮条。

耳聋

病证名。听力减退,或完全丧失听力者。出《阴阳十一脉灸经》。由肾虚精脱,肝胆火上炎等因所致。《灵枢·决气》:“精脱者,耳聋。”《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医学心悟·耳》:“凡伤寒邪热耳聋者,属少阳证,小柴胡汤主之。”耳聋宜辨虚实。虚证多为肾虚精气不足,分肾虚耳聋、气虚耳聋,久聋、虚聋等。实证因风热,痰火、肝火所致,分风热耳聋、痰火耳聋、肝火耳聋等。耳聋有虚实之分。

①实性耳聋常有以下几种病因。一是由风热所致者,治宜疏风清热,可用银翘散加减;二是由风寒所致者,宜发表散寒,方用九味羌活汤加减;三是由肝火上炎所致者,宜清泻肝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四是由湿温所致者,宜芳香化湿,方用竹茹温胆汤加减。

②虚性耳聋常由气虚、血虚、阴虚等所致,耳聋多经久不愈。气虚所致者,耳聋多伴有肢体倦怠等症,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血虚所致者,耳聋常伴面色苍白无华等症状,宜补血益精,方用归脾汤加减;肝肾阴虚所致者,宜滋补肝肾,方用大补阴丸加减。此外,外伤也可致耳聋,应积极对症治疗。《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认为:“耳聋证……其证有五,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曰窍闭、曰虚闭。”但总归为虚实两种类型。参见耳聋有关各条。

耳聋无闻

病名。出《灵枢·厥病》。系指完全失去听觉者。多由年高体弱致听力逐渐下降,甚则耳聋无闻,或卒然而致之耳聋。或有出生即耳聋无闻。外伤亦可致耳聋。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宜配合针灸治疗。参见耳聋、耳闭、暴聋条。

耳聋治肺

治疗方法名称。系指耳聋病不从耳着手治而从肺着手治疗的方法。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坎为耳,故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金受火烁则耳聋。凡温热暑疫等证耳聋者,职是故也。不可泥于伤寒少阳之文,而妄用柴胡以煽其陷。故古云耳聋治肺。旨哉言乎。”

耳轮

解剖部位名。见《针灸大成》卷十。系指耳廓边缘部分。参见耳条。

耳轮赤烂

病证名,即耳烂。《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月蚀疮、旋耳疮条。

耳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少阳三焦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耳脉:起于手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动则病:耳聋,辉辉焞焞,嗌肿。是耳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眦痛,颊痛,耳聋,为三病。”

耳毛

耳孔四周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耳门

①解剖结构名。即耳屏,外耳孔道的小瓣。又称之为蔽。《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

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王冰注:“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候耳目之气。

③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耳门骨伤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玉梁骨伤。详该条。

耳门前脉

经外穴名。《千金翼方》:“脾风占候言声不出或手上下,灸手十指头;次灸人中、大椎;两耳门前脉,去耳门上下行一寸;次两大指节上下六穴各七壮。”在耳门穴上、下各1寸处。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耳门痈

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证见耳门处红肿疼痛,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久不愈而脓成者,宜托里排脓。服透脓散。

耳鸣

病证名。系指自觉耳中作响的病证。耳鸣有虚实之分。《素问·脉解》:“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医贯》卷五认为:“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减轻者,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实也。”引起耳鸣的病因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由肝火所致之耳鸣,多伴目赤烦躁,宜清泻肝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由痰火所致之耳鸣,多伴胸闷痰多。宜清热涤痰,方用清气降痰丸加减。

③由血瘀所致之耳鸣,多伴有舌尖瘀点,宜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④阴虚所致之耳鸣,常声细伴有腰膝酸软,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⑤气虚所致之耳鸣,多伴肢体倦怠等症,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⑥外伤所致之耳鸣,应积极对症治疗。

耳膜

解剖名称。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