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瘀证
病名。系指眼生胬肉,贯过气轮,甚则掩及瞳神,影响视力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由眦而起,贯过气轮,如皮似筋……甚则掩及瞳神……。”详见胬肉攀睛条。
肺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外侧支,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荨麻诊,皮肤搔痒症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肺与大肠俱实
证候名。肺与大肠相表里,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为实邪所闭,失其肃降,影响大肠的传导;或热结大肠,影响肺气肃降,出现表里俱实证。《千金要方》卷十七:“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头痛,目眩,惊狂,喉痹痛,手臂卷,唇吻不收,名曰肺与大肠俱实也。”
肺与大肠俱虚
证候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可导致大肠功能低下,传导失司,出现表里俱虚证。《千金要方》卷十七:“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阴和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名曰肺与大肠俱虚也。”
肺郁
病证名。五脏郁证之一。证见皮毛干燥,欲嗽无痰。《赤水玄珠》卷十一:“肺郁者,皮毛燥而不润,欲嗽而无痰。治宜桔梗、麻黄、豆豉。”参见五脏郁证条。
肺欲辛
生理学术语。指肺与辛在五行同属金,故肺以辛为补。出《素问·五脏生成》。参辛生肺条。
肺脏中风
病名。风邪入中于肺发生的症候。亦称肺中风。由卫气虚少,风邪相搏所致,证见胸满短气,冒闷汗出,嘘吸颤掉,语声嘶塞,身体沉重,四肢痿弱,脉浮数(见《太平圣惠方·治肺脏中风诸方》)。参见肺中风条。
肺燥咳嗽
病名。肺虚液少或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其证咳嗽痰少,喉中声哑,烦渴引饮,大便秘涩,肌肤枯燥。《症因脉治·伤燥咳嗽》:“天行燥烈,燥从火化,肺被燥伤则必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肺燥咳嗽,金性喜清润,润则生水,以滋脏腑。若本体一燥,则水源渐竭,火无所制,金受火燥,则气自乱而咳嗽,嗽则喉干声哑,烦渴引饮,痰结便闭,肌肤枯燥,形神虚萎,脉必虚数,久则涩数无神。”《金匮翼·燥咳》:“肺燥者,肺虚液少而燥气乘之也。其状咳甚而少涎沫,咽喉干,气哽不利。子和云:燥乘肺者,气壅不利,百节内痛,皮肤干燥,大便秘涩,涕唾稠粘。”治宜清燥润肺,用润肺止嗽方、清燥救肺汤、门冬饮子等。参见咳嗽、伤燥咳嗽条。
肺燥作泻
证名。由肺中燥火传于大肠所致的泄泻。《医学传灯·泄泻》:“又有肺燥作泻者,人所不知,秋伤于燥,内热咳嗽,肺中之火无处可宣,传于大肠,故令作泻。”治宜清肺润燥,用清金润燥汤。
肺胀
证名。胀病之一。因肺气壅塞所致虚喘咳之证。《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医醇剩义》:“肺为气之脏,居于至高,寒气逆上,肺气壅塞……故虚满而喘咳,当温肺降气,以解寒邪,温肺桂枝汤主之。”参见喘、胀病条。
肺主行水
生理学名词。指肺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人体水液代谢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宣发将津液输布全身,并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化生尿液而排泄。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肺主治节
生理学名词。治节,治理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王冰注:“位高非君,故官为相搏。主行荣卫,故治节由之。”张景岳注:“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肺主治节,是指肺通过主呼吸及宣发肃降,治理和调节气血运行及脏腑的功能活动。
费伯雄
清代医家。字晋卿。江苏武进人。世业医。少举业,弱冠有文名。后弃儒承家学,究心祖业,博览《内经》、《伤寒》及后世诸名医著述,取其精要,去其偏执,于脉学及杂证尤有心得。咸同间(公元1851-1874年)以医名,远近诣诊者踵相接,所居遂成繁盛之区。持脉知病,不待问。论医戒偏戒杂。谓古医以和缓命名,可通其意,主张“和治”、“缓治”。师古而不泥,不趋奇立异,以平淡之法获效。推崇李东垣温补脾胃,朱丹溪壮水养阴之法。道光年间(1821-1850年),太后患肺痈,诏伯雄诊视,获愈。赐匾曰:“是活国手”。道光帝患失音,进药亦愈。赐联曰:“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著《医醇》二十四卷,惜毁于战乱。同治二年(1863年)追忆原书内容重撰,仅得十之二三,易名《医醇剩义》四卷。另著《医方论》、《食鉴本草》、《本草饮食谱》、《食养疗法》、《怪疾奇方》等。子应兰、孙绍祖、荣祖均传其业。
《费伯雄医书二种》
医学丛书。清·费伯雄撰。刊于1863年。包括《医醇剩义》、《医方论》二种。详各条。
费长房
东汉方士。汝南(今属河南)人。曾为市椽。据载:一老翁悬壶卖药于市,市罢跳入壶中,人皆不觉,唯长房得睹之,拜为师。遂得老翁授之以术,后能疗众病,鞭笞百鬼。后世以“悬壶”为行医之代称,盖源于此。
费杰
明代医家。字世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元代名医子明之曾孙,杰承家业,亦以医名。性慷慨愿助人,凡遇重疾者求治,虽百里外,亦赴不辞,且投剂辄效。曾备药饵以救贫病孤独。着《名医抄》、《经验良方》,均佚。
费启泰
(1590-1677年)清代医家。字建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少业儒,久不得志。遂检家藏医籍及诸家痘疹书,潜心三载,精研奥旨,颇获心得。尤工痘科。谓:时治痘,重于扶正,轻于治毒,与病不相宜,败于虚者,几上残花,毙于毒者,大林秋叶,力纠世医之偏见,善用清热解毒之治法,所治多效。年70岁时着《救偏琐言》(1659年)。另着《一见能医》等。
费友棠
清代医家。字山寿。江苏吴县人。辑《急救应验良方》、《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主张以针灸治痧证及急证。
疿疮
出《太平圣惠方》。即痱疮。详该条。
疿子
出《太平圣惠方》。即痱疮、疿疮。详该条。
痱(féi,音肥)
病证名。
①一种中风后遗症。一般叫风痱,类似偏枯。症见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或不能言语。《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参见风痱条。
②痱子。一种夏季由于出汗不畅所致的皮肤病。
痱疮
病名。指夏季因汗泄不畅而生的一种皮肤病。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亦名疿汗疹、疿疮、痱子。该病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发于盛夏之际,小儿及肥胖者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症见皮肤汗孔发生密集如粟米样之红色丘疹,患者自觉搔痒及灼热感,常因搔抓疹破而继发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轻者以外治为主,可用六一散或痱子粉外扑。重者配以中药,可内服清暑汤或绿豆汤(绿豆煮熟,薄荷煎汤,加糖)代茶饮。
痱子
病名。指夏季因汗出不畅所生的一种皮肤病。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见该条。
分
①指肌肉的纹理。见肌腠条。
②旧度量衡,十厘等于一分,一分约合0.3125克。
分部
人体部位名。指十二经脉在皮肤上各有其分属的部位,各经脉的病变可反映到其所属部位。《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所终。”因此,皮肤上某些变异(如异常色泽、疹点、结节、敏感点等)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故《素问·疏五过论》:“审于分部,知病本始。”
分刺
①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指针刺人体分肉处的方法。分肉有指为肌肉间隙处,亦有以深部近骨的肌肉为分肉者。
②经穴别名。即阳辅穴。《素问·气穴论》:“分肉二穴。”王冰注:“在足外踝上,绝骨之端,同身寸之三分,筋肉分间。”后《针灸聚英》作阳辅别名。见该条。
分腠
解剖结构名。指分肉和腠理等组织。《素问·水热穴论》:“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
分诞
名词。出《王叔和脉诀》。即分娩。详该条。
分法
推拿手法名。
①见《保生秘要》:“……后二指由胸至胁分之。”用两手拇指或手掌由一处向两边分开推动。参见分推法。
②即分筋手法。参见该条。
分骨垫
正骨器械。用纸或棉花等软物折成长条状之固定垫。多用于上肢尺、桡骨骨干部双骨折整复后,固定时作分离尺桡两骨之用。
分筋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用拇指指端深压于筋结或压痛点的边缘部,稳缓地进行按揉拨动。有助于解除筋结或软组织粘连的分离。
分理
解剖结构名。
①即肌腠。肌肉的纹理。《灵枢·寿夭刚柔》:“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
②皮下组织间隙。《素问·诊要经终论》:“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冬刺俞窍于分理”。前指浅层皮下组织间隙,后指深连筋骨的组织间隙。
分娩
生理学名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治难产五、六日不得分娩、疲困虚乏者……”又名分诞、分解、免身、免乳、产子。指妊娠二十八周以上的胎儿,娩出母体的过程。
分气
生理学术语。指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
分肉
①解剖结构名。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②经穴别名。即阳辅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上四寸,胫骨前缘处。《素问·气穴论》:“府俞七十二穴……分肉二穴。”林亿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分肉穴,详处所疑是阳辅穴。”详阳辅条。
分肉解利
生理学名词。指肌肉之间气行流利通畅。《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
分水
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分水一穴,在下管下一寸陷者中。”后《针灸大成》等书列作水分穴之别名。见该条。
分推法
推拿手法名。推法的一种。又名分法。用两手拇指指腹由一处向两边分开移动,起点多在穴位上。常用于胸腹、前额及腋掌等部位。《保赤推拿法》:“分者,医以两手之指,由儿经穴划向两边也。”
分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名。常用部位有:
①由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两侧分推。可调和气血,用于治疗惊风,痫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咳喘痰喘及乍寒乍热等病症。《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盖小儿之病,多因气血不和,故一切推法,必先从阴阳分起,诸症之要领,众法之先声,推此不特能和气血,凡一切膨胀泄泻,如五脏六腑有虚,或大小便不通,或惊风痰喘等症,皆可治之。至于乍寒乍热,尤为对症。”
②分腹阴阳。即从中脘部向两侧分推,有健脾和胃,消食寻滞等作用。治疗消化不良,伤食、停乳、胃痛、腹胀等病症。
③分胸阴阳:用两手大指在胸口处向两旁分推。有宽胸利气,止咳平喘,发表解热等作用。
④分头阴阳,即分推坎宫法。详坎宫条。
分至
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的合称。《素问·至真要大论》:“分至何如?”张景岳注:“分,言春秋二分;至,言冬夏二至。”
粉刺
病名。亦名酒刺或肺风粉刺。指生于面部的一种皮肤疾患,实际属于痤疮之一种表现。出《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致使血热郁滞而成。亦与过食膏粱厚味有关。症见皮疹如粟,有时因其所生丘疹顶端呈黑色,故又称黑头粉刺。甚则色赤肿痛,挤破出白粉汁,抠后感染脓泡,可形成疖肿或皮脂瘤。治宜宣肺清热,参见粉花疮条。
粉花疮
病名。多见于生于人体面部的一种皮肤疾患。出《外科启玄》卷七。该病以女性为多见,多因风热郁肺不得疏泄,或汗出受风所致。多发于青年男女面部,症见起疹如粟,累累而生,时痛时痒,常因感染而发生脓疱或脓肿。治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用颠倒散水调敷。类似痤疮类疾患。
粉瘤
病名。
①即脂瘤。详该条。
②指生于面部的胶瘤。详胶瘤条。
愤(月真)
肿胀。《素问·风论》:“肌肉愤(月真)而有疡。”
粪毒块
病名。脚部肌肤感染者。见顾伯华《中医外科临床手册》。由钩虫蚴侵入肌肤所致。本病以足踝、趾间、脚底为多见,症见初起脚部有瘙痒感,继之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及块状风团,有时可见水泡及脓疱,踝部常有水肿,搔破后可伴发臁疮。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剂,外用三黄汤温洗或青黛膏外搽。如并发臁疮者可按臁疮处理。即钩虫皮炎。
膹菀
同“膹郁”。菀,音义通“郁”。参见膹郁条。
膹郁
证名。指呼吸气促、胸闷痞满不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内经知要》卷下:“膹者,喘急上逆,郁者,否塞不通。肺主气,气有余者,本经自伏之火,气不足者,则火邪乘之;虚实之分,极易淆误,所当精辨。”膹郁可见虚实不同之喘证。参见喘证、喘胀、喘满等条。
丰隆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癫狂,痫症,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风(疒^水)
病名。(疒^水)同水,风(疒^水)即风水。《灵枢·四时气》:“风(疒^水)肤胀。”详见风水条。
风(疒咅)XX
病证名。因感风邪所致隐疹。《诸病源候论·风(疒咅)XX候》:“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疒咅)XX,状如麻豆,甚者渐大,搔之成疮。”治宜枳壳散、荆芥散等方。
风
①病因学名词。系病因六淫之一。亦称风气。属阳邪,为外感疾病的先导。故外感多有风证,并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燥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其致病常有恶风寒、发热及游走性多变性等特点。《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②病证之一。见内风、风气内动条。
风闭
病名。
①清·刘甫斋《妇科三字经》:“产时血去太多,经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忽然口噤昏倒,角弓反张,此名风闭。”即产后痉风。详该条。
②闷瘄之一。患麻疹出疹时,感受风邪,闭塞汗孔,以致症见恶寒鼻塞,毛窍竖起,气粗喘闭,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拘挛,眼白足冷,大便清利。治宜疏风透疹。用宣毒发表汤加羚羊角,锉末,煎水兑汤药服。
风痹
病名。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痹证。见《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杂病证治准绳》:“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寒攻痛者,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一说风痹即痛风,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风不仁
病证名。皮肤搔之无所觉知。见《圣济总录》卷十一:“风不仁之状,皮肤搔之如隔衣是也。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血气不相与,凝痹结滞,皮肤XX厚,无所觉知。”治宜调气行血,祛风活络等法。
风池
①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眼平视,瞳孔直上,当眉毛上缘处,即鱼腰穴的稍上方。风池色红,主上中焦风热,抽搐,痰涎。
②经穴名。出《灵枢·热病》。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向鼻尖方向直刺0.5-1寸。
风齿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阳明之脉虚,风乘虚,随脉流入于齿者,则令齿有风,微肿而根浮也。”即牙齿松动的病证。
风赤疮疾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风赤疮痍。详该条。
风赤疮痍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赤疮疾。《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由脾脏风热蕴结,两睑似朱涂而生疮,黑睛端然无染,不治便生翳膜。”一般可见眼睑或睑缘红赤起疮及溃烂,痛痒并作。治以祛风清热为主。痒胜于痛者,以风邪为重,宜祛风解毒,用五退散加减;痛胜于痒者,以热邪为重,宜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加减四物汤。
风赤眼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烂。详该条。
风搐
病名。
①以手足抽动为主证的疾患。见《儒门事亲·风形》。多因火盛肝旺,风动痰壅所致。证见双目上视,角弓反张,或手足颤振抽动不已,不能持物或步履,夜卧发热,遍身燥痒等。治宜平肝熄风或涌吐风痰。《罗氏会约医镜·杂证》:“风搐证者,由火盛制金,金衰不能平木,木旺而自病。或平肝,或吐下,因证治理。”
②出《幼科全书》。即脐风。详该条。
风喘
病证名。感受风邪,肺气胀逆所致气喘。见《医学入门·喘》。治宜祛风宣肺,用金沸草散、麻黄杏仁饮等方。
风疮
出《胎毒疮疥》。即胎毒疮疥。详该条。
风疸
病名。黄病之一。《备急千金要方》卷十:“风疸,小便或黄或白,洒洒寒热,好卧不欲动。”《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风疸者,由风气在于腑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小便或赤或黄,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如兼见身黄,小便赤涩,宜牛黄散。如脏腑风热相搏,心神不安,多卧少起,小便赤涩,宜犀角散。
风癫
病名。五癫之一。即痫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多因血气亏虚,邪入阴经;或在胎时母卒受惊,精气并居所致。发病时仆地吐涎沫,无所觉,眼目相引,牵纵反强,声如羊鸣,食顷方解。方用茛菪子散等。参见五癫、癫痫条。
风钓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即小儿惊风证之一。多由受风受惊所致。有偏于热盛,或偏于寒盛的不同。《育婴家秘》:“外感风热则为天钓,内伤寒冷则为内钓。”内钓以抽搐、腹痛较剧为特征。痛时曲腰,喘促,唇黑,囊肿,抽掣,惊叫,手足瘈疭,时作时止,目有红丝血点,大便色青。为寒热挟杂之证。治宜疏风散寒,止痛熄风。可用保元丹,并用《医宗金鉴》木香丸加减。
风毒喉痹
病名。多由风热邪毒客于肺胃所致。症见咽喉漫肿疼痛,渐及面颊、腮项,饮食吞咽不利,喉关内外色红,身发寒热,牙关紧强,声嘶音沙,甚或语声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表现作了探讨,认为:“无风则不动痰,无痰则不受风,风痰相搏结塞咽喉,其外症咽喉形如鸡子大,其色微白外面腮上有肿,其形似疮,身发寒热,牙关紧强,语声不出者是也。”治宜疏风解毒,清热消肿。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或以刀针于高肿处刺破排脓毒。外吹冰硼散、锡类散等。
风毒喉肿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本病多由风热痰毒上冲所致。常咽痛,汤水难下。或身发寒热,或颈生瘰疬。治宜疏风解毒,清热涤痰。用清气化痰丸加减,或用小陷胸汤加减。
风毒脚气
病名。即脚气。因感受风毒所致。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赤水玄珠·脚气门》载风毒脚气,证见脚重虚肿,常兼肢节烦疼,心神壅闷。治以祛风发散为主,用紫苏散、大腹子散等方。
风毒牙痛
病证名。见《秘传证治要诀》卷五。症见风毒及热壅上攻,牙龈疼,或齿缝有红肉弩出。治宜祛风解毒、清热止痛。可选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参见牙痛、齿壅等条。
风毒咽
病名。系指因风邪热毒所致的喉痹症。同风毒喉痹。出《千金要方》卷六。治宜疏风解毒,清热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也可外吹冰硼散。参见喉痹条。
风亸曳
病证名。肢体不能收摄。见《圣济总录》卷七。亸则偏而不举,曳则泄而不随。与半身不遂,偏枯等症类似。详见各条。
风耳
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出红脓者为风耳,偏于肝经血热,甚者耳内疼痛、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本病多由心肝二经血热上冲所致。症见耳内流脓并带红色。治宜清肝凉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参见聤耳条。
风痱
①病证名。四肢废而不用的疾患。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简称痱。证见四肢废而不用,身无痛。甚则可见口不能言,神志昏乱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录《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疗风痱用三味竹沥饮、竹沥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治风痱用换骨丹、疏风顺气圆、八宝回春汤等方。
②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灸法:度病者手小指内岐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升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升上,令三合其状,如到(倒)作△字形。男度左手,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处,同时起火,各一百壮愈。”即取患者小指端至掌横纹内侧端间距离为度量单位,以其一端置脐中,沿前正中线直上,于度端定一点。于此点上再以同等长度作一倒置等边三角形,其底边呈水平,三角各顶端是穴共3穴。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风痱。定位在中脘穴下0.5寸一穴,左右旁开1.5寸各一穴,共3穴。主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艾炷灸3-7壮。
风府
经穴名。出《素问·骨空论》。别名舌本、曹溪、鬼穴、鬼枕。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直刺0.5-1寸,禁深刺。
风疳
病名。
①牙病。《太平圣惠方》第三十四卷认为:本病多由脏腑壅滞,久积风热;脾肺不利,心胸痰饮,邪毒之气,冲注上焦,熏蒸牙齿而致。症见齿龈浮肿,动摇脱落,损烂,脓血俱出,虫蚀齿根,口内常臭,面色青黄,唇颊肿痛。治宜疏风散热消肿止痛。
②肛门病,即湿热下注谷道,致肛门奇痒有虫。
③外科病,坐板疮之别名。
④小儿科病,见《婴童百问》肝疳之别名,详该条。
风鼓
运气术语。系岁运主气名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寅申之纪也,……其运风鼓。”谓寅申年份的岁运主气为风鼓,寅申之年是相火司天,风木在泉,风火合势,其运如风之鼓动,故名。
风关
①经外穴名。《针法穴道记》:“小儿惊风,用三分毫针,风关此穴在食指根横纹中,少少外口下针,见血即可。针毕务必出汗为妙,不见汗不效……。”即在手食指掌面,掌指关节横纹之中点。《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在手食指掌侧,近侧指节骨与中指节骨间横纹中点。
②小儿指纹的诊察部位之一。出《幼科全书》。又名上关、初关。指纹见于食指第一节为风关,表示病较轻浅。
③推拿部位名。指三关之一。位于食指近端指节的腹面。参见指三关条。
风寒
病因学术语,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以祛风散寒为主。
风寒喘
病证名,风寒外束所致喘病。《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可用金沸草散、麻黄散、加味三抝汤等方。
风寒喘逆
病证名。风寒郁于肌表,壅于肺脏所致的喘病。《症因脉治·喘症论》:“风寒喘逆之症:头痛身痛,身发寒热,无汗恶寒,喘咳痰鸣,气盛息粗。”脉浮缓为风,浮紧为寒;六脉俱浮,表有风寒;六脉沉数,寒郁为热。治以祛风散寒为主:风气胜者,散风解表,宜防风泻白散、防风桔梗汤等方;寒气胜者,用小青龙汤、三抝汤、麻黄定喘汤等方;寒郁化热,兼有呕吐者,用干葛竹茹汤、平胃散加减。
风寒蛾
病名。又名风寒喉蛾。《喉科杓指》卷二:“此症因风寒而起,肿大如李,头不能下视,气塞不通,寸关之脉浮紧、肺胃之症也。”治宜温散寒邪。参见风寒乳蛾条。
风寒感冒
病名。因感受风寒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喘急、头痛、身痛的表证。治宜发散风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十神汤等。头痛身痛甚者,可用神术散、川芎茶调散。咳嗽重者,可用金沸草散。
风寒喉蛾
病名。《喉科秘钥》下卷:“此肺胃症也,因受风寒而起,肿如李。”即风寒蛾。见该条。
风寒痉
病证名。因风寒所致的痉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病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以发热恶寒、不恶寒、有汗、无汗、分刚柔者,风寒痉也。”参见刚痉、柔痉条。
风寒咳嗽
病证名。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证见咳嗽声重,头痛身热,甚则喘急。《普济本事方》卷三:“肺感风寒作嗽,紫苏散。”《仁术便览》卷二:“风寒咳嗽,肺气喘急。”方用五抝汤。《证治准绳·杂病》:“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身重,身热头痛,用局方消风散。冬月风寒外感,形气病气俱实者,宜华盖散加减,麻黄汤。”《类证治裁·咳嗽》:“兼感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芎苏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
风寒两伤荣卫证
病证名。风寒之邪伤于卫分、营分。指大青龙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注解伤寒论》卷三注云:“此中风见寒脉也。浮则为风,风感则伤卫;紧则为寒,寒则伤荣。荣卫俱病,故发热,恶寒,身疼痛也。”《伤寒论条辨》卷三:“中风者,单只卫中于风而病也;伤寒者,单只荣伤于寒而病也;若风寒俱有而中伤,则荣卫皆受而俱病。”此说后世医家颇有异议。
风寒乳蛾
病名。见《病源辞典》。指乳蛾之因于风寒而发者。多由肺胃感受风寒,郁遏阳气,以致发为乳蛾。症见喉间肿大如李,头顶不能俯,气寒不通,寸关脉浮紧。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或刺两手少商、少冲等穴。
风寒身肿
病证名。表气素虚,寒袭肌表所致发热身肿之证。见《症因脉治》卷三:“风寒身肿之症,恶寒身热,身首皆肿,风胜多汗,寒胜无汗。此外感风寒,即《金匮》风水、皮水,从太阳经主治之证也。风寒身肿之因,表气素虚,肺气素热。表气虚则外邪易入,肺气热则皮毛易开。寒袭于肌表,郁而不散,则发热身肿之证之证作矣。”脉多浮大或浮数。治宜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大腹皮散等方。
风寒湿
病因学术语。指风、寒、湿三种邪气的结合。《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风寒湿痹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致气血郁滞,证见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治宜祛风散寒利湿,用三痹汤、蠲痹汤等方。
风寒束肺
风寒袭表,内侵于肺,肺气失于宣发,出现肺卫证候,症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苔薄白、脉浮。治宜疏风散寒,宣通肺气。
风寒嗽
病证名。因风寒所致咳嗽。即风寒咳嗽。《古今医鉴》卷四:“风寒嗽者,鼻塞,声重,恶风恶寒,或自汗,或无汗者是也。治当以发散结合止咳、化痰,用二陈汤加麻黄、桔梗、杏仁。”
风寒头痛
病证名。外用风寒表症而见剧烈头痛。《罗氏会约医镜·杂证》:“外感风寒,头痛暴甚。”证见头痛或连及项背,恶风寒,骨节酸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用桂枝羌活汤、川芎茶调散、祛风立效散等方。
风寒外束喘
病证名。风寒外束,肺气壅阻所致的气喘。《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寒外束喘,喘必有力,其气粗,有余之喘也。”《景岳全书·杂证谟》:“凡风寒外感,邪实于肺而咳喘并行者,宜六安煎加细辛或苏叶主之。若冬月风寒感甚者,于本方加麻黄亦可,或用小青龙汤、华盖散、三抝汤之类主之。”本病常兼见咳嗽痰多,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等症。
风寒胁痛
病证名。风寒之邪留滞胁下所致胁痛。见《东医宝鉴》卷三。《类证治裁·胁痛》:“风寒者,外感之邪,留着胁下,小柴胡汤加桔梗、枳壳。”
风寒泻
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小儿便稀多沫,伴发热、鼻塞等。因感受风寒,寒邪犯内,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治宜疏风散寒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风寒眩晕
病证名。感受风寒外邪所致头晕目眩。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两种。风邪眩晕,证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证见身热无汗,恶寒拘紧,头痛身痛,时时眩晕,治以散寒为主,用羌活败毒汤等方。
风寒腰痛
病证名。因感受风寒所致腰痛证。见《东医宝鉴·外形篇》。证见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腰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治宜疏散风寒,用二柴胡饮、五积散、加味龙虎散等方。
风喉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马脾风。详该条。
风化
运气术语。指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厥阴属木主风,故厥阴司天则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