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判断人体失衡情况

1、诊断基本原理

前面介绍了人体的要素包括精、神、元气、气、血、津液、形等,这类要素的失衡就称之为证。判断要素失衡状态的过程称为辨证。中医辩证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有形与无形的关系

人体几种要素中,精、神、元气能量、气态物质属于肉眼不可见的要素,称为无形之物。血、津液、形体属于肉眼可见的有形之物。无形之物难以观察测量,有形之物易于观察测量。有形与无形的物质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有形之物的状态反推无形之物的状态。这个原理就像风吹旗子,风为无形的空气流动,其风力大小无法直接观察,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旗子被风吹后的表现,来判断风力的大小。

2)内与外的关系

人体内外有别,有形的物质虽然容易观察,但若隐藏在人体内部,则观察也是有难度的。但人是一个整体,内在的失衡必有外在的表现。如果掌握了内在失衡和外在表现的关系,就可以通过外在表现判断内在状态,这就是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而揣内”的道理。

基于以上两点,搜集人体外在、有形的表现,来判断人体内在、无形的状态,判断精、神、元气、气态物质、血、津液等要素的平衡或者失衡,这就是中医诊断的道理。人体外在、有形的表现称为“”,内在各要素的失衡称为“”。在中医中,这两字同音但内涵不同。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的概括。因此,证是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变的本质,所以它比症状对疾病的揭示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

《中医药学概论-辨证论治》

无论中医、西医,诊断的原则都是要把内在、无形而难以观察的要素状态,通过某种方法转化为可以方便观察的状态。科技界发明了很多检测工具,比如CT、核磁等。这些工具扩展了人的观测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清晰的显示某些内在状态。从观察角度看,这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中医也希望有某些设备,能够更准确、直接的显示神、元气、气态物质等要素的状态。但是因科技发展的局限,能达到中医要求的这类工具还没有实用化。现在医疗设备的检测结果对中医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对具体的辩证、用药指导性并不强。所以中医还只能使用“司外揣内”的方法,通过外在表现,来间接的判断其关注的要素状态。

2、诊断基本常识

中医收集人体外在表现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即大家熟知的“望闻问切”四诊。这四诊概括了人体各方面的正常与异常表现。这些外在表现与内在要素的基本关系,就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常识。

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多,这里只能介绍一些初步方法,从判断精、神、气、血的角度讲起。更详细的内容需要学习《概论》的四诊章节、《口诀》的四诊、《内经》的诊法、《伤寒论》的脉法等等。

2.1、判断神的状态

神藏于心,外候在目。

判断神的状态主要看双目。目光明亮、眼神灵活、目中润泽,目睛清莹,了了分明,此为神气充足。若是两目呆滞、目光晦暗、蒙混不清,是神气不足的表现。瞳仁散大,为肾精不足或将竭;瞳仁固定,为精绝神亡。

其次看神志是否清楚、反应是否灵活、说话是否有条理、发音是否清亮等等。

另外,注意是否是假神的情况。假神是指久病而重危的病人,突然精神转佳,言语不休,索饮索食,呼吸平匀,如同常人,这种假象,称为假神。假神往往是回光返照,很可能短时间即告死亡。

2.2、判断精的状态

精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在肾,后天之精在脾。

肾的功能主生殖、主骨。

从生殖角度,当男子溢精和女子月经来潮的功能出现问题的时候,标志肾精不足。

从主骨角度看,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精生髓。所以精开始不足的时候,先从牙齿上体现出来,松动掉落。进一步不足的时候,从骨骼上体现出来,老年人弯腰驼背、容易骨折。到比较严重的时候出现肩垂,项倾,腰折,膝败,脊骨突起的现象,称为大骨枯槁,表明肾精已经衰弱到相当严重,预后不良。

脾主消化吸收,主肌肉。

从消化吸收角度看,当人的饮食能力下降,标志脾精开始不足。

从肌肉角度看,当出现肌肉不结实、人中沟变浅缩短的情况,代表脾的能力下降。严重的出现臂、腿、臀等部位的肌肉失养、瘦削,称为大肉陷下,则代表脾精衰败。

骨为肾所主,肾为先天之本;肉为脾所主,脾为后天之本。如果人中沟深而长,面部肌肉高厚,轮廓方正,面部上、中、下三部耸起而不平陷,肌肉丰满,骨骼高起者,则提示先后天精气皆旺盛,所以人能长寿,活百岁而终其天年。

《黄帝内经讲解-寿夭与先后天的关系》

2.3、判断气血的状态

中医判断气血的内容最多。这里简单介绍:面色、脉象、舌诊等几种方法的大概原则,算是索引,具体要参考教材诊断的内容。

2.3.1、面色

面色包括面部的颜色和光泽。一般来说面色光泽明亮,为身体气血充足的表现,即使得病,问题也不大。

张三钖说:“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彰于明堂,……但当求其有神,虽困无害,神者色中光泽明亮是也,脉有胃气,同一理也。”

《黄帝内经讲解-色脉互参》

为什么面部的色泽能反应人体气血的状态呢?因为人体脏腑与经络相联,全身的经络都与面部相联。只有脏腑正气充足,功能强健,邪气很少,才能在面部体现出光泽明亮的状态。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具体面部不同的部位与脏腑的关系,内容也比较多。《概论-诊法》不太详细,应该参看国医大师孙光荣主编的《口诀浅释》的望诊部分。

两眉之间,名为印堂,又称阙中,在面部中间的最高之处,是相关肺病的部位;印堂的上面,名为阙上,阙上到头发边缘,名为天庭,天庭处在整个面部最高最上的地方,是相关头面疾病的部位;阙上处在天庭和印堂之中,所以是相关头面及咽喉疾病的部位,印堂略向下,在两眼之间,名为山根,又称下极,是相关心病的部位……

《口诀浅释》

2.3.2、脉象

脉的基础知识请参考《中医药学概论》的诊法部分,这里只谈一些补充内容。

诊脉是要判断气血这种流动之物在身体的升降出入状态,其形式是通过感受一些部位的动脉跳动形态来判断。

血液运行的动力方面,初始动力是心气,辅助动力为经络之气。经络之气含宗气、营卫、脏腑之气。

无形的气态物质推动有形的血脉跳动,因此脉象能够体现人体整体气血分配、局部气血平衡及邪气干扰情况。

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桂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一》

正常的脉象三部九侯都有脉,代表全身内外都有气血在起作用。各处脉的波动情况基本一致,代表气血在全身内外的分配比较均匀。各处脉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又稍有差异,代表各脏腑有一定的偏性。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素问-三部九候论》

2.3.2.1、脉的指标维度含义

脉的波动,其频率、力度、长度、高度等等指标皆有特定意义。

所谓脉象,实际上是脉搏搏动的部位、速度、形态、强度、节律等因素的综合分析。

《口诀浅释-切诊》

力度:力度代表气的状态。脉搏的力度应适中,若力度过小,称为虚脉,代表气不足;若力度过大,称为实脉,代表邪气过多而正气不虚,正邪对抗有力。

气独胜者,则脉强;…气偏衰者,则脉微;

《桂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一》

宽度:宽度代表脉管中血的数量。脉的宽度应该适中,若宽度过于窄小,甚至像线一样,称为细脉或小脉,代表血管中的血不足;若宽度过大,称为大脉,代表血管中的血偏多。

长度:长度代表肝胆之气,肝胆之气调节气的运行。脉搏每个波动与按脉手指接触的长度应适中,若长度较长,像琴弦一样,称为弦脉,代表肝胆气瘀滞,气不通则痛,所以常有痛症。若长度较短,像豆子一样,称为动脉,代表气血不通或者气血逆乱。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伤寒论讲解-265条》

这里弦脉是一个容易误解的脉,因其解释为像琴弦,容易被误解为有力。其实弦脉就是长度较长,与力度无关。

春脉弦……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难经-十五难》

紧脉是言其有力,弦脉是言其挺直的形象

《口诀浅释-切诊》

弦脉与紧脉似同而实异。弦以象言,紧则以力言。弦脉如弓弦,按之不移;紧脉则如转动的绳索,来往有力而不固定。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

起伏流利程度:脉的起伏若过于流利,感觉圆滑,称为滑脉,代表气血涌动过快;若起伏艰涩、迟滞,如轻刀刮竹,称为涩脉,代表气血不足。 在伤寒论平脉法中谈到,气血都盛,则脉盛。如果气正常,只是血盛,则脉滑;只是血衰,则脉涩。

血独盛者,则脉滑;血偏衰者,则脉涩;

《桂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一》

这里涩脉和前面的小脉都是说血不足。但是前面的小脉代表的是血管中的血多少。这里涩脉似乎是脉起伏过程中,相关的组织对这种起伏的阻力较大,组织中的血少,则阻力大而使起伏艰涩,姑且这么理解。

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素问-脉要精微论》

频率:频率代表温度。脉搏正常频率应该是一呼一吸跳动四次,多于五次称之为数脉,代表有热,多于七次为疾脉,代表过热,危险;少于四次称为迟脉,代表有寒。在伤寒论平脉法说,阳气过多会偏热,脉数;阴液过多会偏寒,脉迟。

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

《桂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一》

高度:高度代表气血的内外分配。脉的高低是指轻按为高,又叫浮取,离皮肤近;重按为低,又叫沉取,离骨近;不轻不重在两者之间为中取;正常情况下,无论浮、中、沉,脉搏的感觉应相差不大,代表气血分配较均匀。如果轻按的脉搏比重按的时候明显,称为浮脉,代表气血聚于表层。若重按的脉搏更明显,称为沉脉,代表气血聚集于里层。

脉浮是气浮于表而血虚于里,故云浮则无血。脉大是阳弛于外而阴乘于里,故云大则为寒。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3》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桂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一》

以上力度、频率、高度、宽度、长度、起伏代表了脉搏的几大维度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其正常范围,超过正常范围则为失衡,向上失衡为阳,向下失衡为阴。所以《桂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说“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其中浮、沉是从高度辨阴阳,滑、涩从起伏辨阴阳,数、迟从频率辨阴阳,动、弦从长度辨阴阳,大、微从宽度辨阴阳。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伤寒论-辨脉法》

这些指标排列组合可以形成非常多的组合脉象,有丰富的含义。比如脉数代表热,脉无力代表气虚,若两者兼有,数而无力,则代表气虚而热;若是数而有力则代表实热。其它各类组合,如浮大数、浮数、沉涩、细数等等各有其含义。组合脉象的数量远远超出后世所说的二十八脉。二十八脉只是常见病脉的总结,其中有些为组合脉,比如濡脉为浮、细、虚的组合,主有湿邪;芤脉为浮、大、虚的组合,主津血伤;革脉为芤脉浮、大、虚的基础上加弦的组合,主精血亏;。

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顺逆也。

《难经-四难》

总之脉象越接近正常波形,人越健康;远离正常波形,则不健康,严重的则代表死亡。中医中的各种绝脉,比如真脏脉、死脉、怪脉都是远离正常波形的脉象。理解脉的逻辑含义,能认识到脉象是按照不同维度的阴阳进行组合的道理,学习脉诊并不难。

2.3.2.1、脉之常变

人体之气血随着生活节奏正常变化,脉象上就有对应的变化。比如夏天的时候,气血分布于机体表层多一些,则脉象偏浮一点,轻按的时候脉比较明显,重按稍弱;冬天气血在脏腑多一点,则脉象偏沉一点,轻取稍弱,重按明显。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素问-脉要精微论》

诊脉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晨日出,未进饮食之时,此时气血在全身的分配最平均。夜晚气血偏于里,白天气血偏于表,饮食后气血偏于脾胃,不同情况下气血各有所偏。所以若在其它时间诊脉,当脉象有些异常的时候,需要判断是正常的气血变化还是异常的气血变化。

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

人在白天、夏天、运动劳作、外感邪气的时候,气血消耗总量大,偏聚集于外在形体,脉偏浮;夜晚、冬天、休息、五脏患病的时候,气血消耗总量小,偏聚集于内在脏腑,脉偏沉。

肝工作量偏大的时候,在脉象表现为偏弦。心工作量偏大的时候,在脉象表现为偏洪。肺脉偏浮,肾脉偏沉。所以春脉稍弦、夏脉稍洪、秋脉稍浮、冬脉稍沉,这是四季常脉的原理。

正常人的脉象还可因季节气候的影响发生变化。如,春季脉稍弦,夏季脉稍洪,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

《中医药学概论-脉诊》

理解了脉的指标含义,又知道脉的正常变化,以后遇到异常变化就有所判断。各种脉象所代表的更多含义,参考教材的《概论-切诊》《口诀浅释-切诊》《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大家应认真学习。

2.3.3、舌象

舌象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舌象主要包括舌体与舌苔两部分,舌体就是舌的肉质部分,舌苔是舌头上的那一层苔。舌象可以反应人体的气血状态,舌体代表固液态的地气,舌苔代表天气。

体内的精、元气、血、津液等要素正常时,体现在舌象为:舌体颜色粉红、质地润泽、柔软灵活、无裂纹、厚薄适中、边缘光滑;舌苔颜色淡白、干湿适中、薄薄一层、全面覆盖舌体。

反之各要素有失衡时,在舌象上有对应变化,比如气热则舌苔黄、血热则舌体红、津血亏则有裂纹等等。

详见《中医药学概论-望舌》、《口诀-舌诊新法》、《口诀浅释-吴坤安察舌辨证歌

舌诊是一种简便的诊断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2.3.4、脉诊与色诊的区别

脉诊与色诊有一个区别在于脉象更能体现当前的身体能量状态,而面色更能体现较长时间的身体状态。年轻健康的人初得病的时候,一般不易发生面色的变化,而脉象上往往有体现。而老年久病之人,面色不好,经过调理后,可能脉象很快能见到好转,但是面色的好转要经过一个相对长的时间。

面部色泽变化是五脏精气盛衰的具体表现,一般情况下新病不易引起色泽的变化。所以如果面色失于荣润,都是病久伤及五脏精气的表现,所以为久病。所谓“脉不夺”,是相对“色夺”而言的,意谓久病面部色泽的异常变化较脉象的异常变化更为明显,所以不能理解为久病没有脉象的异常变化。

《黄帝内经讲解-色脉互参》

2.4、小节

诊断总的原则是,无论望色、切脉、舌诊还是其它方面,我们都需要先知道正常人的情况是如何的,比如正常的面色是怎样的正常的脉象是怎样的正常的舌象是怎样的?然后才能知常达变,通过病人面色、脉象和舌象与正常情况的区别,来分析人体气血失衡的虚实,并施以补泻的调理方案。然后再根据调理后面色、脉象、舌象的变化,来确定调理方向是否正确。如此反复,最终将脉象、舌象调理到正常为止。

除了上述色、脉、舌的诊断外,其它的诊断多与部位的功能有关。比如肌表有护卫身体的功能,该部位失衡就有对外界寒热感受的异常。脾胃有消化饮食的功能,失衡则有多食或者不能食的异常。肺有呼吸的功能,失衡则有咳喘的异常。如此等等,具体可参看《概论》的辩证章节。

中医关注的外在表现很多,大方面包括舌、脉、目、面、发、齿、唇、鼻、耳、皮、肉、筋、骨、渴、饮、食、便、寒、热、睡、汗、精神、体力、头、颈、项、背、胸、腹、肩、腰、手、足等等,每个大方面下面还有各种小指标。这些指标各有意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应内在状态,属于诊断基本功。算下来至少几百个指标需要学习并能熟练应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诊断知识需要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诊断知识不全,临证就容易发生漏诊。明明病人已经有某个明确外在表现表明内部的失衡情况,医者不知,必然不能正确辩证,也就谈不上正确治疗。所以诊断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的关键区别。中医专业人士经过系统学习后,对人体的外在表现非常敏感,比如面色变化、寒热变化、声音变化、形体变化等等,会立刻联想到人体内部的气血精神问题,以及相应的方剂治法。而业余人士则没有这个能力,经常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症状,对关键表现却视而不见,自然无法进行系统的辩证分析,也无法给出解决办法。

3、诊断的思辨过程

掌握了诊断基本常识后,在具体辩证的时候要进行分析判断,具体思辨过程要注意以下两点:一为多角度判断,二为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3.1、多角度判断

中医的“司外揣内”是根据人的外在表现判断内部状态,简便易行。但是这种判断毕竟是外在间接判断,而不是直接看到到内在状态,因此,难免有一定误差。这就像我们通过汽车的故障灯判断发动机的故障,大多时候是正确的。但如果灯本身出了故障,发动机坏了而灯不亮,或者发动机没坏反而灯亮,这样就会出现误判。因此,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判断。如果多个角度的外在表现都指向了某个部位的某种失衡,那么误判的可能性就要小多了。所以中医一直强调要尽量多的收集四诊信息,只凭脉,或者只凭舌象都是不够严谨的。

一脉所主非一病,一病所现非一脉,若不察外证,而凭脉用药,未有不误人性命者。因此,临证之时,仅凭脉诊,不及其余三诊的作法,是不利于临证的辨证论治的。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比如对阳明部位实热的判断。阳明部位包含胃经、大肠经及相关胃腑和大肠腑,其功能是负责饮食的消化,所以阳气很足。实热的含义是该部位正气不虚,多出了无形的热邪。

判断这种情况的几个角度,从脉象看要有浮大而数;因里热外达,对外界寒热的感受应该是怕热,体温角度可能有发热或潮热,且发热不随汗出而减轻;汗的角度可能有大汗,汗出连绵不断,《伤寒论》称之为“汗出濈(jǐ)濈然”;因胃热,所以渴饮方面应该是口渴且喜欢喝冷饮,饮食方面应该是能食;从舌象看有舌质红而舌苔黄燥;因阳明经络通于面部而有面赤、鼻干、目痛;热邪过盛影响到心可导致心烦,严重可出现语无伦次、神识昏糊、狂躁不安(讝语);体力方面应为有力;热邪严重,蒸发肠胃津液可能造成便秘。

第七章 判断人体失衡情况 - 图1

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上面这些表现,就说明多个角度都指向是阳明热实的情况,辨为阳明实热证就比较有把握。如果只有一、两个表现,则要谨慎,再分析分析是否有其它可能。

人体的目、面、舌、脉搏及各种生理功能就像汽车的故障指示灯,能够表示出内在指标的各种问题。为了防止单一的指示灯故障,我们要收集尽量多的指示灯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多个指示灯都指明是同一故障,才能比较准确的确定故障位置和性质。

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的指示灯表达了相反的故障信息,这时要根据经验判断哪个指示灯表示的问题更准确,需要进行取舍,并在后继的调理过程中进行观察,判断取舍是否正确。这就是“舍脉从证”或者“舍证从脉”。

3.2、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外在表现正常需要一系列内部器官协同工作,这些器官的功能构成了一种串联的逻辑关系。若出现某种病症,则需要排查相关各个内部环节,寻找哪个环节出现了哪方面的问题,排查过程需要更多信息。比如家里的灯不亮,如果其它电器正常,就是灯本身的问题。如果其它电器也没电,那么就可能是家里的电路问题。如果邻居家也没电,那就可能小区变压器问题。如果通过这类排查确定了是小区变压器问题,这就是确定了病位。下一步还需要查看变压器是失火、受潮还是短路,这就是确定病性。确定了病位、病性才能给出解决办法。只有灯不亮这一个信息,是无法确定病位、病性的,必须结合其它信息。

第七章 判断人体失衡情况 - 图2

人体的饮食、呼吸、睡眠、大小便、护卫肌表、精神、体力等功能都是如此,这些功能若正常,代表体内一系列器官工作协调。如果异常,我们并不能立刻定位哪个相关部位的问题,需要通过更多的症状来进行细化分析。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1、怕冷:卫气负责护卫肌表,如果散布于皮肤表面的卫气不足,就会出现异常的怕冷。但是此时我们还无法判断原因在哪里。因为卫气产生于脏腑,传输于经络,通过肌表腠理散布于皮肤表面。其产生、传递、散布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可以导致表面卫气不足。这就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帮助定位。

如果怕冷还兼有发热,因发热往往表明肌表的正气比较充足,说明这个怕冷不是因为内部产生的卫气不够,而是肌表的问题。反之,如果怕冷不兼发热,则很有可能是内部产生或传输到肌表的卫气不够。这就是《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含义。这里的“发于阳”指的是根本问题在肌表,“发于阴”指的是根本问题在内在的脏腑经络。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⑵。[7]…

注家对“发于阳”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指太阳中风,中风初起即有发热恶风寒。二是指发于太阳,太阳病多是发热与恶寒并见。三是指发于阳经、发于三阳,是阳证,凡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都是阳气抗邪有力的反映,所以都属阳证,是三阳经病。注家对“发于阴”也有三种说法。一是指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初起常以恶寒为著,而不见发热。二是指发于少阴、少阴病,阳气虚衰,故以无热畏寒为主要特征。三是指发于阴经,发于三阴,是阴证,凡以恶寒为主而不发热的,多是阳气虚衰,抗邪无力的反映,所以都属阴证,是三阴经病。此三说皆对临证有指导意义。

《伤寒论讲解-7条》

人出现怕冷有很多原因,这里以受风寒侵袭为例进行分析。人体感受风寒后正常表现应为气血向肌表波动,正邪相争使身体发热,正气战胜邪气,通过自主出汗将邪气排出体外。汗后,身体恢复正常,各种异常症状消失。如果未能按此进程发展,则为病态,需要医药帮助。

受风寒之后,出现怕冷、发热的症状,说明是“发于阳”,即问题在肌表。此时要再看有汗、无汗。

如果怕冷有热而无汗:此时无汗是皮肤汗孔腠理被寒邪闭合,卫气无法通过汗孔散布到皮肤表面,就会导致怕冷。卫气无法散布于外而郁集于皮下,所以可能发热比较重。严重的话,皮肤腠理闭合,影响肺气向肌表的宣发功能,可能会出现喘的现象。由此,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这一组症状,就成为“寒邪闭表”的典型表现(此时脉象应为脉浮紧)。这里的病位为肌表,病性为寒邪实证,治法用麻黄汤。此时寒邪阻碍经络气的运行,可能会造成身痛、腰痛等各种痛症,这种痛症是辅助症状,不作为用药的主要依据。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⑴者,麻黄汤主之⑵。[35]…

这八个症状,可归纳为发热,恶风寒,诸痛,和无汗而喘三组,“恶风”是“恶寒”的互词,这是寒邪伤阳,温煦失司所致。发热是寒邪闭表,阳气被郁而不得发泄所致。“头痛”是头项强痛的省文,“身疼”为全身肌肉疼痛,“骨节疼痛。为全身关节疼,“ 腰痛,即腰脊痛,由于寒主收引,寒主痛,寒邪袭表,使营血涩滞,筋脉拘紧,故见诸痛。其中头项、腰脊为太阳经脉所过,更能反映太阳经脉被寒邪所伤的特征,正如《灵枢·经脉》所说:“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 “无汗”乃因寒邪闭敛毛窍所致,是伤寒表实证最具特征性的表现。肺合皮毛,今表气闭郁,肺气不宣,故喘。“无汗而喘”既是两个并列的症状,也揭示了。无汗”和“喘”的因果关系,无汗为表闭,表闭则肺气不宣,肺不宣乃生喘。若与第〔3〕条合参,当脉阴阳俱紧,方属寒邪束表,卫闭营郁之证。

《伤寒论讲解-35条》

如果怕冷有热且有汗:汗出而身体未恢复,不适症状仍在,这是不正常的,表明这个汗没有排邪,是病汗。有汗代表汗孔腠理没有被闭合,有热代表肌表阳气并不衰弱。卫气并不缺少,且可以通过汗孔到达皮肤表层,所以怕冷不会那么厉害。营卫相协而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血与卫气互相配合才能正常完成功能。如果两者配合不协调,可导致异常出汗,即营卫不合的病汗。如果这种营卫不合是肌表受风邪影响而产生的,就有怕冷、怕风、发热、汗出的表现,用桂枝汤发微汗,调和营卫治疗。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⑴,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⑵,鼻鸣干呕⑶者,桂枝汤主之⑷。[12]…

太阳中风是风邪袭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之证,治当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唯桂枝汤是至当之方,所以说“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讲解-12条》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⑴。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⑵。[53]…

但卫阳行脉外而固护营阴,营阴行脉中而滋助、制约卫阳,营与卫,内与外相合而不相离。今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离而不相合,卫不固营,营阴失护而外泄,故用桂枝汤发汗以和营卫,使二者相合则自汗可止。

《伤寒论讲解-53条》

如果只怕冷,不发热,说明是“发于阴”,问题应在内在脏腑经络,再去寻找相关功能失常的表现协助判断。

以上是对相对健康的人感受风寒原理的粗略分析,主要是想说明中医根据功能逻辑关系判断病位的思路,即单纯一个怕冷的症状不足以判断病位病性,需要一组症状相互印证才能定位。对于原本就不太健康的人,比如原来就有阳虚、阴虚、湿气、内热等问题,则还有更多考虑,需要根据特定的表现进行辩证和治疗。像《伤寒论》346条的死证,发热、汗出不止伴随有下利(拉肚子)。有下利,说明里部阳不足,里部阳不足而表部有发热,说明表部这个热不是正气充足,而是阴盛格阳、孤阳外越。此时汗出不止,这个汗就不是正常的排邪外出,也不是营卫不和,而是营卫不足加虚阳外越,不能正常控制汗孔和营血。这种情况的关键问题在里部阴阳离绝,脏腑已经不能正常工作,是非常危险的。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有阴无阳故也。[346]…

今下利,发热同时并见,可知“发热”非为阳气来复,而是阴盛格阳,孤阳外越的假象。如果此时又见汗出不止,则是阳气外亡而营卫不固之象,终致有阴无阳,阴阳离绝,多难救治,故曰“死”。

《伤寒论讲解-346条》

2、便秘:大便是由大肠部位的食物糟粕和适度的水混合而成。如果出现干燥的情况,有多种可能,比如肠胃的热过多或者水不够等等。如果此症状同时伴有“口渴喜饮冷水”、“怕热”等表现,就比较符合阳明肠胃部位热实的证型。若没有这些表现,反而有“不太能吃饭”、“小便不顺畅”,且大便只是开始的时候干燥,后面又稀溏,那就比较符合阳明部位阳虚寒实的证型。此时是脾胃寒不能正确的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不别),所以产生大便先干后溏的现象。这种胃寒的便秘和前面胃热的便秘,原因截然不同,治法正好相反。如果不仔细判断,就犯虚虚之戒。其它还有气虚、血虚等原因形成的便秘,都是需要综合判断,具体可参考《中医内科学》的“便秘”章节。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音硬,下同。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伤寒论-辨脉法》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191]

《伤寒论-191条》

3、阴虚:笔者曾治疗一个哮喘儿童。该儿童不发作时与常人无异,在春秋两季、劳累或饮食不节时易发作。发作时具体表现为:从下午开始,咳喘逐渐严重,呼吸有哮音,自觉有热,有痰却咳不出,夜晚呼吸困难,咳喘不停,无法入睡,到第二天上午好转,再到下午又重复。该儿童未发作时,舌苔正常,发作时,舌红无苔,自觉有热。曾用麦冬、沙参类滋阴方剂,效果不明显。用麻杏甘石汤清肺热可遏制症状,但当天好转后,第二天还犯。笔者参考教材《金匮要略讲解》肺痿肺痈章节和《中医内科学》哮证章节,视寒热情况交替使用射干麻黄汤和定喘汤治愈。

这个例子也是想说明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肺部宿痰引发哮喘,肺宣降水液的功能失常,导致身体津液不足而出现阴虚表现。此时虽然可以根据夜间发热和舌红无苔的表现辩出阴虚而热的证型,但是阴虚并不是根本病因。肺的功能失常才是根本,解决了这个问题,疾病才能去根。阴虚需补阴,当阴虚的原因是人体产生、传输阴液的功能失常的时候,恢复这种功能就可以补阴,用补阴药直接补阴反而补不进去。这就像家里水龙头不出水,可能是楼顶的水箱缺水,也可能是水管堵塞。如果是水管堵塞,向水箱补水是没有用的,必须疏通水管。

不少人在临床上一见口渴,便谓阴虚内热,多用养阴生津之剂,有如吴氏原注中所谓:“今人见渴投凉,轻则用花粉、冬、地,重则用石膏、知母,全然不识病情。”用药无效。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只要在辨证上确属因寒生湿,由湿困脾。而在临床上表现为口渴的患者,恒遵吴氏“饮家反渴,必重用辛”的治疗原则,效果甚好。例如我们在西医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及糖尿病患者时,有的用丁叩桂附理中汤,有的用加味理中汤,有的用金匮肾气丸,效果都较好。于此说明了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及重大作用。

《温病条辨讲解-下焦-寒湿-五十》

以上怕冷、便秘、阴虚三个例子,都说明出现某个问题,原因有多种,需要多种症状辅助,才能确定最根本的病位病性。其它比如咳嗽不一定用止咳药、呕吐不一定用止呕药、失眠不一定用安眠药、疼痛不一定用止疼药、阳虚不一定用补阳药、气虚不一定用补气药、痰饮不一定用祛痰药等等,原理都是一样,都要考虑人体自身产生正气、祛除邪气的功能为何没有正常工作,也就是要落实到人体功能原理,通过功能逻辑寻找疾病的根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找不到根源,只治疗表象,可能也有效果,但治标而不治本。理解这些需要对人体的运转原理非常熟悉,并有扎实的诊断基本功,才能做到。

实际上,整本《伤寒论》都是通过这种逻辑分析进行诊断治疗,所以其章节命名皆为“辩某某病脉证并治”,即通过脉象及各种症状表现联合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病位、病性,并给出方剂进行治疗。中医有几百个方剂,各有独特作用,可对身体一个或者多个部位的虚实失衡进行调节。掌握了这些部位失衡的外在表现组合特征,就可以对方剂的使用有所依据。

因中医理论晦涩难懂,而外在表现较容易观察,所以后世形成了一个专门依据特异表现而选择方剂的“方证学派”。“方证学派”对方剂的特异性表现做了很多整理工作,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但是有极端“方证派”轻视中医基础理论,只强调有某些表现就用某种方剂,而不深究背后的功能原理,这是不可取的。人体变化很复杂,特异方证很难穷举人体所有变化。当病情复杂或者特异表现不明显的时候,就需要依据中医理论进行推演分析。如果不熟悉中医理论,遇到复杂情况是难以正确应对的。

4、证与病的关系

中医的证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能源、控制、能量、固液气态物质等要素在保持内环境平衡时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人体产生很多变化。其中一部分变化显露于外,能够被观察,就成为诊断的依据,比如前述的舌、脉等。还有一些变化会影响人的重要功能,给人造成痛苦,就成为大众普遍认知的疾病。

比如肝经产生湿热的失衡。当这种失衡很轻微时,人只是稍有不适,难以被重视。当程度加重时,则肝经巡行的多个相关部位会出现病态表现,上可有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牙痛,中可有胁肋胀满疼痛,下可有小便淋浊、阴痒阴肿等。其中某些病态表现特别突出,就会被认为是必须治疗的病。这些病态表现在现代定义中会被区分为不同的病种,比如牙痛、耳聋、淋病等等,而在中医看来,此时是一个原因,即为肝经湿热。该证被治好,则其引起的一系列病态表现都会减轻或消失。

中医主要是治证。同一种病,比如牙痛,因牙齿部位有多条经络通过,每条相关经络失衡都可能导致此病。病证不同则治法不同。这称为同病异治。同一类病证,比如肝经湿热,因肝经巡行多个部位,每个相关部位都可能因此而表现出疾病。此时病虽不同,但病证相同,所以治法就相同。这称为异病同治。综合两者,就是证与病是多对多的关系,两者不在一个维度上。

辨证论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几种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中医药学概论-辨证论治》

5、总结

本章主要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内容,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大楼的话:

第一部分:因为我们不能进入大楼去观察其水、电等要素的运转情况,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大楼物资进出情况以及各种外在表现来间接判断,也就是“司外揣内”。这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为了能全面判断大楼的情况,我们需要系统掌握大楼各种内部要素状态与外部表现的基本关系。这就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常识。

第三部分:为了准确判断问题发生的位置与性质,一方面我们需要进行多角度判断,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大楼的内部运转机制进行逻辑分析。这是诊断的思辨过程。

诊断的内容散落于内经、伤寒等经典以及后世医家的书籍之中,需要反复研读、记忆、实践。熟悉中医诊断的内容,可达到看透人体的效果,让人的健康状态无所遁形。

我们要求中医学习者在了解寒热虚实、精神气血等基本概念后,必须系统掌握诊断的内容。如此,才能及早觉察精、神、阴、阳、气、血层面的变化,提前预知疾病的发生,不必像普通人那样,要等到疾病发展至形质变化阶段,重要功能失常,感受到痛苦,才能重视并调理。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原理。

当组织器官外形发生病态变化时,往往体内环境要素失衡已经比较严重。变化初期,如果病人洗心革面,戒掉不良习惯,调整思想、饮食、作息,积精全神,再配合正确的中医疗法,扶正祛邪,恢复气血平衡,尚有自我修复的可能。如果形质变化严重,通过调理身体环境恢复正常所花费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此时,若形质变化已经成为失衡的主要矛盾,直接处理形质失衡之处也是必须的。

初学者因掌握的知识不全,经验不足,容易在重要方面发生漏诊。比如病人本有里部五脏虚弱,又复有外感,如果只看到外感,未能发现里虚,只用了治疗外感的方药。治疗外感的方药往往要调动里部气血走向表部,这样会造成里部虚上加虚,就犯了虚虚之戒,形成严重的里部失衡,有可能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像桂枝汤为补充气血且驱动气血走表的方剂,适合于里部无病,表部气血虚的情况。但是如果里虚严重之人,服后气血过于走表,则里部虚上加虚,可能会有咽干、手脚凉、脚抽筋甚至烦躁、吐逆等表现。这种情况,需要先解决里部之虚证,然后再解决表部的问题。这就是中医“虚人外感先建其中”的原则。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伤寒论-29条》

此足证虚人伤寒当先扶正而不可发汗的原则,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很大。后人对虚人外感的治法,也有许多发展,如助阳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养血解表等等,但对于虚人,即使是使用这些扶正祛邪的方剂,也应以谨慎为是。

《伤寒论讲解-50条》

系统学习中医的意义就是能够全面的看待人体,避免出现因医误病的情况。全面看待人体需要收集足够多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四诊合参”。否则,如果漏掉了一些关键症状,必然导致辩证结论的片面,进而导致治疗的失败。

前人云:有是症则有是病。对病人所反映出来的症状要不厌其多,资料越多越有利于辨证。因此,可以说诊察是辨证论治的起点。

《中医临证程序与临床辨证思维方法-诊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方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伤寒论-序》

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诊断,我们把内经、伤寒、金匮等经典中提到的各种症状,做了一定程度的整理,让学员可以快速检索到教材的相关论述。链接地址为:中医之桥https://gmzyjx.com 。这个工具可以作为初学者应急使用,但不可依赖。系统学习中医起码要认真学完四大经典,经典中论及的逻辑关系不是简单通过症状检索就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