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勇安汤加减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举隅

四妙勇安汤为治疗热毒脱疽的著名古方, 其最早 见于华佗 《神医秘传》 , “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 元参 三两, 当归二两, 甘草一两, 水煎服” [1] 。 清代鲍相璈 将此方命名为 “四妙勇安汤” , 载入 《验方新编》 , 并 称其治疗脱疽 “一连十剂, 永无后患” [2] 。 四妙勇安汤 传统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型脱疽之证, 屡试不爽。 随 着药理研究不断深入, 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张军 平、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四妙勇安汤为治疗热毒脱疽的著名古方, 其最早 见于华佗 《神医秘传》 , “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 元参 三两, 当归二两, 甘草一两, 水煎服” [1] 。 清代鲍相璈 将此方命名为 “四妙勇安汤” , 载入 《验方新编》 , 并 称其治疗脱疽 “一连十剂, 永无后患” [2] 。 四妙勇安汤 传统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型脱疽之证, 屡试不爽。 随 着药理研究不断深入, 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张军 平、 许颖智等 [3-4] 发现四妙勇安汤能预防动脉粥样硬 化形成, 拮抗炎性反应。 实验证实 [5-7] , 方中含抗肿 瘤、 抗氧化作用的活性物质。 笔者临床将其用于恶性 肿瘤患者的治疗, 效果良好。 兹举有关验案3则, 论述 如下。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患者某, 女, 58岁 , 初诊2015年1月20日。 主诉: 右 乳癌术后2年余, 右上肢水肿进行性加重1年余。 患 者2012年10月24日于江苏省肿瘤医院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和腋窝淋巴清扫术, 术后病理示: 浸润性导 管癌, 淋巴结6/12(+) , 免疫组化: ER (+) 、 PR (+) 、 HER2(-) 。 术后于该院行 “CAF” 方案化疗6周期, 术后一直口服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患者2012年 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医院放疗2周期。 2013年 9月起出现右上肢肿胀、 稍红、 疼痛, 至江苏省肿瘤 医院诊治后好转。 后一直反复发作。 刻下: 右上肢水 肿明显, 以上臂为著, 按之非凹陷水肿, 皮肤稍红, 疼痛, 测右侧上臂围35cm, 左侧上臂围29cm, 双下肢 无水肿。 右侧乳房时有胀痛不适, 小便量少, 夜寐欠 佳。 舌红有紫气, 苔薄黄, 脉细。 辨证属脉络受损, 气血运行不利。 拟清热解毒, 活血通脉, 予四妙勇安 汤加减化裁。 处方: 金银花20g, 玄参10g, 牛膝10g, 路路通10g, 车前子 (包煎) 15g, 猪苓10g, 茯苓10g, 薏 苡仁15g, 桂枝10g, 莪术10g,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 15g, 夏枯草6g, 泽泻10g, 赤芍10g, 生地黄10g, 白芍 10g, 当归10g, 柴胡10g, 生甘草6g, 7剂, 水煎服。 二 诊(2015年1月27日 ) : 患者诉右上肢水肿减轻, 测右 上臂围33cm, 患处不红, 疼痛减轻, 小便量较前增 多, 夜寐可。 舌红有紫气, 苔薄, 脉细。 处方: 原方去 夏枯草泽泻金银花减量至15g, 7剂, 水煎服。 三诊 (2015年2月3日) : 患者诉右上肢水肿好转, 测右上 臂围32cm, 患处疼痛明显好转, 右乳房时有坠胀不 适。 处方: 原方加陈皮6g, 青皮6g, 疏肝理气; 7剂, 水 煎服。 四诊(2015年2月10日 ) : 患者右上臂围30cm, 患处不痛, 右乳房坠胀感较前好转, 午后、 夜间时 有烘热感, 舌红少苔, 脉细。 处方: 金银花10g, 玄参 10g, 当归15g, 黄芪15g, 麦冬10g, 南沙参10g, 北沙参 10g, 桂枝6g, 车前子 (包煎) 10g, 路路通10g, 茯苓10g, 猪苓10g, 薏苡仁15g, 莪术10g, 半枝莲10g, 白花蛇舌 草15g, 生甘草6g, 7剂, 水煎服。 服药后患者右上肢 水肿基本消退, 后转予扶正抗复发、 抗转移治疗。 按: 上肢淋巴水肿为乳腺癌根治改良术后常见 的并发症, 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6%-30% [8] 。 其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 乳腺癌根治改良术中腋窝淋巴结 的清扫, 切断了上肢淋巴回流通路, 淋巴引流障碍, 促发炎症、 纤维化, 并使皮肤的细胞介导性免疫力 降低, 导致皮肤容易受损及继发感染 [9-10] 。 上肢淋巴 水肿在中医属 “水肿” 范畴。 乳腺癌术后, 手术创伤、 损伤络脉, 加之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多气阴两虚, 气虚血行不畅, 血瘀水聚, 溢于肌肤而水肿。 故患者 常同时存在热毒、 瘀血、 络脉损伤等病理因素, 治疗 上可从清热解毒, 活血通络入手。 本案用四妙勇安汤 来清热解毒、 活血, 并配以牛膝路路通莪术桂枝 加强通络活血,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夏枯草合金银 花清热解毒, 赤芍生地黄合玄参清热凉血化瘀, 猪 苓、 茯苓、 薏苡仁、 泽泻车前子利水化湿等。

鼻咽癌放疗相关口咽黏膜反应

患者某, 男, 69岁, 初诊日期: 2015年3月10日。 主 诉: 鼻咽癌放疗后2月余, 口干咽痛1周。 患者2014年6 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鼻涕中带血, 声音嘶哑, 未予重 视。 2014年7月自觉右颈部淋巴结肿大, 2014年12月 至江苏省人民医院诊治, 行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 示: 淋巴结转移病灶, 泡状核细胞癌, 提示: 原发灶 位于鼻咽部。 2015年1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行放疗。 1 周前, 患者口咽干燥疼痛不适, 予康复新口服液漱口 后未见缓解。 刻下: 患者放疗2个疗程结束, 全身乏 力, 咽痛, 口干口渴, 声音嘶哑, 纳差, 颈部僵硬感、 转动不利, 大便偏干, 数日一行。 舌质暗红有裂纹, 苔 少, 脉弦细。 查体: 咽喉壁红肿, 并散在溃疡。 辨证 属热毒耗伤气阴, 瘀血内阻。 治以养阴清热, 解毒活 血, 予四妙勇安汤加减化裁。 处方: 金银花20g, 玄参 10g, 连翘10g, 黄芩10g, 白花蛇舌草15g, 南沙参、 北 沙参各15g, 麦冬10g, 生地黄10g, 赤芍10g, 丹参15g, 黄芪10g, 当归10g, 山豆根6g, 牛蒡子10g, 桔梗10g, 生甘草6g, 焦山楂10g, 焦神曲10g, 7剂, 水煎服。 二 诊(2015年3月17日 ) : 患者口干、 咽痛较前好转, 食纳 可, 大便偏干, 两日一行。 查体: 咽喉壁红肿较前消 退, 仍有溃疡。 处方: 原方减金银花为15g, 加火麻仁 10g, 7剂, 水煎服。 三诊(2015年3月24日 ) : 患者咽喉 壁红肿基本消退, 全身乏力, 咽痛不显, 口干欲饮, 颈部仍有僵硬不适, 二便调。 舌质暗红有裂纹, 苔少 , 脉弦细。 处方: 金银花10g, 玄参10g, 炙鳖甲10g, 南 沙参北沙参各15g, 麦冬10g, 白花蛇舌草10g, 赤芍 10g, 丹参15g, 鸡血藤15g, 当归10g, 生地黄10g, 黄芪 10g, 红景天6g, 生甘草6g, 7剂, 水煎服。 四诊(2015 年3月31日) : 患者诉口干改善, 无咽痛, 颈部僵硬减 轻。 处方: 原方7剂, 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颈部僵硬感 明显减轻, 口干时作, 后续治疗以养阴益气为主, 兼 以活血解毒。

按: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 放射治疗成为目前最有效的 治疗方法之一。 口咽黏膜反应是放疗最常见的不良 反应。 中医学认为, 放射线属 “热毒” 之邪, 病在 “气 分” “营血分” , 治宜清热、 透热。 “热毒” 之邪又易 灼津烁血、 耗气伤阴, 津液不足、 气虚均会导致血流 不畅, 形成瘀血。 故鼻咽癌放疗致口咽黏膜反应的病 因病机显著特点是虚、 火、 瘀, 三者互为因果、 相互交结贯穿始终。 本案以四妙勇安汤加减配伍, 金银花 配连翘、 黄芩、 白花蛇舌草清热、 透热、 解毒, 南、 北 沙参麦冬黄芪益气养阴, 山豆根牛蒡子、 桔梗化 痰解毒利咽, 生地黄、 赤芍丹参当归鸡血藤凉 血活血补血, 共收养阴清热、 解毒活血之效。

肺癌EGFR-TKI相关皮疹

患者某, 男, 70岁, 初诊日期: 2014年6月10日。 主诉: 左肺腺癌化疗后2月余, 头面、 全身散发皮疹 2周。 患者2013年6月出现干咳, 作侧胸部时有疼痛, 未予重视。 2013年12月症状加重, 咳嗽, 痰中带血, 至当地医院拍胸片示: 左肺占位。 遂至江苏省肿瘤医 院行胸部CT检查示: 考虑左肺癌, 双肺多发转移, 纵 隔淋巴结转移。 行肺穿刺取病理示: 腺癌, 基因检测 示: EGFR-TKI(+) 。 行 “培美曲塞+卡铂” 方案化疗 4周期, 疗效稳定, 2014年5月化疗结束, 同时开始服 用厄洛替尼。 服药10天后头面部开始出现红斑, 继则 后背、 胸前散发皮疹, 淡红色, 局部瘙痒, 无水疱、 渗出, 无脱屑。 予西药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显。 刻下: 头面部、 全身散在皮疹, 针头至粟米大小, 淡红色丘 疹为主, 患处剧烈瘙痒, 自觉局部干燥、 无脱屑, 时 有咳嗽, 咯少量黄白黏痰, 无胸痛, 口干, 舌红苔薄 黄, 脉浮数。 辨证总属肺经风热证, 治以清泄肺热, 凉血消风解毒, 予四妙勇安汤加减化裁。 处方: 金银 花20g, 连翘20g, 牛蒡子10g, 生甘草6g, 黄芩10g, 桑 白皮10g, 老鹤草10g, 白鲜皮15g, 白花蛇舌草15g, 玄 参10g, 赤芍10g, 生地黄10g, 紫草15g, 当归10g, 白芷 10g, 桔梗6g, 浙贝母15g, 太子参10g, 南沙参北沙参 各10g, 7剂, 水煎服。 二诊(2014年6月17日 ) : 患者皮 疹较前消退, 瘙痒较前缓解, 口干欲饮。 处方: 原方 金银花、 连翘改为15g, 加天花粉10g, 7剂, 水煎服。 三诊(2014年6月24日 ) : 患者皮疹基本消退, 乏力, 时有胸闷气短, 口干, 咳嗽较前减轻, 咯少量白痰, 舌 红苔少, 脉细数。 处方: 南沙参北沙参各10g, 炙鳖 甲10g, 太子参10g, 黄芪20g, 天花粉10g, 金银花10g, 紫草10g, 生地黄10g, 当归15g, 白花蛇舌草10g, 瓜蒌 皮10g, 款冬花10g, 生甘草5g, 7剂, 水煎服。 患者服 药后, 皮疹消退, 后续治疗以扶正抗肿瘤为主。

按: 药物性皮疹在中医中属 “药毒疹” “中药毒” 的范畴。 中医认为, EGFR-TKI药性属热, 服药一段时 间后, 热毒在体内蕴结, 耗伤气阴; 热毒熏蒸, 外传 腠理, 发而成疹。 EGFR-TKI相关皮疹的病因病机方 面, 多位专家基本达成共识: 以气阴两虚为主, 风、 湿、 瘀、 热、 毒等间杂致病 [11] 。 本案患者证属肺经风 热证, 又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 故治疗时需凉 血活血。 方中用四妙勇安汤解毒养阴, 凉血活血; 连 翘、 牛蒡子金银花疏风清热; 黄芩桑白皮、 南北 沙参清泄肺热兼养阴; 紫草老鹤草苦参白鲜皮 疏风止痒, 桔梗、 浙贝母化痰散结; 白花蛇舌草合生 甘草金银花清热解毒; 玄参赤芍生地黄、 当归紫草凉血活血; 诸药合参共奏清热泄肺, 凉血消风 解毒之效。

小结

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4味药 组成。 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以清热解毒, 辅以玄参泻 火, 生甘草加强金银花清热解毒之效; 当归活血止 痛, 合玄参滋阴养血, 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 活血 止痛之效。 四妙勇安汤也是一剂地道的养阴方。 四味 药均味甘, 而甘味药多质润而善滋燥。 金银花味甘寒 清热养阴; 玄参甘苦咸寒而能凉血养阴; 当归甘温而 润, 能破恶血、 养新血, 养血养阴; 甘草甘平, 补气养 阴。 恶性肿瘤患者行化疗、 放射治疗, 易耗伤气阴; 癌毒久蕴, 阻碍气血运行, 又易形成瘀血。 故在恶性 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中, 灵活辨证运用四妙勇安汤 加减, 临床疗效显著。

参 考 文 献

[1] 王巧萍,黄学阳.脱疽的古文献综述.中医研究,2004,17(1): 57-59
[2] 鲍相璈.验方新编.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89-90
[3] 张军平,李明,李良军,等.四妙勇安汤调控核因子-κB活性及 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 372-375
[4] 许颖智,张军平,李明,等.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 块内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822-824
[5] 李伟东,王光宁,蔡宝昌.HPLC 法测定四妙勇安汤有效部位 中绿原酸阿魏酸的含量.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28-2229
[6] 陈卓,宋娟,周熙艳,等.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中总黄酮的 含量测定.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 385-386
[7] 李伟东,王光宁.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的HPLC图谱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5):312-313
[8] Jager G,Doller W,Roth R.Quality of life and body image impairments in patients with lymphedema.Lymphology,2006,39(4): 193-200
[9] 乔生才,张涛,韩琦,等. 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肿胀的测量与相 关因素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01,23(3):262-263
[10] 陈德谊.乳腺癌手术后的淋巴水肿.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1,8(3):161-162
[11] 王学谦.中医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 关皮疹的随机对照研究.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作者:卢伟 沈政洁 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