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终止妊娠,使胚胎坏死吸收。主治输卵管妊娠尚未完全流产或未破裂者。 |
【处方组成】 从天花粉中提取制成注射用天花粉(10mg/支),结晶天花粉(2.4mg/支)。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71例,有效85.9%。随访46例,有生育功能未避孕23例中,怀孕19例,受孕率82.6%;宫内受孕14例,占60.9%;宫外孕5例,占21.7%。71例中35例用药1周,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即转阴性,其中最早3天即转阴性。 |
【处方来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
【按 语】 天花粉始用于中朝妊娠引产,较少用于宫外孕。其机理是使绒毛滋养层广泛坏死,纤维索沉着,绒毛血窦梗塞,不再发生出血,最后坏死组织吸收而自愈。本方疗效较迅速,并且采用本方后避免了流产或破裂造成内出血,也避免了进腹手术。但本方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末流产或未破裂的病例。(毛秋之)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养阴益气。主治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 |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红花6克、桃仁9克、三七6克、花蕊石15克、大黄6克、丹皮6克、紫草30克、地黄15克、党参12克、海浮石30克、瓜蒌15克、薏苡仁30克、珍珠母30克、代赭石30 克、土茯苓30克、半枝莲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阴虚肝旺加牛膝、青黛、地龙;脾虚湿盛加白术。茯苓;肺转移咳血加杏仁、贝母、青黛。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绒毛膜上皮癌2例、恶性葡萄胎7例。结果痊愈8例,l例绒毛膜上皮癌无效。 |
【处方来源】 四川医学院田映碧。 |
【按 语】 张景岳在《妇人血症》中说:“瘀血留滞作证,惟妇人有之,……气虚而血滞。”方中用地黄、党参等以养阴益气,桃仁、红花、三七等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可补其气虚而祛其瘀滞,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韩明权)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生津,消肿排脏。主治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 |
【处方组成】 天花粉、开皂。二药经快速冷冻干燥,制成10%合剂,装入胶囊。阴道给药,以温开水冲洗阴道,排除积水后,将胶囊放入后穹窿,卧床8小时。剂量从0.25克开始,间隔5~7天用药1次。如用药后反应轻微。每次可增加药量0.025克。使用前先做天花粉皮试,阴性后始能给药。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绒毛膜上皮癌5例、恶性葡萄胎11例(其中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1例),治疗次数为2一6次不等。结果,16例中除2例绒毛膜上皮癌死亡外,其余14例均获痊愈。随访8一16年无1例复发。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南京市妇产科医院黄跃兰。 |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韩明权) |
【功能主治】 功能消肿排脓拔毒。主治绒毛膜上皮癌。 |
【处方组成】 蓖麻子仁3粒(捣碎)、鸡蛋1只。将蓖麻子仁放入鸡蛋内,搅拌均匀加热煮蛋40分钟,顿服。同时,白花蛇香草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早期绒毛膜上皮癌获愈,随访5年未复发。 |
【处方来源】 见川省灌县医学会宋道儒。 |
【按 语】 中医认为“瘀毒内阻”是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基础。方中生药蓖麻子仁具有拔毒消肿排脓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蓖麻毒蛋白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因此,本方对绒毛膜上皮癌具有一定疗效。与鸡蛋间用是取祛邪不伤正之义。值得注意的是蓖麻毒蛋白及蓖麻减有较强的毒性,7毫克蓖麻毒蛋白或0.16克蓖麻减可使成年人中毒死亡,儿童口服生蓖麻子仁5一6粒即可致死。加热后毒性即被破坏,故使用本方时应注意充分蒸熟。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韩明权)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主治恶性葡萄胎。 |
【处方组成】 将西豆根制成注射液,供静脉滴注。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3例恶性葡萄胎患者(其中Ⅰ期1例、ⅡB6例、ⅢA5例、ⅢB1例)。结果治愈11例,无效2例(ⅢA和ⅢB各1例)。 |
【处方来源】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
【按 语】 西豆根系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的根茎。已提取西豆根总碱及西豆根甲减制成注射液。经动物体内试验具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对全身各器官基本上没有不良影响,若用药时间较长,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的胸闷、心悸、呕吐或腹痛、腹泻,但不妨碍治疗。(韩明权) |
【功能主治】 功能养血行气,逐瘀攻毒。主治绒毛膜上皮癌。 |
【处方组成】 五灵脂6克、红花3克、海螵蛸30克、蒲黄粉6克、黄草根6克、台乌药3克、射干9克、丹参15克、当归9克、山慈菇9克、蒲黄沙阿胶9克、乳香9克、没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肝部血热者加香附9克、黄芩炭3克、葛根9克;气郁血滞者加枳实9克、桃仁9克、藏红花1.5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绒毛膜上皮癌患者,获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 |
【处方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蒋玉泊。 |
【按 语】 本方山梁赐明整理。方中用当归、阿胶以养血;乌药、乳香以行气;山慈菇、丹参、五灵脂、蒲黄、红花逐瘀攻毒,故取得较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韩明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