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贫血(方数:5)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固体内储存家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本病临床表现有头晕眼花、疲乏耳鸣、心悸力气短等一般贫血症状,此外还可有营养障碍  如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而易裂、反甲;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 毛发干燥和脱落等。婴儿可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四肢浮肿。妇女常有月经不调。肠胃道反应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腹胀和腹泻等,严重者可有吞咽困难、舌尖及口角皱裂等。引起缺铁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缺血性贫血 
(方数:5)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固体内储存家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本病临床表现有头晕眼花、疲乏耳鸣、心悸力气短等一般贫血症状,此外还可有营养障碍如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而易裂、反甲;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和脱落等。婴儿可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四肢浮肿。妇女常有月经不调。肠胃道反应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腹胀和腹泻等,严重者可有吞咽困难、舌尖及口角皱裂等。引起缺铁的原因有长期慢性失血,如痔疮出血、月经过多、肠胃道出血、钩虫病等:儿童生长发育或妇女妊娠期铁质需要量增加;日常饮食中缺乏铁质,以及早产儿的先天性铁质贮存不足等。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血象检查特征是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位改变,白细胞及血小板一般无明显变化。血清铁减少(<50微克/分升),血清总结合力增高(>400单位/分升。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细胞增多,粗细胞系统细胞与巨核细胞等系统无异常。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去除致病原因为主。如驱虫治疗或手术根治溃疡病,口服铁剂和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血虚”、“虚黄”、“黄肿”等范畴,与脾、肾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能运化水谷精微,养心化血,脾虚失运亦可导致气血俱虚,血不能濡养头身而头晕眼花、疲乏耳鸣;血不能养心而出现心悸气短。脾与肾关系密切,如肾阳不足,命火衰微,脾则不能生化,反之,脾功能失调,亦会加重肾脏亏损,脾肾阳虚、精血不能濡养全身,而出现指甲脆裂、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和脱落。治宜培补脾肾,养血益气。(施惠君)

生血汤

【功能主治】
(l)方功能温阳益髓,解毒化瘀;主治肾阳虚衰型再障。(2)方功能滋阴清热,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主治阴虚内热型(血小板低下或合并感染者)再障。(3)方功能滋阴填精,解毒化瘀:主治肾阴虚型再障。(4)方功能峻补肾阳;主治肾阳虚衰或临床病情稳定但血象久不提升之再障。
【处方组成】
    (1)鹿角胶15克、补骨脂15克、陈皮15克、虎杖15克、阿胶 5克、黄芪25克、巴戟天25克、山萸肉25克、当归20克、太子参20克、丹参20克、枸杞20克、鸡血滕20克、白花蛇舌草10克 肉桂10克,水煎服。
    (2)龟版15克、太子参15克、丹皮30克、生地30克、丹参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牛角50克、赤芍25克、玄参25克、茜草25克、青黛5克、栀子20克、仙鹤草20克,水煎服。
    (3)阿胶15克,首乌15克、陈皮15克、熟地15克、枸杞20克、黄精20克、当归20克、党参20克、太子参20克、丹参20克、夜交藤20克、山萸肉20克、白术20克、牡丹皮20克、虎杖25克、黄芪25克、女贞子25克、白花蛇舌草40克、泽泻10克,水煎服。
    (4)紫河车800克、鹿角胶200克、丹参25克、白芍50克、巴戟天50克、陈皮30克、补骨脂30克、锁阳30克、生晒参100克、菟丝子100克、鱼鳔100克、附子20克、肉桂2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期1丸,日服2-3次。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51例,基本治愈29例,占56.9%;缓解9例,占17.6%;明显进步7例,占13.7%;无效6例,占11.8%。总有效率为88.2%。
【处方来源】
吉林省人民医院刘大同等。
【按 语】
刘氏等认为,早期再障多为邪毒炽盛,正气末大伤,首用清热解毒之剂,常用(2)方。中期、未汉热心、脉静,血止,正衰邪亦衰,用(l)方、(3)方既可防治外邪感染,又在某种程度上对骨髓有毒部分物质起拮抗作用,抑制内源性感染,增加机体免疫力。活血化瘀法宜贯穿再障治疗的始终。(施惠君)

硝矾参金煎

【功能主治】
(1)方功能消积滞,燥脾湿,清脾润肠。(2)方功能健脾和胃理气。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
(1)硝石、绿矾、麦粉等份,另加淀粉适量,制成丸,每丸重0.3克。每日3次,每次5丸,饭后服。(2)党参12克、白术9克(或用苍术6克、淮山药12克)、茯苓12克、炙草6克、陈.皮9克、鸡内金6-9克、六神曲12-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诸虚不足者选用十全大补汤、当归补血汤;纳谷不馨、脘腹胀满者选枳壳、佛手山楂谷芽麦芽;出血不止者加槐米、仙鹤草侧柏叶血余炭、藕节、地榆
【临床疗效】
治疗28例,治愈7例,缓解7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82%强。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陆平。
【按 语】
(1)方既有补充铁质、促进造血的功能,又有通滞之功。加用(2)方,助消化道吸收铁质,有相辅相成之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惠君)

土丹汤

【功能主治】
功能健补脾胃,凉血补血,活血祛瘀。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
土大黄30充、丹参15克、鸡内金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20例,均获良效。
【处方来源】
解放军51011部队医院陈友宝。
【按 语】
方中鸡内金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土大黄有凉血止血、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利血小板生长,用量10一20克,最多用30克;丹参活血祛瘀。本方对血小板减少。再障贫血恢复期均有较好的疗效。(施惠君)

皂矾方

【功能主治】
功能补血,燥脾湿。主治缺血性贫血。
【处方组成】
(1)皂矾干燥粉0.45克,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1丸,饭后服。(2)皂矾50克、枸橼酸2.1克、蒸馏水及防腐剂适量,体成糖浆加至1000毫升,每日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服。
【辨证加减】
使血期选保元汤加侧柏叶生地炭、藕节炭、十灰散;恢复以香砂六君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14例( 2例服糖浆,12例服胶囊),自觉症状短时间内均获得缓解,治疗前血红蛋白进行对数比数显著性试验,P<0.001,有都显著的差异。
【处方来源】
福建省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亦资等。
【按 语】
本方所用皂矾的剂量,经临床使用,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皂矾,又名绿矾、青矾、绛矾,有补血燥脾湿作用。本品为含硫酸亚铁的矿石,故可治缺铁性贫血。(施惠君)

乌梅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驱虫,敛肺。主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处方组成】
乌梅15克、川楝子10克、白术10克、熟地12克、五味子6克、山药10克、肉豆蔻12克、山楂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20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850/立方毫米以上者服本方8剂,以下者则服4剂,均痊愈。
【处方来源】
湖北省应山县医院程润泉。(施惠君)
【按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