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咽,通淋化浊。主治乳糜尿。 |
【处方组成】 射干15克,水煎后加入白糖适量,每日1剂,分3次服。或制成水丸,每次4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10天为1个疗程。 |
【辨证加减】 病较久者加川芎9克、赤芍12克;乳糜血尿者加生地15克、仙鹤草15克。 |
【临床疗效】 治疗乳糜尿、乳糜血尿104例,治愈94例,治愈率为90.4%;无效10例。治愈后有9例在1-6个月复发,再服本方又愈,未再复发。 |
【处方来源】 山东临沂生建耐火材料厂李勇发(周智恒)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宣肺化痰,清热定喘。主治毛细支气管炎。 |
【处方组成】 蝉蜕9克、僵蚕6克、姜黄2克、胆南星2克、天竺黄3克、大黄1.5克、冰片0.01克(冲服)、黄芩4克、花粉6克、麻黄2克,水煎,昼夜频服,每日1剂。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24例毛细支气管炎,痊愈109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麻杏石甘汤对照组62例,痊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1%;西药对照组31例,痊愈17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4.2%。本方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P<0.01)。同时在喘憋、咳嗽、发热、肺部听(叩)诊异常和肺部X线异常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
【处方来源】 湖北省夭门市蒋场卫生院石中顺等。 |
【按 语】 加味太极丸为清代杨熔治疗小儿温病的主方,有开逐风秽温毒之功。本方以加味太极丸为基础,合花粉、黄芩清化上焦燥火之力;用麻黄宣肺以靖卒感之风寒,诸药合用,并除新感臼伏之邪,使肺闭速开而取得疗效。(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轻宣利肺,化痰清火。主治毛细支气管炎。 |
【处方组成】 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6克、甘草1.5克、细茶1.5克、猴枣0.3克(另吞),水煎取100毫升,频频少量喂服。 |
【辨证加减】 大喘大汗者重用石膏,痰喘重加一捻金1.2克蜜水调服。 |
【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数10年,取得很好疗效。曾有2例停川搞菌素,用本方5~7天痊愈。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徐州矿务局第二医院林世炘。 |
【按 语】 本方根据毛细支气管炎系寒邪客于肝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故成。如应用适当,一捻金非必需之品。(时毓民) |
【功能主治】 功能宣肺降逆,清化痰热。主治毛细支气管炎。 |
【处方组成】 麻黄3克、桔梗3克、青黛3克、杏仁5克、川椒目5克、甜葶苈5克、冬花5克、地龙5克、天竺黄6克、桑白皮8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高热加生石膏15克、地骨皮7克:腹泻加茯苓7克、车前子7克,无腹泻加竹沥15毫升,分3次服。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30例毛细支气管炎,均获痊愈,28例均在3天内哮鸣者消失,喘憋缓解。平均住院4天。 |
【处方来源】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谢宗昌等。 |
【按 语】 本方在麻杏石甘基础上加川椒平喘;夭竺黄、竹沥清热化痰;桔梗开提肺气;地龙平喘;青黛清热解毒,其泻肺定喘、行水消痰之力有所增强,对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缓解喘憋的功效。(时毓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