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养血柔肝,理气活血,缓急止痛,制酸和胃,止血生肌。主治胃脘痛。 |
【处方组成】 当归10一15克、丹参10一15克、白芍10~30克、蒲公英20一30克、炙甘草5一10克、木香5一10克、白芨15一30克、煅瓦楞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l)肝郁气滞型:酌加金铃子散、广郁金,香附;肝胃不和、恶心嗳呃者,酌加姜半夏、旋覆花、代赭石;气郁化热、口苦、便燥者,酌加左金丸、龙胆草等;兼见脾虚便溏者,酌加白术、山药等;气滞挟瘀者,酌加片姜黄、赤芍、苏木等;出血黑使者酌加仙鹤草、侧柏炭等。(2)脾胃虚寒型:酌加炮姜、良姜、砂仁等;脾虚湿阻者酌加藿香、佩兰、蔻仁等;脾虚肝郁者酌加柴胡、佛手、白术、绿萼梅等;气虚下陷者酌加升麻、党参、黄芪;脾不统血而见黑便者酌加炮姜炭、焦白术、阿胶珠等。(3)胃阴不足型:酌加石斛、玉竹、沙参等;阴虚出血者酌加墨旱莲、地榆炭等。(4)瘀血内阻型;酌加制乳香、制没药、路路通广郁金,片姜黄等:血瘀黑便者加三七、茜草。 |
【临床疗效】 治疗73例,显效23例(31.5%),好转47例(64.4%),无效3例(4.1%)。总有效率为95.9%。 |
【处方来源】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程宜搞。 |
【按 语】 本方对按现代医学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疗效较高,慢性胃窦炎和复合性病变次之,慢性胃炎疗效较差:对按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的显效率高于肝郁气滞型和胃阴不及型。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胃脘病。 |
【处方组成】 延胡索15克、五灵脂15克,草果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虚寒者加干姜、吴茱萸;阴虚者加沙参、麦冬;气滞者加郁金、香附;瘀滞明显者加蒲黄、丹参或加大上方剂量:出血者加三七、白芨。 |
【临床疗效】 治疗60例,痊愈37例,占62%;显效12例,占20%;好转7例,占12%;无效4例,占6%。本方对神经官能症、胃炎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达100%;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效果略差,好转率占85%。 |
【处方来源】 】湖北省钟祥县柴胡卫生院刘万朝。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行气化痰,温中散寒止痛。主治急、慢性胃痛。 |
【处方组成】 丹参3Q克、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砂仁6克、甘草6克、白芍15克、檀香5克、沉香3克,水煎,加生姜计3一10滴冲服,日1剂,分3次服。 |
【辨证加减】 食枳者选加焦山楂、莱菔子、六曲:胁痛者加香附。柴胡;便血者加白芨、三七粉;寒者加吴萸,减川楝子,热者加栀子、丹皮,减沉香;呈虚象着减少理气药量,加饴糖适量冲服。 |
【临床疗效】 治疗52例,除1例胃溃疡出血住院治疗外,余51例止痛时间平均为3天。 |
【处方来源】 湖北省江陵县江北医院陈兴华。 |
【按 语】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