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散风清热,燥湿化痰。主治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处方组成】 羌活10克、川芎6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麻黄10克、白芷10克、黄芩10克、藁本10克、板蓝根30克、茺蔚子10克,水煎服。治疗期间,禁食肥甘厚味。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20例,共23眼,全部有效,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消失。2例6个月后复发,用同样方式治愈。18例随访1年以上,没有复发。疗程最长38天,最短23天。 |
【处方来源】 湖南省常宁县中医院张琛。 |
【按 语】 本方寒温同用,麻黄辛温,黄芩苦寒;养血活血同用,茺蔚子养血,川芎活血。此法独到,以致用药不致于过寒而凝,邪去脉通,目得血养,药到病除。(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润肺补中,解毒通便。主治角膜溃疡。 |
【处方组成】 蜂蜜50毫升、蒸馏水50毫升、重碳酸钠0.5克。用蜂蜜与蒸馏水混和后,遂加重碳酸钠,调节pH值,使之中性为度,然后高温消毒,密封待用。每2小时滴眼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角膜溃疡29例,治愈22例,进步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9.6%。 |
【处方来源】 上海市中医院眼科刘祟晏。 |
【按 语】 蜂蜜含有果糖和葡萄糖约75%,还含有蛋白质、酶类、有机酸、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刘氏指出,蜂蜜虽无杀菌或抑菌作用,但其疗效可能是增强机体防卫能力或促进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所致。近来其他学科也有报道,蜂蜜外用对创面有收敛和促进愈合作用。(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轻清发散。主治病毒性角膜炎。 |
【处方组成】 羌活6克、独活6克、荆芥6克、防风6克、前胡6克、黄芩9克、柴胡6克、积壳9克、白术9克、川芎6克、白芷6克、桔梗6克、薄荷6克、甘草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初起,来势急骤,热重于风,加板蓝根、双花、连翘、菊花、牛蒡子、桑白皮等;病程缠绵,复发较频,表虚不固,加黄芪、白术、紫草等;头重如裹,兼脘闷纳呆,为湿重于热,加清热利湿之品,如薏仁、杏仁、车前子、木通等;后期炎症消退,有新生血翳,加退翳明目,如蝉衣、白蒺藜、珍珠母、木贼草等;翳厚光滑,可加升麻、细辛,升阳起陷,发动沉翳而退之。 |
【临床疗效】 治疗176眼,痊愈155眼,占88.07%;好转19眼,占10.8%。 |
【处方来源】 山东省青岛市中医院眼科孙禄来。 |
【按 语】 本方源于《原机启微》,原为治疗风热不制之病。然孙氏应用于病毒性角膜炎,此谓老方新用,推陈出新。(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散热,清肝泻火,退赤止痛。主治病毒性角膜炎。 |
【处方组成】 柴胡12克、蔓荆子12克、黄芩9克、黄连5克、赤芍9克、山桅9克、龙胆草9克、荆芥9克、防风9克、木通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病情严重,每日2剂。药渣趁热熏眼。 |
【辨证加减】 畏光、流泪或头重,加羌活、白芷;炎症明显加银花20克;并发虹睫炎加生地15克、丹皮12克;角膜混浊加谷精草、密蒙花各9克。 |
【临床疗效】 应用30例(34只眼),治愈(症状及局部炎症消失)30眼,有效(症状减轻,溃疡面缩小50%)2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94%。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启东县人民医院丁国章。 |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清热,退翳明目。主治毒性角膜炎。 |
【处方组成】 银花15克、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地丁15克、防风15克、荆芥15克、薄荷(后入)15克、生地15克、板蓝根15克、大青叶15克,每日1剂,煎3次,1、2汁内服,3汁趁热熏眼约20分钟,之后可加热熏眼,每日2-4次。7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29例,其中浅层型13例,深层型9例,混合型7例。痊愈19例,显效(炎症减退,主客观症状明显好转)5例,有效(症状略有好转)3例,总有效率93.1%。 |
【处方来源】 豫罗山人民医院眼科李瑞成(邹菊生)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清肝泻火。主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
【处方组成】 龙胆草6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3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甘草6克、薄荷(后下)6克、蝉衣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大便干结加川军(后下)6克;口干欲饮加黄精15克、沙参15克。 |
【临床疗效】 应用34例患者,治愈27例,占79.4%;好转3例,占8.8%。疗程为1-2周。 |
【处方来源】 湖北省黄陂县中医院毛丽。 |
【按 语】 毛氏认为,本方疗效与兼证有关,单纯肝胆火炽型疗效较好,兼有胃热者疗效次之。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但与年龄体质有关,青壮年疗效较佳。(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泻火解毒,凉血散瘀。主治匐行性角膜溃疡。 |
【处方组成】 大蓟30-60克、鱼腥草20克、地丁15克、大青叶12克、丹皮12克、生地19克、甘草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病情缓解,炎症消退,前房积脓全部吸收,角膜溃疡趋向修复,本方大蓟减半,加石决、木贼、丹参、川芎等平肝活血药;溃疡面修复欠佳者加白芨;溃疡面愈合,则以退翳为主,采用活血退翳明目之品,如当归、丹参、川芎、白蒺藜、蝉衣、菊花、木贼、石决明、丹皮、甘草。 |
【临床疗效】 本方加局部用抗菌素和扩瞳药相配合治疗30例,治愈22例,显效6例,无效2例。 |
【处方来源】 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肖福仁。 |
【按 语】 本病中医称“花翳白陷”、“凝脂翳”等范畴。中医称本病十有八九终成瞽症,致盲率高,病情凶笃。肖氏重用大蓟泻火解毒,又取其凉血止血,是肖氏等在清热解毒中用药之经验。 (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养阴清热,散风祛邪。主治匐行性角膜溃疡。 |
【处方组成】 生地15克、石膏30克、银花12克、知母9克、荆芥9克、防风9克、黄芩9克、枳壳6克、龙胆草9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伴有大便秘结,属肝胃实热,去荆芥、防风、生石膏,加蒲公英30克、花粉12克、玄明粉(冲服)6克、生川军(后下)6克、木通4克。 |
【临床疗效】 治疗56例,治愈46例,治愈率达82.2%,好转8例。 |
【处方来源】 宋桂莲等。 |
【按 语】 本方重清肺胃之火,取黄芩、生石膏,佐以知母;根据中医“病在上祛风”,故加荆芥、防风,以达到散风止痛的目的;热甚又可造成阴液亏耗,灼津成瘀之虞,故加养阴之品;若热甚而便秘,重用玄明粉、生川军,以达到通腑泄热的目的。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邹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