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41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己椒苈黄丸
…无改善、进一步恶化或者死亡者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效率4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33.33%。(《青海医药杂志》2007年02期) 2.痰饮型胃肠神经症:82例
诊断
均依据《实用内科学·胃肠神经症》及《中医内科学·痰饮》之饮停肠间证标准选择。结果:显效(1周内自觉肠鸣消失或基本消失,大便性状及次数正常)69例,有效(肠鸣减少,大便正常)10例,无效(自觉肠鸣无改…
皮肤解毒汤
…方取乌梅滋阴解毒,莪术祛瘀解毒,土茯苓利湿解毒,紫草凉血透珍解毒,苏叶解鱼虾毒,防风祛风解毒,徐长卿通络解毒,甘草善解药毒。全方关键在解毒,解除外犯之毒和内蕴之毒,兼以利湿通络祛瘀。运用
诊断
要点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渗液、风团、鳞屑,瘙痒剧烈,伴有口干口苦、身热心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或弦数等。临床常用于风湿热毒郁结肌肤导致的多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银…
化涎丸
…温疏散,以助药力为使。诸药合用,能化涎逐痰,开窍镇惊。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辛温热性药为主,取其辛热开破,助阳气,涤痰涎,速成其功;反佐黄连以防助热;重用朱砂镇坠定惊,且可防辛热煽动阳气。运用
诊断
要点:痰涎壅盛,神迷少动,或口角流涎频作,苔白滑,脉沉弦。临床常用于:失神发作而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流涎等,辨证属痰涎壅盛者。使用注意 方中朱砂、巴豆有毒,不宜过量服用,本方辛热…
化滞调中汤
…和胃,散结消痞,降逆止呕,合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调中,化湿和胃;神曲、麦芽消食健胃;砂仁化湿醒脾,理气和中。生姜为引,和中止呕。全方配伍,补消并举,标本同治,适用于中虚食积胀满之证。运用
诊断
要点:脘腹胀满,痞塞疼痛,嗳气呕恶,吞酸吐腐,不思饮食,困倦乏力,大便臭秽,舌苔白垢腻,脉虚滑。临床常用于:中虚食积胀满之证。加减化裁 胀甚者,加萝卜子(炒)一钱,面食伤尤宜用。重要文献摘…
竹叶泻经汤
…、栀子、黄芩、升麻清脾泻热;泽泻、车前子助竹叶清热利湿;茯苓、甘草配升麻理脾渗湿;用柴胡、决明子以加强清火疏肝;羌活能除膀胱经之风湿,赤芍祛瘀凉血。诸药相配,共奏泻积热,祛湿滞之功。运用
诊断
要点:泪囊区肿核色微红,痛痒并作,眵多胶结,舌质红,脉数。临床上常用于治急性泪囊炎。加减化裁 如脓多稠粘,则可去羌活,选加天花粉、漏芦、乳香、没药以加强清热排脓,祛瘀消滞的作用。使用注意 …
黑附子散
…作用;通草、瞿麦有明显利尿作用;滑石、瞿麦有抑菌作用;灯心草有利尿、止血作用;生姜有解热、抗炎、镇痛及抗菌作用。诸药共用达到利尿、抗炎、镇痛、抗菌等目的,可以治疗冷淋涩痛等病证。运用 1.
诊断
要点:小便不利、淋漓涩痛,而脉沉无力或沉细,舌淡苔白或白厚。2.临床上常用于前列腺增生、肾结石、慢性泌尿系感染用寒凉药及抗生素不效者。重要文献摘要 《医略六书》:“附子补火御冷,炮黑更能燥…
泻脑汤《审视瑶函》
…中黄芩、大黄、元明粉清热解毒,活血导滞,泻热通腑;车前子、木通、茯苓清热利湿,引热下行;防风疏风通络以助逐邪;桔梗助清热并导药上行达头目;茺蔚子清肝明目;玄参养阴清热,防止风热伤阴。运用
诊断
要点:其状目如火赤,不能敛运转动。临床上常用于风热毒邪引起的鹘眼凝睛。加减化裁 可选加银花、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赤芍、丹皮等凉血消瘀。酌情选加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晶。重要…
润肺饮《医宗必读》
…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其痰涩而难出者。方义 生地、知母、麦冬,花粉润肺滋燥,贝母、桔梗清肺化痰,陈皮、茯苓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润燥化痰的作用。运用
诊断
要点:本方症以咳嗽咯痰不利,咽喉燥痛,舌质红干为辩证要点。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加减化裁 目中痒甚,加荆芥穗1.5克,以祛风止痒。使用注意 若是凉燥所致之痰,就不是…
加减温胆汤
…和药性为使药。全方合用,共成清热化痰,养心安神之功。配伍特点 一是化痰与补虚同施,化痰不伤正,补虚不留邪;二是清热与安神合用,清热为除烦安神,而安神药可以成就清热化痰之功。运用
诊断
要点为烦躁失神,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癫痫等疾病出现烦躁不安,证属痰热扰心者。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万病回春》…
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义 本方为瘀血阻滞之证而设。方中生地,归尾、赤芍养血活血;桃仁、大黄、丹皮活血逐瘀;枳壳行气,使气行则血行;龟版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潜阳止血。共奏活血逐瘀,凉血止血之功效。运用
诊断
要点:瘀血阻于胞中,经间期阳气内动,血海失宁,血络被伤,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小便色黄,大便干燥,舌色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或弦数等。临床上常用于经间期出血,血量或少或多,色紫黑而有块,少腹胀痛或刺痛。加…
1..
«
30
31
32
33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