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肥胖是指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包括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或体积增大,或二者兼有。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3-7%,儿童肥胖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或同身长健康儿平均体重的二个标准差(M±2SD),或超过平均体重的20%,即为肥胖。

二、肥胖的临床表现

单纯肥胖儿童体脂分布均匀,严重肥胖者方有胸、腹、臀、大腿脂肪过多,皮肤出现白纹,少数肥胖儿可有扁平足和膝内翻,女性胸部脂肪增多应和真正乳房发育相鉴别,后者可触及乳腺组织硬结。男孩由于会阴脂肪过多,而显阴茎过小。

实验室检查常有高胰岛素血症,甘油三脂增高,严重者β-脂蛋白也增高,个别有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耐受。尿17-羟类固醇,游离皮质醇基本正常,生长激素剌激试验低于常儿。

三、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肥胖可造成机体某些器管、系统功能性损伤,活动能力及体质水平下降,尤对儿童的精神、心理也造成严重损伤。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此类儿童在活动中提前动用心力贮备,致心功能不足,通气功能下降,有氧能力降低,学龄期儿童血压偏高,血脂升高,而血浆免疫球蛋白虽增加,但免疫机能降低,尤其T、B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迟发皮肤反应可转阴,中性粒细胞功能减低,故使其呼吸道感染大增,重度肥胖儿且易患皮肤感染。血清铜、锌水平处于亚临床缺乏状态。肥胖女童初潮早,且多伴各种月经紊乱。青春期肥胖易患股骨骺端滑脱等关节承重部位的损伤性疾病。

心理一精神损伤短期内常不易察觉,但实际上比生理损害严重得多,肥胖儿个性性格、气质和能力的发展均有不同程度压抑,肥胖发生越早,对其体型的压抑越大,丧失自信心,变得孤僻,易发生激烈的心理冲突,甚至自杀或绝食。此类患儿中41.1%智商减低。

另外,对成人期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生也有重要影响,儿童期肥胖者至成人期也肥胖者占80%以上。从宏观角度看,单纯性肥胖是社会性的能量浪费,因此肥胖对社会、对个人均无益,已成为20世纪儿童期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须认真对待。

四、肥胖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有人用肥胖指数法表示肥胖的程度,认为超过正常体重10%为过重,>20%为肥胖;有人用卡尺测量三角肌处皮褶厚度(正常20~40mm),超过第85百分位为肥胖,第95百分位为高度肥胖;也有用肥胖度表示者:

肥胖度= 实际体重-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100%

肥胖度20~29%者为轻度,30~50%者为中度,>50%者为重度。

单纯性肥胖大多由于过食,尤过多食用油腻食品及甜食,活动过少而致,有些有肥胖家族史,其全身脂肪分布均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一岁以内,5~6岁和青春期更为多见。

诊断时须注意除外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而致间脑综合征(食欲异常,肥胖,血压脉搏不稳定,性功能减退)以及内分泌系统疾患(肥胖性生殖无能症,垂体侏儒症、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和暴食综合征,夜综合征等所致肥胖,它们均各有其特点,易于鉴别。

五、肥胖症的治疗

肥胖后体重减轻比较困难,需有患儿,家长,医生三者的密切配合,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减轻体重的愿望和坚强的毅力,具体方法如下:

1.控制饮食:须使摄入之能量低于身体能量总消耗的需要,一般供应现标准的60%热卡便能维持体重,第一周体重维持丢失3公斤,以后每周体重维持下降1公斤,使体重不超过理想体重的12%为宜。年龄较大和肥胖严重者用低热卡食谱,食物能量来源应为高蛋白(30~35%),青春期由于生长增速,机体需要蛋白质增加,此时每日蛋白所占比例可高达50~60%;低脂肪(20~25%),碳水物占40~45%。

2.加强运动锻炼:开始,由家长带领锻炼,不断进行鼓励,使之坚持,克服由于因肥胖而致运动时易喘,动作不灵活而容易中断的通病,一旦体重减轻时,锻炼主动性即可提高。运动锻炼不但可使能量消耗增多,还可促进甲状腺素的生理反应,减低胰岛素的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有利减肥,并可促进肌肉发育,保持体力。有人观察,经12周综合训练,体重可下降5公斤,使心功能及有氧能力得到恢复。但运动量也应适应,逐渐增加活动量,使之能够耐受和坚持。在综合训练停止后易出现“停训反跳”,应继续制定低强度的维持方案,长期坚持下去。

3.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禁食、药物减肥和手术去脂等均不可取。

4.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正:对此类儿童应定期门诊观察,鼓励和提高他们坚持控制食量及运动锻练的兴趣,使其增强信心,坚持不懈。指导他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习惯,控制每日看电视的时间,少吃肥甘食品;介除其对能胖的心理负胆,体重一旦减轻,精神自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