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自学时数〕3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胸痹、心痛、短气三者的关系。
2.掌握胸痹病的病机及其辨证施治。
3.掌握心痛病的证治。
4.掌握第一、三、七、九等条。
5.熟悉第四、五、六、八等条。
6.了解第二条和附方“九痛丸”的应用。
概述
本篇论述胸痹病、心痛病、短气病等三种病。胸痹病,以“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为主要脉证,乃上焦阳气不用,下焦浊阴上僣於阳位所致,治用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等等通阳开结、化痰下气;偏於正阳不足者,用人参汤、薏苡附子散助正阳而祛浊阴。心痛、短气除见於胸痹病之证外,论述心痛本病者只一条,以“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为主证,乃大寒之邪犯心,治用乌头赤石脂丸。至於论述其短气本病之文,亦只有一条,且未出方,但已指出其为猝发之实证。
条目
一、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1),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2),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3)。
〔讲解〕本条以脉象论述胸痹心痛的病理机制。
(1)夫脉当取太过不及:是说明脉象的盛弱,脉盛的即为太过,主邪气盛;脉弱的即为不及,主正气衰。由於邪盛正衰,所以脉象出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形象,为病态反映。
(2)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阴、阳,是指寸部和尺部,寸部主上焦,尺部主下焦,寸部脉见微,是为上焦胸阳不足,尺部脉见弦,是为下焦水饮痰涎之阴邪偏盛,如此即发生胸痹心痛之病。
(3)所以然者,……故也:是解释其“阳微阴弦”之理,说明胸痹心痛发生的病机,是由於胸中的阳气不足,下焦的阴邪偏盛,上乘阳位,搏结於心胸,阻塞气机所致。
〔临证意义〕本条以“阳微阴弦”的脉象,揭示出了胸痹病机的总纲,对胸痹要以助正阳降浊阴为治,有临床指导意义。
二、平人无寒热(1),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2)。
〔讲解〕本条论纯实无虚的短气证。
(1)平人无寒热:即平素无病之人,不见寒热。
(2)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为呼吸气短。本条所述平素没有疾病的患者,突然发生气息短少证,为实邪引起的,是里气暴实,或痰或食或饮,阻碍其升降之气所致,故曰:“实也”。“无寒热”,正是表明本证短气不是由表证引起。
〔临证意义〕实邪引起的短气证,除条文叙述以外,临床上还有胸膈痞塞或腹部胀满。
三、胸痹之病(1),喘息咳唾(2),胸背痛,短气(3),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4),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5)。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 一枚,捣 薤白 半升 白酒 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论述胸痹病的典型证状和主治方剂。
(1)胸痹之病:其病机为阳虚阴乘,已于本篇第一条详述。
(2)喘息咳唾:由於上焦胸阳不振,中下焦浊阴上乘,肺气失其清肃下降功用,其气不利,所以呼吸急促,气不相续,咳嗽唾涎。
(3)胸背痛,短气:阳虚邪痹,气机不通,所以短气,胸背疼痛。
(4)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寸口脉候上焦(胸),沉取而迟,是为胸阳不振之象;关上脉候中焦(胃),关脉现小紧,是为中下焦有痰饮结聚之征,"数”为衍文,删掉。“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正是表明本条证候的病理。
(5)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治疗用栝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豁痰下气。栝蒌开胸中痰结,薤白辛温通阳,豁痰下气,白酒轻扬以行药势。
〔临证意义〕本条是论述胸痹的主证主脉,并提出了主治的方剂。方中栝蒌为君,薤白为臣,以开结通阳为主治,临床上用以治疗浊阴偏盛、胸阳不宣的胸痹病证很有效果。
四、胸痹不得卧(1),心痛徹背(2)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3)。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 一枚,捣 薤白 三两 半夏 半升 白酒 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述胸痹不得卧的证治。
(1)胸痹不得卧:胸痹,当包栝上条脉证,即: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现又增加不得卧一证,是痰浊壅塞於胸中,致卫气不能入阴,神气失守而然。
(2)心痛彻背者:痰浊壅盛,痹阻胸中,滞碍心脉,故心痛甚而牵彻胸背俱痛。较之上条之胸背痛为重。
(3)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栝蒌薤白白酒汤中,更加半夏一味,化痰逐饮,和胃降逆。
〔临证意义〕半夏化痰降浊,用以治疗痰浊引起的失眠证有较好疗效,《内经》中有半夏汤一方,即用半夏治疗失眠证。
五、胸痹心中痞气(1),气结在胸(2),胸满(3),胁下逆抢心(4),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5)。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升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论述胸痹虚实的不同证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胃脘部痞塞不通,胸部满闷,胁下气逆冲胸,为痰浊壅塞,气滞不通所致。
(1)胸痹心中痞气:痰浊滞於胃脘,气机阻塞,则心中痞塞而成胸痹。
(2)气结在胸:此为本病病机,久病阳虚,气机呆滞,宗气不转,则壅塞胸中。
(3)胸满:痰浊之邪影响於胸肺,肺气不利,胸阳不振,气机不畅,则喘息咳唾,短气,胸背疼痛而满闷。
(4)胁下逆抢心:胃气以降为顺,今胃中有邪,胃气失於和降而上逆,所以出现胁下逆抢心。
(5)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审其脉证,如偏於浊阴实,则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行气消痞,除满宽胸,桂枝、薤白通阳宣痹,栝蒌开胸中痰结。若偏於正阳虚,则用人参汤治疗,人参、甘草补中益气,白术、干姜健脾温中,以助正阳之恢复。
〔临证意义〕人参汤,即《伤寒论》中之理中汤一方,其治疗之偏於正阳不足者,其证当还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象沉迟细缓等证。
六、胸痹,胸中气塞,短气(1),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2)。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时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
〔讲解〕本条指出胸痹轻证的不同治疗。
(1)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由於痰浊水饮为患,阻滞了胸中的气机,气机被碍而不能宣通,故出现此证。
(2)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健脾化饮,杏仁宣利肺气,甘草和胃补中,共奏宣肺化饮之效。橘枳姜汤,橘皮、枳实理气消痞除满,生姜和胃降逆散饮,共奏行气宣通,和胃化饮之效。
〔临证意义〕茯苓杏仁甘草汤和橘枳姜汤都是治疗胸痹轻证的方剂,都具有蠲饮作用。但在临床上具体运用时又有区别,如果胸痹兼有呼吸喘促之证的,就选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除饮;如果胸痹兼有心下痞塞,胀满之证的,则选用橘枳姜汤磨痞行滞。
七、胸痹(1)缓急(2)者,薏苡附子散主之(3)。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讲解〕本条是为阳虚寒盛的胸痹发作时出一方治。
(1)胸痹:当有喘息咳唾,胸背疼痛,短气等证。
(2)缓急:指筋脉拘急不伸或缓纵不收。寒湿痹阻,阳气不用,无以温养经脉,以致筋脉或缓或急。
(3)薏苡附子散主之,治疗用薏苡附子散,苡仁除湿宣痹,导浊阴下行,据《本经》载,本品有缓解"筋急拘挛”的作用。附子温里散寒通阳,俾阳伸痛减,寒散痛止。本方具有温经通阳,散寒除湿,舒缓筋脉之功。
〔临证意义〕本条“缓急"二字之义,诸注多岐,据方用“附子”、“薏苡仁”二药,当为“筋脉或缓或急"无疑,且古籍医书多载有以“缓急”为证候之文者。惟胸痹筋脉缓急之证,无论其见於胸部或四肢,均可治以本方。
八、心中痞(1),诸逆(2)心悬痛(3),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4)。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讲解〕本条论述胸痹心痛的证治。
(1)心中痞:滞气郁结不散,饮邪停结不化,即成胸痹。
(2)诸逆:指胁下逆抢心之类。
(3)心悬痛:浊阴阻滞,寒邪收引,客邪上逆,胆胃不降,胸膈郁满,阻碍升降之机,以致心窝部向上牵引作痛。
(4)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桂枝、生姜通阳散寒而降冲逆,枳实行气泄痞而止牵痛。三药相合,使气行痞消,阳复则饮化,气畅饮消则诸逆痞痛自愈。
〔临证意义〕本条所述之证尚有呕噁 。其桂枝生姜枳实汤与橘枳姜汤比较,仅只一味药之差,橘枳姜汤重在理气,以橘皮为主药,在证状上以胸中气塞为甚;而桂枝生姜枳实汤重在散寒,以桂枝为主药,在证状上以气逆心痛为重。而与枳实薤白桂枝汤比较,则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胸痹胸满证,为痰结气滞所致;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胸痹心痛证,为寒滞气逆所致。
九、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乌头赤石脂丸主之(2)。
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讲解〕本条论述阴寒痼结的心痛证治。
(1)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阴寒之邪上逼於心胸阳分,心脉不通,故疼痛。心居胸中而其俞在背,胸背相连,故其心痛彻於背,背痛彻於心。
(2)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此为剧烈心痛证,用乌头赤石脂丸急治之。方中乌头、附子、干姜、蜀椒辛温大热以力挽微弱之阳,逐寒散结,温经止痛,用赤石脂固涩护心。斡旋于温散四药之中,乃急中有缓之意。邪去正复,牵痛自愈。制为丸剂,使诸药急中有缓而效尤长,且约束辛热不致伤气耗血。
〔临证意义〕 1)本方是治疗阴寒痼结,疼痛剧烈证的方剂。其病除心背互为牵引疼痛外,当还有畏寒喜暖,四肢厥冷,面青汗出,脉象沉紧等证。另外,本条与上文第四条比较,两者都有“心痛彻背”证状,但第四条为胸痹引起的心痛,具有胸痹病的喘息咳唾、短气,不得卧等证;而本条所论为阴寒冲逼阳位的心痛病,其证则有畏寒肢冷汗出,脉沉紧,疼痛剧烈等证,二者不同,治宜区别。
2)本篇所述心痛病仅一条,为阴寒痼结,治以乌头赤石脂丸。他如瘀血阻络而为心痛者,气滞热郁而为心痛者,厥气上冲而为心痛者,还有真心痛等等,本篇均未述及。参阅“九痛丸”,以开扩思路。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讲解〕《千金方》谓九种心痛是: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但无论哪种心痛,其原因都是由於积冷结气所引起的,故以九痛丸一方统治之。九痛丸,附子、干姜、巴豆、吴茱萸、狼牙温通祛寒,破结止痛,人参补益正气,扶正祛邪。本丸方还可以治疗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病证。
小结
本篇记载胸痹心痛短气三种疾病,其条文共有九段,然以论述胸痹者为多。
胸痹病的成因,是由於上焦之阳气衰微、下焦之阴寒太盛,其阴邪上潜阳位所引起。主要证状为“胸满”或者"胸背痛”,并常伴有“喘息咳唾”“短气”“不得卧”和筋脉“缓急"等证象出现。在治疗上,以栝蒌薤白白酒汤为其主方。如其病偏重於邪气壅塞者,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桂枝生姜枳实汤等方可以选服;如其病偏重於正阳不足者,人参汤、薏苡附子散等方可以择用。
本篇所载心痛一病,为心背俱受寒邪,凌迫阳位而致发生“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证状,用乌头赤石脂丸温阳祛寒治疗。
本篇所论短气一病,是为里气暴实而致忽然发生短气不足以息的证状,虽未列处方。但可以察证酌用开泄的方法处理。
复习思考题
1.胸痹病的发病原因和主要证状是什么?
2.胸痹病的治疗方法怎样?人参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同治胸痹病,怎样区别?
3.心痛病的脉因证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