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自学时数〕5学时
〔面授时数〕3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惊悸的病机、脉证和治疗。
2.掌握出血疾患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了解其治疗上的禁忌和预后。
3.掌握瘀血的证候特征和治疗原则。
4.掌握第一、二、十、十一、十四、十五、十七等条。
5.熟悉第五、六、七、十三等条。
6.了解第三、四、八、九、十二等条。
概述
本篇论述惊悸病、出血病,瘀血病等疾病。惊悸病,即指心悸善惊,为心气虚弱、神不内守所致,未出方治,而半夏麻黄丸一方,为饮气凌心之心下悸而设。吐血、鼻衄,大便下血,均为出血病证,其因血寒者,治用柏叶汤、黄土汤等方以温寒止血,其因血热者,治用泻心汤、赤小豆当归散等方以清热止血。瘀血病的主要证候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治疗以攻下瘀血为原则。
一、寸口(1)脉动而弱(2),动即为惊(3),弱则为悸(4)。
〔讲解〕本条为论述惊悸的脉象。并以脉象阐明惊悸产生的原因。
(1)寸口:即寸关尺三部。
(2)脉动而弱:即脉象动摇不宁,其状如豆,上下无头尾。脉弱:即脉象虚弱无力。
(3)动即为惊:以惊从外来,使气机逆乱,故脉象动摇不宁。
(4)弱则为悸:以悸从内生,为气血虚少,故脉象虚弱无力。脉动而且弱,为内虚而复加外邪干犯。此处的动弱并见,乃是动见于寸关尺三部中之一部,其余则见弱。
〔临证意义〕惊悸属于一种自觉病证,惊从外得,悸从内生。然惊可以产生悸,悸可以引起惊,二者常常并见,所以连称之曰“惊悸”。临床上其病常伴有失眠、多梦、健忘、头目昏眩等证。
二、师曰:尺脉浮(1),目睛晕黄,衄未止(2)。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3)。
〔讲解〕本条是以脉证判断衄血的止与未止,也就是脉、色合参的具体运用。
(1)尺脉浮:尺主下焦,浮为有热,为下焦肝木之风火逆冲于上。
(2)目睛晕黄,衄未止:由于诸脉皆属于目,肝郁积热,风火上逆,肺失其清肃下降之职,所以目睛晕黄。目睛晕黄,是为目睛黄而且视物不清,将成云翳,这表明了血气逆行,而衄未欲止。
(3)晕黄去,……今止:如果晕黄退去,目睛清慧明瞭,视物清晰,则可以推知风火已熄,肝肾热退,肺之清肃下降的功能恢复,所以知其衄血将要停止。衄血,即是鼻孔出血。
〔临证意义〕衄血的预后,除脉象、目色合参以外,必须结合其证候表现进行判断,方可无误。本条脉象与目色合参,以诊知衄血之止与未止,其风火逆冲而衄血未止者,除以药方辨证治疗外,亦可用鲜旱莲草一大把捣汁服。
三、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1),从秋至冬衄者阳明(2)。
〔讲解〕本条论四时之衄与太阳、阳明的关系。衄血,为阳络损伤,血液外溢所引起的。
(1)从春至夏衄者太阳:如果从春至夏发生衄血者,是属於太阳,这是因为春夏之气外浮,而太阳为表,所以春夏阳络之血伤於太阳,由背上循经至鼻,而发生衄血。
(2)从秋至冬衄者阳明:如果从秋至冬发生衄血者,是属於阳明,这是因为秋冬之气沉敛,而阳明为里,所以秋冬阳络之血伤於阳明,由胸上循经至鼻,而发生衄血。
〔临证意义〕阳络损伤,血液外溢,则为衄血,亦即鼻孔出血。其所谓“阳络”者,乃谓阳经之络脉。三阳经脉,惟太阳,阳明二经循行至鼻,少阳经脉不至鼻,故《伤寒论》中只太阳、阳明二经有衄血之证,而少阳经脉则无衄血之证。衄血之证,后世治以大蒜捣泥敷足心,左鼻孔出血敷右足心;右鼻孔出血敷左足心:两鼻孔出血敷两足心,效果很好。本条四时宜活看。
四、衄家不可汗(1),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2)。
〔讲解〕本条论衄家忌汗和误汗以后所出现的变证。
(1)衄家不可汗:素有衄病之人,往往阴亏血少,阴液不足于内,所以不可发汗。
(2)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不得眠:若误发其汗,则会重伤其阴而发生变证,以致出现额上陷脉紧急,两目直视不能眴动,且伴有不得眠睡之证。其额上,即指两额角部;陷脉,即是陷中之脉;眴,同“瞬”,即目珠转动。此证误发其汗,使经脉、目睛、心神均失其所养,故现出证候如此。
〔临证意义〕衄家不可发汗,明示了血液与汗液的关系。血液与汗液是同出于一源的,汗液伤则血液伤;反之。血液伤也可致汗液伤,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本条亦见於《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可参阅。
五、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1)。脉沉弦者,衄(2)。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3);烦咳者,必吐血(4)。
〔讲解〕本条论述衄血、下血、吐血的脉证。
(1)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病人面无血色,是亡血的体征,由于亡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以面色㿠白无华。无寒热,说明病为内伤而非外感。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这两句是本条之纲,包括其下衄血、下血、吐血三者。然欲知其血究竟从何亡失,则当结合其它脉证以得之。
(2)脉沉弦者,衄:如果兼见沉弦之脉者,则为阳气郁陷于内而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生热,热邪上刑于肺金,使肺气不能清肃下降。故上逆而衄。
(3)浮弱,……下血,如果兼见脉浮弱无力而重按之则无者,则是阳气升浮而不降,为里气虚弱,阳气阴血失其交纽之带,故病下血。下血,指男子下血,女子崩中。
(4)烦咳者,必吐血:如果兼见烦咳之证者,则是肺气不能清降,郁热逆冲不止,咳久络伤,络伤则血从口中而出,所以吐血。
〔临证意义〕面色㿠白之证,有因血液亡失,致血气虚少而无以华色者;有因阳气虚弱不能行血而致血不能华色者。然亡血色白,脉多见细弱或芤或革;阳虚色白,则脉多见沉迟或微或虚。此条论亡血,故直指之曰“面无血色”。
六、夫吐血,咳逆上气(1),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2)。
〔讲解〕本条论吐血死证。
(1)夫吐血,咳逆上气:吐血患者,吐血之后,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则虚火遂生,虚火上刑肺金,则咳逆上气。
(2)其脉数而有热,……死:阴虚阳亢,其脉数而身热,不得卧者,是为气血交相为病,阳气浮越而根断,阴精虚脱而消亡,阳浮阴绝,神气失守,所以主死。
〔临证意义〕上条“烦咳者,必吐血”,乃先咳嗽后吐血,较易治,以其为咳久络伤,而咳嗽愈则络脉自复。此条“吐血,咳逆上气”,乃先吐血后咳嗽,较难治,以其为阴血亡失,虚火刑金,而血失不能骤复,且又加“脉数、身热、不得卧”等证,表明其病阴绝阳浮,神失其守,实为危笃之极。然后世有用“二加龙骨汤加阿胶”滋阴血、镇浮阳、清虚热、敛神气,曾治愈数十患者。
七,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1),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2)。
〔讲解〕本条论述酒客吐血的成因。
(1)酒客咳者,必致吐血:饮酒过多,则湿热内蕴,肺失清肃而作咳,如果上伤肺络,则络伤血溢,所以出现吐血。
(2)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为自注句,解释吐血之原因是嗜酒生热,伤于肺络所致。
〔临证意义〕酒客咳嗽而致吐血,当根据具体证候处以方药外,酌加葛花、枳犋子等以消酒毒。
八、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讲解〕本条以脉象阐明男子亡血、女子半产漏下的机理。已见於前《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十二条,惟彼多“失精”二字。
九、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
〔讲解〕本条提出亡血忌汗,及论误汗后的变证。
亦见於《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文字虽稍异,而其义则完全一样。请参阅彼书,这里不重讲解。
十、病人胸满(1),唇痿舌青(2),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3),无寒热(4),脉微大来迟(5),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6)。
〔讲解〕本条论述瘀血脉证,为瘀血病的临床特征。
(1)病人胸满:为血瘀气滞之征。血为气之府,离经之血不得流行。积留壅滞,致气机不利,故血瘀则每见气滞,而气为肺所主,肺居於胸中,故见胸满。
(2)唇痿舌青:唇为脾之外候,舌为心之苗窍,唇痿舌青,乃是心脾血瘀之象。痿,即色萎不润。
(3)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血液瘀结,致津液不布,故口燥而欲漱水。然气分实无热邪,津不亏乏,所以虽口燥而欲漱水,但实在不欲吞咽。
(4)无寒热:由於本病的发生并非外邪引起,所以无寒热之表证。
(5)脉微大来迟:指脉大而不甚,其来迟,乃气并血瘀之象。
(6)腹不满,……瘀血:血属阴,积於膈下阴经之隧道,闭塞於深部,而外无壅塞,故只患者自觉其腹满,而外不见其满胀之象。
十一、病者如热状(1),烦满,口干燥而渴(2),其脉反无热(3),此为阴伏,(4)是瘀血也;当下之(5)。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述瘀血脉证,并提出其治疗原则。
(1)病者如热状:无热而似热。
(2)烦满,口干燥而渴:“而”,应为“不"字。由於血液瘀滞,使神无以为养,气无以为和,所以证见烦满。津不能为气所化,口不能为津所润,所以口中干燥。因无热邪,所以不渴。
(3)其脉反无热,是说脉象不显浮、滑、数、大、洪、实等象,这是体内原无热邪之故。
(4)此为阴伏:有热证而无热脉,知为血气瘀结而致津液不布,故曰“此为阴伏”。所谓"阴伏”,即是阴血瘀结而深伏於体内。
(5)是瘀血也,当下之:血既凝瘀於体内,故当用破血攻瘀法以下之。
〔临证意义〕 1)以上两条阐明了瘀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原则,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瘀血停积体内,阻塞气机,可以导致许多疾病发生,引起不良后果,故治疗务必去其瘀。此所谓“当下之”者,正谓攻下其瘀血,虽未出方,然下瘀血汤,抵当汤、丸、桃仁承气汤等方,可根据其具体病情选用。
2)关于瘀血病证:瘀血是血液流行受阻而积滞体内的病证。它的发生,常是因寒、因热、因气滞、因跌打闪挫、因出血强止等所引起。本篇论述了瘀血病证的临床特征及其破血攻瘀以下之的治疗原则。然瘀血又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
瘀血为病的治疗,总以“活血祛瘀"为主,因血赖气行,故治疗瘀血为病,常以活血祛瘀法中佐以“行气药”。然临床上由于瘀血为病伴有其它因素,这就必须在“活血祛瘀法中佐以行气药”的基础上加以兼顾。其有寒者,兼以温经散寒;其有热者,兼以凉血清热;其有湿者,兼以行水利湿:其有燥者,兼以滋血润燥;其有风者,兼以祛风和肝:其有痰者,兼以燥湿化痰;其有气滞者,兼以理气,其有坚结者,兼以软坚;其有痞塞者,兼以泻痞;其有脾虚者,兼以建中;其有气虚者,兼以益气;其有血虚者,兼以养血。还有正气虚弱,不能运血,以致血液瘀滞,而为正虚瘀微者,则治又当专补正气,使正复而瘀自化。
十二、火邪者(1),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2)。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3),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讲解〕本条为火邪致惊的方治。
(1)火邪者:是指因误用熏、熨、艾灸、温针等方法治病所引起的病变之一,以其因火致邪,故名"火邪"。
(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其火迫汗而出,阳亡神躁,故治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桂枝、甘草辛甘合化温复心阳,生姜,大枣补益中焦、调和营卫,且助桂枝、甘草以通阳气,蜀漆化痰散邪,龙骨、牡蛎镇心安神,摄纳浮阳,共奏温通心阳、镇惊安神之效。
(3)上为末,……内诸药:应为“上七味”;内,通“纳”,即纳入的意思。
〔临证意义〕本条没有叙述具体的临床证状,但可以根据方药的作用以方测证,并结合《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有关条文,知其证状有惊狂、烦躁、卧起不安等。
十三、心下悸者(1),半夏麻黄丸主之(2)。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讲解〕本条为痰湿胶结而心下悸的方治。
(1)心下悸者,是指心下悸动不安。心下,指胃脘部位。本证是为阳郁,水停心下,土湿之气凌心所引起的。
(2)半夏麻黄丸主之:由于水气上逆日久,化为粘滞之湿痰,所以用半夏蠲湿化痰、降逆驱浊,由于阳气郁而不宣,所以用麻黄发越阳气、泄痞开结。由于病为中气不畅,所以以蜜为丸缓之以服,和养中气。半夏麻黄丸有消痰湿、降胃逆、通阳气、泄痞塞的作用,虽不治悸,但悸当自定。
〔临证意义〕本条仅述“心下悸”一证,而治以“半夏麻黄丸”方,是其尚有脉浮紧而失眠,以及舌苔白滑或白腻等证。
十四、吐血不止者(1),柏叶汤主之(2)。
柏叶汤方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是中气虚寒而吐血不止的方治。
(1)吐血不止者:中气虚寒,胃气上逆,则肺金失其收敛之功,所以吐血不止。
(2)柏叶汤主之:用柏叶汤方,柏叶、艾叶敛肺理血,以调血气;干姜温中和胃、以止逆气;马通汁引上逆之血而导之下行,则不止血而血自止。
〔临证意义〕 1)中气虚寒引起的吐血证,除所吐之血色暗红以外,还当有其它中气虚寒证候,比如面色萎黄,腹部喜暖喜按,四肢不溫,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象迟缓等等,用柏叶汤以温寒补虚,和胃降逆。
2)本方之马通汁乃是马粪绞汁,近人以童子小便代替,疗效很好。
十五、下血(1),先便后血,此远血也(2),黄土汤主之(3)。
黄土汤方
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讲解〕本条为大便下血之远血出一方治。
(1)下血:脾虚肾寒,使肝木郁遏而化生风燥,风燥之邪动血,则血液冲泄于肠胃之间,随着大便而下,形成下血病证。下血证,今人谓之“便血”。
(2)先便后血,此远血也:由于先大便而后下血,脾与肛门距离较远,故名曰远血。
(3)黄土汤主之:治以黄土汤,黄土温燥入脾,收涩止血;合白术、甘草补中燥湿止血,以复健行之气;阿胶、地黄、黄芩滋肝血、清风燥,而泄郁热;附子暖肾水,荣肝木,温中土、合为温中健运,养血止血之剂。
〔临证意义〕 1)黄土汤方是一温补止血之剂,在临床上可用以治疗下血。吐血、衄血、崩漏等等之因于脾肾虚寒者。其证当伴有面色无华,肢体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脉弱等等。
2)近人运用本方,有以赤石脂易黄土,黑姜炭易附子者,效果甚好。
十六、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1),赤小豆当归散主之(2)。方见狐惑中。
〔讲解〕本条为湿热下血之近血出一方治。
(1)下血……血也:肝脾湿热下陷,蕴伏于䐈肠,致肠内脉络损伤,伤则血液先便以下,形成先下血而后大便,故名曰近血。所谓近血,是出血处与肛门为近。
(2)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治以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芽能疏利郁结,散恶血,除湿热,通行血气;当归行血活血,引血归经,和肝以举血中陷下之气。
〔临证意义〕 1)赤小豆当归散有清热利湿、和营止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合以地榆散加减,治疗便血鲜红、大便不畅、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象濡数等证。
2)赤小豆当归散与黄土汤都是治疗下血证的,但是,赤小豆当归散是治湿热蕴结的近血证,黄土汤是治虚寒不摄的远血证。一方是温寒补虚,一方是清热利湿,两者截然不同。
本方亦见于《狐惑病脉证并治第三》,宜前后参看。
十七、心气不足(1),吐血、衄血(2),泻心汤主之(3)。
泻心汤方
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讲解〕本条论心火炽盛而吐血,衄血的方治。
(1)心气不足:是说心中之阴气不足。阴气不足,乃心火亢盛所致。
(2)吐血、衄血:心中火热之邪亢盛,则迫血妄行而不已,火势上炎,迫血向上妄行而出于口鼻之窍,则出现吐血、衄血之证。
(3)泻心汤主之:治以泻心汤,用黄连、黄芩之苦寒,泻其心中之火热,且以通便之大黄以釜底抽薪,引火下行,消瘀止血,使火热得除,则血液自宁,而吐衄即止。
〔临证意义〕 1)本条所论之泻心汤证,为心火炽盛迫血妄行而吐衄,故其证除吐衄之血色为鲜红外,当兼有心中懊憹烦乱、便燥口干、舌赤苔黄,脉数等。而临床上每于泻心汤方中加入生地、赤芍、鲜侧柏叶、童子小便等,效果更好。
2)对于出血病证的治疗,一般说来:“血无止法”。以出血强止则易留瘀而为患。然亦有出血不已而治疗上不得不采用收涩药以强行止血者。惟于血止后当继之以化瘀之治,使其淤血去而新血生。我国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已总结出了治疗出血病证的可贵经验,即“止血”、“化瘀”、“宁血”、“补血”等四个步骤。
小结
本篇首以脉象论述惊悸之病源,并借以阐明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诸病,悉由木火失调所导致,虽现证不一,而其总的病理机制则相同。
惊悸的发生,多由里气亏虚和外有所触而导致,其与血证,关系亦多密切。仲景于滋阴镇心之常法外,特示半夏麻黄丸之治水气凌心、降胃涤饮、通阳开塞,而收升降阴阳之效。
治疗血证诸方,宜寒宜温,活血行瘀,各有法度。气寒血脱,则温其气;血热上逆,则清其血。篇中如柏叶汤、黄土汤之温通疏肝并兼顾脾肾;泻心汤和赤小豆当归散之清利、化瘀宁血,不使留血为患;至于瘀血停积为病,虽未出方,但已提出破血攻瘀的“当下之”之治疗原则,下瘀血汤等方可以借用。
复习思考題
1.惊悸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与半夏麻黄丸在临床上如何运用?
2.治疗血证的两大法则是什么?怎样运用:试举本篇的方剂说明之。
3.胸满瘀血证,在临床上怎样诊断?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