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消肿散结。主治骨癌。 |
【处方组成】 地鳖虫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当归10克、徐长卿10克、露蜂房6克、炙甘草6克、蜈蚣3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转移性骨癌3例,其中1例为前列腺癌骨转移,化疗后疼痛甚剧,活动明显受限。连服本方3个月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无明显限制,肌肤不润消失,X线示骨质破坏较前好转。此后以补养气血为主,随访3年稳定。 |
【处方来源】 赵茂初。 |
【按 语】 方中地鳖虫、白花蛇舌草、露蜂房、蜈蚣搜剔邪毒,驱风透骨;仅以徐长卿、乳香、没药止痛;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甘草补益气血;鸡血藤舒筋活血,故用本方治疗恶性骨肿瘤,收到了良好的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徐振晔)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托毒,清热消肿。主治晚期股骨肉瘤。 |
【处方组成】 当归15克.郁金9克、川楝子5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赤芍12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陈皮9克、半夏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晚期股骨肉瘤,患者友大腿后上方6×6厘米溃疡,高出皮肤,菜花样外翻,左腹股沟 5×4厘米硬质肿块,病理诊断为左股骨肉瘤,腹股为淋巴结转移。因拒绝截肢,服上方3个多月,伤口愈合,腹股为淋巴结消失,随访10年仍健在。 |
【处方来源】 河南省洛阳医专附属医院林芹壁。 |
【按 语】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尤以重用黄芪可益气托毒;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海藻,昆布、陈皮、半夏软坚化痰,故获得临床治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徐振晔)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祛瘀消肿.主治尤文氏瘤。 |
【处方组成】 (1)青蒿10克 桑枝12克、桂枝6克、川断10克、木瓜10克、伸筋草10克、秦艽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龟版12克、甘草10克、龙葵12克、猪殃殃12克、骨碎补15克、地骨皮12克、银柴胡10克、喜树10克、半枝莲15克、半夏12克、白花蛇舌草15克,水煎服。 (2)梨树叶10公斤,桃树叶10公斤、搜山虎10公斤、见肿消2公斤 透骨梢2公斤、骨碎补2公斤、三颗针5公斤、王不留行冰片5克。外敷。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经放射治疗无效,左股骨上端尤文氏瘤,获临床治愈,随访8年仍健在。 |
【处方来源】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截求义。 |
【按 语】 尤文氏瘤临床少见,恶性病变,发展迅速,易扩散,一般放疗敏感,但本例不敏感,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疗效显著。方中龟版、骨碎补、川断、桑技、桂枝、木瓜等强身壮骨,通络止痛;龙葵、猪殃殃等清热解毒,并以祛瘀消肿止痛中药外敷,取得显著疗效。本方名中编者所拟。(徐振晔)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多发性骨髓痛。 |
【处方组成】 仙鹤草90克、蛇六谷6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边莲30克、半枝莲30克、喜树根10克、败酱草根10克、蛇莓10克、白毛藤10克、大青叶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生薏苡仁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阴虚阳亢,湿热内蕴加黄芪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山桅9克、玉竹12克;冒失和降加陈皮6克、姜半夏6克、竹茹6克、鸡内金10克、山楂9克;气血两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土地10克、熟地10克,黄精10克。 |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0例,其中显效2例,缓解3例,无变化5例。存活最长1例5年。 |
【处方来源】 刘镛振。 |
【按 语】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生所造成的恶性肿瘤,主要侵犯骨髓,预后较差。化疗对本癌疗效不满意,刘氏以白花蛇舌草、蛇六谷 半边莲、半枝莲、喜树根、败酱草根、蛇莓、白毛藤、大青叶消热解毒,祛风通络;以仙鹤草三棱、莪术、赤芍 红花活血消肿止痛,尤其重用仙鹤草,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徐振晔)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补肾,活血消肿,攻坚散结。主治骨肉瘤。 |
【处方组成】 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木香6克、川断15克、狗脊12克、桑寄生12克、丹参15克、当归9克、留行子9克、地龙粉9克(分吞)、全蝎粉4.5克(分吞)、牡蛎30克、夏枯草12克、海藻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骨肉瘤,症状明显改善,生存12年8个月。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雷永仲。 |
【按 语】 中医认为肾主骨,牌主肌肉,所以健脾补肾是治疗骨肉瘤的大法。方内党参、黄芪、白术、川断、狗脊、桑寄虫为健脾补肾之品,配合全蝎、牡蛎等活血祛瘀、攻坚散结的药物,故用本方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徐振晔) |
【功能主治】 功能温经通络,温肾祛寒。主治骨软骨瘤。 |
【处方组成】 补骨脂15克、杜仲15克、核桃仁25克、威灵仙50克、秦艽15克、细辛5克、川乌5克、桂技10克、当归15克、木香8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骨软骨瘤,获愈,恢复工作8年。 |
【处方来源】 谷铭三。 |
【按 语】 本方由邵有林整理发表。中医认为肾气亏损。寒凝血瘀内聚于骨,是骨瘤产生的病因。方中用补骨脂、杜仲、核桃仁温补肝肾,强壮筋骨治其本;川乌、桂枝、细辛入骨搜风,温经散寒治其标;当归养血祛风,和营止痛;木香理气有助活血通络之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徐振晔) |
【功能主治】 功能软坚化痰,清热解毒。主治多发性骨血管瘤。 |
【处方组成】 柴胡9克、龙胆草9克、夏枯草15克、炙鳖甲24克、地骨皮12克、凤尾草24克、板蓝根15克、漏芦6克、僵蚕2克、蝉衣12克、地龙12克、生姜2片,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1例多发性骨血管瘤患者,枕部10×8厘米盘曲状肿块,左额部7×5×3厘米中央可触及骨质缺损,有搏动感,左眼仅能睁开一条线,颅骨片示颅骨弥漫性、溶骨性及生骨性病变,治后获愈。 |
【处方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安邦。 |
【按 语】 本方由施炜娟整理。中医认为肝胆风水挟痰毒上升入绝,郁结为瘤,敌本方用鳖甲、地骨皮清污肝经协分忧火;柴胡、龙胆草疏泄肝经气分郁火;凤尾草、板蓝根、漏芦凉血解毒;侵蚕、蝉衣化瘀散结;地龙人络通瘀,又佐一味生姜辛散辟秽以开胃,从而取得较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徐振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