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方数:9)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有皮肤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为特征的疾病。因痒而剧烈搔抓,皮肤出现抓痕、血痂、苔藓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继发损害。本病分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及局限性皮肤瘙痒症两种。全身性瘙痒症包括老年性瘙痒症、冬季瘙痒症、妊娠瘙痒症;局限性瘙痒症以肚门瘙痒症、女阴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小腿瘙痒症多见。全身瘙痒症的临床表现为全身各处出现瘙痒感,瘙痒呈阵发性,每于睡前、脱衣时瘙痒加重。患者因剧痒常搔抓到皮肤出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皮肤瘙痒症 
(方数:9)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有皮肤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为特征的疾病。因痒而剧烈搔抓,皮肤出现抓痕、血痂、苔藓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继发损害。本病分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及局限性皮肤瘙痒症两种。全身性瘙痒症包括老年性瘙痒症、冬季瘙痒症、妊娠瘙痒症;局限性瘙痒症以肚门瘙痒症、女阴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小腿瘙痒症多见。全身瘙痒症的临床表现为全身各处出现瘙痒感,瘙痒呈阵发性,每于睡前、脱衣时瘙痒加重。患者因剧痒常搔抓到皮肤出血或疼痛才住手,由于过度搔抓,皮肤出现条状抓痕、点状血痂,日久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肥厚、苔藓化或因抓破伴有渗出液或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皮肤病。老年性瘙痒症,症状以躯干为主,其次是下肢,皮肤干燥、脱屑;冬季瘙痒症,症状主要在寒冷季节发生;妊娠瘙痒症主要发于妊娠期,出现全身瘙痒直到产后瘙痒自然终止。局限性瘙痒症因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肛门瘙痒症局部皮纹增粗或呈放射状皲裂;女阴瘙痒症皮肤除出现苔藓化,还可出现湿疹化,或色素减退,或继发感染局部红肿、糜烂、疼痛伴股部淋巴结肿痛;若发生在阴囊,局部可因搔抓引起水肿、糜烂或苔藓化等症。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有:(1)精神神经因素;(2)内脏疾病引起,如患糖尿病或原发性胆汁硬变等疾病可引起皮肤中胆盐、胆汁、尿素或其它代谢产物增多;(3)与内分泌障碍有关,如性激素功能紊乱、甲状腺机能不足;(4)气候变化及局部摩擦引起;(5)由蛲虫、滴虫、淋病、真菌、直肠炎等病因引起。瘙痒而无原发皮肤损害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首先除去病因,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不用粗糙卫生纸、不穿化纤内衣及毛织品等),内服抗组织胺及安定剂,严重者可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施静脉封闭疗法。老年瘙痒者可酌用性激素,局限性瘙痒症可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等,肥厚明显者可考虑X光照射治疗。
本病在祖国医学属“痒症”、“阴痒”范畴,病因大都由湿热蕴于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胆肝湿热下注,或感染滴虫毒邪,或病久脾虚、肝肾不足,或冲任不调、兼因湿热内蕴所致。(汝丽娟)

皮肤净方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全身性皮肤瘙痒及阴部瘙痒症。
【处方组成】
    将苍耳草、地肤子提取制成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10-15天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607例,痊愈73例(12.03%),显效137例(22.57%),好转298例(49.09%),无效99例(16.31%),有效率83.69%。
【处方来源】
    谢晶辉。
【按 语】
    方中苍耳草入肺脾二经,有祛风、散湿、止痒作用,从临床观察,本品对调补体质,改变过敏状态有一定帮助;地肤子入膀胱经,有祛风、除湿、止痒、清热利水作用,对下焦湿热、阴部湿痒、阴道滴虫等症有效。将苍耳草、地肤子煎剂内服与针剂疗效相仿。(汝丽娟)

二地汤

【功能主治】
    功能养血,滋阴,润肤,疏风,止痒。主治全身性瘙痒症。
【处方组成】
    熟地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当归10-12克、川芎6-9克、女贞子10克、杞子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生黄芪15-30克、首乌15-30克、菟丝子10克、浮萍10克、刺蒺藜15-30克、防风10克、白藓皮15一30克、防己10克、枳壳10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67例,总有效率98%。其中痊愈45例,占27%:显效6O例,占36%:有效59例,占35%;无效3例,占1.8%。
【处方来源】
    北京市护国寺中医院胡建华。
【按 语】
    本病系阴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故方用当归熟地、首乌养血;以女贞子、杞子、菟丝子生地麦冬玉竹滋阴润肤;用防风蒺藜浮萍等加强祛风作用;以赤芍川芎推动养血作用以达血行风自灭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汝丽娟)

当黄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肾补肝,益气固表,养血疏风,润肤止痒。主治老年性皮肤干燥脱屑型瘙痒。
【处方组成】
    当归12-15克、熟地10-12克、黄芪10-12克、白蒺藜10-12克、川芎10-12克、荆芥10-12克、白芍10-12克、何首乌30克、防风6克、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湿热重者加黄柏黄芩、苡仁;寒重者加桂皮、附子;阴虚者加玄参麦冬;有瘀血之症加丹参;风盛者加蝉蜕、白藓皮;阳虚加仙灵脾、仙茅
【临床疗效】
    共治疗78例,总有效率96.15%。临床治愈36例,平均服药28剂;有效39例,平均取药26.5剂;无效3例,平均服药24剂。
【处方来源】
    陕西省临潼煤矿疗养院梁存让。
【按 语】
    方中重用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黄芪益卫固表;白蒺藜善行血分,舒肝解郁,疏散肝经内热,止皮肤之痒;与荆芥防风配伍,能入肌肤,宜散风邪而加强止痒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汝丽娟)

肛门瘙痒熏洗方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主治肛门瘙痒症。
【处方组成】
    苦参30克、地肤子16克、蛇床子16克、黄柏10克、蝉蜕10克,加水2000毫升,煎成1500毫升,倒出,乘热熏蒸,待水温降至皮肤能耐受时外洗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20分钟。7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
    病程较长,瘙痒剧烈者加白藓皮15克、土茯苓15克、荆芥穗6克、蜀椒10克。
【临床疗效】
    治疗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痊愈17例,达73.9%。一般治疗1-2疗程。
【处方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医院乔子虹。
【按 语】
    使用本方时可配服西药扑尔敏或安他乐片,浸渍者熏洗完毕适当撒单纯扑粉。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和海鲜发物,并保持大便通畅。本方对女阴瘙痒症亦有较好效果。(乔子虹)

蛇百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主治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糖尿病性阴道炎、蛲虫等引起的阴痒。
【处方组成】
    蛇床子30克、百部15克、鹤虱12克、苦参12克、雄黄12克,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混合,分2次外洗。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痊愈27例,有效2例,无效1例。
【处方来源】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医院陈明安。     
【按 语】
    祖国医学认为阴痒系“脏虚而生虫蚀阴中”,或因“湿热而生”。故方中以蛇床子、百部具祛风燥湿、杀虫之功,佐以鹤虱、苦参雄黄,共奏燥湿、清热、杀虫之效。(汝丽娟)

当熟养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养血安神,祛风止痒。主治老年性瘙痒症。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熟地9克、鸡血藤9克、酸枣仁9克、柏子仁9克、五味子9克、荆芥9克、防风9克、川芎6克、首乌6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温服。7天为1疗程,一般治用2-4个疗程。
【辨证加减】
    苔藓样变加乌梢蛇、僵蚕、蝉衣;糖尿病或便秘,熟地生地或加草决明;腹胀纳差加神曲、山楂;高血压加钩藤(后下)。
【临床疗效】
    治疗16例,痊愈10 例,显效4例,有效2例。
【处方来源】
    廖全福。
【按 语】
    老年瘙痒症祖国医学称之为“痒外”,属血虚之证。血虚肝旺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故本方用当归熟地川芎鸡血藤养血、活血;柏子仁、酸枣仁养心阴、宁心安神;首乌益肝肾、养血祛风;五味子滋肾;荆芥防风祛风止痒。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汝丽娟)

首乌养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养血祛风,滋阴生津。主治老年性瘙痒症。
【处方组成】
    当归12克、熟地15克、制首乌15克、黄精1克、山药15克、生地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虫衣6克、防风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冬季瘙痒加重者加桂枝10克;夏秋季瘙痒加重者加黄芩12克、玄参1O克;瘙痒顽固者加全蝎6克;气虚者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
【临床疗效】
    治疗31例,痊愈28例,占90.3%;好转2例,占6.4%;无效1例,占3.2%;总有效率96.8%。
【处方来源】
    湖南大通湖农场职工医院陈政斌。
【按 语】
    年老体虚者往往脾胃虚弱、运化不健,致使气血津液亏虚,血不养肤,血虚风燥,故而瘙痒。本方用熟地当归、首乌补血;用黄精生地麦冬天冬滋阴生津、补血;山药、炙甘草健脾生血;虫衣、防风起祛风止痒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汝丽娟)

消痒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凉血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主治妇女外阴瘙痒(包括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炎、外阴白斑引起者)。
【处方组成】
    淫羊藿15克、荆芥15克、苦参15克、黄柏12克、紫草15克、川椒12克、枯矾10克、蛇床子15克、鹤虱15克、五倍子10克,将上药煎汁500毫升,每次以其汁加少许开水(其浓度以对皮肤稍有刺激为宜)倒入净盆中,先熏后洗,坐浴更佳,持续15分钟,早晚各1次,10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34例,总有效率97%。其中痊愈29例,占85.3%;好转4例,占11.8%;无效1例。
【处方来源】
    河南省龙山县人民医院李金枝。
【按 语】
    阴痒原因以湿热下注居多。本方用苦参、蛇床子以杀滴虫,起收敛、吸湿作用;黄柏川椒、枯矾、鹤虱燥湿杀虫;紫草凉血解毒;五倍子解毒、消肿、敛疮;淫羊藿温肾壮阳、固本;对湿重者配黄柏,以其苦寒制其温燥,重在清热燥湿,配伍得当,疗效满意。(汝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