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解毒,除湿,祛风。主治婴儿湿疹。 |
【处方组成】 苍耳棵30克(或苍耳子15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大黄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日3-4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婴儿湿疹患者,总有效率为90%,其中痊愈23例(76.67%),有效4例(13.33%),无效3例(10%),治愈病例用药1-6剂,平均3.5剂。 |
【处方来源】 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杨景柱。 |
【按 语】 从本方药物组成分析,尤宜适用于渗出型婴儿湿疹。(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渗湿,清热解毒,止痒。主治婴儿湿疹。 |
【处方组成】 黄芩3克、黄连3克、黄柏3克、山栀3克、荆芥3克、防风3克、木通3克、泽泻3克、赭苓3克、连翘6克、灯芯l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伴热毒明显者加双花、蒲公英、紫地丁、败酱草、大青叶;分泌物多者加苍术、薏仁、滑石、车前子;糜烂者加川萆藓;血热而赤者加生地、赤芍、白茅根;痒甚者加蝉脱、浮萍;口渴少津者加花粉。配用外涂药有:花椒9克,水煎后每日洗患处1次;或黑豆30克,炒糊后研细,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
【临床疗效】 经治疗31例婴儿湿疹患者,其中痊愈18例。好转11例,不明2例,总有效率93.5%。 |
【处方来源】 山东省济南市铁路中心医院陈静。 |
【按 语】 婴儿湿疹多因胎火湿毒所致,治疗总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民间亦常用三黄泻心汤(黄连、黄柏、大黄)预防与治疗婴儿湿疹取得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化湿。主治婴儿湿疹。 |
【处方组成】 山药50克、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莲子12克、红枣肉10克、蝉衣12克、生黄芪12克(后2药布包)。将上药一同入锅,水煎至豆烂,捞出黄芪、蝉衣,放入糯米(或粳米)50克,煮成粥,加白糖适量,随意服食。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多例,多在5-7剂可愈。 |
【处方来源】 安徽省定远县医院蒋运祥。 |
【按 语】 食物疗法较之药疗更易推广。本药粥应视患儿年龄,每日或隔日1剂,若患儿不吃粥。可用面粉或奶粉代替。(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治婴儿湿疹。 |
【处方组成】 乌韭15克、半边莲15克、白英15克、金银花6克、红枣7枚,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以汤代茶,1日内分3-4次服完,5-10剂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大便溏薄者加葛根6克。 |
【临床疗效】 治疗80例婴儿湿疹患者,总有效率为95%,其中痊愈60例(75%),显效16例(20%),无效4例(5%)。 |
【处方来源】 浙江省中医院余土根。 |
【按 语】 服药期间,哺乳母亲禁忌鱼腥等发物。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主治婴儿湿疹。 |
【处方组成】 大黄2克、甘草5克、六曲5克、马齿苋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52例婴儿湿疹,仅5例(9.6%)发病。对照组(未服本方)48例中有31例(65%)发病。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宝应县天平医院马振声。 |
【按 语】 婴儿湿疹病程慢性,易于复发。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如何防止复发,是一研究课题。本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对肠胃薄弱的婴幼儿用制大黄易生大黄,加苡仁后服用。(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燥湿润肤。主治婴儿湿疹。 |
【处方组成】 制甘石60克、煅石膏90克、飞滑石20克、枯矾10克、东丹10克。上述各药混匀,研成细末,加入麻油调成糊状或用凡士林配成软膏,外用。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50例婴儿湿疹患者,总有效率为86%,其中痊愈21例(42%),显效22例(44%),无效7例(14%)。 |
【处方来源】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张效民。 |
【按 语】 局部涂药是治疗婴儿湿疹的主要方法。对于急性无渗液及亚急性皮损宜用麻油调敷,对于干燥型皮损以用凡士林调敷为宜。(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主治婴幼儿湿疹。 |
【处方组成】 黄连30克、黄柏30克、硫磺5克。黄连、黄柏混合,加水200毫升,文火煎40分钟,过滤去渣,入硫磺5克,搅拌,再加入冷霜100克,加温调成糊状,外搽用。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70例婴儿湿疹患者,总有效率为94.28%,其中痊愈54例(77.14%),有效12例(17.14%)。平均治愈时间8.4天。 |
【处方来源】 梁通群。 |
【按 语】 婴幼儿湿疹以外治为主,这是因为其病变多较局限,加之年龄特点,服药不便。从药物组成情况看,多属苦寒与固涩药,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均能针对“湿”论治,故其疗效一般是好的。若能结合分型论治酌服汤药,疗效似可再提高。 又,硫磺有毒,一忌入口,二则冷霜中硫磺含量以5%或以下为宜。否则,易产生刺激,出现红肿、瘙痒等副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朱光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