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葛根汤
葛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分类
辛温解表剂
出处
《伤寒论》
功能
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太阳与阳明和病,不下利,但呕。此外还可见恶寒发热,额头作痛,项背强,无汗等,亦可同时兼有下利。
分类
辛温解表剂
出处
《伤寒论》
功能
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主治
太阳与阳明和病,不下利,但呕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出自《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热入血室证,症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分类
和解剂-和解少阳
出处
《伤寒论》
功能
和解少阳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主治
伤寒少阳病证;少阳病证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流感、暑热、急性肾炎、瘾疹、小儿夏季外感高热。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出处
《伤寒论》
功能
发汗解表,兼清郁热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主治
外感风寒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解表剂。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出处
《伤寒论》
功能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主治
外寒里饮证
干姜附子汤
《千金方衍义》:方下虽言心虚,而实少火气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干姜附子汤峻补命门之阳;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阴;肾气有权,则麻黄得以振发表之力;心主血,芎既能治风,又能和血。
出处
《伤寒论》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主治
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石膏清泄肺热为臣;杏仁降气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可使肺气得宣,肺热得清,喘咳自止。
出处
《伤寒论》
功能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主治
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扇动,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
主治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柴葛大青龙汤
张炜,男,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业务院长,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7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组成:葛根20g,柴胡20g,生石膏30g,黄芩6g,麻黄6g,杏仁6g,桂枝4g,羌活6g,生地黄1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容易感冒 玉屏风散法 桂枝汤法 薯蓣丸法
有些患者非常容易感冒,综合临床老师的经验,大致有以下诸法:玉屏风散法,桂枝汤法,薯蓣丸法。笔者试用于临床,多见奇效。下文例举医案二则,疗效甚佳。医案一患者李某某,男,45岁。胃脘冷痛,食欲不振5年多。近三年来经常感冒,特别是在冬天、劳累之后、汗后,或从室内向院中走出时,最容易发作,轻则五六天,重则二三天,必然发生一次。每次感冒后,均感头痛身痛,畏寒怕风,轻微咳嗽,体温在37.5℃左右,服姜糖水即可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孔祝三 感冒二方
孔祝三,(1920—2021),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行医8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1986年被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著有《医案医话》《常见病中医治病验方》等。感冒效方一组成:苍耳子9g,菊花9g,荆芥9g,板蓝根9g,桔梗9g,黄芩9g,生地黄12g,金银花15g,白芷9g,苇根15g,甘草3g。加减:兼口渴加天花粉;咽痛加玄参、山豆根、射干、牛蒡子;咳嗽加杏仁、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外感风寒咳嗽,嗓子疼干泡胖大海
前几天,我外感风寒,咳嗽、嗓子疼且干,很不舒服,遂找了位颇有经历的中医,他问明病情后,开了三味中药——甘草、桔梗和胖大海。让我每天用开水泡饮,说不过三五天就能好转。我拿上处方,到中药房拿了四天的剂量。甘草、桔梗我较为熟悉,对其药性也略知一二。但面临呈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棕色或暗棕色,且浑身布满了不规则皱纹的胖大海,我一脸茫然。既然中医说了,那肯定有其道理,便将胖大海与甘草、桔梗一同冲进茶杯。胖大海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伤风停
霜降过后,冬天即将来临,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也越来越多。冬季寒邪当令,感冒是冬天的多发病。对于感受风寒引起的感冒,可以选择中成药伤风停。伤风停之组方源于明朝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原方名“消风散”。原文如下:“消风散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声重。苍术、麻黄、荆芥、白芷、陈皮(各一钱)、甘草(五分),水钟半,姜三片,葱白一茎,煎八分服。”伤风停由麻黄、荆芥、白芷、苍术(炒)、陈皮、甘草组成,功能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1..
«
1
2
3
4
»
..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