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23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和解汤
… 生姜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衷中参西》上册:和解汤 处方 连翘5钱,蝉退2钱(去足土),生石膏6钱(捣细),生杭芍5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
温病
表里俱热,时有汗出,舌苔白,脉浮滑者。 用法用量 若脉浮滑而兼有洪象者,生石膏当用1两。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寿世保元》卷九:和解汤 处方 羌活5分,防风5分,川芎…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伤寒、
温病
、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竹叶石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清热剂。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伤寒、
温病
、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临床上用于治疗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 处方 石膏(半两) 麦门冬(…
十全苦寒救补汤《重订广温热论》
…,以致经不行血,其症则颠狂怒骂,时哭时笑,大热大渴,捶胸惊怪不等,治宜十全苦寒救补汤,倍生石膏、黄连急投之。(《每天学点中医舌诊》)赵志春:《舌鉴辨正》说:‘灰黑苔干裂舌,此脏腑极热,又因误食热物或误服温补辛燥药,灼伤真阴所致,治宜破格十全苦寒救补汤,服至灰黑色退裂纹自平则立愈。’舌苔灰黑,是
温病
热毒内传三阴经不解的结果。症见高热数日不退,以致津液日益枯竭。舌质裂纹,是真阴亏损的舌象表现。故前人以…
栝楼桂枝汤
… 若有项背转侧不利之症,可加葛根;卫气虚弱、汗出表营者,加防风、黄芪、白术:营阴不足者.加石膏、知母、麦冬;津液亏损者,加天花粉、玄参、知母。使用注意 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者.
温病
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者,中焦湿热者,均不宜使用。重要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治太阳痊病,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方。天花粉、甘草各二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
再造散
…邪,发汗而不伤正,相辅相成,以免顾此失彼,变生不测。 临床应用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为辨证要点。原书著称:“夏月加黄芩、石膏,冬月不必加。”本方性温燥,对血虚感寒或
温病
初起者,不可使用。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心律失常、荨麻疹等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者。 方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摘录 明…
龙胆汤
…分,萎蕤3分,芍药3分,黄芩(去黑心)3分,石膏3分,麻黄(去根节)3分,升麻3分,甘草(炙,锉)3分,葛根(锉)1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青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
温病
后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普济方》卷九十六:龙胆汤 处方 防风半两,黄连半两,草龙…
茅根汤
…齿散坚利水,并助桃胶以磨宿积之瘕。 摘录 《千金》卷三 《外台》卷四引《小品方》:茅根汤 别名 茅根葛根汤、茅葛汤 处方 茅根半升,葛根(各切)半升。 功能主治
温病
有热,饮水暴冷哕者。 用法用量 茅根葛根汤(《伤寒总病论》卷五)、茅葛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摘录 《外台》卷四引《小品方》 《麻科活人》卷三:茅根汤 处方 茅根…
犀角地黄汤
…治气分热炽,而血热又起,气血两燔之证,故以清气生津药与凉血解毒药相配,两清气血,使邪热退则血自止,而斑可化,故名“化斑汤”。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外台秘要》卷2录《小品方》:“伤寒及
温病
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2、方论选录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吐血之因有三:曰劳伤,曰努伤,曰热伤。劳伤以理损为主;努损以去瘀…
生脉散
…兼有内热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若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亦宜加重,或使用注射剂。如口渴喜饮,加芦根、花粉;舌红、脉数,加黄连、栀子;心阳不振,加附子、干姜;汗多欲脱,加龙骨、牡蛎。 生脉散乃补敛合用,若
温病
气阴虽伤,但余热未清,或久咳肺虚,仍有痰热者,均非所宜。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生脉散可治疗热病、各型休克、心律失常、复发性气胸、心力衰竭、克山病;又可用于治疗失眠、新生儿硬肿症、原发性血小…
炙甘草汤
…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本方由炙甘草汤(复脉汤)加减而成,故名之。因
温病
后期,热灼阴伤,故去益气温阳之参、枣、桂、姜,加养血敛阴之白芍,故全方重在滋液敛阴而复脉,它与炙甘草汤同一“复脉”中而有温凉通敛之异。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
21
22
23
24
»
..24